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樂壇鼎盛時期,究竟是誰擠掉了李克勤的四大天王地位

2020-12-07 坐著列車看人間

90年代香港樂壇百花齊放。92香港娛樂音樂圈將最受歡迎的四大歌手集結起來稱為『四大天王』分別為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當年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為何李克勤沒有選上?

李克勤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1986年,推出首張唱片《李克勤 EP》。從出道開始他算是相當幸運的,他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唱功很快被歌迷認同,而且受當時稱霸樂壇的譚詠麟指點,算是暫露尖角的他更被譽為天王的接班人。他演繹了許多經典歌曲最出名的有《月半小夜曲》《後會有期》《一生不變》《寂莫煙雨天》《仍是老地方》《深 深 深》《眷戀》《MyShirley》等,在80年代未期,他的實力的人氣是絕對超過當時還沒有稱為歌神的張學友。

在那個流行樂壇鼎盛的80年代未期,李克勤算是在香港樂壇春風得意的。而當時光進入了1991年新時代,李克勤的人氣和命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可能是他直率的性格問題吧。1991年與李克勤同屬寶麗金旗下的歌手黎明的崛起,劉德華也開始了著重唱歌事業,郭富城也從臺灣紅回了香港,加上沉寂多時的張學友也成功鹹魚翻身。據說是李克勤覺得唱片宣傳方面受唱片公司忽略與唱片公司鬧不和,隨後他的聲勢亦開始下滑。加上當時年少氣盛的他最終不得不離開了寶麗金唱片公司。

在1992年「四大天王」正式撐起旗號,隨著「四大天王」稱霸爭奪戰的激烈上演,香港樂壇也同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而當時的李克勤像被遺棄的孤兒一樣,開始無關痛癢的消極,甚至一度陷入了沒有人為他寫歌的尷尬局面。直到1993年李克勤轉投星光唱片公司,同年在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憑著一首《回首》獲得金曲獎,這一次無疑是讓李克勤在歌唱事業上重新振作了起來,無奈他的時代早已是長河東去,日落西山了。

現在還有很多人說是黎明擠掉了李克勤的天王地位,真相不並不是這樣的。在80年代未期的黎明憑藉他出色的唱腔和俊朗的外表在娛樂其實早已有點紅了,黎明在首張專輯《LEON》發行後不久就和劉德華,張學友三人並稱為「樂壇三劍客」了。倒是很多當時的樂迷覺得好奇的是:什麼時候香港樂壇裡多了個唱國語歌走紅的郭富城?而且成為了香港樂壇「四大天王」其中一員,而他們一直覺得唱功了得又活躍在樂壇的歌手李克勤怎麼沒有選上?

那麼到底「四大天王」稱號的由來是什麼?有人說是按當年唱片銷量最好的四個活躍歌手排列的,有人說是當年香港樂壇拿獎最的四位歌手,也有人說是他們當年曾聯合出演一次演唱會,當時為方便宣傳而給他們喊的出口號。眾說紛雲,但這個稱號無論是怎樣由來的都只是當時娛樂圈的一種營銷宣傳手法而產生了樂壇神話而已。

