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珍檔丨楊森公館為何叫「谷芳山莊」?

2020-12-18 上遊新聞

重慶郭沫若舊居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文化工作委員會)舊址

據華龍網鳴家,重慶郭沫若舊居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文化工作委員會)舊址位於沙坪垻區西永鎮香蕉園村全家院子,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為清代晚期巴渝民居建築。1939年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由武漢遷往重慶,為避日機轟炸,在此設立鄉間辦公地及工作人員住處,郭沫若時任該廳廳長,辦公、居住於此。1940年,第三廳改組為文化工作委員會。

舊址坐南向北,包括前院、後院和郭沫若舊居。前院由前廳、正廳、廂房合圍,呈四合院布局。後院為一單體建築,郭沫若舊居為三開間單體建築。結構形式均為木結構穿逗式梁架,小青瓦覆頂,歇山頂。總佔地面積10 190平方米,建築面積1 566平方米。具有較高的歷史和社會價值。

劉牧虎公館

劉牧虎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遊龍山43~47號。劉牧虎,曾任國民革命軍第15兵團司令部副官處長,抗戰時期曾寓居於此。該公館坐西北向東南,為一棟磚木結構平房,硬山頂,小青瓦覆頂,建築面積236平方米。

潘文華公館

潘文華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平正村75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公館建於1929年,系四合院,原房屋為條石基礎,土木穿逗結構。該館坐北向南,平房,土木結構,懸山頂,正房面闊3間12.94米,進深2間9.8米,廂房面闊10間43.3米,進深2間8.4米,總建築面積425平方米。

唐式遵公館

唐式遵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平正村33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坐東北朝西南,磚木結構,折中主義建築風格,懸山頂,房外有一吊腳樓,穿逗屋架。房屋面闊20米,進深7.5米,另有一廂房,總建築面積170平方米。

孫炎公館

孫炎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平正村64號。孫炎,國民黨陸軍大學飛行系少將、教官,抗戰時期曾寓居於此。該建築坐北向南,為一棟折中主義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築,懸山頂,面闊3間11.57米,進深2間7.68米。另廂房一間,長4.4米,寬2.1米,總建築面積118.97平方米。

夏鬥寅公館

夏鬥寅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西山新村4-7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夏鬥寅,曾任國民革命軍第13軍軍長、湖北省主席、重慶行營總參議,抗戰時期曾寓居於此。該建築坐東向西,磚木結構,懸山頂,穿逗式構架,格子門窗,格式木板門。面闊4間12.8米,進深2間6米,建築面積96.6平方米,素麵臺基0.6米,階梯踏道2級。

楊森公館

楊森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平正村53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抗戰時期,楊森偕夫人劉谷芳常住於此,因此又名「谷芳山莊」。該公館坐北向南,一樓一底,磚木結構,面闊5間19米,進深3間13.83米,建築面積630平方米。該公館另有2棟配套的衛兵樓和後勤人員樓。

曾俊臣公館

曾俊臣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平正村40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曾俊臣,著名鹽商,開明紳士,重慶鹽幫會會長,民生公司發起人,抗戰時期,寓居於此。該建築坐北朝南,為一棟折中主義風格的磚木結構房屋,一樓一底,硬山頂,面闊3間11.7米,進深2間7.9米,建築面積236.46平方米。

張群公館

張群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平正村24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張群系中國國民黨元老,抗戰時期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國民精神總動員會秘書長等職,抗戰時期曾寓居於此。

該公館坐北朝南,為一棟磚木結構平房,平面呈「L」字形。面闊4間20米,進深2間13.5米,建築面積310平方米。

周季悔公館

周季悔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平正村13~14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周季悔,川康平民商業銀行協理,抗戰時期曾寓居於此。

該樓坐東南朝西北,平房,土木結構,懸山頂,木桷子,木地板,挑簷落柱,前落柱5根,後落柱1根,面闊3間,進深2間,中間有一通道,建築面積220平方米。

周均時、梁穎文公館

周均時、梁穎文公館位於沙坪垻區山洞街道洪洞灣1號,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周均時,歷任上海交大、同濟大學校長、教授,重慶大學教授,重慶大學工學院院長。梁穎文,曾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秘書長、重慶大學校長。抗戰期間兩人曾寓居於此。該建築坐西向東,平房,磚木結構,面闊5間18.45米,進深2間8.13米,建築面積231平方米。

