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戰爭時期,這位元帥有著怎樣生平呢?

2020-12-17 百家號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

米歇爾內伊於1769年1月10日出生在法國薩爾路易斯,1787年加入了陸軍。他證明了自己是一名有天賦的士兵,他很快就通過了軍銜。法國大革命開始後,內伊所在的團被派往北方軍隊。1792年9月,他參加了法國在瓦爾米的勝利,並被任命為下個月的軍官。第二年,他在尼文登戰役中服役,在美因茨的圍攻中負傷。1794年6月,內伊被調到薩姆布埃特,他的才能很快得到認可,他的軍銜繼續上升,於1796年8月晉升為德旅將軍。隨著這次晉升,法國騎兵在德國前線的指揮權也隨之提升。

1797年4月,內伊率領騎兵參加紐維德戰役。奈伊的手下向一群試圖奪取法國炮兵陣地的奧地利長矛兵發起衝鋒,結果發現自己遭到了敵軍騎兵的反擊。在隨後的戰鬥中,內伊被解下馬,俘虜。他作為戰俘被關押了一個月,直到五月份交換。回到現役後,內伊參加了當年晚些時候佔領曼海姆的行動。兩年後,他於1799年3月晉升為德司司長。在瑞士和多瑙河沿岸指揮騎兵的內伊在溫特圖爾受傷,手腕和大腿受傷。從傷痛中恢復過來後,他加入了莫羅將軍的萊茵河軍隊,並參加了1800年12月3日霍亨林登戰役的勝利。

1802年,他被派往瑞士指揮法國軍隊,並監督法國在該地區的外交活動。隨著拿破崙的崛起,內伊的事業加速發展,他於1804年5月19日被任命為帝國前18位元帥之一。次年10月,內伊在艾爾金根戰役中擊敗了奧地利。一個月後,他進入蒂羅爾,佔領了因斯布魯克。在1806年的戰役中,內伊的軍隊在10月14日參加了耶拿戰役,然後佔領了埃爾福特並佔領了馬格德堡。隨著冬天的到來,戰鬥仍在繼續,內伊在1807年2月8日的埃勞戰役中扮演了拯救法國軍隊的關鍵角色。接下來,內伊參加了古特施塔特戰役,並在6月14日拿破崙在弗裡德蘭對俄國的決定性勝利中指揮了右翼軍隊。

1808年6月6日,拿破崙為了表彰他的傑出貢獻,封他為埃爾欽根公爵。此後不久,內伊和他的軍隊被派往西班牙。在伊比利亞半島呆了兩年之後,他奉命協助入侵葡萄牙。在奪取了羅德裡戈之後,他在布卡戰役中被擊敗。納伊和馬塞納元帥一起,包圍了英軍的陣地,繼續前進,直到他們在託雷斯的防線前被擊退。由於無法突破盟軍的防線,馬塞納下令撤退。撤退期間,內伊因不服從命令而被撤職。回到法國後,內伊被授權指揮1812年入侵俄羅斯的大阿梅第三軍。同年8月,他率領部下在斯摩稜斯克戰役中頸部受傷。

1812年9月7日,在波羅底諾戰役中,當法國人進一步進軍俄羅斯時,內伊在法國防線的中段指揮他的士兵。隨著那年晚些時候入侵的失敗,內伊被派去指揮法軍後衛軍,拿破崙則撤退回法國。內伊的部隊與軍隊的主體切斷了聯繫,他們得以通過並重新加入了自己的戰友。由於這次行動,他被拿破崙稱為最勇敢的勇士。在參加了別列茲納戰役後,內伊幫助守住了科夫諾的大橋,據說他是最後一個離開俄羅斯領土的法國士兵。1813年3月25日,作為對他在俄羅斯服役的回報,他被授予莫斯科河王子稱號。

