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兩句詩如果單獨拿出來看,可以說出無數個道理,但是只有將詩句放回原作,通篇讀來,方能感知作者那超然世外,怡然自得的恬淡愜意。
先看詩中前四句:「中年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意思是說自已在中年的時候就嚮往脫離凡塵羈絆,無拘無束的生活,到了晚年時節,終於可以放下世事,隱居在南山邊陲。一時興致來了,便獨自一人信步閒遊,走走看看,充溢心間的輕鬆愉快,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無法體會的到的。
這四句詩淺顯易懂,將作者遠離世間煩亂,回歸寧靜田園生活的狀態大致介紹了一下。簡單的20個字中,說的是隱居之後的閒適,開頭「中年」兩字,向讀者傳達了他一生的三個不同階段,三個不同的心境。
第一個階段,是「中年好道」之前,那自然是一個年輕氣盛,躊躇滿志的少年郎,青春懵懂,對未來充滿各式各樣美好的期盼、暢想和追求;第二階段,是「中年好道」時期,到了這個時候,年輕時期的夢想追索,漸漸變成了浮雲塵囂,慢慢沉澱,這時他已心生倦意,然而,塵世煩瑣卻已經與他的生活緊緊的融在一起,他想要擺脫,卻身不由已,縱然想放下卻是放之不下,所以只能在心裡默默「好道」;第三階段,到了晚年,他終於可以放開塵世煩擾,回歸簡樸自如的本我自在。
再看後四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四句說的是他出遊的具體情形,意思是,他順著流水的方向隨意前行,不知不覺走到了流水的盡頭,於是便順勢坐下來,望著天邊雲起雲落,心靈空靜,了無牽掛,這個時候遇到了住在山林的一位老者,兩人閒聊甚是投機,沉浸在談笑之間,不知不覺竟然忘記了回去的時間。
整首詩前四句簡約抽象,言簡意駭,後四句形象生動,趣意盎然,而其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更是整首詩的精華所在,無需過多解釋,已經禪機靈動,意味自顯,其蘊含的豁達通透的人生觀,有如一道甘泉,注入讀者心田,又似一劑解憂良藥,為芸芸眾生,解脫心頭莫明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