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2013年到2020年,從不會用微信到現如今的10000多微友,從線下防詐宣傳到線上防詐宣傳,從單兵作戰到抱團作戰,這是一名基層派出所黨員民警7年間的變化,也是他給轄區百姓帶來的變化,變的是多元化的防詐宣傳形式,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為民之心。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沈巷派出所朱永華警官,感受他與10000多微友這些年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
作為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在我看來,反詐宣傳不只是一次見面宣傳發一份宣傳資料,而是一次次交流,為更好群眾工作的奠定基礎。通過一次次見面添加微信,開展深入的宣傳交流、不斷的開展服務、不斷更新宣傳信息,讓老百姓能認識你、信任你、想到你,真正種下一劑「防騙防疫針」。
時間退回到七年前,那是2013年的5月,我調入青浦分局沈巷派出所擔任沈巷村社區民警,通過一個月的社區走訪調查,發現轄區實有人口一萬多人,治安複雜,電信詐騙已成為侵犯百姓財產的重要高發案件。有一天我在派出所門口遇到了一位徘徊不前的女子,經詢問了解,系其因電信詐騙,夫妻倆在沈巷三年打工的十萬元全部被騙了。面對無助的被害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扭轉這個局面。
起初我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挨家挨戶上門、召開警情通報會等形式深入轄區開展防範宣傳,但始終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詐騙手法變化的速度實在太快,遠遠超過了我們警方發動宣傳的節奏,我一直尋找一種快速有效的宣傳方法,有時夢中也在想辦法。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所裡小青年手機上都在用微信。當時靈感咋現,並說幹就幹,利用微信不用見面也能隨時隨地開展面對面宣傳,還可以互動交流服務群眾。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讀書,擁有13年校外輔導員的經歷,使我很快找到了突破口,以學生為抓手與學校密切溝通聯繫建立了校網站、校訊通、微博、微信四位一體宣傳新模式。下發《微信採集表》讓每一位家長、老師都關注「正能量曉朱」警官的微信,很快我的微友數上升到了三千多人。初步嘗到甜頭的我,不斷查找防範宣傳的盲區,很快發現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每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晚上八點鐘下班,根本沒有時間接觸警方的防範宣傳,這類人成為了被詐騙的重點人群,於是我與轄區企業主聯繫好,利用他們工作午間吃飯十分鐘的時間開展「掃一掃,更安全」的宣傳活動,同時發動村委會逐級進入微信群,讓每一位有微信的村民關注我的微信號。
2016年3月某一天中午,我接到轄區居民的簡訊稱接到一條簡訊「溫馨提示:截止今天24:00之前我行將扣除您的農行卡年費1980元。如有疑問請致電農行客服中心:4006****88(農業銀行)」,之後又有幾個微友通過微信進行諮詢同樣的問題,我馬上一一回復這是詐騙千萬別相信,多年的辦案經驗使我意識到應該是偽基站發送的詐騙簡訊,周邊所有手機用戶也收到了同樣信息,我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我立即將情況匯報領導,製作接地氣的微信內容第一時間在廣大朋友圈轉發,並製作專門宣傳資料組織人員對轄區村宅、小區開展宣傳,並安排人員在銀行進行守候。還好及時反應,光我手機上成功阻止了三十多人上當受騙,擔驚受怕的我經過了漫長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我到所查詢本轄區未發生一起此類詐騙,我是又高興又害怕,微宣傳初見成放,我的信心更加足了。
通過七年多的積累,微友數與日驟增,目前已達到了一萬多人,佔常住人口的50%左右。無數老百姓從我的微信中收到最新的防騙知識,了解到公安工作的正能量,並成為「正能量曉朱警官反詐聯盟的成員。成功阻止電信詐騙案件302起,阻止被騙金額200多萬,轄區電信網絡詐騙逐年下降。
一聲「對不起」包含著我與微友們之間的信任。2019年12月某一天,一位關注我微信6年的微友,因騙子假冒其在安徽老家重點高中就讀的女兒,稱需要二萬元補課費就有機會能上清華大學,名額有限,必須在一小時內交費,愛女心切的她沒有諮詢我,錢被騙了。她被騙對我來說是萬萬沒想到的。我上門遇到她時,當我想對她說「對不起」的時候,想不到她先對我說了聲「對不起」,她稱對不起朱警官這幾年來的關心。「對不起」絕對是我不想聽見的話,不管是誰說的。而正是這句對不起,這種信任,促使我更加努力,更要想辦法動腦筋做好反詐工作。
我在原先的基礎上,開展了「布網」「搶先」「守門」的反詐工作法。先布網----組織志願者逐戶建微群,擴大宣傳的覆蓋面;搶先----搶在詐騙之前找到那個潛在被害人;守門----守住門口廣泛宣傳。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人民公安為人民就是我的初心使命。立足公安主業,守護轄區老百姓的錢袋子,也是我組建10000人微信群的最終目的——為人民服務。
