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2020-12-05 是喜若

在魯迅先生的雜文小雜感中魯迅先生說道「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看著現在的城市高樓、車水馬龍,繁華而又耀眼的街道,似乎現代人的生活顯示的那麼高大上和財大氣粗。每到黃昏時候,那個一身綾羅綢緞的女人還是像以往一樣,牽著她的狗在擁擠的人群中遊走,時不時把手中的零食向狗扔去,一陣陣的嘲笑聲在人群中顯得那麼高貴。

但是,嘈雜的街道中他的笑像是被迎面而來的冷風撕裂開一樣,是那麼的勉強、那麼的無奈!沒人知道她經歷了什麼?「你看,那個瘋女人」,「這種女人不乾淨!」,路人的嘲諷她似乎毫不在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和她的狗消失了。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小販還在叫喊著、砍價的聲音還是那麼激烈、那個西裝革履的男人還在和買菜的老女人計較著斤兩。原來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知道現在的人們在惶恐什麼,一條街道上藏著好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許我們就是那個綾羅綢緞的女人,我們也是那些路人,我們還可能是那個小販,是那個和老女人計較著斤兩的男人。

夜深了,人越來越少,買菜的走了、賣菜的也走了、砍價的也走了,只剩下一些燒烤戶和打著哈欠正在收攤的服裝店老闆。那個咳嗽厲害的老人著實讓人注意,他推著裝滿垃圾的三輪車,車門上掛著蛇皮袋,到了街口看見滿大街的垃圾搖搖頭無奈的拿出了掃帚。蛇皮袋裡裝著被人扔掉並且已經踩扁的瓶子,每當撿到一個瓶子,他的眼神裡似乎又透露出了對生活的希望。

這個世界很好,這個世界也不好,有些人帶著面具生活,過得傷痕累累。有些人這輩子都買不到面具,就算買到了他也帶不上,帶上面具會蒙蔽他的雙眼,摘下面具又害怕看到醜陋的雙眼!

