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那些家國情懷

2020-10-20 讀裁者黃遠輝

詩詞中的那些家國情懷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戴老師魔性詩詞課》《美得窒息的宋詞+詩經+唐詩》《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一卷大唐的風華》《一剪宋朝的時光》《六神磊磊讀唐詩》《唐宋詞十七講》《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人間詞話》


趙翼(清代文學家、史學家,乾隆二十六年進士,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題遺山詩》最後兩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這次,讓我們來看看詩詞中的那些家國情懷,這些猛人是真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

在中國文化史上,唐宋兩朝給我們留下了震鑠古今的唐詩、宋詞,至今仍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國家動蕩之際,最盛產愛國詩人,比如安史之亂後的杜甫,靖康之恥後的雙子星陸遊和辛棄疾等。

《詩經·邶【bèi】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詞,大家一般認為是戀人白頭偕老之意,但其實說的是戰友情。"死生契闊,與子成說"一句,毛《傳》訓"契闊"為"勤苦",鄭(鄭玄)《箋》則發揮其意,謂"從軍之士,與其伍約:'死也、生也,相與處勤苦之中,我與子成相說愛之恩'(沙場上軍士之間相互勉勵約定相互救助的盟約。不管遇到什麼危難,我們都不要獨自跑掉而不顧對方)。戰友之間這種共赴疆場,生死不離的情懷,穿過千年歲月,流淌至今。

說到家國情懷,就不得不提初唐、盛唐時期的邊塞詩,邊塞詩的四個代表人物是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他們四個與李白、王維等一幫牛人交往深厚。特別是王之渙、王昌齡、高適三人,經常在一起喝喝小酒,聽梨園女子奏樂唱曲,她們唱的都是當時最流行的詩。有一次,梨園女子唱曲,王之渙的一首《涼州詞》技壓全場,令王昌齡、高適拜服。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昌齡以七絕見長,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有"詩家夫子""七絕聖手"之稱。他寫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讓謝婉瑩為之傾倒,於是取筆名為冰心。李太白一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了對王昌齡的深切懷念。王昌齡的邊塞詩,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絕,亦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豪情。

《從軍行(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杜甫親身經歷了這場戰亂,寫下不朽的《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好一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好一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靖康之恥之後,北宋南宋之交,44歲的李清照帶著疲憊的身軀押運15車書籍器物南下,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馬亂中將這批稀世之寶,於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寧府。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獨自棄城而逃。三月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卜居贛水上"(《金石錄後序》)。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絕句》以吊項羽,以項羽寧肯一死,引頸烏江以謝江東父老的壯烈史跡,對南宋統治者進行諷喻。趙明誠堂堂男兒,家國情懷尚不及李清照區區一弱女子,讓人感慨。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縱觀陸遊之一生,集詩人、史家、書家、武者於一身,是文武全才。陸遊生於亂世,"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在父輩們愛國情懷的薰陶下,成長為一位堅定的愛國者。陸遊的《金錯刀行》一詩富有畫面感,將陸遊忠君愛國、浩然正氣的形象展露無遺,特別是最後一句"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尤其能砥礪人心,道盡南宋文人之傲骨。

《金錯刀行》

【南宋·陸遊】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策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乾道(南宋孝宗趙眘【shèn】年號)八年(1172年),陸遊應四川宣撫使王炎的聘請,從夔州(今四川奉節)赴南鄭(今陝西漢中),擔任宣撫使司幹辦公事兼檢法官。陸遊到任後,曾多次奔走於前線視察軍情,投身於收復失地的準備工作,還提出了自己的軍事主張:"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漢中)始。當積粟練兵,有釁則攻,無則守。"(《宋史·陸遊傳》)。乾道九年,陸遊已經48歲,奉調攝知嘉州(今四川樂山),他根據在漢中的那段經歷和感受,寫下這首《金錯刀行》。

此外,陸遊的另外兩首詩詞——《訴衷情》《示兒》,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作,道不盡的家國情懷。

《訴衷情》

【南宋·陸遊】

當年萬裡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示兒》

【南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除了家國情懷,陸遊與表妹唐琬的愛情故事,也令人聞之傷心,唐琬是陸遊一生的痛。陸遊二十歲時,迎娶表妹唐婉為妻。婚後兩年,唐婉都沒能給陸家添丁,這是陸母強拆這對鴛鴦的導火線。最終,陸母下令,強逼陸遊把唐婉逐出家門。

陸遊不忍心傷害唐琬,就在山陰找了個偏僻的地方,租了一棟宅院,瞞著母親金屋藏嬌,讓唐婉先住了下來。終究紙包不住火,消息還是被陸母知道,親自安排車馬將唐琬送回臨安娘家。

