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李白雕塑遭吐槽:舉著商代銅爵酒杯(圖)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安徽銅陵李白雕塑遭吐槽:舉著商代銅爵酒杯(圖)

2015-02-28 11:11:32來源:安徽網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2015年02月28日 11:11 來源:安徽網 

參與互動

(

)

李白雕塑

  銅陵市以產銅著稱,在當地公園廣場隨處可見銅雕。而最近,當地知名景區江南文化園內,一尊「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銅雕引起爭議。只見雕塑中的李白頗為風雅,可手中舉著的酒杯卻可能是一個比他生活的唐代早兩千年的商代銅爵。2月26日,銅陵市旅遊局相關人士表示,將建議園方及時更換。

  市民:李白雕塑端錯「酒杯」邀明月

  要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歡喝酒,大家都不會有什麼疑問。他留下的諸多詩篇中,不少也與喝酒有關。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月下獨酌》中的千古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前不久,有細心的市民在銅陵市天井湖畔散步時,發現這裡的一尊主題為「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銅雕顯得有些突兀。「銅雕中,李白所舉的酒具有問題。」銅陵市民丁先生說,李白是唐代人,可是手中所舉的「杯子」卻是商代的銅爵。

  丁先生介紹,這座雕塑位於「玉帶觀湖」景點東面,雕塑為李白手舉酒杯抬頭望明月姿勢。細看李白左手中所舉酒具,器體較高,形狀為深腹,前面有傾酒用的流,後面有尾,口上有柱,下面有尖足,這種酒具在商代最為盛行,戰國以後便很少見。

  專家:李白幾乎不可能用銅爵飲酒

  公開資料顯示,江南文化園是銅陵市「十一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其東臨銅文化園,南接天井湖,西臨長江和笠帽山,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天井湖風景區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已成為當地文化旅遊窗口。

  丁先生反映的雕塑問題是否真的存在?對此,原銅陵市銅文化研究會會長唐福昆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唐代酒杯的造型與現代高腳杯的造型相似,圓足、廣口,足與杯體相距較短,以金、銀為首選,瓷杯也使用廣泛。」

  唐福昆認為,李白無論處於宮廷還是民間,幾乎不可能用銅爵飲酒,丁先生反映的這座「李白舉杯邀明月」銅製雕塑設計有疏漏。「李白在歷史上,與銅陵頗有淵源,銅爵也是銅陵的瑰寶,這兩者都是打造銅陵形象的亮點。但如此放在一起,則有失妥當。」

  旅遊局:建議園方對酒具進行更換

  2月26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就此聯繫了銅陵市旅遊局。該局開發科相關人士表示,江南文化園已經開放好幾年,這座「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雕塑應該是當地銅器公司製作的,之前並未注意到任何異樣。

  「李白舉的是銅爵,設計者這樣考慮估計也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意思,並非『張冠李戴』。」該人士明確告訴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鑑於市民對銅雕的關注,為謹慎起見,該局會認真吸納市民和專家的建議,儘快與江南文化園方面取得聯繫,建議園方及時對酒具進行更換。

