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皇拿破崙一世的情敵兼元帥,被北歐強國擁立為王,子孫統治至今

2020-12-17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北歐強國瑞典現在處于貝爾納多特王朝統治之下,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王朝的開國之君竟然是一位法國人,此人便是法皇拿破崙一世的情敵兼元帥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那麼,一個法國人是如何成為瑞典國王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傳奇人物。

貝爾納多特出身於法國波城一個律師家庭,年輕時是一個思想激進、傾向共和的革命派軍官,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曾率軍抵禦王黨叛軍和外國幹涉軍,並因功晉升為準將。1797年,貝爾納多特轉戰義大利戰場,並成為時任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拿破崙的下屬,由此結下深厚但複雜的關係。

貝爾納多特是拿破崙的情敵兼元帥

此時,拿破崙剛剛拋棄未婚妻德茜蕾·克拉裡,並迎娶巴黎社交界的名女人約瑟芬·博阿爾內。拿破崙因為對德茜蕾深感愧疚,為了幫她找個好歸宿,便將相貌英俊、看似忠誠可靠的貝爾納多特介紹給她,並促成了兩人間的好事。此後,拿破崙不斷地提拔重用貝爾納多特,由此讓後者踏上仕途升遷的「快車道」。

然而貝爾納多特本質上是個共和派,對於拿破崙執政後大搞個人獨裁,乃至登基稱帝的做法很不滿。但儘管如此,在拿破崙稱帝之初,貝爾納多特還是陸續參加了烏爾姆會戰、奧斯特裡茨會戰等一系列戰事,並因為斯特裡茨會戰(1805年)中的戰績,被授予帝國元帥的稱號。次年,貝爾納多特又獲封為蓬特-科沃親王。

拿破崙的未婚妻德西蕾,後嫁貝爾納多特

然而自從奧斯特裡茨會戰後,貝爾納多特便開始「出工不出力」,鮮有耀眼的戰績,而這種情況,也導致他開始被拿破崙疏遠。由於在瓦格拉姆會戰(1809年)表現拙劣,貝爾納多特被拿破崙撤職,然後被趕到荷蘭境內的瓦爾赫倫島,負責抵禦英軍的登陸戰。經此一事,貝爾納多特與拿破崙形同決裂。

被罷免軍職後,貝爾納多特彷徨無計,不知道未來的出路在哪裡,但就在此時,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傳入他的耳中:他被提名為瑞典王儲的人選!一個法國元帥,怎麼會被提名為瑞典王儲?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角色,怎麼會產生聯繫?

原來瑞典曾是雄霸一方的北歐強國,但在新興的沙俄帝國的打擊下,實力加速下滑,並喪失大片領土。然而瑞典軍民並不甘心退出強國行列,一直期望能有強人站出來,帶領他們恢復往日的榮耀。恰在此時,瑞典王儲克裡斯蒂安去世,國王卡爾十三世為了挑選接班人,便派大臣莫爾奈前往法國,去徵求拿破崙的意見。

法蘭西第一帝國極盛期形勢圖

然而莫爾奈到達法國後卻突發奇想,考慮到貝爾納多特曾在呂貝克戰役中善待過瑞典戰俘,再加上此人是百戰名將,若把他選為王儲,帶領瑞典完成連法抗俄、重建霸業的偉業,實在是再好不過。考慮至此,莫爾奈便自作主張,向拿破崙提出選立貝爾納多特為瑞典王儲的建議。

拿破崙對莫爾奈的建議很感興趣,認為把貝爾納多特扶上瑞典王位,可以大大增強該國對法國的向心力,於是稍加思索後便答應下來。貝爾納多特得到消息後,認為這是個脫離拿破崙掌控的好機會,還可以過一把帝王癮,自然樂的從命。而卡爾十三世雖然內心很不滿,但懾於拿破崙的威勢,卻也不能不接受這個結果。