隨著第六次反法聯盟戰爭的爆發,內伊參加了盧岑和博岑的勝利。那年秋天,當法國軍隊在德內維茨和萊比錫戰役中被擊敗時,他在場。隨著法蘭西帝國的崩潰,內伊在1814年初協助保衛法國,但在4月成為元帥起義的發言人,並鼓勵拿破崙退位。隨著拿破崙的失敗和路易十八的復闢,內伊得到了提拔,並因在起義中所起的作用而成為貴族。內伊對新政權的忠誠很快在1815年受到考驗,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法國。

他向國王宣誓效忠,開始集結軍隊對抗拿破崙,並發誓要把這位前皇帝關在鐵籠裡帶回巴黎。三個月後,內伊被任命為北方新軍左翼指揮官。在這個角色中,他在1815年6月16日的戰役中擊敗了惠靈頓公爵。兩天後,內伊在滑鐵盧戰役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在決定性的戰役中,他最著名的命令是派遣法國騎兵進攻盟軍。他們奮力向前,無法突破英國步兵組成的方陣,被迫撤退。滑鐵盧戰敗後,奈伊被追捕而被捕。他於8月3日被捕,同年12月因叛國罪受審。他被判有罪,於1815年12月7日在盧森堡公園附近被行刑隊處決。

