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拿破崙的元帥,後來成為了國王

2020-12-17 森林王說歷史

在拿破崙冊封的二十六位元帥中,貝爾納多特無疑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

在拿破崙登基之前,便與拿破崙政見不合併且迎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日後的瑞典王后),但拿破崙還是冊封他為帝國元帥,並擔任大軍團第一軍軍長,麾下2萬名跟隨拿破崙在義大利出生入死的老兵。

貝爾納多特

1805年跟隨拿破崙徵戰奧地利帝國,先後參加了烏爾姆會戰、奧斯特裡茨戰役,為法軍的最終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806年率領第一軍作為大軍團的左翼進攻普魯士,然而因動作遲緩,使第三軍陷入苦戰,遭到拿破崙一頓訓斥。但在之後的法俄冬季會戰中表現尚佳,算是彌補了之前的過錯。

奧斯特裡茨戰役

1810年8月21日,貝爾納多特被瑞典人選舉為親王和攝政。10月20日,改信路德教並在瑞典登陸。他努力使瑞典保持中立(儘管於英國進行名義上的戰爭),直到對此不滿的拿破崙一世派兵於1812年1月佔領了瑞典的波美拉尼亞。1812年4月同俄國結盟;1813年3-4月同英國和普魯士結盟。1813年,率領瑞典遠徵軍進入德國北部參戰。他把因為和拿破崙一世意見不和而把流亡美國的法國名將莫羅請來擔任沙皇的首席軍事顧問,並根據法軍的特點,和莫羅建議聯軍專門攻擊法國元帥們指揮的部隊,當拿破崙趕來時,便撤退;這個建議奠定了1813年戰役的勝局。1813年12月-1814年1月入侵法國的盟國丹麥,迫使丹麥將挪威割讓給瑞典。後來又參加了1814年法國戰役,不過作用不大。1818年2月5日成為瑞典國王,稱查理十四世,其統治溫和寬鬆。1844年3月8日在斯德哥爾摩因為中風去世,享年81歲。