拿破崙同意貝爾納多特出任瑞典王儲

就這樣,貝爾納多特在1810年11月抵達斯德哥爾摩,在接受議會的拜謁後,被卡爾十三世國王收為養子,並改名為卡爾·約翰。與此同時,貝爾納多特宣布放棄法國元帥、親王等頭銜。貝爾納多特成為瑞典王儲後,迅速接管政府各項大權,並在極短的時間內便獲得國民的愛戴。

然而貝爾納多特掌權後,並沒有依附法國,反而奉行親俄的外交政策,並反對拿破崙針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由此讓昔日的主公憤怒至極。1813年,貝爾納多特帶領瑞典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並親率大軍參與萊比錫會戰,重創法軍,迫使拿破崙在次年退位。1814年,貝爾納多特又率軍擊敗丹麥,從它手中奪回昔日的屬國挪威。

正因為貝爾納多特在國際舞臺的縱橫捭闔,以及戰場上的奮勇拼搏,先前虛弱不堪、備受欺凌的瑞典,開始恢復昔日的榮光,不僅影響力大為提升,還收復大量失地,再次躋身歐洲強國行列。正因如此,瑞典國民對他更加愛戴。1818年2月5日,老國王卡爾十三世駕崩,貝爾納多特登基為王,是為卡爾十四世。

貝爾納多特及其家人

卡爾十四世是一位溫和的統治者,在位26年間,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許多貢獻,瑞典之所以能成為發達國家,他的功勞極大。1844年3月8日,卡爾十四世因中風駕崩,終年81歲,王位則由其子奧斯卡繼承。如今,貝爾納多特的子孫依然統治著瑞典,時間長達200年,這在世界歷史上也算是少有的現象了。