曾經的香港樂壇已經離我們很遠了,「四大天王」時代最終也只是一段時光的回憶,今天的李克勤早已為歌迷封為「天王至尊」再回首已是往事如風……

相關焦點

  • 「香港四大天王」到底是誰封的呢?時至今日他們的影響力依舊強大
    到底是誰封的香港四大天王呢?一旦說起香港四大天王,想必多數人都會有個疑問,劉、張、黎、郭,這四位憑什麼被封為四大天王呢又是誰給封的呢。首先四大天王的產生是在香港樂壇而不是在影壇中。也就是說這個稱號的由來,是因為音樂,而不是演電影。
  • 香港歌壇最落寞的人:他們被四大天王牢牢壓制,李克勤最是幸運!
    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首次將四人統稱為「四大天王」,名字由此而來。香港四大天王獨步歌壇,牢牢掌握了香港流行歌壇的制霸權利。譚張爭霸結束後,歌壇最具影響力的歌手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香港歌壇面對真空期,急需一批有實力有魅力的歌手帶領樂壇繼續發展。張學友、劉德華搶先一步,開始作為新人在樂壇嶄露頭角,緊接著黎明、郭富城迅速爆紅。
  • 香港的「四大天王」,李克勤為什麼沒有成為「四大天王」呢?
    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崖西,中國香港歌手,演員,主持人。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 1986年,推出首張同名EP《李克勤》。
  • 任賢齊、周華健、李克勤華語樂壇處於什麼地位?影響力有多大
    任賢齊、周華健、李克勤想必大家都認識,可是這三個人在華語樂壇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有些人說他們是天王,可是卻不像四大天王那樣有標明!任賢齊、周華健、李克勤都有屬於自己的代表作,而且很多。他們的歌曲傳唱度也很高。
  • 90年代的這5位天王,誰當時最有資格掀翻「四大天王」的地位?
    1989年他迎來事業第一個高峰時期,他為電視劇《藍月亮》演唱粵語主題曲《一生不變》,同時奪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和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獎。而在1990年譚詠麟也開始淡出樂壇,在接受訪問時就曾親自蓋章接班人會是李克勤。
  • 香港樂壇天王消亡史:獅子山下再無爭霸,香港樂壇再無天王
    曾有家東南亞公司找上門,想買他幾句歌詞的版權做廣告,開價達到了每字一千元,比普通香港工人的一個月工資還高。在許冠傑的影響下,在地位與財富的召喚下,原本只唱國語歌、英文歌的大批年輕歌手唱起了粵語流行歌,香港流行樂壇一步步邁向繁榮。在香港樂壇的歷史進程中,許冠傑就像希臘神話裡開啟眾神時代的宙斯,是天王中的天王,牢牢佔據著「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地位,被後輩們膜拜。
  • 李克勤本是天王接班人,實力與張學友不相上下,卻沒躋身四大天王
    其實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李克勤的名氣很大。他那個時候被稱為華語樂壇的神話,細膩的唱法,超穩的唱功受到了圈內外的一致稱讚。更有人稱他為「零瑕疵」歌手。也曾拿過很多獎項,可惜卻無緣四大天王,被稱為「第五天王」。為什麼這麼優秀的歌手沒有入選四大天王呢?李克勤才1985年的時候曾參加香港業餘歌唱大賽,在比賽中唱了一首譚詠麟的《霧之戀》多的冠軍。
  • 李克勤為何不能入選四大天王?
    導語:競選四大天王僅差一步之遙,錯失天王的他卻苦等了一個十年 提及九十年代的香港歌壇,許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名字已經代表著整個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的輝煌,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所有的熱點話題都在圍繞著他們,對他們仰慕更是誇不絕口。
  • 香港樂壇四大天王到底是誰封的?28年過去了,劉德華依舊最紅?
    1992年的春天,香港的娛樂圈橫空出世了一個叫「四大天王」的稱號。這四大天王就是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其實這四位當紅明星在當時的港臺娛樂圈已經是公認的大明星,那為何還要把他們四位再起一個封號呢?
  • 曾威脅四大天王地位的「第五天王」,還記得他嗎?
    一代人眼中有一代人的天王,從譚張爭霸結束到叱吒樂壇數十載的「四大天王」,風起雲湧的歌壇創造了幾代的回憶。
  • ​那些曾「威脅」四大天王地位的第五天王,你還記得嗎?
