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但面對猝不及防的心慌我們往往不知所措。尤其是疫情期間,醫院感染風險較大,我們該如何就醫,如何調整呢?
有無病史是「自診」的關鍵
如果沒有明確心律失常病史,不必過度擔心,日常生活中,過度緊張、精神興奮、劇烈運動,或者飲酒等都可能會引起此類症狀。
可以通過測量脈率,如果脈率輕度增快(100次/分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情況下出現血壓下降、黑曚、意識障礙等情況,都建議立即到醫院急診就醫,以避免可能出現的危及生命的風險。
針對病因,酌情治療
若已明確診斷,出現病情反覆或加重等情況,需要針對病因分類診療。
對於患有房性早搏的患者,除需要放鬆心情,調整自身情緒,充分休息以外,如症狀不顯著、無加重或有緩解的趨勢,通常可居家觀察。
對於患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患者,如再次發作心動過速,可嘗試採用以下方法:
(1)屏氣後用力呼氣;
(2)刺激咽部引起噁心;
(3)指壓或按摩單側頸動脈竇(切勿兩側同時加壓,以免引起大腦缺血);
(4)指壓單側眼球,每次不超過10秒(切勿用力過猛,否則有引起視網膜剝離的危險)。
以上均建議有經驗的患者或家屬謹慎執行,如病情不緩解或加重,建議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對於患有房顫患者,再次出現心慌等症狀,且無黑曚、意識障礙、血壓下降等情況的,可臥位休息,觀察一段時間,必要時可在線問診或門診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加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出現黑曚、意識障礙、血壓下降等情況,建議儘快到醫院急診就醫。
對於患有室性早搏的患者,如病情反覆或加重,建議休息、靜養;如病情不緩解或加重,可在線問診或門診就醫。
對於患有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若心慌發作不緩解,建議儘快到醫院急診就醫。
本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鄭黎暉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