法軍步兵方陣

相關焦點

  • 娶拿破崙未婚妻,是拿破崙的元帥叛國後成瑞典國王,還打敗拿破崙
    人的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貝爾納多特自己也不會想到他的一生會成為「男版灰姑娘」。貝爾納多特是拿破崙手下的元帥,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情人,最後成為瑞典國王。今天,他的後代還在瑞典貝爾納多特王朝當國王,現在的國王是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但拿破崙的直系子女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 敢娶拿破崙未婚妻,是法國元帥叛國後成瑞典國王,更打敗拿破崙
    拿破崙1810年5月28日瑞典王儲查爾斯因中風死亡,在貝爾納多特正準備前往羅馬擔任總督時,他意外地獲知他被選為瑞典國王卡爾十三世的繼承人。這是因為大部分瑞典軍人考慮到未來可能與俄國發生軍事衝突,因此傾向於由一位軍人出任未來的國王,另外也部分因為貝爾納多特在丹麥的作戰中對瑞典戰俘相當友善並得到了瑞典戰俘的信任,這為他在瑞典贏得了名譽。貝爾納多特將莫爾奈的提議轉告了拿破崙,拿破崙覺得整件事情實在荒謬。但拿破崙其實盤算的確也需要一個類似華沙大公國的傀儡國家在北歐。
  • 昔日戰神:拿破崙麾下的元帥們
    說也奇怪,他在滑鐵盧戰役之前卻背棄了拿破崙。結果證明,他的不在場對於拿破崙來說是災難性的。貝爾蒂埃是司令部勤務機構的奠基人,制定的有關司令部勤務機構的原則,後來幾乎被歐洲所有國家的軍隊採用。他以勤勉、認真和工作能力強著稱,因此深受拿破崙的器重。  儒爾當在「霧月政變」中,起初反對拿破崙,後來轉而擁護他。
  • 法皇拿破崙一世的情敵兼元帥,被北歐強國擁立為王,子孫統治至今
    文/格瓦拉同志北歐強國瑞典現在處于貝爾納多特王朝統治之下,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王朝的開國之君竟然是一位法國人,此人便是法皇拿破崙一世的情敵兼元帥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那麼,一個法國人是如何成為瑞典國王的?
  • 一代戰神拿破崙對他的元帥們的評價!
    1804年5月18日,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崙一世皇帝。稱帝次日,在巴黎榮軍院親自授予他的18名大將以「帝國元帥」的榮譽頭銜。其中現役的有14位,另有4位退役老將。現役元帥中年齡最大的是51歲的貝爾蒂埃,最年輕的是34歲的達武。後來,拿破崙又先後晉升了8人為「帝國元帥」。拿破崙共授予了26位元帥,其中幾位他是如此評價的=。
  • 既是法國元帥,也是瑞典-挪威國王
    >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1763年1月26日-1844年3月8日),法國波城人,1804年晉封法國元帥,1810年成為瑞典王儲,1818年成為瑞典-挪威國王。拿破崙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貝爾多納保持中立。1804年拿破崙晉升貝爾多納為帝國元帥。
  • 拿破崙二十六元帥之—絮歇
    原標題:拿破崙二十六元帥之—絮歇 作為千古一帝,拿破崙的個人能力不可謂不出眾,在他的統領下,法國幾乎是以一國之力在與整個歐洲做抗爭。不過也正是他個人能力太過出眾,他手下哪怕有二十六位元帥,但是當時歐洲大陸卻流行一個說法:離開了拿破崙,元帥們就不會打仗了。
  • 妻子是拿破崙的情人,因戰敗被剝奪元帥頭銜,後率軍擊敗拿破崙
    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又稱為卡爾十四世·約翰(1763年1月26日-1844年3月8日),生於法國波城,於1780年9月3日加入法軍,成為王家海軍軍團的一名上等兵,在科西嘉開始服役。圖為:貝爾納多特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展露出的軍事天才使他節節高升。
  • 戰神拿破崙:拿破崙家族成員
    一、兄弟姐妹約瑟夫·波拿巴(1768—1844),拿破崙的兄長,1806—1808年受封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國王,1808—1813年受封為西班牙國王。1815年後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呂西安·波拿巴(1775—1840),拿破崙的大弟,曾於1799年擔任巴黎下議院主席,當時拿破崙推翻了政府並奪取了權力。在下議院,呂西安·波拿巴曾阻止了一次事關重大的投票,這次投票本為決定是否宣布拿破崙為非法篡權者。後來呂西安·波拿巴與拿破崙失和,但在1815年最後的「百日王朝」時期站在拿破崙一邊。
  • 他是拿破崙的剋星,最初花錢買少尉軍銜,後來7國給他授元帥
    在世界軍事史上有一個人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稱為「世界徵服者的徵服者」,曾經獲得過7個國家授予的元帥軍銜。這個人就是阿瑟.韋爾斯利,他是歷代惠靈頓公爵的始祖,又被稱為威靈頓公爵,也是英國在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軍事領導人物之一更,更是拿破崙的剋星。
  • 法國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軍人和世襲侯爵,法國元帥