唐琬回到家中不久,父親就把她嫁給了皇族宗親趙士程,陸遊希望複合的希望徹底破滅。趙士程喜好詩文,為人謙恭,對唐琬也很好。有一次,趙士程夫婦兩人前往山陰名勝沈園踏春,剛好陸遊也在。陸遊碰見昔日愛人,頗感失魂落魄。唐琬命僕婦給陸遊送來一壺美酒,幾碟小菜。陸遊幾杯酒下肚,心中萬千愁緒湧上心來,找來筆墨,在沈園的牆壁上當眾題詞一首《釵頭鳳·紅酥手》。

《釵頭鳳·紅酥手》

【南宋·陸遊】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這篇詩詞傳到了唐琬的耳朵,歸家之後數日,憂傷不已,追思往事,寫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與之應合。唐婉寫下此詞不久,就抑鬱而死。多年之後,陸遊幾經輾轉,才看到唐琬的這首詞,痛哭流涕,悔恨不已,可惜佳人已逝,再難回到卿卿我我的日子。

《釵頭鳳·世情薄》

【南宋·唐琬】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後來,年邁的陸遊再次踏入沈園,那些熟悉的景致,再也尋不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奮筆寫下《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序中寫到:"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闕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再訪沈九,睹物思人。"

那場景,真正是: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陸遊《春遊》)

關於辛棄疾,我在《人中之傑,詞中之龍》有專門介紹過,請大家關注回看。這裡,我們主要談談辛棄疾的家國情懷。有人說,辛棄疾是張良和韓信的結合體,集遠見、膽識、謀略於一身。縱有滿腔報國熱情,辛棄疾卻是一位落寞英雄,後半生基本閒居在家,以筆為劍,以酒為血,以夢為馬,空負韶華,我們來看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南宋·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的這首詞,不禁讓人想起蘇東坡,因為他也有一首著名的詞叫《江城子·密州出獵》,表達了同樣的家國情懷。

《江城子·密州出獵》

【北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借歷史典故,抒發了殺敵為國、抗擊侵略的雄心壯志,委婉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期望。

忠孝兩全的大英雄嶽飛,一首《滿江紅》永垂史冊,讓人聞之血脈僨張,恨不能把欄杆拍斷,踏破賀蘭山缺。嶽飛的死,秦檜夫婦固然是直接的劊子手,但主要責任還是要算在南宋統治者的頭上。有人做過假設,嶽飛接到退兵的軍令,能不能抗旨不尊?答案是不能,前線打仗需要後方軍糧的持續支持,而嶽飛並不掌握軍糧的控制權,這個郭建龍在《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有專門聊過,請大家關注。

