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爭當「李樹幹式派出所民警」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公安實踐,是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推動公安工作固本強基、長遠發展的根本舉措,是堅持專群結合、推動社會共治的必然選擇。
如何學?怎麼創?連雲港市公安機關「雙爭」活動推進會後,全市各級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圍繞如何將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市公安派出所落地生根、創新發展,把派出所打造成平安堅守橋頭堡、社會治理排頭兵、群眾工作先鋒隊展開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在此,「連雲港警方」開設【學楓橋、強基礎、保平安】專欄,將陸續刊發各地爭創活動的動態、經驗、體會等,以引領各地學楓橋、當標杆、爭一流、創佳績。
【「學楓橋、強基礎、保平安」】
張志雲,女,197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2011年12月從部隊轉業到公安機關工作,現為海州公安分局路南派出所副所長兼朝陽社區民警。先後榮獲全市最美政法幹警、全市三八紅旗手、港城公安先鋒、全市公安機關「十佳女警」等,連續5年被評為一級社區民警,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
社區工作的「知心人」
念好「三字訣」,服務群眾不打折
路南街道朝陽社區位於市中心商業圈,轄區商場超市多、場所行業多、外來人口多、治安情況複雜。擔任社區民警後,張志云為了儘快打開工作新局面,把入戶走訪作為首要環節,並逐步摸索總結出 「輕敲門、小聲問,不開門、耐心勸,進了門、先問好,話家常、把門串,常聯繫、多見面」的「三字訣」走訪法,拉近了與群眾的感情距離,增進了群眾對社區警務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為了方便與群眾溝通聯繫,張志雲在轄區商場超市、居民樓棟口等醒目位置張貼印有自己照片、聯繫電話、微信、QQ等內容的告示牌,並建立了小區住戶、店鋪業主等微信群、QQ群14個,方便群眾有事第一時間聯繫到她,真正從行動上做到「服務不缺位」。
家住登泰新村的王奶奶說到張志雲的好,能講上大半天。王奶奶因腿腳不便一直靠保姆照料生活。去年冬天的一天晚上,保姆卻不辭而別。到了晚上8點多,王奶奶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打電話給張志雲尋求幫助,諮詢能否幫她尋找一名保姆。
接到王奶奶的求助請求後,張志雲一連打了10多個電話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保姆。因為當時已經很晚了,張志雲怕王奶奶獨自在家出現意外,再加上她的愛人正在外地出差,於是就將孩子託付給鄰居,趕往王奶奶家進行照顧。當晚,張志雲細心照顧王奶奶,直到其女兒趕到才放心離開。到了第二天,張志雲和轄區的家政服務公司取得聯繫,終於幫助王奶奶尋找到了一名稱心的保姆,王奶奶的女兒專門趕到警務室表達謝意。
現在,「有事找張志雲」,已成為朝陽社區群眾的一種習慣。多年來,她為社區居民提供了6000餘次滿意服務,成為社區居民真正的貼心人。
社區平安的「守護人」
織密防範網,讓群眾更安寧
朝陽社區地處市中心鬧市區,人員流動量大,外來流竄盜搶等犯罪一度多發。為了扭轉這一現狀,張志雲提出了「點線面網」防控思路,在報刊亭、小超市、餐飲店等處建立了18個治安哨卡守住「點」,在案件多發時段、地段組織「正義聯盟」隊員加強巡邏把住「線」,在小區出入口及複雜區域增補36個監控探頭控住「面」,通過扎紮實實工作架起了牢固的「防控網」,轄區治安防控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2016年上半年,朝陽社區成為全市社區警務網格單元服務管理工作第一批試點社區。張志雲克服重重困難,緊張有序地做好推廣宣傳工作,構建並確定三級網格員兼樓長56人、四級信息員62人。如今按照「警格+網格」的工作思路,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每天張志雲不定時帶領網格員在社區巡邏,有效地降低了轄區可防性案件的發案率,朝陽社區警務室也被確定為全市社區民警首批隨崗培訓基地。
2019年9月份的一天,張志雲晚上下班剛到家,就接到社區武大爺的電話,說他在等公交車時手機被偷了。當時武大爺非常著急,一再強調手機裡面有很多資料,非常重要,請求張志雲幫忙一定要把手機找回來。了解情況後,張志雲立即回到派出所和值班民警展開調查,通過視頻研判很快鎖定了一名可疑人員。為了確定嫌疑人身份,張志雲將該轄區的網格員找來共同辨認,在網格員的協助下,很快鎖定了盜竊嫌疑人是轄區遊手好閒人員王某。隨後,張志雲組織力量將王某抓捕歸案並帶破盜竊案件3起。後來,武大爺專程趕到派出所贈送錦旗表達謝意。
今年以來,在張志雲的努力下,朝陽社區發案率大幅下降,其中群眾關注的電動車盜竊、入室盜竊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0%以上,群眾安全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社區警務的「創新人」
勤學加善思,「楓橋經驗」結碩果
針對朝陽社區人員情況雜、變動快的特點,張志雲創新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點三好」群眾工作法,即根據居住點,採取上門走訪、入戶調查等形式,掌握好常住人;緊盯從業點,通過上門辦證、防範宣傳等方法,服務好外來人;鎖定活動點,通過跟進教育、結對幫教等措施,引導好高危人群,有效破解了轄區人口管理服務的難題。
家住東大新村的小王曾因盜竊入刑,刑滿釋放回到家後因缺乏技能一直找不著工作,一度感到很苦惱並且有自暴自棄的思想傾向。社區網格員及時獲取了該信息,並立即上報給張志雲,張志雲得知消息後立即帶領社區網格員上門走訪。
通過深入交談,張志雲了解了小王的思想動態,鼓勵他自主創業,同時積極和社區溝通為小王自主創業爭取了優惠條件。在張志雲的幫助下,小王的水果店在社區裡熱熱鬧鬧開業了。如今,他已開辦了2家水果連鎖店,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此外,小王還加入了社區義務巡邏隊。他逢人總是說:「沒有張警官,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跟著張警官好好回報社會。」
張志雲警務室還在全市率先推出上門代收(送)業務,只要轄區群眾有辦理戶口或證件需求的,可以預約社區民警、輔警、網格員上門代取(送),從而減少群眾往返跑腿。除此之外,還免費提供租房售房、招聘信息……這些都是張志雲警務室推出的延伸服務。每年寒暑假,張志雲都要自費購買一批最新的課外讀物和學習資料,在警務室裡無償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提供學習場所和輔導,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家長裡短,鄰裡糾紛總是在所難免。多年來,以「楓橋經驗」為基礎,結合工作實際,張志雲在社區工作中提出「小事不出家門,大事不出社區,穩定最重要,矛盾不上交,和諧是目標」的口號,如今的朝陽社區在「楓橋經驗」的引領下,平安和諧的大樹更加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的責任。」從警8年來,張志雲在社區民警的崗位上默默耕耘著、奉獻著。她說,社區警務工作無窮無盡,我願做社區裡的一片雲,為轄區群眾帶來更多的平安、和諧……
編輯 | 薛莉 校對 | 崔恩棟
供稿 | 海州公安分局
上期回顧 | 點擊閱讀
您樹起了最美的榜樣!凌晨救助2歲女童的愛心女士獲市見義勇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