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中秋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2020-12-06 中國文明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年花好月圓,中秋佳節如約而至。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當多數人陶醉於節日的熱鬧氛圍中時,你可曾回頭好好琢磨過中秋節的來歷?你可曾向孩子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你可曾告訴孩子為何中秋節大伙兒都吃月餅?當孩子好奇地問你外國人是否過中秋節時,你又會如何回答?中秋文化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中國人都有著歲月偷不走的中秋情懷。(中國文明網)

  中秋節作為中華民族極其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在歷史中也從來沒有缺少過文人墨客對其歌頌和感懷。其實,透過那些飽含真情的詩詞,我們也可以將中秋節的家國情懷看得淋漓盡致。中秋節對於我們普通的人來說,那就是意味著家人的團聚,是一種家的情懷;中秋節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卻意味著一種國家理念的散播,因為中秋節不僅中國在慶祝,廣大海外華人華僑更是有著強烈的情感,他們的情感就是一種國家的情懷。這些內容,讓我們通過那些經典的詩詞來重溫,也將中秋節的文化氣息進一步點燃。

  宋代詩人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應該算得上膾炙人口的一篇。他在詩詞中寫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不僅在當時留下了歷史烙印,更是演繹成為現代流行歌曲廣為傳唱。在這首詞中,蘇東坡其實是在懷念自己的弟弟。這無疑也就是最好的家庭觀念的表達,是手足之間的情誼,更是溫暖家庭的表達。在今天,我們對於兄弟之間的情誼,尤其是天各一方的兄弟之間到底還有沒有這樣的情愫?古詩詞的溫婉能夠演繹成為現代的情感,這才是中秋詩詞能夠流傳到今天的現實價值所在。

  在唐代,有這樣一名浪漫主義的詩人,儘管其性情充滿浪漫,但落實到中秋詩詞上,他也頓時變得深沉起來。在那首《靜夜思》中就是最好的表達。「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對於李白來說,明月的意象和「霜」聯繫在一起,這估計是一種思鄉的表達。果不其然,他在後兩句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給出了明確回答。浪漫的詩人都如此,何況我們凡夫俗子,尤其是再有人遠在他鄉的時候。這樣的詩詞太多,對於家鄉的懷念都表達在中秋的詩詞裡,留給我們後代人觀摩欣賞。這些,對於今天我們來說,不僅需要吸取其中的精髓,更應該品讀出其中的家國情懷。

  杜甫在《月夜懷舍弟》中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也點亮了中秋夜裡對故鄉的思念。但更為重要的是,他在最後一句「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更是將國家的亂和家鄉的思念聯繫在一起。無疑這就是古詩詞的精華所在,對於杜甫來說,他所處的時代已經和李白有所不同,而他在這樣的詩詞中也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達。可見,家國情懷總是縈繞在古詩詞中,尤其是中秋詩詞中。這樣的情況也有著特定的因素,比如古代交通不便利等情況。

  對於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中秋節不僅意味著家人的團圓,更意味著國家情懷的釋放。而這樣的釋放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透過那些描寫中秋詩詞中讀出其中的真諦,因為這樣的詩詞不僅僅是對中秋的描寫,更是古代先進文化的表達,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讀。(孫文婧)

