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人來說,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19 育兒房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如今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姥姥帶娃的現象,公園裡,小區中,到處都有孩子「姥姥姥姥」地叫著。

按理說,奶奶和姥姥都是同一輩人,誰來帶娃都沒有什麼不同。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由於我國數千年的封建傳統,奶奶帶娃似乎有某種天經地義的合理性。

當然,現在人們的思想已經很開放了,不再拘泥於什麼「子承家業」、「一姓人」,姥姥帶娃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但事實上,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對老人來說,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1、高大媽:幫兒媳帶孫子感覺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我覺得吧,我帶孫子,不應該用「幫兒媳」來描述,奶奶帶孫子天經地義,哪裡說得上幫呢?

不只是我這麼認為,還有很多孩子奶奶也都是這麼想的,兒子兒媳要出去工作,自己退休了正好發揮餘熱,年輕時候大家不也都是這麼過來的麼。

不過現在的情況也比較複雜,很多年輕寶媽不喜歡我們這些當婆婆的帶孩子,覺得我們觀念守舊、帶不好孩子。

這話我只能承認一半,我們是老觀念,但我們老觀念效果不一定差啊,老觀念不照樣把孩子養大成人了麼?

當然,事也分人,樓上老李家的兒媳就和婆婆特別親,兩個人好的跟母女倆似的,真讓人羨慕。

2、張大媽:幫女兒帶外孫更輕鬆自在

我家裡只有一個女兒,退休後閒不住,就去幫女兒帶孩子。

跟小區裡那些奶奶們相比,我這個姥姥可是輕鬆太多了,自在,舒坦。

她們雖然是帶的自己孫子,可跟兒媳總不是一條心,婆婆嫌兒媳養得嬌氣,兒媳嫌婆婆養得野蠻。

我就不一樣了,畢竟是自己親閨女,有啥說啥,就算有些想法不一樣吵兩句也沒事,更不用花心思琢磨對方在想啥。

有些人覺得給女兒帶外孫不好,「外孫是狗吃完就走」,這其實還是封建思想作祟。

事實上,以人心換人心,老人對兒女、對孫輩好,將來兒女孫輩也會對你好、孝順老人。

至於是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還是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倒都不會有什麼區別。

老人想要晚年幸福,除了教育好孩子之外,不妨從身體和經濟兩方面入手。

身體上,年輕時就要注意鍛鍊,就算年老也不會體弱;經濟上,在收入穩定時提前給自己攢下養老本,未雨綢繆。

祝願天下老人都能晚年幸福!