資料來源於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重慶抗戰遺址遺蹟圖文集》 主編 李波

原標題:李波:楊森公館為何叫「谷芳山莊」?(沙坪垻往事八)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挽救老建築新法 億萬富豪買下楊森公館住(圖)
    昨日,記者從沙坪垻區相關部門獲悉,該區已將歌樂山楊森公館的使用權賣給一億萬富翁,嘗試利用社會資金,由私人對老建築修繕經營。 裝修需審核 要設陳列室 上周,記者隨市政協委員文史分團視察主城名人舊居保護利用情況時獲悉:大量珍貴的城市文脈處境尷尬,如文物普查發現全市抗戰遺址750多處,已經損毀369處。
  • 重慶珍檔丨黑院牆:瓊瑤以它為背景,寫出了《幾度夕陽紅》...
    重慶珍檔丨黑院牆:瓊瑤以它為背景,寫出了《幾度夕陽紅》...... 06-18 23:27:39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 第1眼-重慶廣電消息,在重慶江北區大石壩往松樹橋方向的馬路邊,有一處被拆遷牆圍起來的荒地。
  • 重慶珍檔丨他設計的大禮堂成為重慶地標,並載入世界建築史冊
    (原標題:重慶珍檔丨他設計的大禮堂成為重慶地標,並載入世界建築史冊)
  • 軍閥楊森的十二金釵(7~12)
    汪德芳與楊森結婚後,一直還在上學,後來還成了社交名媛。不過汪德芳性格比較耿直,他與楊森的關係一直也很冷淡,可惜最終還是受到了楊森的牽連,「文革」時因承受不住折磨而被逼自殺。第九個老婆蔡文娜蔡文娜在楊森的「十二金釵」中可以說是長的最漂亮的一位,她在學校時就是校花,在當時可謂芳名遠播。
  • 重慶珍檔丨重慶最早的公園由軍閥修建,有長江沿岸第三大鐘樓
    我們今天就來認識重慶最早建立的那個公園,它沒在主城區,而是在重慶的「第二城」——萬州,由當時的一個軍閥籌建,園內有長江沿岸第三大鐘樓,這個地方叫西山公園。萬州區是很多人心中的重慶「第二城」,在1925年開埠,是當時四川省內第二個可以直接報關出口的通商口岸,那時候它還叫萬縣,由一個軍閥管理,他叫楊森,別名楊伯堅,也就是在這一年
  • 重慶珍檔丨歌樂山下,黎明前的紅色愛情
    1999年,82歲高齡的姜綺華在白公館當年關押許曉軒烈士的牢房裡,輕輕撫摸著丈夫的遺像。崔鑫零 攝重慶日報消息,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在即,國民黨反動派逃跑前,對囚禁在歌樂山白公館、渣滓洞等看守所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實行集體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11.27」大屠殺。實際上,大屠殺從1949年9月6日持續到重慶解放的前一天——11月29日。其中,尤以11月27日的屠殺最為慘烈。
  • 重慶珍檔丨他用一支畫筆,帶我們追憶渝中半島百年繁華……
    這間叫「江全泰號」的絲綢鋪子率先把綾羅綢緞抖落出來;此時,大清郵局的門也悄然打開,制服筆挺的郵差騎上泛著銀色金屬的自行車飛揚而去;藥材公會漸漸喧嚷起來,三十六行幫的大佬們依次走進這藥業聖地。「啪」的一聲,卜鳳居的電燈亮了,身處其間的西南首富暗暗運籌帷幄;隨即,臨江門也熱鬧起來,各色百貨、銀樓、錢莊,漸次鳴鑼打鼓地加入了這場合奏........
  • 重慶珍檔丨名流薈萃,渝中這些地方留存了近現代古琴文化的傳奇
    楊家大院,是重慶富商楊少五(1894~1959)的宅子。楊家,則是重慶商業世家,也是古琴世家。楊少五之父楊庭五,曾是重慶商會會長,經營的「天順祥」乃重慶第一錢莊。家藏二十餘床歷代名琴,每每琴集,文人摯友必攜琴而至,交流,操縵,以琴傳心,楊氏琴藝日漸興盛。
  • 建築可閱讀丨移轉的老洋房思南公館宴會廳
    建築可閱讀丨移轉的老洋房思南公館宴會廳 2020-11-27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珍檔丨林語堂、老舍、梁實秋寓居北碚
    1933年,盧作孚向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楊森勸募2萬元修建此樓,次年建成,因為楊森字子惠,故取名「惠宇」。1944年,該樓借讓給新成立的中國西部博物館作展覽大樓。大樓為磚木混合結構,中國固有式建築風格。大樓共分兩層,設閣樓。建築平面呈「H」形,外牆青磚勾縫,內置木質地板、扶梯,小青瓦覆頂,歇山頂。
  • 重慶掌故丨段繩武為何許人?馮玉祥為何為其題石刻?
    1940年7月病逝於重慶歌樂山。題刻為「能苦幹,能愛人,能說出,能實行。大人物,段先生,歿太早,我心疼。豈獨我,世同情,後死者,奮為雄。」落款為「民國三十年馮玉祥」。石刻前原有段繩武先生墓,今墓已不存。
