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古人的修身之道,即使在今天,對於我們也是有著巨大的啟發的。只是如今的我們,太過忙碌浮躁,急功近利,對於古人的教誨,認為已經過時了,難以與當今的時代所契合。
-
被誤讀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181-234)名篇《誡子書》,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也談對「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理解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其寄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書信《誡子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其一生為國,鞠躬盡瘁,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諸葛瞻,才有了寫下這篇傳頌千古的名文。字字句句 飽蘸著一個父親對孩子無災無難到公卿的強烈願望。
-
「家風雋永 德潤金陵」之六——棉鞋營趙狀元家訓:交不忘舊 言不崇華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交不忘舊,言不崇華」,這是嘉慶元年丙辰科狀元趙文楷留給後世子孫的家訓。趙氏一門四代翰林,翰墨書香流傳至今。著名的佛教領袖、書法家、社會活動家趙樸初先生即是這一書香名門的後人。 【家訓解讀】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解讀】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原文援引自諸葛亮《誡子書》,意在告誡子孫要善抑私心雜念,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勤儉節約,自覺涵養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
-
做明志以致遠的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就是如此。 漢語成語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於諸葛亮《戒子書》。原文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此文的本意是: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只有如此,方能明志以致遠。實則,這一成語本自早期道家、儒家的思想學說。
-
做明志以致遠的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就是如此。漢語成語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於諸葛亮《戒子書》。原文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此文的本意是: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只有如此,方能明志以致遠。實則,這一成語本自早期道家、儒家的思想學說。
-
八字哲理對聯,修身齊家經典!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交不遺舊,言不崇華。▲清以自修,誠以自勉;敬而不怠,滿而不盈。▲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則止,畢生無恥。▲甘守清貧,力行克己;厭觀流俗,奮勉修身。▲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身被名牽,樊籠雞鶩;心為形役,塵世馬牛。▲惟儉助廉,惟恕成德;寡營習靜,寡慾養生。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說說家風家訓事
主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誡子書 [ 漢 ]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 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家訓《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2020年11月18日,由湖北恩施鹹豐縣政協辦公室、縣委組織部、縣統戰部及編辦主辦、高樂山鎮民族中學承辦的道德講堂如期舉行,全校師生及家長代表共有近2400人參與活動,本次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儉以養德」。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寧靜才能致遠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諸葛亮《誡子書》中的一段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其意就是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儉,是如何與養德掛鈎的?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古人的修身之道,即使在今天,對於我們也是有著巨大的啟發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為何可以修身呢修身,首先是一個「靜」字。如果內心被各種雜念打擾,那麼,就無法去思考是與非。只有心無旁騖,才能深入去思考事物的本質。
-
君子行不言之教: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作者:劉瑞中國古人提倡「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君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會放縱個人的欲望,就會因迷失自己而墮落。商湯說過:「人照一照水,就能看清自己的容貌;看一看民眾,就可以知道國家治理的如何。」
-
經典家風家訓 · 雲誦讀 | 楊麗萍:《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小編說:今日主播:楊麗萍《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好家風篇目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選自《經典家訓品讀》,此書由陝西省紀委宣傳部主編、方正出版社出版。三國·諸葛亮《誡子書》中有這樣一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意思是說「君子的品行,用恬靜思索來完善自己 ,用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安守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
經典誦讀:副院長薛剛雲誦讀《誡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今天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薛剛與大家分享: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
每日格言學習,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每日格言學習,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格言欣賞:善有善報。Do well and have well.懷疑是知識的鑰匙。
-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出自諸葛亮《誡子書》,強調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這既是諸葛亮一生清廉自守的深刻總結,更是他對後代的諄諄教誨,成為千古名句而為後世所稱道。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身就是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的物慾,人的物質欲望太強了,就會使人有貪慾,節儉才是美德,身體就是做好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人生真諦,也是人生的辯證法,更是一個人的處世之道。可見,要做到寧靜,就要修身,要從養德做起。
-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慎言處世,方為君子
在這一時期,最富傳奇色彩的就是諸葛亮,諸葛亮也的確足夠傳奇,《三國演義》當中的對其刻畫十分突出,諸葛亮不僅有著很強的謀略能力,軍事才能卓越,而且教子有方,諸葛亮的《誡子書》值得每一個父母進行學習,《誡子書》的開篇一句便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家風美文: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家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在孔子看來,君子就是仁義禮智的擔當者,若人人都能做到行君子之風,則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良方雖不曾從父母口中說出,但他們的言行舉止處處都告訴我們,在這個浮躁而又喧囂的時代,如何鬧中取靜,如何嚴於律己,寬厚待人。靜以修身。遇事多靜思反省自己,謹言慎行、自覺自律、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樣的人就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