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國家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充分肯定了成都在流動商販臨時佔道經營方面的做法,忽如一夜春風來,「地攤經濟」火了,「煙火夜市」旺了。
在夜色燈光下,在大街小巷,地鐵口,店鋪、商場、攤位亮著各色的光,「10塊錢」、「哈密瓜」、「清貨啦」、「29.9任意選」……
混著噼裡啪啦的油炸聲、汽車的鳴笛聲和忽遠忽近的爭吵聲衝擊著耳膜。油煙味、煎餅味、體味混雜在空氣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行在攤位的縫隙裡。
地攤經濟,煙火夜市,對衝破疫情帶來的市場沉寂和交易靜止,恢復城市活力無疑是十分有效的。
第一,讓困難群眾生有錢賺,有飯吃,給他們機會度過難關。
第二,成本低,人人都能做,人人都能掙。
第三,煙火氣背後是人氣,是旺盛的商業氣,意味著老百姓生活有滋有味更景氣。
第四,增加就業,關乎百姓生計,關係發展大局,關係社會安定團結。
一夜爆火的「地攤經濟」就像一個火爆全國的大大明星一樣,得到億萬民眾的追捧。
但存在的問題還是不少,佔道,堵路,衛生等等,擺攤的地點會如何規劃?
如何合理設定流動攤販經營場所?
如何才能享受便利而不擁堵路面?
這些問題還沒來得及解決,這把「煙火」貌似減退的厲害,除了一些路口,地鐵口外,很多路邊是見不到幾個月前的攤連攤景象了。
「擺攤」月入過萬「假象」背後,「擺攤的,比路人還多」,這兩個月,感覺擺攤的人比路過的人還要多,身邊攤友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做了,要清貨了,明天不來了。
擺攤的競爭,遠比想像中激烈。傳統擺攤者經常責怪最近來擺攤的年輕人混亂了這個市場。「他們就是來體驗一下生活,不想幹的時候就把貨全部低價清掉。都是一樣的貨,10塊錢3雙的襪子,他清貨賣10塊錢5雙甚至10雙,那我們還怎麼賣?」
路歸路,橋歸橋,當紅明星也有過氣時,地攤經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煙火夜市光起了煙卻沒有火。
乘著地攤經濟還有的熱度和政策利好,儘快規範合理經營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