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那個書法大家匯集,璀璨奪目的時代裡,有一個人被稱為楷書第一,其筆下大作《九成宮醴泉銘》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此人就是歐陽詢。
歐陽詢的書法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光輝燦爛的,他創立的歐楷書體,到現在還有無數人追捧,但是追捧歸追捧,卻無一人能達到他的那個層次。
上面也說了,他最為得意的作品就是唐貞觀六年寫下的《九成宮醴泉銘》,這幅書法作品,也被世人稱為楷法極則。
但是歐陽詢還有一幅作品,並不比《九成宮》差,甚至在很多名家眼中,這幅作品遠遠超越《九成宮》,此作就是《化度寺碑》,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大唐貞觀五年書。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敦煌石室曾發現《化度寺碑》唐拓本,其中起首2頁39字為法國人伯希和所得,今藏法國國家圖書館,後10頁187字為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所得,為大英圖書館收藏。
從貞觀五年歐陽詢寫下,到1896年於敦煌問世,這幅大作整整沉寂了1000多年,但這12頁流落海外,成為了中國書壇上的重大遺憾。
上面說到,《九成宮》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但是在元朝大書法家趙子昂以及清代大書法家翁方綱眼中,《化度寺碑》要遠勝於《九成宮》。
趙子昂說:「唐貞觀間能書者,歐陽率更為最善,而《邕禪師塔銘》又其最善者也。」
翁方綱說:「若以唐代書格而論,則《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晉法而論,則《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
從這二位的話中可以看出來,《化度寺碑》當真是要比《九成宮》更好,可為什麼《化度寺碑》的名氣不如《九成宮》呢?
這是因為《化度寺碑》保存的不好,早在北宋年間被一和尚砸壞,後雖有翻刻甚多,但始終沒有了原碑的意味。
真正有價值的唐拓本卻又流落海外,這才導致《化度寺碑》名聲不顯。
我們也都知道,歐陽詢書法以「險峻奇絕」聞名於世,而《化度寺碑》用筆瘦勁剛猛,結體內斂修長,法度森嚴,具有體方筆圓之妙,靈活而生動,轉折的地方大多外沿方折,內沿帶有圓弧,在方勁中顯出渾厚,有超塵絕世之概。
這也難怪趙子昂與翁方綱稱其為歐陽詢的巔峰神作,要超越《九成宮碑》。
現今,我們經過多方收集,將《化度寺碑》英法兩種藏本,再加上陳鏞藏本《虞恭公碑》,一起進行高清複製,並且整理成《歐陽詢楷書三種》,此作是學習楷書的不二之選,非常適合書法愛好者學習,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