《滿江紅》

【南宋·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南宋在風雨飄搖中終於走到了盡頭,我們以一首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作結。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詩、宋詞中的家國情懷我們就說到這裡,推薦閱讀書單中還說到很多猛人和詩詞,大家有空不妨關注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中的家國情懷
    「歌詩合為事而作」,文字從來就不只是單薄的話語,風骨二字,自古以來就貫穿於歷朝歷代那些詩人中。他們不只有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更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隨著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的落幕,彭敏最終是苦心人天不負,奪得了總冠軍。
  • 傳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真的離我們不遠!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與家國緊相連。說到家國情懷,我們最早接觸並認知,是在我們的傳統詩詞中。那些詩人留下的優秀詩詞,從小便養成了我們每個人的家國情懷。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說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從葉嘉瑩詩詞中體悟家國情懷
    少承家學,又蒙師教,葉先生一生詩詞創作不輟、才情卓著,2008年被授予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被譽為「具有真摯之情思與敏銳之觀察力,透視世變,深省人生,感物造端,抒懷寄慨,寓理想之追求,標高寒之遠境,稱心而言,不假雕飾,自與流俗之作異趣」。可以說,這與葉先生一生經歷不無關係,歷盡苦難、轉徙漂泊,然內心深處那份故國之思和家國情懷卻綿長深厚、恆久不滅,盡現於詩詞中。
  • 《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首發,現場籤售火爆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繼《漢字與修身智慧》之後,愛詩家創始人、作家劉建彪出版了新著《詩詞與家國情懷》。9月13日下午,該書在深圳書城羅湖城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劉建彪與多位文化學者、讀者一起賞析了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首發,現場籤售火爆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繼《漢字與修身智慧》之後,愛詩家創始人、作家劉建彪出版了新著《詩詞與家國情懷》。9月13日下午,該書在深圳書城羅湖城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劉建彪與多位文化學者、讀者一起賞析了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詩詞的情感基石是家國情懷
    培育家國情懷,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是讓學生對祖國在歷史長河中的精神光芒、文化魅力有真切的體驗,並藉此養成德性——因為審美,獲得了愉悅和洗禮,於是就產生了認同,繼而便有了價值觀的建立,最後才能讓心靈棲居在自己的祖國文明中。從詩歌內容入手,培育家國情懷。
  • 品讀中秋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中國文明網)  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極其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在歷史中也從來沒有缺少過文人墨客對其歌頌和感懷。其實,透過那些飽含真情的詩詞,我們也可以將中秋節的家國情懷看得淋漓盡致。中秋節對於我們普通的人來說,那就是意味著家人的團聚,是一種家的情懷;中秋節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卻意味著一種國家理念的散播,因為中秋節不僅中國在慶祝,廣大海外華人華僑更是有著強烈的情感,他們的情感就是一種國家的情懷。這些內容,讓我們通過那些經典的詩詞來重溫,也將中秋節的文化氣息進一步點燃。  宋代詩人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應該算得上膾炙人口的一篇。
  • 品讀中華詩詞 感受家國情懷
    《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發布會現場。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莉) 9月13日下午,深圳書城羅湖城3樓活動區,《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發布會在這裡舉行,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讀者,國務院參事王京生作為特邀嘉賓蒞臨現場,與讀者一起品讀詩詞,感受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品讀中華詩詞 感受家國情懷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莉) 9月13日下午,深圳書城羅湖城3樓活動區,《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發布會在這裡舉行,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讀者,國務院參事王京生作為特邀嘉賓蒞臨現場,與讀者一起品讀詩詞,感受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蘇東坡詠月詩詞的家國情懷
    ■ 劉金祥 一代文壇巨擘雖然已作古千年,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依然充滿溫情、熱度不減,其光耀千古的詩詞作品中溢於言表的家國情懷今人心生仰慕和敬意
  • 傳統詩書中的家國情懷
    在中國,綿長久遠的家國情懷欲說不盡、欲寫難休,汗牛充棟的史書典籍,浸潤在篇章結構中的是「家國」情結;卷帙浩繁的詩詞歌賦,氤氳在字裡行間裡的是「家國」心緒。  一  家國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是華夏兒女最真摯的情感共識和最濃烈的精神底色。
  • 法治文苑 ▏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法治文苑 ▏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2021-01-08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主講人:汪建新簡介: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毛澤東詩詞研究專家。10多年來,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毛澤東的詩人情懷》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2017年11月,人民網開設《汪建新專欄》,集中展示其毛澤東詩詞的研究成果。
  • 在家國情懷的國人面前,任何困難都能克服!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很多外國人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能越戰越勇,幾千年延續自己的文化精髓,彥曰覺得這和華夏很早之前就是「家天下」的思想有關,或者說是家國情懷,不管走到哪裡,每個人都是家的一部分,也是國的一部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亙古男兒一放翁——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每當國難當頭民族危殆之際,家國情懷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繼承光大了這一傳統,並將其高揚弘厲到前無古人的高度,家國情懷不僅貫穿了陸遊60餘載的創作歷程,而且幾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為放翁詩詞精華的主線與靈魂。梁啓超在《讀陸放翁集》中寫道:「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 省詩詞協會黨支部與抗美援朝老戰士共話家國情懷
    牢記使命擔當 弘揚家國情懷省詩詞協會黨支部與抗美援朝老戰士共話家國情懷新湖南客戶端11月11日訊(通訊員 馬如剛 陳柯平)11月10日,湖南省詩詞協會黨支部十幾位黨員詩人聆聽87歲老黨員講述抗美援朝經歷,共話家國情懷。
  • ​「詩詞中的家國情懷」愛國詩詞講座暨愛國詩詞音樂朗誦會在...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1日訊 (記者 陳彬 通訊員 楊婷姻 )近日,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的「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項目之「詩詞中的家國情懷」愛國詩詞講座暨愛國詩詞音樂朗誦會在羅湖書城三樓活動區成功舉辦。
  • 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他一生多次受到奸臣誣衊,但始終堅守報國信念,因而他的詩詞有很大一部分抒寫和吟詠愛家愛國情懷。以「國」字作為飛花令,從陸遊的詩句信手拈來,如「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趙燕」「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赤心唯報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等,均表達了陸遊矢志不渝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決賽,五大導師準備的詩詞,充滿了家國情懷
    今年的春節不同尋常,幸虧有中國詩詞大會的陪伴,隨著正月十六第五季大賽的落幕,來自各行各業的選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在決賽現場,五位導師開場為觀眾準備的詩詞,這份問候美輪美奐,充滿了家國情懷。
  • 唐寧遠: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文 | 唐寧遠端午歷來就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愛國傳統的節日,家國情懷是端午最美的文化底色,穿越雋永的古詩詞,赴一場千年之約,品一場文化盛宴,別有一番情趣。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字字血淚,句句哀鳴。「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元代舒頔讚嘆屈原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