  為此,唐福昆建議將雕塑所舉的酒具改成與李白所在年代相符的飲酒器,「其實這雕塑改一下也容易,把爵的上下部割平,也大致有唐代酒杯的輪廓了。」

相關焦點

  • 錢桂林:舉商代銅爵,誰讓李白玩穿越?
    原標題:錢桂林:舉商代銅爵,誰讓李白玩穿越?  銅陵市以產銅著稱,在當地公園廣場隨處可見銅雕。而最近,當地知名景區江南文化園內,一尊「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銅雕引起爭議。只見雕塑中的李白頗為風雅,可手中舉著的酒杯卻可能是一個比他生活的唐代早兩千年的商代銅爵。
  • 評李白銅雕舉商代銅爵:鬧了沒文化的笑話
    而最近,當地知名景區江南文化園內,一尊「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銅雕引起爭議。只見雕塑中的李白頗為風雅,可手中舉著的酒杯卻可能是一個比他生活的唐代早兩千年的商代銅爵。2月26日,銅陵市旅遊局相關人士表示,將建議園方及時更換。(《東南快報》3月1日)  唐代酒杯「以金、銀為首選,瓷杯也使用廣泛」,而李白卻舉著商朝銅爵邀明月,答案也許只有一個,「詩仙」太有個性,喜歡標新立異。
  • 景區也犯錯:提示牌現錯字 雕塑、藏品玩穿越
    資料圖:寧波博物館停車場提示牌上的錯字。  中新網10月15日電 到景區旅遊,不少人都是抱著欣賞美景、體驗文化的態度去的。但也有一些景區,偏偏出現了許多「沒文化」的錯誤。  錯字:國家一級博物館、孔廟、明故宮都有  如果非要給景區的錯誤分級別的話,錯別字應該算是很「基本」的錯誤了。
  • 「李白舉杯邀明月」銅雕引爭議 何時不再鬧文化笑話
    而最近,當地知名景區江南文化園內,一尊「李白舉杯邀明月」的銅雕引起爭議。雕塑中的李白頗為風雅,可手中舉著的酒杯卻是一個比他生活的唐代早兩千年的商代銅爵。2月26日,銅陵市旅遊局相關人士表示,將建議園方及時更換。(見3月1日《東南快報》)  唐代酒杯「以金、銀為首選,瓷杯也使用廣泛」,而李白卻舉著商朝銅爵邀明月。銅像的設計者本想顯示有文化,卻鬧了沒文化的笑話。然而,類似的笑話並不少見。
  • 「文物鑑賞」「癸父」銅爵
    銅爵:古代一種酒器。用於溫酒和飲酒。相當於後世的酒杯。常見的形制為深腹,前面有傾酒用的流,後面有尾,旁有把手,口上有兩柱,下面有三個尖的高足。也有腹部微凸的;蓋子作成獸頭形的;腹下平底;兩柱上端合而為一及方形四足的。器體較高,流尾間距離較長。
  • 試論商周銅爵鑄造傳統與形制演變的關聯
    首先,從功能來說,爵作為酒器多與斝、盉形成組合(圖一,1~3)。儘管爵為酒器的屬性較為明確,但並不確定其具體是作為溫酒器或酒杯使用。根據銅爵形制特徵或可對其功能進行推斷。爵、盉、斝的共同特點是均有鋬,三足而立。不同點在於爵鋬與流口成直角夾角,體量較小,而盉鋬則與流口成一條直線,斝無流,且盉、斝體量往往較爵更大。
  • 安徽教育局2021銅陵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預計發布時間
    【導讀】2021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預計將在2021年3月份左右,屆時華圖教育將同步安徽教育局更新2021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時間、準考證列印等相關考試信息;後續更多關於2021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相關資訊、備考可關注華圖教育網站!
  • 故宮博物院這件國寶,被譽為西周最美酒杯,紋飾為何卻是商代圖騰
    古代的酒杯文化說起中國古代的酒文化,我們不得不談到酒杯,古代的酒杯文化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不得不說,古人使用的酒杯有很多種,青銅器當中,酒爵絕對是首選,而漆器當中,雙耳杯則是文化雅客的最愛,可以用來流觴曲水,而對於舊小說裡的英雄草根,一壇酒一大塊肉才是他們的最愛。
  • 安徽樅陽整建制劃歸銅陵塵埃落定,桐城派文化傳承遭遇難題
    雖然官方尚未正式公布安徽樅陽是否將從安慶劃歸銅陵,但新近出版的安徽省地圖卻已明確標示出了樅陽縣的歸屬。該地圖冊內具體的安徽省行政區劃圖也同樣顯示,原屬安慶下轄的樅陽縣已完整劃歸銅陵市管轄。樅陽縣在新編安徽地圖上已劃入銅陵市。
  • 雕塑讓城市更美好 首屆國際銅雕藝術展在銅陵舉辦
    中安在線訊 風姿卓越的希臘神話女神、栩栩如生的公牛、酣睡在陽光下的花季少女……,作為第十一屆中國(銅陵)青銅文化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的首屆國際銅雕藝術展在銅陵市美麗的翠湖公園開展,吸引眾多銅陵市民前來觀展,親身感受銅雕藝術。
  • 海底撈來銅陵了,選址在這裡!|安徽|義安區|銅陵|海底撈|疫情防控
    銅陵刑偵破獲系列盜竊商鋪案信息來源:銅陵刑偵在線2019年12月以來,銅陵市發生多起商鋪被盜案,犯罪分子針對香菸、現金下手,盜竊香菸130餘條、現金近萬元。經縝密偵查,銅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於3月6日將犯罪嫌疑人吳某與裴某抓獲,成功破獲系列盜竊商鋪案。
  • 安徽銅陵歷代名人墓巡禮
    銅陵因銅得名,其採銅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銅陵自古即為文華興盛之地,名人輩出。1、陳翥陳翥墓陳翥(982—1061),池州銅陵縣(今安徽銅陵)人;出身鄉紳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4、王星拱王星拱墓王星拱(1888—1949),安徽懷寧人;畢業於英國倫敦帝國科技學院
