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2020-12-15 談藝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終南別業》中的名句。

大概是40歲時,我的生活走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我買了一個日記本,曾經把這兩句詩抄到扉頁,它長期安慰我直至幫我捱過灰暗的時光。於是,我對這兩句詩極喜歡,此後每遇困境,就想起這兩句。

其實這首詩是一個哲理小故事,我們先看看原詩全詩: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是一則生活小故事:詩人在中年的時候就喜歡求仙訪道。到了晚年乾脆就住在終南山的山邊,興致來時就自己一個人四處走走,走到水流窮盡的地方就坐下來,直看到雲水升騰。偶然碰到了山中老人,兩人可以相談甚歡,忘了歸期。

此詩大約寫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之後,是王維晚年的作品。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年的時候,我就非常好道,到了晚年,就安家在終南山山邊。王維身經「安史之亂」,曾無奈在叛軍政權任職,後平叛後因平叛有功的弟弟王縉一力保全才免去一死,對於仕途艱險,王維是過來人,感受極深,因此,他吃齋念佛,過起了半官半隱的優遊生活。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興致到來的時候,惟有獨自遊玩,遇到讓人高興的事(比如看到好的風景,比如得到絕妙的詩句,比如心中有獨特的體會等),也不過是自己知道罷了,既寫高興的事無人分享的孤獨,又寫自得其樂的安然。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既然是隨處遊走,隨意、隨興而行,就是走到哪裡算哪裡,但在不知不覺之間,竟然來到了流水的盡頭,眼前無路可走,怎麼辦呢,索性就地坐了下來,「坐看雲起時」。這兩句是這首詩的精彩處。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只要是人就難免遇到人生困境,《兩地書》中記載魯迅先生當年回答許廣平時的話:「走『人生』的長途,最易遇到的有兩大難關。其一是『岐〔歧〕路』,倘若墨翟先生,相傳是慟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岐〔歧〕路頭坐下,歇一會,或者睡一覺,於是選一條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遇見老實人,也許奪他食物充飢,但是不問路,因為我知道他並不知道的。如果遇見老虎,我就爬上樹去,等它餓得走去了再下來,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餓死在樹上,而且先用帶子縛住,連死屍也決不給它吃。但倘若沒有樹呢?那麼,沒有法子,只好請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其二便是「窮途」了,聽說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卻也像岐〔歧〕路上的辦法一樣,還是跨進去,在刺叢裡姑且走走,但我也並未遇到全是荊棘毫無可走的地方過,不知道是否世上本無所謂窮途,還是我幸而沒有遇著。」

其實關於窮途末路,至少有幾種選擇:1、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方了,哭過鬧過,哪裡跌倒哪裡躺下,承受甚至享受失敗或者乾脆躲開,有點類似墨翟、阮籍;2、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方了,也不哭也不鬧,就在哪裡「等」著,等待事情的轉變,這是王維的態度,也是陶淵明的態度,陶說「雲無心以出岫」(《歸去來兮辭》),王維「坐看雲起」,思想一脈相傳,這是悠閒到了極點、豁達到了極點、通透到了極點才有的念頭;3、到了宋代陸遊時,他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他也不哭不鬧,但是他要試著往前走,不走怎麼可能「又一村」。

同樣面對前面沒有路的時候,墨翟、阮籍是悲觀地大哭而返;陸遊是再往前走走試試找找方法,魯迅的辦法與陸遊相類似,但更積極更富戰鬥精神;王維則是反正沒路了我們看看風景吧,說不定等時機一到事情又解決了呢。三種人生態度,墨翟、阮籍是消極的,陸遊和魯迅是積極的,陶淵明和王維是隨緣的。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正因為是隨緣的,詩的最後一聯寫道:「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如果偶然遇到了山林裡的老者,就一起相互談笑,甚至忘了歸期。