    不過他對炮兵不感興趣,在1784年想法轉入了國王禁衛軍的騎兵。大革命爆發後,由於他的貴族身份,他失去了軍官資格,被迫在家裡過了幾年平民生涯,但他顯然並不願意過平淡的生活,在1792年法國大擴軍時期,他重新加入軍隊,在阿爾卑斯軍團中任炮兵軍官。1793年參加平息了法國南部旺代省的保王黨叛亂。可是不久就又因為他的貴族身份而被迫辭職。1794年再入軍隊。
  • 此人是108條好漢之一,後來成為國王:誰知天海闊,別有一家人
    文/玉濁清   此人是108條好漢之一,後來成為了國王:誰知天海闊,別有一家人   如果說到梁山好漢,很多人都會想到一些比較英勇的人物,不得不說他們都十分的剛強,而且也有著自己比較英勇的事跡,但是這些好漢當中,在最後結局就沒有幾個好的
  • 此人是誰?竟讓拿破崙與希特勒都如此崇拜?
    拿破崙對此人的崇拜可謂溢於言表,拿破崙是何等心高氣傲,何等意氣風發,能讓拿破崙如此高度讚譽的人物,絕對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不會比拿破崙弱。此人是誰?能讓拿破崙如此崇拜?答案是巴巴羅薩。他有什麼能耐讓拿破崙都希特勒都對他如此崇拜?腓特烈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自1147年繼承士瓦本公爵爵位之後,又陸續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國王,義大利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勃艮第國王。他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最成功的統治者之一,在其執政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
  • 拿破崙戰爭時期,這位元帥有著怎樣生平呢?
    隨著拿破崙的崛起,內伊的事業加速發展,他於1804年5月19日被任命為帝國前18位元帥之一。次年10月,內伊在艾爾金根戰役中擊敗了奧地利。一個月後,他進入蒂羅爾,佔領了因斯布魯克。在1806年的戰役中,內伊的軍隊在10月14日參加了耶拿戰役,然後佔領了埃爾福特並佔領了馬格德堡。隨著冬天的到來,戰鬥仍在繼續,內伊在1807年2月8日的埃勞戰役中扮演了拯救法國軍隊的關鍵角色。
  • 拿破崙與「厄爾巴島王國」
    依據《楓丹白露條約》,拿破崙在放逐地保留君主封號,為所謂「厄爾巴王國」主宰。其時,「厄爾巴島王國」裡人口驟增,其中有戰勝國監視拿破崙的常駐軍事代表,也不乏各方密探和伺機結果他性命的殺手。一開始,在島上管理鐵礦的蓬斯·德·雷洛跟他作對。但是,拿破崙在沒有得到反法四國同盟允諾年金的困境裡,仍然致力在「島國」修路,大興土木,潛心島嶼現代化建設,開拓商業渠道,此人頗受感動,轉而積極支持他。
  • 拿破崙戰爭中的北歐各國
    拿破崙帝國在徵服普魯士後,基本統一了歐洲,並於1807年與俄羅斯帝國籤署《提爾西特和約》,雙方成為盟邦,拿破崙帝國統治歐洲,俄羅斯帝國統治歐洲外圍。 1809年,在拿破崙授意下,俄國進攻反法的瑞典,擊敗瑞典,瑞典被迫將芬蘭割讓給俄國。 也因此,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四世被推翻,其叔卡爾十三即位為瑞典國王。
  • 拿破崙的元帥之古維翁簡介 如何評價古維翁
    拿破崙的元帥之古維翁簡介 如何評價古維翁時間:2016-12-17 12:4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拿破崙的元帥之古維翁簡介 如何評價古維翁 時勢造英雄,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那些年,孕育了一大批 的軍事指揮家,拿破崙之所以能夠在西歐一路擴張,馳騁疆場,除了他個人的軍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之外
  • 這個人當了七個國家的元帥,打敗了軍事天才拿破崙,現在雕像上總被...
    1794年,通過捐官的方式,威靈頓在第33步兵團買得了少校軍銜,後來通過再次捐錢的關係得以晉升為中校。並且在英法弗蘭德斯戰役中,從上司的錯誤指揮中吸取了大量經驗教訓。在印度服役時,參加英國在南印度地區的殖民戰爭,並且獲得戰功成為佔領區的軍事長官。在隨後的殖民戰爭中,威靈頓多次以少勝多,而正是在印度戰爭中的磨練使威靈頓養成使其在未來擊敗拿破崙的特質。
  • 拿破崙的第一騎兵元帥,繆拉最為壯麗的騎兵大衝鋒
    拿破崙與眾人在埃勞身為拿破崙時代帝國騎兵大元帥、那不勒斯國王的若阿基姆·繆拉,在拿破崙第一批封帥名單中的第二位,這足以看出繆拉在拿破崙心中的地位。拿破崙留下了一小股隊伍在納雷夫保護華沙,命令大軍團向北集結。一系列隱藏皇帝動向的措施在緊密進行著。按照拿破崙的計劃,本尼希森本應該繼續朝著貝納多特軍行進,並堅定地認為自己要進攻的只是一個獨立的軍團,這樣一來,當他貫徹執行作戰方針時,繆拉的騎兵就可以切入他的右後方,切斷他們與俄羅斯人的聯繫。
  • 拿破崙最強元帥,一生徵戰沙場降服敵人,卻沒躲過被戴綠帽的命運
    在拿破崙時期有一位元帥十分有名,他為拿破崙立下過無數戰功,被人們成為傳奇人物,他的名字叫路易尼古拉達武,這位達武元帥雖然在事業上一帆風順,但是在私人生活上就不那麼順利了。1788年他開始參軍,然而第二年法國大革命就爆發了,這個年輕人很快接受了新的思想,不斷晉升,成為了中校,同年他便認識了比他大兩歲的瑟格諾小姐,兩人墜入愛河,不久便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