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爭當「李樹幹式派出所民警」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公安實踐,是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推動公安工作固本強基、長遠發展的根本舉措,是堅持專群結合、推動社會共治的必然選擇。
如何學?怎麼創?連雲港市公安機關「雙爭」活動推進會後,全市各級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圍繞如何將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市公安派出所落地生根、創新發展,把派出所打造成平安堅守橋頭堡、社會治理排頭兵、群眾工作先鋒隊展開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在此,「連雲港警方」開設【學楓橋、強基礎、保平安】專欄,將陸續刊發各地爭創活動的動態、經驗、體會等,以引領各地學楓橋、當標杆、爭一流、創佳績。
【「學楓橋、強基礎、保平安」】
名稱:徐圩新區公安分局東辛派出所
建所時間:1963年4月
轄區情況:轄區面積218平方公裡,是全市轄區面積最大的派出所,共有常住人口3.6萬人,佔新區總人口的70%以上,流動人口近3000人。
警力配備:現有民警14人,輔警28人。
榮譽:全市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全市公安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連雲港市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二級公安派出所。
守護218平方公裡農場平安的一群紅色傳承者
東辛農場面積218平方公裡,是江蘇農墾集團下屬18個農場中最大的一個,小麥、水稻種植和水產、奶牛、肉雞養殖是東辛農場的優勢產業。初秋的微風拂過,農場滿是碧波稻田、瓜果飄香,而守護這片東農大地安寧的就是徐圩新區分局東辛派出所。
東辛派出所原為農場內設的企業派出所,曾一度隸屬於解放軍蘇北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三團、一師三團軍管會,1977年劃轉地方。軍隊的紅色基因和農墾的優良傳統,一直流淌在派出所的血脈中傳承至今。
新時代,新徵程。近年來,東辛派出所將黨建工作與警務工作有機結合,將黨建品牌作為凝聚警心、激發活力的有效載體,積極探索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平安的新舉措,努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忠誠、擔當、服務、為民」的實際行動做守護東農大地的「藍色盾牌」。
忠誠,黨建引領傳承紅色基因
東辛派出所將黨建作為根基,努力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警務,以警務保平安,將黨建融入到日常警務、融入到民警生活,鍛造一支忠誠、擔當的基層警隊。
「忠」字鑄警魂。用活「一室四有」黨建陣地,定期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忠誠教育活動,把民警困惑的顧慮、頭疼的問題、難解的心結及時化解。充分發揮「頭雁」作用,以患有強直性脊柱炎仍堅持工作的趙乃波、紮根基層34年默默耕耘的社區老警於恆華等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先進典型,示範帶動全所民警爭先創優、拼搏奉獻,激勵每個崗位上的黨員都是一面旗幟。
「嚴」字正警風。今年2月,東辛派出所被市紀委授予連雲港市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這是派出所精心建設「兩園、四室、五長廊」宣教陣地,常憶警史、常敲警鐘的最好褒獎。平常定期邀請老黨員、老幹部回到東辛派出所給民警們講紅色故事,再現所史所事、所容所貌,傳歷史、承傳統。舉辦「讀史學廉」「讀書思廉」等活動,製作懸掛民警崗位承諾牌,以「該辦的事不拖、能辦的事不等、難辦的事不退」的東辛警隊精神,教育引導民警對標看齊,轉變作風、注重實幹。
「愛」字激活力。提高夥食標準、逐一調休補休、定期舒壓解壓,堅持帶著家人般的感情,訂製個性化關心關愛民警清單,是東辛派出所不斷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的法寶。堅持每月做到支部書記與班子成員、與黨員民警談心談話,敞開胸懷常交心。堅持每季度做到反饋從優待警措施落實情況,真誠關愛暖警心。堅持每年做到邀請警嫂、警屬走進派出所座談交流,爭取支持傾真心。
擔當,多元融合化解矛盾糾紛
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道路上,東辛派出所根據轄區矛盾糾紛根深、複雜等特點,以推進「警格+網格」雙網融合為抓手,加強協作配合多元調處,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農場,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
雙網融合。積極建立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機制,將社區民警、輔警、網格員等納入「全要素」網格體系,把排查預警觸角延伸到轄區每個角落,有效推動矛盾糾紛源頭處置、快速處理,把矛盾糾紛穩控在萌芽。
