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孝」之名,傳揚質樸無華的人間大愛。9月5日,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浙江杭州舉行,通過表彰「2020中華慈孝人物」、舉辦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活動向社會樹立慈孝典型,聚焦後疫情時代養老話題,接續弘揚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慈孝文化。
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主活動——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同日舉行。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慈孝與養老」為主題,聚焦「長三角養老一體化」展開討論,探討如何積極、科學、有效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慈孝文化。
慈與孝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2015年至2019年,中國新聞社與杭州靈隱寺已合作舉辦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從起初的深耕浙江,到立足海峽兩岸,再到如今的面向全球華僑華人,中華慈孝文化節已逐步演變成在海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品牌。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評選出60名慈孝人物,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伴隨活動品牌的形成,中華慈孝文化節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吸引越來越多人加入到傳承、弘揚慈孝文化的隊伍中。李玉剛、齊豫、朱哲琴、何水法、趙雁君、趙文卓、葉璇、朱啟南等知名人士受聘為中華慈孝文化大使,為傳承大愛添磚加瓦。
據悉,今年入選的10位(個)慈孝人物(團體)來自海內外各行各業,在各自領域傳承弘揚著中華民族的慈孝文化。他們當中,有10多年來往返海峽兩岸完成臺灣老兵們「回家」遺願的劉德文,有33次走進大涼山、讓2000多名貧困生重返課堂的記者張俊蘭,也有用書信方式幫助留守兒童打開心扉、化解困惑的藍信封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有疫情期間為獨居老人代買藥品、口罩及生活用品的武漢空巢老人服務小分隊等團體。
值得一提的是,「2020中華慈孝人物」入選團隊之一是抗疫逆行者集體。在現場頒獎環節,抗疫逆行者代表——浙江省援鄂第二批醫療隊領隊,浙江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宋柏杉上臺領獎,並講述在湖北難忘的支援經歷。隨後2018年慈孝人物「西瓜男孩」李恩慧返場登臺,以感恩心境講述兩年來成長的感動瞬間。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夏春平表示,在疫情之年的特殊背景下,亟須一個能夠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有效載體,來滿足廣大民眾釋放出來的更大的精神文化需求。新一屆中華慈孝文化節的舉行恰逢其時,因為「慈孝精神」恰恰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和直抵人心的「共情力」。文化節評選出的慈孝文化典型代表,以「滴水穿石」的堅韌發揮著榜樣的力量,用一言一行折射出中華民族的「慈孝之光」,向世界展示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
「慈孝是中華文化的內核。」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連小敏說,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慈孝二字植入血液。「俠之大者、愛國愛民,行善需要去實踐,從這些光輝模範人物的身上可以看到,他們不僅是做一次好事,而是一輩子長期堅持做好事。無論身在何處,無論身居何職,只要有這份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分愛,這個世界將無比的美好。」
據悉,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由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和浙江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慈善家雜誌社、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支持。(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