相關焦點

  • 孫子和外孫在老人眼裡原來真不一樣,差別這麼大,原因很現實
    在很多老人的心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正在被逐漸取締,但是隨之而來演變成了「重孫子、輕外孫」,也許有些家長會說:老人都是「隔輩親」,孫子和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有什麼不一樣呢?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在有些老人的心裡,這孫子和外孫還真是有著不小的小差別呢。
  • 老人對「孫子」和「外孫」有啥區別?說出來可能不信,但這是事實
    在一個家庭中,也是有「遠近親疏」之分的,在老人面前「孫子」與「外孫」就是有很大差別的。你是外孫是別人家的,他是孫子是我家的李爺爺家有2個孫子,一個是親孫子,一個是外孫子。雖然都是孫子輩的孩子,但是李爺爺對這2個孩子差別可不小。
  • 「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
    文/玉濁清「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人物有很多,可能最讓我們有感觸的就是一些老人了,他們歷盡滄桑,從他們的臉上體現了歲月的痕跡,皮膚的褶皺無一不在展現他們展示的風霜,甚至讓人看到之後,會有一種悲傷湧上心頭。
  • 在老人們眼裡,孫子和外孫一樣嗎?網友:差別還挺大的
    在老人們眼裡,孫子和外孫一樣嗎?那天同事抱怨說:我媽給我看孩子也是白看,囡囡還是跟奶奶親。你說,我當時就不應該,讓我媽來看孩子,這下好了,弄得她也挺傷心的。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大家都覺得,孫子還是跟奶奶親,畢竟血緣關係在這。
  • 老人總是區別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真的不一樣嗎?看完你就懂了
    對於結了婚家庭中的公公婆婆來說就更是這樣,就像傳統觀念裡,媽媽生出的孩子就必須跟著爸爸姓,若是跟了媽媽姓,公公婆婆肯定會鬧翻天。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孩子隨著爸爸姓是天經地義的,生出來的孩子體內還不是流著父親大半的血液。很多人覺得,在老一輩眼裡並沒有沒有孫子與外孫之別,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在平日也並沒有覺得因此就差別對待,其實這是很多人想錯了!
  • 老人在面對「孫子」與「外孫」有啥區別?一個紅眼一個白眼
    特別不待見孩子,什麼吃的喝的,從來不給娃買,也很少逗孩子開心。 2)祭祖都是孫子哪有外孫 唐朝著名宰相姚崇說過:外甥自非疏,終是別姓人。,所以老人認為孫子跟自己才是一家人,而且外孫跟別人才是一家人。
  • 帶外孫13年,女婿外孫眼裡,我不過是親戚:媳婦生的才是自家人
    雖然祖輩沒有帶孫子的義務,然而生活所迫,女人不得不走入職場,很多家庭還不得不依靠老人帶孫輩。按傳統沒有歧義,奶奶帶孫子。然而隨著現在孩子的減少以及相當一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的出現,帶孫的祖輩中有一批外婆大軍。
  • 外孫和孫子在農村老人心裡的地位一樣嗎?恐怕一碗水難端平
    在農村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帶孫兒巴心兒,帶外孫,當草墩,兒哭三聲找板板,女哭三聲找碗碗。意思是,家裡老人出了事,兒子哭後找板板給老人做棺材,女兒哭後找碗碗吃了飯好回家。這個俗語現在不怎麼流行了,因為很多家庭,包括農村家庭,已經不再迷信重男輕女的說法了。那麼兒子和女兒的後代,老人們是否能一樣的疼愛呢?
  • 外孫和孫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中國的傳統思想裡,正統依然如此
    有人向江陽沽酒客提了一個問題,外孫和孫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其實簡單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必刻意去比較。但是偏心和一些傳統思想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你又不能完全忽視。既然如此,我試著來做一番解答,不妥不喜勿噴。
  • 農村老人常說:「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真的是白眼狼嗎?
    前幾天,聽到同村的一個老人罵他的外孫,說他是白眼狼,真的是"外甥狗,吃了走"。幾番爭執下,農村老人嘆氣道:"等我百年後還能指望你什麼呢?人家都說'家孫燒紙,外孫一指'這老話果真說的不錯呀!"聽到"家孫燒紙,外孫一指"這句農村老話,很多人是不是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老話頗有深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什麼是"家孫"?什麼是"外孫"?1、家孫:是指兒子這邊的血緣。
  • 當今老人,想要幸福養老,必須要帶孫子或外孫子,這種說法對嗎
    因為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必須看孫子或看外孫子,必須的盡義務,非必要盡情分的理由依據。相反用贍養義務,去說服綁架老人,必須帶孩子,你帶我小,我才養活你老,你們不在小的身上盡力花錢,也甭指望年輕人給你們養老送終!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不盡情理,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老人的不孝的行為!
  • 農村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裡面的深意你懂麼
    農村裡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說起來朗朗上口,大部分都反映了農村的正常景象,比如「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你知道什麼意思嗎?這句話怎麼來的?在農村地區,許多爺爺奶奶非常喜歡他們的孫子。此外,許多農村夫妻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父母。
  • 農村人常說:「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什麼最為重要,傳宗接代,繼承香火應該是最重要的傳統了吧。不論是誰都會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不是這些老文化,如今的這一代90後也不會被父母催婚生子。在農村古語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種觀念,還一種則相反,說的就是爺奶疼惜家中小孩。
  • 婚姻之外的情感對男人來說,意味著什麼?聽聽他們怎麼說
    而那種對你疼愛有加,卻不斷有外遇的男人,並不是真正的愛情。近些年來,婚外情的發生也屢見不鮮,很多家庭似乎都很難平穩地度過「七年之癢」、「十年之痛」,曾經再好的一段感情都被突如其來的婚外情,打得七零八落。
  • 孫子外孫都一樣疼,老人給倆孩子發紅包後,現實給了當頭一棒!
    重男輕女這個思想在我國一直存在,雖然現在已是高科技電子資訊時代,但是身邊很多而老人依然會區別對待男孩和女孩,甚至也包括他們的子女,也就是自己的外孫內孫。 孫子,也就是兒子的兒子,一般老人都特別疼愛,好吃的、好玩的都給孫子。
  • 農村老話常說:「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
    你聽說過「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這句話嗎?指的就是外孫與孫子的區別。小編此次回鄉就與堂、表兄弟姐妹們歡聚一堂,大家其樂融融,無論是在自己的親祖父祖母家中,還是在外祖父祖母家中都不論親疏,看得老人們唏噓不已,說是只要教導有方,老輩傳下的這些東西根本做不得數。
  • 農村俗語「家孫燒紙,外孫一指」是什麼意思,一起來了解
    許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過去信息技術不發達,物質生活稀缺,農村老年人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記錄自然發展的規律和他們的觀點,雖然他們的方法不能與一些專家和學者相提並論,但是味道可能還是一樣的,讓我們來看看這句「家孫燒紙,外孫一指」是什麼意思吧。
  • 「孫子和外孫誰更親」「我以為會一樣對待,但實際卻是這樣做的」
    而外孫是外家姓,好歹也是自己女兒的孩子,本來也應該對他好的,可是老感覺是在為別人家帶孩子,就不樂意了。從這裡就區分出了孫子比外孫更親,可那畢竟是過去的事情。現在社會裡,孫子和外孫會區別對待嗎?現在的思想解放了,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認識,在對孫子和外孫的事情上,也儘量的做到公平。為什麼說儘量呢?因為還是存在偏差,那到底會這麼偏差呢?
  • 嶽母來帶外孫,妻子要求每月給三千,丈夫反對:姥姥帶外孫是義務
    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下長大的。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女兒最寶貝,任何男人都配不上。女兒找的女婿,沈大媽和老伴都不太喜歡。因為他們覺得女婿嘴巴雖然很甜,但卻沒有太多的實際行動。對於他們那一代人來說,更看重女婿的人品,而不是女婿的嘴皮子功夫。
  • 沒有兒子的家庭,等到晚年他們會後悔嗎?不妨聽聽50後怎麼說的吧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了解一下,50後是怎麼說的沒有兒子的家庭,等到晚年他們會後悔嗎?不妨聽聽50後怎麼說的吧可能對於農村的男人來說,思想比較的落後,而且後悔無人養老不生病,女兒不回來,而且經很多研究表明有一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