史料來源:《瑞典史》、《拿破崙全傳》、《我與拿破崙》、《拿破崙傳》等。

相關焦點

  • 拿破崙戰爭中的北歐各國
    拿破崙帝國在徵服普魯士後,基本統一了歐洲,並於1807年與俄羅斯帝國籤署《提爾西特和約》,雙方成為盟邦,拿破崙帝國統治歐洲,俄羅斯帝國統治歐洲外圍。 1809年,在拿破崙授意下,俄國進攻反法的瑞典,擊敗瑞典,瑞典被迫將芬蘭割讓給俄國。 也因此,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四世被推翻,其叔卡爾十三即位為瑞典國王。
  • 至今統治瑞典王國的朝代——貝爾納多特王朝,歷代國王都是法國人
    瑞典在10世紀中期出現君主制,瓦薩王朝統治的17世紀初期到18世紀初期是瑞典朝代的極盛時期,18世紀初期被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打敗後衰落,19世紀初期的1818年,法國人卡爾十四世被瑞典人擁立為國王,開始貝爾納多特王朝,至今仍然統治瑞典,已經傳承7代國王。圖為瑞典的地理位置。
  • 此人是拿破崙的元帥,後來成為了國王
    在拿破崙冊封的二十六位元帥中,貝爾納多特無疑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在拿破崙登基之前,便與拿破崙政見不合併且迎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日後的瑞典王后),但拿破崙還是冊封他為帝國元帥,並擔任大軍團第一軍軍長,麾下2萬名跟隨拿破崙在義大利出生入死的老兵。
  • 歐洲最強的家族,統治十三個歐洲國家,今天仍統治西班牙和盧森堡
    現在要介紹的這個家族,絕對是歐洲歷史最強的家族,因為這個家族從誕生至今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統治過十幾個歐洲國家,而且這個家族的旁系今天仍然統治西班牙和盧森堡兩個歐洲國家。 這個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卡佩家族。
  • 娶拿破崙未婚妻,是拿破崙的元帥叛國後成瑞典國王,還打敗拿破崙
    貝爾納多特是拿破崙手下的元帥,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情人,最後成為瑞典國王。今天,他的後代還在瑞典貝爾納多特王朝當國王,現在的國王是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但拿破崙的直系子女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在古代歐洲,由於王室繼承的關係,邀請本國王室的近親遠親,甚至毫無親戚關係的外國人來當國王或大公,並不少見,在許多國家都出現過。
  • 昔日戰神:拿破崙麾下的元帥們
    拿破崙遠徵埃及,橫掃歐洲,創造了—系列在資產階級軍事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卓越範例」。他的這些赫赫戰功的取得,與他麾下的26位帝國元帥鞍前馬後為其東徵西討是分不開的。  1799年11月9日,冒險從埃及返回的拿破崙在一批將領的支持下,發動「霧月政變」,推翻了督政府,組成執政府,任第—執政。1802年8月2日,就任終身執政。1804年5月18日,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自封為法蘭西一世皇帝。
  • 誰是你最優秀的元帥?拿破崙:「這個很難說,不過依我看來是他」
    路易·加布裡埃爾·絮歇,第一代阿爾布費拉公爵(1770年3月2日-1826年1月3日)法國元帥,拿破崙皇帝手下最優秀的將軍之一。絮歇是裡昂一個絲綢生產商的兒子,原來打算追隨做他父親的生意,但1792年在裡昂自願加入國民警衛隊,成為一名騎兵。
  • 法國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軍人和世襲侯爵,法國元帥
    大約在1801-1805年間晉升為將軍。在第二次法奧戰爭中,率一個師參加了烏爾姆會戰。1807年2月7- 8日,參加艾勞之戰,格魯希在此戰建立了殊勳。6月14日又參加了弗裡德蘭會戰。後任西班牙軍隊騎兵總指揮兼馬德裡總督。1809年,他在歐仁親王手下參加義大利戰役,負責指揮第一龍騎兵師。6月14日,他率該師參加拉比之戰,立下赫赫戰功。7月5-6日,在達武元帥手下參加瓦格拉姆會戰。
  • 至今統治西班牙的朝代——波旁王朝歷代國王,亡國兩次仍浴火重生
    卡洛斯四世(1748年—1819年),西班牙波旁王朝第五代國王,第四代國王卡洛斯三世的次子,1788年父親死後繼承王位,他是西班牙歷史最昏庸無能的國王之一,在位期間寵信奸臣小人,把朝政交給奸臣小人處理,自己沉迷酒色歌舞,1807年拿破崙一世徵服西班牙,把他變成傀儡,次年強迫他讓位第五子斐迪南七世,此後流亡義大利直到1819年病死,終年71歲,在位20年。
  • 拿破崙二十六元帥之—絮歇