《人感到寂寞時,會創作;一感到乾淨時,即無創作,他已經一無所愛。

創作總根於愛。

楊朱無書。

創作雖說抒寫自己的心,但總願意有人看。

創作是有社會性的。

但有時只要有一個人看便滿足:好友,愛人。》

——魯迅先生【小雜感】

相關焦點

  • 魯迅:人類的悲歡是不相通的,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在《魯迅雜文集》裡,有這樣的一句話:人類的悲歡是不相通的,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孤獨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孤獨的。 悲觀的人,看到的世界是黑暗的。 熱鬧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喧囂的。 樂觀的人,看到的世界是明亮的。
  • 魯迅: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為什麼了魯迅先生的很多文字都100年了,我們卻覺得宛如昨天。1927年中國社會各種政變、起義此起彼伏,社會動蕩,很多人失去生命,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有感而發,寫下這篇著名雜文。他們就是如此不同。約翰穆勒說:專制使人們變成冷嘲。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們變成沉默。要上戰場,莫如做軍醫;要革命,莫如走後方;要殺人,莫如做劊子手。既英雄,又穩當。與名流學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
  • 魯迅先生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就是人性的真相
    魯迅先生在小說中寫道: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可見,人類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但孟子他老人家不同意了,他強調「人性本善」,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
  • 魯迅早將人性看透: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魯迅,家喻戶曉。作為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鼻祖人物,常出現在中小學甚至大學語文課本中。有人說,小時候讀不懂魯迅,再讀懂魯迅時,人已不再少年。私以為,人的一生,沒有讀過魯迅,是不完整的。而網絡上,真真假假的「魯迅說」參差不齊,大多是一些網絡流量大V編撰的,他們可能甚至讀都沒讀過魯迅就跟風轉發。今天,我們嘗試著整理了一些魯迅先生擲地有聲的話語,以饗讀者。
  • 孔乙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人們只覺得你很好笑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你只是一個笑話孔乙己雖然讀過一點書,但別人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裡,還總是拿他打趣,他們笑話他偷書被人吊打,臉上添了新的傷疤,也調侃他連半個秀才也沒有撈到,他只能用「之乎者也」去掩飾他的尷尬,最後又是引起一陣鬨笑。
  •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下一句是什麼出自哪 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下一句是什麼出自哪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7-29 12:55   來源:新趣頭條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下一句是什麼出自哪 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最近這段時間在網上以及B站上面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彈幕,而且看這些彈幕和評論真的是感覺非常的深奧
  • 宋詩中的平凡之作,卻意蘊深沉: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讀了這首《月兒彎彎照九州》,倒使我想起了魯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裡所說的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 魯迅在《而已集》中刻畫的人性:人類的悲歡離合併不相通
    讀魯迅也是一樣,初讀不懂,再讀已是文中人。魯迅筆下的每一個字刻畫的都是人性,包括《而已集》。印象中,魯迅先生的天空總是陰暗的,就連先生筆下開懷的生活也總是像被霾遮住的陽光,不那麼透亮。文如其人,魯迅先生對民族對國家深沉的愛,以及對民族國家未來的憂慮,全都藏在了他的筆下。我一直覺得,魯迅先生的早逝與其憂國憂民導致的鬱鬱不樂有很大關係。
  •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併不相通,別指望別人對你感同身受
    魯迅先生有一句話我認為很有意義「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可能就會有人認為這就是世態炎涼,人心冷漠。但是唱著留聲機的一家不會因為病得要死的男人而關閉了留聲機;樓上打牌的一群人也不會因為一個死去母親的女人而放棄了今天的娛樂。
  • 人類的悲歡有時候只需要一句話便能相通
    魯迅先生在他的作品《而已集·小雜感》中這樣寫道: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這句一針見血的話,成為了現在廣為流行的金句。 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的悲歡就不相通了呢? 是深夜裡從每一個孤坐街頭的可憐人面前匆匆路過不停留的時候開始的嗎?是餐桌上傾聽者用高亢的聲音在試圖掩蓋那傾訴者的微弱反駁聲音的時候開始的嗎?
  • 原來這些名句,都是魯迅先生說的,就問你服不服?
    魯迅以筆代戈,戰鬥一生,被稱為「民族魂」。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名言警句都被冠上魯迅的名字。這也是因為魯迅先生的句子太深刻,金句頻出,才讓那麼多的人認為,這些有意義的話應該是出自魯迅之口。其實,魯迅先生一生的名言真不少,因為「魯迅」只是他一個筆名,據統計,魯迅先生的筆名至少有100多個。
  •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悲慘的,人的悲歡並不相通,訴苦換不來同情
    魯迅先生說,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聒噪。而祝福裡的祥林嫂就是這樣一個渴望有人懂得她悲痛的人。「我真傻,真的」,這是祝福裡祥林嫂的經典臺詞。她屢次向別人訴苦,總是重複的一句話。後來全鎮的人都聽煩了,魯迅先生也由此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個兒子被狼吃,最後悽苦而死的人物。
  • 魯迅對於人性的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但是當我們在社會上已經摸爬滾打多年後,見多了經歷多了,再去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時,感觸頗生。真是「年少不懂魯迅,讀懂時已不是少年」,我們越去品讀魯迅作品,越能領悟人生。魯迅先生經常是一句話一針見血,點破了人性,讓人醍醐灌頂、讓人不寒而慄。比如說,魯迅先生對於人性的這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 每個人都有一句最愛的魯迅經典名句,魯迅:這些話真是我說的
    魯迅,其實無需過多介紹,只需閱讀先生的作品。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不時在想,魯迅先生愛中國人之深,才能寫出如此「入木三分」的文字?網上熱衷「魯迅說」,大家把喜歡的一些文字標榜為魯迅經典名句,這些「魯迅名句」即使出處真實性有待考究,卻也反映這位偉大作家在國人心中的重要位置。本文也是與魯迅經典名句相關,正如標題所言,這些話真是魯迅說的。
  •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在北方裹著貂,你在南方露著腰
    這場雪真的下得可以說是很「認真」了。早上的熱搜也是被「雪」刷了屏,「哈爾濱下雪」「北京多區已下雪」「下雪」……雪花今天絕對是佔據了妥妥的C位。圖片來源:@氣象北京果然,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在北方裹著貂,你在南方露著腰。在多條「雪」的熱搜裡,有這樣一條熱搜,顯得有那麼一絲絲格格不入。
  • 魯迅離開課本卻走進了現實,讀懂先生,「我便是唯一的光」
    近年來,我們經常會看到魯迅的文章從語文課本中逐漸刪除。當今的社會意識形態下,價值觀發生了改變,他們認為魯迅先生的文章及其思想不太適合社會主旋律,也不再適應青少年們學習。,魯迅先生的文學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動的。
  • 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100年前和100年後有變化嗎?
    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100年前和100年後有變化嗎?沒有!當我們看到一張張朝氣蓬勃的面孔時,中國似乎變了;當聽到甘肅女孩跳樓時一聲聲起鬨的吶喊時,這一切似乎又沒變。魯迅先生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能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中發一分光。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 今日讀書——《魯迅全集》 魯迅:這句話我真說過
    魯迅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九年義務教育課本裡的人,網絡上著名的毒舌網紅,一百年前就說出了太多這個世界的真理,而且應了馬克吐溫的那句名言,「如果拿不準一句名言是誰說的,就說是'魯迅'說的」。本人秉持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從《魯迅全集》摘錄了一些很棒的句子,魯迅先生本人所著原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 魯迅:我是如何懟槓精的
    ——魯迅在我上學的年代,魯迅是語文課本裡的風雲人物。他的眼神、鬍子、香菸、大褂,配上他生活的灰暗年代,先生留給我們的印象似乎只有四個字——苦大仇深。後來聽說有人覺得魯迅的文章「不合時宜」,要把他從教科書中趕出去。
  • 「我只覺得他們吵鬧」:什麼是節假日抑鬱?19條應對的建議
    如果我在這裡寫下一個200字有理有據的回答,引用了某些相關的研究,再擺出幾個學界有名的人名,那麼這個答案大概率是不靠譜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魯迅因為悲傷、憂鬱、焦慮是一種非常「私人」的感受,而人與人之間的悲喜並不相通。換言之,每個人產生「節假日抑鬱」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