相關焦點

  • 品讀中華詩詞 感受家國情懷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莉) 9月13日下午,深圳書城羅湖城3樓活動區,《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發布會在這裡舉行,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讀者,國務院參事王京生作為特邀嘉賓蒞臨現場,與讀者一起品讀詩詞,感受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品讀中華詩詞 感受家國情懷
    《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發布會現場。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莉) 9月13日下午,深圳書城羅湖城3樓活動區,《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發布會在這裡舉行,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讀者,國務院參事王京生作為特邀嘉賓蒞臨現場,與讀者一起品讀詩詞,感受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國網上蔡縣供電公司舉辦「品中秋文化.感家國情懷」詩詞誦讀會
    9月29日下午,在國網上蔡縣供電公司舉辦的「品中秋文化.感家國情懷」詩詞誦讀會上,公司員工誦讀並演唱蘇軾的《水調歌頭》,引起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此次古詩詞朗誦由相關單位選出的選手為廣大員工奉獻出一份詩詞朗誦文化盛宴,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了基礎。
  • 唐寧遠: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
    端午詩詞裡的家國情懷文 | 唐寧遠端午歷來就是一個富有詩意和愛國傳統的節日,家國情懷是端午最美的文化底色,穿越雋永的古詩詞,赴一場千年之約,品一場文化盛宴,別有一番情趣。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字字血淚,句句哀鳴。「空惆悵,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元代舒頔讚嘆屈原心憂家國、情牽百姓、勇於探索的精神。
  • 蘇東坡詠月詩詞的家國情懷
    ■ 劉金祥 一代文壇巨擘雖然已作古千年,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依然充滿溫情、熱度不減,其光耀千古的詩詞作品中溢於言表的家國情懷今人心生仰慕和敬意
  • 道德講堂 | 品味中秋文化與家國情懷
    9月29日下午,龍巖市公安局舉辦「中秋文化·家國情懷」主題道德講堂。「文化情懷」》。鍾小平科長從我國的傳統文明禮儀談起,從中秋節的起源、相關神話故事、民俗和詩詞等方面,生動闡述了中秋文化博大精深的本質和深厚的家國情懷。
  • 《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首發,現場籤售火爆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繼《漢字與修身智慧》之後,愛詩家創始人、作家劉建彪出版了新著《詩詞與家國情懷》。9月13日下午,該書在深圳書城羅湖城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劉建彪與多位文化學者、讀者一起賞析了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詩詞與家國情懷》新書首發,現場籤售火爆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編輯 劉悠揚繼《漢字與修身智慧》之後,愛詩家創始人、作家劉建彪出版了新著《詩詞與家國情懷》。9月13日下午,該書在深圳書城羅湖城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劉建彪與多位文化學者、讀者一起賞析了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 銅圖傳真|中秋詩詞展 品讀詩意中秋
    國慶中秋假期,市圖書館舉辦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往參觀,從中品讀詩意中秋。本次展覽期為9月29日到10月28日,選擇展出的40餘首中秋古詩詞,充分表現了中秋佳節家國團圓的內涵。
  • 中秋月下品詩詞
    在中華民族心靈的河流上,中秋,不僅是一個喜慶的節日,也是一種深沉的感念。讓我們走進詩詞裡的中秋,感受中華精神之風、民族之根、文化之魂。 中秋節,始於唐、盛於宋,明清時已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之說,《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後傳至民間。
  • 中秋月圓,三句古語讀懂習近平的家國情懷
    月圓又中秋。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寄託著人們對家庭團圓、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也承載著人們對家國故土的濃濃情懷。今天,讓我們一起品古語、讀故事,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詩詞裡的傳統節日·端午】品讀家國情懷 「粽」享美好生活
    【詩詞裡的傳統節日·端午】  作者:光明網袁晴  槐幄如雲,榴花半吐,又是一年端午至。  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背後,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 從中秋 國慶出行中感悟家國情懷
    10月1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與國慶相遇。在這個不尋常的傳統節日裡,飽含著許多人的家國情懷,寄託無數人的相思。9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國慶中秋「雙節」臨近,鐵路啟動假日運輸,10月1日為客流最高峰。在「月圓人團圓」的希翼中,人民群眾結伴出遊,旅行登山,乘坐高鐵,用新的形式來切合新時代的發展,讓家國情懷成為傳統節日文化的新內涵。
  • 詩詞中的那些家國情懷
    詩詞中的那些家國情懷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戴老師魔性詩詞課》《美得窒息的宋詞+詩經+唐詩》《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一卷大唐的風華"這次,讓我們來看看詩詞中的那些家國情懷,這些猛人是真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在中國文化史上,唐宋兩朝給我們留下了震鑠古今的唐詩、宋詞,至今仍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國家動蕩之際,最盛產愛國詩人,比如安史之亂後的杜甫,靖康之恥後的雙子星陸遊和辛棄疾等。
  • 詩詞的情感基石是家國情懷
    培育家國情懷,最有效、最根本的方式是讓學生對祖國在歷史長河中的精神光芒、文化魅力有真切的體驗,並藉此養成德性——因為審美,獲得了愉悅和洗禮,於是就產生了認同,繼而便有了價值觀的建立,最後才能讓心靈棲居在自己的祖國文明中。從詩歌內容入手,培育家國情懷。
  •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原標題:二〇二〇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秋晚會10月1日晚在央視播出,120分鐘的晚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 法治文苑 ▏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法治文苑 ▏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2021-01-08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亙古男兒一放翁——陸遊詩詞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每當國難當頭民族危殆之際,家國情懷總會在詩壇上大放異彩。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繼承光大了這一傳統,並將其高揚弘厲到前無古人的高度,家國情懷不僅貫穿了陸遊60餘載的創作歷程,而且幾乎融入他的全部生命,成為放翁詩詞精華的主線與靈魂。梁啓超在《讀陸放翁集》中寫道:「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
  • 傳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真的離我們不遠!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與家國緊相連。說到家國情懷,我們最早接觸並認知,是在我們的傳統詩詞中。那些詩人留下的優秀詩詞,從小便養成了我們每個人的家國情懷。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說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中國詩詞大會中的家國情懷
    更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隨著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的落幕,彭敏最終是苦心人天不負,奪得了總冠軍。在這股風潮下,人們紛紛開始試圖理解詩詞之美時,我們不該忽略這個節目真正想要傳達給我們何種精神。第十期,總決賽。隨著主持人的兩句「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