「水盡雲起」,王維把詩寫出了畫意,非大畫師而不可得,隨緣而安,同時王維又把詩寫出了禪理,非大禪師而不可得。

(【唐詩閒讀】之18,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行到水窮處」,如何「坐看雲起時」?
    唐代詩人王維能夠「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因為他「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積極用世,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便是他的《終南別業》中的名句。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詩與生活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是王維非常著名的一首詩《終南別業》。其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更是千古名句,接下來來賞析這句王維的人生寫意詩。王維「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告訴你A股的春天來了!
    今天一友在朋友圈發了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詩句,並配以他在一風景優美的湖邊樹下獨憩的美圖。朋友是專業的投資者,在A股裡投了不少錢。我知他買的股票最近幾個月來跌跌不休,虧損巨大,他成天處於焦慮狀態之中。
  • 王維的『放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中歲頗好道,是說自己中年以後有很濃的求道之心。而這個道,不僅僅是佛理,也有道家學說,也有儒學在內。王維雖然號稱詩佛,其實可以說儒釋道三家都通的,這裡我們不展開來說。「晚家南山陲」,應該指輞川別業所在。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該如何賞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這首名詩多年來的解讀,基本上說什麼的都有吧。把「水窮」解讀成人生至暗,而「雲起」解讀為柳暗花明;把「水窮」解釋為才思枯竭,把「雲起」解釋為另闢蹊徑。各種各樣的解釋都有,可偏偏沒有對原詩的解讀。
  •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原標題: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白駒過隙,一日千裡。不覺間,洪彬隨我習畫已八年有餘。數年來,吾師生二人皆醉心畫作,朝夕相對,相與論畫,頗抒雅懷,故而彼此知之甚深。於我眾多學生之中,洪彬最為勤奮,且頗具靈性,又性情隨和,敦厚淡泊,這使其筆墨流溢出清雅簡逸之文人畫意蘊。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人生境界
    我的微信名字就叫坐看雲起。事實上,我把坐看雲起當做自己的名字,也表達了我的一種人生感悟。我們先來看看王維的這首詩吧。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被稱為詩佛,很顯然是指他的詩歌的風格,有一種清新、清醒的禪意。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終南別業》賞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這首名詩多年來的解讀,基本上說什麼的都有吧。把「水窮」解讀成人生至暗,而「雲起」解讀為柳暗花明;把「水窮」解釋為才思枯竭,把「雲起」解釋為另闢蹊徑。
  • 讀唐詩《終南別業》,品「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機鋒禪機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詩如果單獨拿出來看,可以說出無數個道理,但是只有將詩句放回原作,通篇讀來,方能感知作者那超然世外,怡然自得的恬淡愜意。先看詩中前四句:「中年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你真的明白嗎?
    我喜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覺得比之更超脫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讀王維詩才知中年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讀王維詩才知中年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近日,筆者讀到王維的一首《終南別業》詩,頗有感觸,與大家分享如下: 這首詩的原文是: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順應自然,自得悠閒,坦然面對人生絕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首先是順應自然。行到水窮處,這是王維寫自己散步中的一件小事,卻可暗喻人生中種種情境。水總有窮處,這時人應當如何自處呢?求道的人懂得順勢而為,低谷時便潛龍勿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到來。表面上水勢已經窮盡了,但實際只是換了一種形態,雲是水氣蒸騰的聚集,時機到了自然會變成雨落下來,水又會有的。坐看,靜心看清楚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
  • 詩佛王維參透的人生境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如同唐朝詩人王維所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切都顯得那麼澄明,歲月靜好,平安喜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王維在輞川隱居時,寫下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一句詩,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而是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
  • 如何看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對人生有何啟示?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有一首代表作《終南別業》,詩中有一句燴炙人口的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時。」是說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一直走到水的盡頭,坐在那兒等著看天空的行雲變幻,從而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栩栩如生,如身臨其境。
  • 王維《終南別業》名句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有什麼含義嗎?
    前言有人問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真得有什麼深意嗎?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這兩句詩有什麼深意嗎?
    問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什麼意思?前言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詩的名句,有人說,就是寫景的兩句詩而已,未必有什麼深意。也有人不這樣認為,相信王維這兩句隱含了禪機。我們先從這兩句開始,然後欣賞一下整首詩,看看哪一種人說的有道理。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蘊含著怎樣的哲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終南別業》中的名句。全詩是:《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此詩絕佳的句子。這首詩描寫王維在終南山裡瀟灑自在逍遙的生活,無拘無束,隨性而為,自然而然的生活。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精華部分!
  • 「詩佛」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
    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王維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讀詩詞,品人生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無論你喜不喜歡詩詞,王摩詰的這句詩恐怕只要是中國人,沒幾個沒有聽過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2.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髮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3.
  •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在松林搗藥竹林中掛放長衣,來到水源窮盡處,坐而遠眺白雲湧起時。一隻幽棲的鳥兒為什麼在我這醉漢耳邊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鳥鳴之聲更悲切。青山雖然無限好,但杜鵑鳥還是說「不如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