多元調處。招募3名農場退休幹部,創建「老宋」多元融合調解室,同時,還加強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銜接配合,對接新區、農場司法部門,共建120平方米的駐所法律服務中心。對日常接處警中的簡易治安糾紛,移交駐所調解室調解處理。對疑難的矛盾糾紛,由派出所調解室、區派駐調解員、駐所律師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堅決將矛盾化解在當地。
2018年8月,段飛和王琴(均為化名)感情破裂,為一棟雙方共出資建造的3層小樓大打出手。今天停電,明天斷水,後天砸門,雙方都使出一些手段逼迫對方放棄房屋的所有權,鬧得雞犬不寧,周圍群眾怨聲載道。為此,老宋調解室的宋廣德介入調解,他先後翻閱了案卷材料,同民警一起到現場處理他倆的警情,走訪周邊鄰居,利用自己在農場多年積累下的好人緣旁敲側擊,終於找到了矛盾根源。原來這是一個後組建家庭,同居十餘年但並未領結婚證。到了勞燕分飛之時,雙方為了各自的子女能過上好日子,同時盯上這棟房子。老宋把雙方邀請至多元融合調解室進行調解,分別與當事人及其子女擺事實、講法律,最終將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雙方都很滿意。
面對個別疑難糾紛,派出所主動擔當,用活用足雙網融合、多元調處相結合的工作法,解決群眾之所急,化解群眾之所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確保矛盾不上交。
服務,平安守護贏得百姓傾心
東辛農場地處城鄉結合部,農場進出相對閉塞,人員構成相對簡單,多年來,形成了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物防技防水平不高的現狀,截止2013年,轄區視頻監控幾乎為零。
近年來,東辛派出所充分認識到技防特別是視頻監控建設的重要作用,緊抓新區「雪亮工程」、農場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等項目推進契機,加強對場部設施防範改造,新建單位圍牆,加裝防盜門窗,提高老舊小區物防能力。建成213個監控點位,與社區、街面監控形成補充,切實提升技防能力。將派出所勤務指揮室作為實戰核心,統一接警指揮、情報研判、視頻巡邏、勤務管理,落實警力常態進駐,定人定崗定責,提升應戰能力,構建進攻型基層實戰勤務新機制。運用東辛農場百度貼吧、微信公眾號、社區大講堂等新途徑,廣泛開展進行防範宣傳,有效壓降案件。
2018年3月,東辛居民反映小區多輛電瓶車連續被盜。民警在調看案發現場及周邊監控錄像時發現,犯罪嫌疑人每次作案前先到現場附近踩點,發現作案目標後戴上手套、面罩進行偽裝,辦案民警根據群眾提供線索及調看監控資料,很快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僅用8小時就抓獲了盜車犯罪嫌疑人,帶破30餘起系列盜竊電動車電瓶案件,涉案價值2萬餘元,受到轄區群眾的廣泛讚譽。
東辛派出所聚力服務贏民心,堅持從小案抓起,從群眾關心的事做起,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近幾年來,東辛轄區發案明顯下降,破案明顯上升,群眾安全明顯增強。」所長張錦如說。
為民,警民情深構建和諧家園
今年的7月22日,兩面寫著「人民警察為人民,失而復得暖人心」「金盾衛士,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東辛派出所民警侯星宇的手中,雖然群眾贈送錦旗的事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是看到群眾滿意的笑容,侯星宇的心中還是暖暖的。
東辛派出所始終堅守「為民」初心,爭當「為民」先鋒,用心用情耕耘警民關係,通過推動警務職能前移,做實做優便民措施,以民心民意為導向,緊密警民關係,構建和諧穩定的東辛家園。
推動警務職能前移。建強1個中心、2個分場警務室,統一外觀標識、統一硬體標準、統一力量配置、統一臺帳檔案、統一運作規範,配備7名社區民警、13名社區輔警,以此為陣地,豐富便民舉措,推動實現社區群眾網格服務一體化。針對轄區農墾集團承擔社會管理職能實際,主動補位協助加強社管職能,全力破案,化解矛盾,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積極創新便民舉措。主動以服務地方和企業經濟發展為重心,突出在夏收、秋種等關鍵節點,對接做好保糧護收、秸稈禁燒、巡邏防範工作。在前期方便群眾舉措的基礎上,探索將信息採錄、證照辦理、驗證審批等職能向警務室延伸,積極推行中介服務、公共事項代辦等便民舉措,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務,轄區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提升。今年以來,共收到感謝信9封、錦旗18面。「我想讓群眾提到派出所就豎起大拇指。」所長張錦如這樣說。
用情理化解矛盾
用責任守護平安
用真心服務群眾
在堅持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始終保持「楓橋經驗」
與時代同步、與未來同行
當好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的主力軍、排頭兵
打造「黨政肯定、社會認可、群眾滿意」
高質量港城樣板
連雲港公安一直在行動
編輯 | 薛莉 校對 | 崔恩棟
供稿 | 徐圩新區公安分局
上期回顧 | 點擊閱讀
今天,致敬警隊裡的「師傅」!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