針對疫情期間詐騙案件可能反彈的情況,避免老百姓的更大損失,我一定要想在前做在前,主動深入轄區了解疫情期間防範工作的重點,防疫不忘防詐騙。制定並落實了六項防疫防範宣傳安全工作機制。
針對小區、村宅封閉管理的有利形勢,在出入口張貼宣傳「二維碼」,讓進來的每一人掃一掃,關注警方微信,逐人發放宣傳資料;利用小區、村委發放通行證等工作,由工作人員要求辦理人員逐人掃一掃宣傳「二維碼」,發放宣傳資料;動員外口隊員在新登記人員時,逐一宣傳,發放資料,開展防火、防意外安全宣傳等等。疫情期間在村宅16個臨時道口張貼發放宣傳資料及警方宣傳二維碼,共對新來滬人員添加微信2000餘人,很多新來轄區的人員也成為了「微社區」的一份子。通過大夥的共同努力,疫情期間成功阻止詐騙6起,轄區未發生一起詐騙案件,在10000人的微信的輻射帶動下,沈巷派出所上半年的電信詐騙同比下降幅度列全分局第一。
在疫情期間,我也會時時通過微信關心來滬人員的生活狀況,缺少生活物資、口罩緊缺,都會第一時間聯繫居委會配送到位。在無聲中,建立起了老百姓對我們的信任。包括每一次的問詢,要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切,讓他們知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人陪著他們,讓他們識騙防騙,切實保護大家的財產安全。
2020年4月7日,一個微友向我諮詢網絡APP購買彩票可不可信,並稱群裡有很多人穩贏不賠的。我明確告訴他是詐騙,從交流的言辭中,職業的敏感性告訴我,該男子有可能是潛在的受害者。在電話和微信不接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尋找到他,非常緊急啊,先根據手機號碼找到他住處,又在其住處問到其單位,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必須要搶時間搶在被騙之前找到他,就怕其上當受騙。後終於在其單位找到了該男子,在聽到未被騙的情況下,我也長長舒了一口氣,宣傳過的微友可不能上當啊。我深入淺出地向其告知了該類詐騙的手法及危害性,還將其他防範知識進行了宣傳,成功阻止了他進一步上當,當事人緊緊地握住我的手,在這一刻我能感受警民魚水情在彼此間流動。這只是我防止詐騙案件中的個案,也體現了我防範服務工作的日常,成為轄區眾多微友們的需要,我感到非常幸福。
在我看來,反詐宣傳必須要開展全覆蓋的防騙宣傳,開展全體免疫的方法。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技、通訊、資源,那種方法有用就用足用好。微信是一種非常好的途徑和手段,我只要通過微信將防騙提示發到學校、村居、企業負責人,各負責人再把宣傳信息轉發到每個班級群、村隊群、企業村,手指一點,快速有效。我還充分利用智慧公安賦能,對下發的潛在被害人必須逐人宣傳到位,逐一添加微信,建立專門的高危守望者反詐群,開展「反洗腦」式高壓宣傳,在做好反詐集體免疫的同時,對高危人員開展重點免疫,避免上當受騙。
打擊是公安的主業,我始終堅信防範是為了更好的開展服務,堅持用心形成防範打擊的組合拳。2017年以來,通過微信提供的線索破獲刑事案件36起,治安案件15起,成功阻止各類詐騙302起,轄區電信詐騙案件逐年下降,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實惠,建立了「微宣傳、微交流、微服務、微線索」微警務工作的新模式。
我的最大願望是將我的反詐工作法傳遞到每一個基層民警,我很高興我做到了。被聘為分局兼職教官的我將工作法分享給了分局同仁。獲選上海市公安局十佳社區民警的我現已把工作法交流到了全市,我的願望實現了,現越來越多的民警在通過微警務開展反詐工作、開展群眾工作,只有做好了群眾工作,其他工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當然,微信的添加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是我通過這七年的時間一個一個添加的,平均每天要加七、八人,每一次「掃一掃」添加好友時,都有警民雙方一次次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都包含對我工作的一份認同。行百裡者半九十,所有的工作都貴在堅持,之前日積月累的量變就是為了追求最後一刻的質變,社區平安亦是如此,所以我從不敢懈怠,
現在兩個手機成為了我的「掌上明珠」,因為那裡住著我日夜牽掛的10000多位社區群眾,我總是擔心錯過朋友圈任何一位求助諮詢,因為極有可能是詐騙類緊急求助,如果不及時響應,極有可能造成財產損失,我一定要保護好大家的安全,同時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社區,讓大家都能安居樂業。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反詐工作同時需要動員動轄區所有的力量,點滴入微,潤物細無聲,群眾工作做好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微信中記錄著我反詐的每一分每一秒,記錄著我與百姓的點滴,傳遞著我為民服務的真情。我始終堅信只要我們與時俱進,善思善謀,藉助民力,協同共治,只要能動員起轄區每個人同共努力,眾志成城全力以赴,什麼樣的困難都能解決,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