本文由聊歷史的雯雯原創,歡迎關注,大家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拿破崙二十六元帥之—絮歇
    原標題:拿破崙二十六元帥之—絮歇 作為千古一帝,拿破崙的個人能力不可謂不出眾,在他的統領下,法國幾乎是以一國之力在與整個歐洲做抗爭。不過也正是他個人能力太過出眾,他手下哪怕有二十六位元帥,但是當時歐洲大陸卻流行一個說法:離開了拿破崙,元帥們就不會打仗了。
  • 拿破崙生平
    1809年初,因對付普、奧等國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崙不等西班牙戰事結束,就匆匆率兵一部回國,東徵奧地利。拿破崙憑著他那鋼鐵般的意志,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再一次割地求和。        1810年3月,拿破崙與奧地利長公主瑪麗亞·路易絲結婚。拿破崙帝國達到極盛時期。        1812年6月21日,50萬法軍兵分三路進入俄羅斯。
  • 法國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軍人和世襲侯爵,法國元帥
    大革命爆發後,由於他的貴族身份,他失去了軍官資格,被迫在家裡過了幾年平民生涯,但他顯然並不願意過平淡的生活,在1792年法國大擴軍時期,他重新加入軍隊,在阿爾卑斯軍團中任炮兵軍官。1793年參加平息了法國南部旺代省的保王黨叛亂。可是不久就又因為他的貴族身份而被迫辭職。1794年再入軍隊。1795年他在由奧什將軍率領的西路軍參謀部中任職,參與平息了英國支持的半島叛亂。
  • 一代戰神拿破崙對他的元帥們的評價!
    1804年5月18日,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崙一世皇帝。稱帝次日,在巴黎榮軍院親自授予他的18名大將以「帝國元帥」的榮譽頭銜。其中現役的有14位,另有4位退役老將。現役元帥中年齡最大的是51歲的貝爾蒂埃,最年輕的是34歲的達武。後來,拿破崙又先後晉升了8人為「帝國元帥」。拿破崙共授予了26位元帥,其中幾位他是如此評價的=。
  • 昔日戰神:拿破崙麾下的元帥們
    拿破崙親自授予他的18名大將以「帝國元帥」的榮譽頭銜,這實際上是舊王朝的法國元帥銜的翻版。在儀式上,元帥們—律身穿有金麥穗邊飾的元帥服,個個神採飛揚。這些元帥中現役的有14位,另有4位是年齡在50歲至69歲之間的年事已高的退役老將。現役元帥中年齡最大的是貝爾蒂埃(51歲),最年輕的是達武(34歲)。元帥的頭銜也可以使他們每年多得到1600鎊的津貼。此後,拿破崙又先後晉升了8人為「帝國元帥」。
  • 娶拿破崙未婚妻,是拿破崙的元帥叛國後成瑞典國王,還打敗拿破崙
    貝爾納多特是拿破崙手下的元帥,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情人,最後成為瑞典國王。今天,他的後代還在瑞典貝爾納多特王朝當國王,現在的國王是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但拿破崙的直系子女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在古代歐洲,由於王室繼承的關係,邀請本國王室的近親遠親,甚至毫無親戚關係的外國人來當國王或大公,並不少見,在許多國家都出現過。
  • 拿破崙最強元帥,一生徵戰沙場降服敵人,卻沒躲過被戴綠帽的命運
    在拿破崙時期有一位元帥十分有名,他為拿破崙立下過無數戰功,被人們成為傳奇人物,他的名字叫路易尼古拉達武,這位達武元帥雖然在事業上一帆風順,但是在私人生活上就不那麼順利了。1792年戰爭爆發,達武必須去到前線參戰,被迫使得他與自己剛結婚不久的妻子分開,這次的分開預示著兩人的婚姻也將要走到了盡頭,第二年達武回到家鄉,發現自己的妻子與別人有染,於是兩人商議離婚,離婚後他便帶著他的營加入了比利時軍團,所謂情場失意職場得意,他在內爾溫登戰鬥中表現頗佳,被升為上校
  • 此人是拿破崙的元帥,後來成為了國王
    在拿破崙冊封的二十六位元帥中,貝爾納多特無疑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在拿破崙登基之前,便與拿破崙政見不合併且迎娶了拿破崙的初戀(日後的瑞典王后),但拿破崙還是冊封他為帝國元帥,並擔任大軍團第一軍軍長,麾下2萬名跟隨拿破崙在義大利出生入死的老兵。
  • 前進的風帆,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英法風帆戰艦
    描繪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場景的繪畫作品曾有人戲言,拿破崙戰爭中的西班牙戰場,之所以英軍能夠逐漸佔據優勢,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英國掌握制海權。每當戰事不利,英軍就可以上船跑路,從而可以保存有生力量,從而越戰越強。雖然這個說法未必準確,但半島戰爭中,制海權對於反法聯軍的最終勝利居功頗大。
  • 這個人當了七個國家的元帥,打敗了軍事天才拿破崙,現在雕像上總被...
    在隨後的殖民戰爭中,威靈頓多次以少勝多,而正是在印度戰爭中的磨練使威靈頓養成使其在未來擊敗拿破崙的特質。1805年被封為爵士,升為少將,並且返回英格蘭擔任愛爾蘭事務大臣。而此時的拿破崙在歐洲正是所向披靡,正處在自己人生的小高峰,在伊比利亞半島攻擊葡萄牙和西班牙,兩面作戰。正因如此,拿破崙、威靈頓兩位勁敵的命運在半島戰爭中交織在一起,威靈頓多次擊敗拿破崙手下那些目空無人的法國元帥。
  • 拿破崙戰爭中的北歐各國
