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如今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姥姥帶娃的現象,公園裡,小區中,到處都有孩子「姥姥姥姥」地叫著。
按理說,奶奶和姥姥都是同一輩人,誰來帶娃都沒有什麼不同。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我國數千年的封建傳統,奶奶帶娃似乎有某種天經地義的合理性。
當然,現在人們的思想已經很開放了,不再拘泥於什麼「子承家業」、「一姓人」,姥姥帶娃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但事實上,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對老人來說,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1、高大媽:幫兒媳帶孫子感覺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我覺得吧,我帶孫子,不應該用「幫兒媳」來描述,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哪裡說得上幫呢?
不只是我這麼認為,還有很多孩子奶奶也都是這麼想的,兒子兒媳要出去工作,自己退休了正好發揮餘熱,年輕時候大家不也都是這麼過來的麼。
不過現在的情況也比較複雜,很多年輕寶媽不喜歡我們這些當婆婆的帶孩子,覺得我們觀念守舊、帶不好孩子。
這話我只能承認一半,我們是老觀念,但我們老觀念效果不一定差啊,老觀念不照樣把孩子養大成人了麼?
當然,事也分人,樓上老李家的兒媳就和婆婆特別親,兩個人好的跟母女倆似的,真讓人羨慕。
2、張大媽:幫女兒帶外孫更輕鬆自在
我家裡只有一個女兒,退休後閒不住,就去幫女兒帶孩子。
跟小區裡那些奶奶們相比,我這個姥姥可是輕鬆太多了,自在,舒坦。
她們雖然是帶的自己孫子,可跟兒媳總不是一條心,婆婆嫌兒媳養得嬌氣,兒媳嫌婆婆養得野蠻。
我就不一樣了,畢竟是自己親閨女,有啥說啥,就算有些想法不一樣吵兩句也沒事,更不用花心思琢磨對方在想啥。
有些人覺得給女兒帶外孫不好,「外孫是狗吃完就走」,這其實還是封建思想作祟。
事實上,以人心換人心,老人對兒女、對孫輩好,將來兒女孫輩也會對你好、孝順老人。
至於是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還是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倒都不會有什麼區別。
老人想要晚年幸福,除了教育好孩子之外,不妨從身體和經濟兩方面入手。
身體上,年輕時就要注意鍛鍊,就算年老也不會體弱;經濟上,在收入穩定時提前給自己攢下養老本,未雨綢繆。
祝願天下老人都能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