  • 男子珍藏"古代酒具" 專家:與贈品酒杯相似(圖)
    劉先生收藏的酒杯     品鑑專家:張寶艦(呼和浩特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  委託人:劉先生  這個小酒杯是我在幾年前收藏的,感覺他的造型與古代酒具十分相似最早的酒杯可以追溯到夏商時期,當時的酒杯還不叫酒杯,它有很多的稱呼,例如爵、樽、 觴等。我覺得我收藏的這隻酒杯特別像古代的爵,希望品鑑會的專家能夠幫我鑑定一下這件藏品的具體名稱和年代。  專家品鑑:劉先生收藏的這隻酒杯,從外表看光澤度非常好,看上去非常像銀質的酒杯。但是仔細一看就會發現不是純銀製造,而是鍍銀的工藝。而且重量也與銀質的酒杯有很大的區別。
  • 銅陵(2-1) ▏萬世吉金青銅器,千年銅都蘊銅韻
    這裡是「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新中國第一個銅工業基地建於銅陵,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出自銅陵,第一支銅業股票發自銅陵,安徽省第一個千億元企業來自銅陵。我們來到銅陵第一站就是銅陵博物館。眾所周知,要想了解一座城市,參觀博物館是最佳途徑(我們自己西安自由行時,曾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待了4+小時,還沒看全)。只不過作為遊客,特別是跟團遊客能夠參觀博物館其實是很難得的。
  • 李白人物雕塑鑑賞;領略雕塑底蘊向「詩仙」李白致敬
    廣場擺放的大型人物雕塑定製開元十八年(730年),十二月,宰相張說去世。李白三十歲。春在安陸。前此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因遭人讒謗,於近日上書自白,終為所拒。李白三十歲。自春歷夏在洛陽,與元演、崔成甫結識。秋,自洛陽返安陸。途經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結識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陽到安陸相訪,二人同遊隨州(今湖北省隨縣)。歲未,歸家安陸。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正月,玄宗親注老子《道德經》。令天下士庶(身份很低的役人與庶民)家藏一冊,梅年貢舉時加試《老子》策。三月,韓休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 二里頭文化的銅器,商代銅器,偃師二里頭遺址
    大家好,我是小花,現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二里頭文化的銅器,商代銅器。二里頭文化歷史階段的銅器,發現地點不多,出土的銅器種類和數童也不多。二里頭文化的銅器,發現的地點主要是偃師二里頭遺址。在洛陽東乾溝和山西東下馮遺址,也出有一二件小件銅器,前者出有銅刀,後者出有銅鈴。
  • 安徽銅陵日食時烏雲遮日 10萬名追日客撲空(圖)
    本報特派記者 邱志強 攝  22日漫遊到銅陵市的外地手機、小靈通共9.86萬部    10萬追日客銅陵撲了空  「最佳觀測點之一」安徽銅陵市與日全食奇觀失之交臂,因為天公不作美,整個日全食期間,日頭僅僅露了兩次彎彎的「小尾巴」。
  • 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安徽銅陵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銅陵位於安徽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下遊南岸,城市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銅陵市還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現存數十處採冶銅遺址和大量的青銅文物,且市區內有大量形狀獨特的青銅雕塑。銅陵市旅遊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安徽銅陵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安徽銅陵:打造「家風家訓示範街」 守住傳統文化根
    群心村鄉賢文化館。如何保留好這筆無形的財富,並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安徽銅陵義安區胥壩鄉群心村用「家訓示範街」和鄉賢文化館的建立給出了他們的答卷。近日,記者走進這座充滿鄉賢文化的村莊一探究竟。  「宋氏:正道勿離,淡泊省身。積德行善,誠實忠厚。」「王氏:刻苦耐勞,節儉樸實。
  • 銅陵市民醃製生薑滿城飄香(圖)
    連日來,銅陵城鄉大街小巷到處是刮生薑、曬生薑、醃製生薑的市民。隨著生薑的保健功能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重視,醃製生薑、品嘗生薑已經融入銅陵市民的日常生活。相關連結》》》安徽銅陵村民收穫白姜忙曬秋 構成一幅美麗「曬秋圖」(組圖)安徽省銅陵市天門鎮姜農在房前晾曬白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