    Cambridge Concise Histories) 作者:Neil Kent 出版日期:2008年6月 ----------------------- 正文: 一、北歐兩國 在十九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中
  • 拿破崙的元帥之古維翁簡介 如何評價古維翁
    拿破崙的元帥之古維翁簡介 如何評價古維翁時間:2016-12-17 12:4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拿破崙的元帥之古維翁簡介 如何評價古維翁 時勢造英雄,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那些年,孕育了一大批 的軍事指揮家,拿破崙之所以能夠在西歐一路擴張,馳騁疆場,除了他個人的軍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之外
  • 拿破崙差點被槍斃,是他求情才保住性命,這個人當上七個國家元帥
    「秤砣小壓千斤」,誰都不曾想到拿破崙·波拿巴,這位來自科西嘉島的小個子,能帶領在大革命一片混亂,險些分崩離析的法國,迅速重振雄風,差點將三色旗插遍西歐的各個角落。此時了皇帝拿破崙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勢如破竹,威靈頓在此時也被調到西班牙戰場幫助盟友對抗拿破崙。威靈頓擊敗了拿破崙手下幾位優秀的元帥,並在1813年的維多利亞戰役中擊敗拿破崙大軍。對於反法同盟來說,這些勝利就是有力的興奮劑。連貝多芬都為此創作《威靈頓的勝利》交響樂以示慶祝,而這首名曲的另一個名字便是《戰爭交響曲》。
  • 威靈頓公爵:拿破崙的終結者是怎樣煉成的
    這是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的時間,也是英國與普魯士凱旋的時刻。拿破崙這位「世界徵服者」的徵程在此止步,而聯軍統帥威靈頓公爵的威名由此擴散。拿破崙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六年後抱憾病逝;威靈頓公爵則獲封七國元帥軍銜,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第一人,後又出任英國首相,可謂風光無限。然而,弔詭的是,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對拿破崙命運的扼腕嘆息,卻對取得勝利的威靈頓公爵鮮有關注。
  • 拿破崙最後希望:格魯希,格魯希在哪?格魯希元帥到底有多厲害
    更何況,此時拿破崙在法國的聲望,依然如此高漲。他們不會容忍拿破崙的歸來。他們組成聯軍,宣布拿破崙」不再受法律保護「,戰爭再次爆發。從總體軍力對比來看,法國跟聯軍相比,是處於劣勢的一方。拿破崙也清楚這一點,他打算主動進攻,趁著聯軍還沒有集結以前,擊垮他們。這一策略是奏效的。拿破崙將軍力分為三個部分。
  • 皇帝的軍刀:拿破崙一生的戎馬,戰爭和傳奇
    拿破崙應該就是這樣的人,據說他在讀書期間數學成績優異,同樣從軍期間,對於炮兵,這種當時還只當做攻城類技術兵種有著獨特的理解。很快,在前線的拿破崙找到了一條看似死結問題的真正解題思路,「英國艦隊」。後來的歷史證明了拿破崙對於戰爭那種異乎尋常,宛如鯊魚聞到血腥的敏感嗅覺,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從法國元帥到公眾之敵——十八世紀英國諷刺漫畫中的拿破崙
    說起拿破崙,我們會想到很多。比如法國大革命的主導者,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打破歐洲無敵手的常勝將軍。他有很多名言軼事,最廣為流傳的是他那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們也知道他曾敗於滑鐵盧,他也曾遠徵沙俄失敗。後世的人對他褒貶不一,軍事家、革命家又或者是獨裁者、暴君。
  • 敢娶拿破崙未婚妻,是法國元帥叛國後成瑞典國王,更打敗拿破崙
    1794-1796年在儒爾當手下作為師長轉戰德意志地區,後被派往義大利,在那裡遇到了拿破崙,並於1797年在其手下服役,他的部隊訓練有素且紀律嚴格,在冰天雪地的嚴冬翻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僅用了10個小時。1798年與拿破崙兄長約瑟夫·波拿巴的姨妹德茜蕾·克拉裡(原本是拿破崙的未婚妻,有「拿破崙永遠的戀人「」之稱)結婚。
  • 法蘭西元帥教父,一隻眼被射瞎,拿破崙:他是帝國中最響噹噹的人
    安德烈·馬塞納,裡沃利公爵,埃斯林親王(1758年5月6日-1817年4月4日),是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重要的法軍指揮官[1],是1804年拿破崙稱帝後首批獲授帝國元帥的18名法軍將領之一,被暱稱為"勝利的兒子"。
  • 拿破崙是被誰打敗的?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
    拿破崙可以說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家,他建立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使得法國一度稱霸歐洲大陸,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並將英國的勢力驅逐出歐洲大陸,五次擊敗反法聯盟。可是這位卓越的法國皇帝最終也難免一敗,那麼究竟是誰擊敗了拿破崙,拿破崙又為什麼會失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