  • 重慶珍檔丨端木蕻良重返重慶的日子
    >從新橋鎮到純陽洞1938年秋至1940年初,端木蕻良和蕭紅在重慶度過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時光。抗戰勝利不久,端木蕻良再次來到重慶,此時卻形隻影單,孑然一身。據《貴陽日報》記載,1946年2月17日,端木蕻良離開貴陽北上,於下旬抵達重慶。這年春天,端木蕻良來到重慶近郊新橋鎮,找到了曾在復旦大學任教時的同事、經濟學教授姜慶湘(姜當時在四川省銀行總行經濟研究處任研究員)。經姜慶湘介紹,端木蕻良結識了研究處一位年輕職員劉承思。
  • 重慶珍檔丨什麼是磁器口?-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磁器口在重慶城區的山水形勢)▽圖為1922年天津《大公報》對川軍劉湘、楊森兩部混戰的一則報導)▽至於為何叫白崖今人多認為其得名於馬鞍山山體的崖壁遠望一片白色故稱白崖但根據《輿地紀勝》中「白崖神墓」的記載結合兩宋時期四川地區廣祀白崖神的傳統
  • 重慶·周公館
    周公館,即曾家巖50號周公館。1938年冬,中共代表團由武漢遷移重慶後,為便於工作,周恩來同志以個人名義租賃這幢房子,作為中共南方局在市內的一個主要辦公地點。
  • 朱德為什麼改名字改籍貫要去滇軍,策反結義兄弟楊森為何沒成功
    他和滇軍、川軍中的不少高級將領私交甚篤,他又為何沒能策反成功結義兄弟楊森?最終又是怎樣通過滇軍中的老關係,在南昌組建軍官教導團,為南昌起義打下了基礎。圖1:朱德元帥從川軍到滇軍,再到歐洲朱德,1886年出生在四川儀隴,原名朱建德。
  • 廉江市新出兩個樓盤:廉江市華景公館&廉江龍湖山莊四期 備案公示
    廉江市新出兩個樓盤:廉江市華景公館&廉江龍湖山莊四期 備案公示信息如下:總建面21656.56㎡!廉江市華景公館項目建設規模信息出爐據廉江市華景公館項目信息公示,該項目總投資6930.0萬元,建設單位是廉江市鴻恆居置業有限公司,項目位於湛江市廉江市塘蓬鎮省青路18號。該項目建設內容:佔地面積4628.69平方米,建基面積1686.1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1656.56平方米。1幢商住樓。
  • 百歲重慶文史專家彭伯通仙逝,《失蹤的上清寺》諸多細節就源自他的...
    一本《古城重慶》寫滿了重慶大街小巷的前世今生,一雙腿走「掃」遍重慶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但今後這些都將只存在於大家記憶中和書頁的紙面上了——14日,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本土著名文史專家彭伯通的兒子彭光忠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證實,14日上午10點零7分,父親彭伯通因病逝世,享年100歲。
  • 重慶珍檔丨「獄中八條」是200烈士最後囑託,《紅巖》作者從渣滓洞...
    要弄清楚「獄中八條」這些疑問,還得從羅廣斌在重慶解放後向黨組織提交的《關於重慶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說起。1949年2月,羅廣斌被轉押到白公館,關在樓下平二室。在這裡,他與同室難友劉國鋕(羅廣斌的入黨介紹人,被捕前任沙磁區學運特支書記)、王樸(被捕前任重慶北區工委委員)、陳然(被捕前任《挺進報》特支委員)等進一步結成生死患難之交,進行過多次深入的討論。白公館監獄實際存在一個沒有名稱的黨的秘密領導小組,成員有許曉軒、譚沈明、周從化、劉國鋕。
  • 被張雨綺離婚帶火的思南公館,原來是這麼多綜藝節目的拍攝地?
    前兩天張雨綺離婚事件莫名將思南公館火了一把,這個1年大概550萬,3年起租,只租不賣的公館,讓人們充滿了好奇,究竟裡面長什麼樣子?究竟為何這麼貴?接下來小編則為大家介紹思南公館為何這麼牛掰思南公館是上海地標式的建築,是上個世紀法國租界,後改造而成的別墅式酒店,因為思南公館是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留改造試點項目之一,所以為了保護,思南公館是只租不賣的思南公館不是一棟別墅,而是擁有著51棟獨立歷史悠久的花園洋房,中西結合的建築,婆娑的樹影溫柔地喚醒了老洋房的記憶,各種光陰的故事在層層水泥牆中如泣如訴
  • 重慶珍檔丨九旬老人曾任重慶新華印刷廠廠長:上街發《大公報》號外...
    今年90歲的戴光鬥先生曾任重慶新華印刷廠廠長,他祖籍廣西桂林,1942年進入因抗戰撤至桂林才一年的大公報社當印刷學徒。1944年9月12日,印製桂林大撤退前《大公報》最後一期報紙後,隨報社最後一批員工逃往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