    ,從譚張爭霸結束到叱吒樂壇數十載的「四大天王,」風起雲湧的歌壇創造了幾代的回憶。△1992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高掛「四大天王」牌匾之後的整個90年代,幾乎沒有任何新人能對「四大天王」的地位造成威脅,他們堪稱樂壇霸主。
  • 同樣是香港樂壇大佬,李克勤的愛情觀要比譚詠麟正能量的多
    華語樂壇上眾多的前輩級人物締造了諸多經典的歌曲,像與張國榮齊名,不分伯仲,曠世久遠的「譚張爭霸」中的譚詠麟,人稱「譚校長」,傳唱歌曲有《水中花》《講不出再見》《披著羊皮的狼》等等。另一個則是與四大天王一個梯隊,論聲音論唱功論出道時間,都決不遜色於張學友的李克勤,可惜時勢不好,終究與四大天王無緣,但無法磨滅95年到03年這段時間李克勤粵語歌扛把子的地位。李克勤是唱著譚詠麟的歌出道的,算是後生晚輩,但譚校長其實很早就很看好李克勤了,意欲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名氣組建新四大天王(李克勤,古巨基,許志安,梁漢文),無奈時代背景成就了另一個四大天王。
  • 「四大天王」27年同臺往事,一部香港樂壇狂想曲
    同時,張學友因其歌唱實力為大眾喜愛,這三人便又被樂壇合稱為「三劍客」。1991年,郭富城憑藉一首《對你愛不完》爆紅,此後他掀起的小旋風由臺灣席捲至香港。此時,在《東方日報》等媒體的造勢下,這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歌手被封為「四大天王」,並一度沿用至今。
  • 香港流行歌曲發展歷程輝煌20年(譚張爭霸-四大天王)
    不過在四大天王確立了樂壇地位之後,他們都大受影響,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都或快或慢地滑落。李克勤:在李克勤剛冒頭之時,譚詠麟和張國榮不約而同地將其點為自己的接班人,但克勤本人的偶像是譚詠麟,他的聲線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阿倫,當其時是甚受歡迎的學生情人。
  • 香港歌壇四大天王的由來!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香港流行文化的其中一個現象,代表人物為九十年代香港最受歡迎的四名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由大至小順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後),四人於八十年代先後加入娛樂圈成為歌手及演員,在九十年代初期各自冒起,並於1992年同時被傳媒稱為「
  • 四大天王差點毀了香港樂壇,多虧了他,發現了百年難遇的陳奕迅
    2020-06-15 00:18:20 來源: 寶媽知識 舉報   90年代,四大天王盛行
  • 香港四大天王,可是還有另一位天王,你知道嗎?
    香港大佬四大天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在當年的香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不得不感慨歲月不饒人,如今四大天王都已經老了,劉德華和郭富城還在娛樂圈活躍,張學友和黎明也是有點活躍,當年還有第五位天王,只不過最終被踢出來了,
  • 1989年和2004年,華語樂壇步入鼎盛,神仙打架也不過如此
    然而近幾年的華語樂壇卻顯得不盡人意,老一輩的唱將開始逐漸淡出,可是新生代歌手卻很少有能夠接力的存在,即便出現了像華晨宇、梁博、鄧紫棋這樣的人物,但是從整體角度來看水平依舊偏低,甚至說得難聽一點成功席捲大江南北的歌曲十分有限,相比起華語樂壇最鼎盛的兩個時期實在是相距甚遠,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華語樂壇曾經的巔峰時代吧。
  • 香港四大天王封神戰,誕生的還有第五天王,實力比肩劉德華張學友
    香港的TVB鑄就了多少影評經典造就了多少個影帝影后,他們整個香港娛樂圈的貢獻有目共睹,作為香港的守衛者——飛虎隊也是香港最為驕傲的團隊讓多少香港市民感到安心,還有香港的港姐選美和維達利亞灣都是香港發展至今值得驕傲的,但是在四大天王鼎盛時期卻擊敗他們成為香港文化符號之首,可想而知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 林子祥在香港的地位有多高?
    林子祥在香港樂壇,大概與同時代的陳百強為雙傑之一,伯光覺得,兩人應該還是要次於香港樂壇教父許冠傑,和香港樂壇的代表羅文。港臺曾經是華語流行文化中心,香港在一段時間與臺灣不分軒輊。而說到鼎盛時期的香港歌手,感覺人數有很多。實際上,香港樂壇男歌手排名,基本可以這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