    原標題:拿破崙二十六元帥之—絮歇 作為千古一帝,拿破崙的個人能力不可謂不出眾,在他的統領下,法國幾乎是以一國之力在與整個歐洲做抗爭。不過也正是他個人能力太過出眾,他手下哪怕有二十六位元帥,但是當時歐洲大陸卻流行一個說法:離開了拿破崙,元帥們就不會打仗了。
  • 一代戰神拿破崙對他的元帥們的評價!
    1804年5月18日,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崙一世皇帝。稱帝次日,在巴黎榮軍院親自授予他的18名大將以「帝國元帥」的榮譽頭銜。其中現役的有14位,另有4位退役老將。現役元帥中年齡最大的是51歲的貝爾蒂埃,最年輕的是34歲的達武。後來,拿破崙又先後晉升了8人為「帝國元帥」。拿破崙共授予了26位元帥,其中幾位他是如此評價的=。
  • 世界名畫《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欣賞與解讀
    畫家對拿破崙一世及皇后加冕禮儀式做了忠實記錄。畫面中心形象是拿破崙從教皇手中接過的王冠,賜給皇后約瑟芬。為了達到逼真,大衛把畫中許多人請去過模特兒,對於滿是刺繡和金飾的服裝,畫家也作了一絲不苟的描繪。驕橫一世的拿破崙,畢恭畢敬的約瑟芬,遭到脅迫而無可奈何的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場面中的每個角色,都鮮明生動,決無雷同。大衛將古典主義的典雅精美發揮到極致。
  • 敢娶拿破崙未婚妻,是法國元帥叛國後成瑞典國王,更打敗拿破崙
    但由於他的平民出身以及與雅各賓派有接觸,且反對獨裁,期間他與波拿巴黨保持距離,並拒絕為拿破崙在1799年11月發動的霧月政變提供幫助,又被迫辭職。拿破崙1810年5月28日瑞典王儲查爾斯因中風死亡,在貝爾納多特正準備前往羅馬擔任總督時,他意外地獲知他被選為瑞典國王卡爾十三世的繼承人。
  • 做歐洲第一強國近千年,兩次稱霸世界
    ,查理大帝查理一世的孫子、虔誠者路易一世的第四子,因禿頂得到綽號禿頭王,由於他和另外兩個異母兄洛泰爾一世、路易二世都希望得到王位,因此起兵叛亂,其父路易一世死後,長子洛泰爾一世繼承王位,次子早死,三子路易二世和四子查理二世再度發生戰爭,最後三兄弟在公元843年籤訂《凡爾登條約》,建立西法蘭克王國,是名義上的法國歷史第一位君主,他還比他的兄弟率先趕到羅馬,被加冕為羅馬皇帝。
  • 世界歷史生命力最強的朝代,六次亡國仍浴火重生,至今統治西班牙
    把範圍擴大到世界歷史,能夠浴火重生的朝代也很少,但是要說生命力最強的朝代,絕對是大名鼎鼎的波旁王朝,前前後後已經六次亡國,但仍能夠浴火重生,至今仍然統治西班牙。但是同為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神聖羅馬,強烈反對腓力五世繼西班牙王位,雙方爆發戰爭,結果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打敗神聖羅馬,成功為孫子穩坐西班牙王位。在隨後的歷史,波旁王朝前前後後六次亡國。
  • 歐洲版勾踐範蠡:威廉一世與俾斯麥主導下的德國一統
    這個王國在歷經重重磨難,先後被包括拿破崙帝國在內的各大強國暴揍後,既然浴火重生,由弱到強,最後建立了強大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這實在可以稱為歐洲版的「臥薪嘗膽」。在強敵環伺的歐陸大地上,這個王國是怎樣一步一步成功逆襲的呢?
  • 戰神拿破崙:拿破崙家族成員
    呂西安·波拿巴(1775—1840),拿破崙的大弟,曾於1799年擔任巴黎下議院主席,當時拿破崙推翻了政府並奪取了權力。在下議院,呂西安·波拿巴曾阻止了一次事關重大的投票,這次投票本為決定是否宣布拿破崙為非法篡權者。後來呂西安·波拿巴與拿破崙失和,但在1815年最後的「百日王朝」時期站在拿破崙一邊。
  • 法蘭西元帥教父,一隻眼被射瞎,拿破崙:他是帝國中最響噹噹的人
    安德烈·馬塞納,裡沃利公爵,埃斯林親王(1758年5月6日-1817年4月4日),是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重要的法軍指揮官[1],是1804年拿破崙稱帝後首批獲授帝國元帥的18名法軍將領之一,被暱稱為"勝利的兒子"。
  •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一世
    今天是2020年8月15日,251年前1769年8月15日拿破崙波拿巴出生在科西嘉島西南部阿雅克修,拿破崙家族是在16世紀時從義大利託斯卡納地區搬到科西嘉島(圖為阿雅克修的拿破崙雕像)就在拿破崙出生的1769年,法國正式佔領了這個被熱那亞共和國統治了近500年的地中海第四大島嶼。
  • 由於拿破崙稱帝被承認,各國為維護君主權威才不對其審判
    正如德國大詩人歌德在拿破崙初敗萊比錫時寫下的詩句:「胸懷王者之心的勇士.......幸福總有終點,生命必有盡頭!」 波旁王朝復闢後,一改1814年第一次復闢時採取的相對寬鬆的施政方針,對百日王朝時期追隨拿破崙的將領們展開嚴厲的清算:繆拉元帥和內伊元帥被處決,格魯希元帥被通緝並被迫出逃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