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歌壇四大天王的由來!

2020-12-07 江水如鏡聊歷史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香港流行文化的其中一個現象,代表人物為九十年代香港最受歡迎的四名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由大至小順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後),四人於八十年代先後加入娛樂圈成為歌手及演員,在九十年代初期各自冒起,並於1992年同時被傳媒稱為「四大天王」,取代了八十年代中期以來譚詠麟和張國榮在香港樂壇的地位,自九十年代至今在音樂、影視、舞蹈、商業、慈善等領域均獲得傑出的成就,在華人社會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隨著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等八十年代知名歌手相繼淡出香港流行樂壇,張學友、劉德華、李克勤、草蜢和Beyond樂隊等歌手於九十年代初開始冒起。黎明在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因主演電視劇而受到觀眾的注意,歌唱事業也發展理想,唱片銷量排行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前列,當中專輯《是愛、是緣》更成為1991年IFPI最高銷量唱片專輯。黎明和劉德華的形象同屬偶像派,曾被媒體稱為「藝壇雙子星」,也有媒體將他們二人及張學友統稱為「三劍俠」。1990年尾,郭富城在臺灣演出機車廣告,開始受到關注,隨後灌錄了三張國語大碟,其中《對你愛不完》及《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等歌曲紅遍港澳臺,1992年初以歌手身份返回香港發展。

於是這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從此便合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市民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另一說法則是前香港電臺助理廣播處長張文新在1992年香港電臺「太陽計劃」活動上,邀請四人同臺表演並即場向香港傳媒封四人為四大天王。

相關焦點

  • 四大天王之後的香港歌壇,為何再無天王巨星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四大天王之後,香港歌壇從此再無天王,當年香港歌壇出一個紅一個,大陸歌壇許多歌手也是經過香港歌壇這一關而紅遍天下,成為天王天后,最成功的典型就是王菲與黎明,一位天后,一位天王。然而,現在的內地歌手不需要過香港歌壇這一關同樣能夠紅遍華語歌壇,而香港歌手即使到大陸來也沒有影響,總之,香港歌壇似乎已經沒落,尤其在大陸歌壇面前,香港歌壇除了當年的幾位天王還在掙扎之外,似乎已沒有新人,更談不到有天王級的歌手出現,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香港四大天王稱號的歷史由來,以及他們的成名史?
    香港四大天王,那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歌王劉德華,歌神張學友,歌聖郭富城,歌仙黎明。這四個人絕對是香港歷史上最紅的明星。可是大家知道「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歷史由來嗎?當年香港第一代明星張國榮和譚詠麟退出舞臺之後,香港樂壇出現了一段真空期。這一時期,劉德華、張學友佔領先機,隨後,黎明意外的火箭式躥紅使他跟張學友、劉德華一起被稱為「三劍客」。最後,郭富城又以開掛的速度站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
  • 香港歌壇最落寞的人:他們被四大天王牢牢壓制,李克勤最是幸運!
    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首次將四人統稱為「四大天王」,名字由此而來。香港四大天王獨步歌壇,牢牢掌握了香港流行歌壇的制霸權利。譚張爭霸結束後,歌壇最具影響力的歌手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香港歌壇面對真空期,急需一批有實力有魅力的歌手帶領樂壇繼續發展。張學友、劉德華搶先一步,開始作為新人在樂壇嶄露頭角,緊接著黎明、郭富城迅速爆紅。
  • 四大天王合體選秀重振香港歌壇?劉德華英明一世,這次未免太天真
    老一代歌神許冠傑、歌聖羅文、歌隱林子祥等人拉開粵語歌壇的大幕,譚詠麟和張國榮的「譚張爭霸」讓粵語歌壇更上一層樓。90年代,伴隨著四大天王的橫空出世,香港歌壇迎來黃金盛世。回望前塵,香港歌壇與四大天王就像一根藤上的葫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麼,盛世不再的香港娛樂圈,劉德華即便把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全都拉過來幫忙,一檔音樂選秀節目能否再造粵語歌壇的巔峰,真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時間飛快,歲月無情,香港歌壇四大天王真的老了?
    上個世紀80到90年代是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時期。歌壇新老交替,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脫穎而出,迅速走紅,迅速成為香港娛樂圈的中堅力量。後來被冠以香港「四大天王」的頭銜,在當時娛樂圈地位無人能撼動。
  • 四大天王名字的由來以及各自的成就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及黎明。四大天王的名字的由來有一種說法,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的樂壇,被張國榮和譚詠麟所統治,兩位巨星難分上下,粉絲都眾多。
  • 香港四大天王 一直未被超越的傳奇
    張國榮的走紅,對後來的香港樂壇和四大天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黎明四人的歌曲佔據了香港四大頒獎典禮的七層獎,因而方逸華(邵逸夫第二任太太)將他們稱為「四大天王」。同年,香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四人,並附上了一首打油詩: 床前劉德華 疑是張學友 舉頭望黎明 低頭郭富城 當然關於四大天王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香港「演唱會之父」
  • 香港四大天王的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想必是許多人的青春了,他們分別是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香港四大天王的稱號確定於1992年,當時由於「譚張爭霸」的結束,張國榮和譚詠麟兩位實力唱將宣布不再參與任何音樂獎項,而四大天王憑藉這一機會迅速走紅,成為當時香港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
  • 香港歌壇最高榮譽,四大天王3位都沒有,鄧麗君死後才獲獎
    裡程碑式的四大天王,只有歌神張學友拿下了這個兩個獎項的大滿貫,劉天王、黎天王和郭天王,恐怕都遙遙無期。大家都喜歡揶揄「雙周一成」,除了周潤發之外(三個金像影帝、兩座金馬影帝),成龍大哥和周星馳都不怎麼拿獎。這麼論起來的話,四大天王比他們要尷尬一萬倍。畢竟周星馳和成龍的影壇業績在那擺著,星爺雖然沒有拿到金像金馬的影帝,但拿過兩個頒獎禮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 香港四大天王封神戰,誕生的還有第五天王,實力比肩劉德華張學友
    香港的娛樂圈曾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圈子,無論電影、電視劇、歌壇都是讓很多藝人想要去發展的地方,影視界的TVB不知出了多少經典,曾經的歌壇也創造出了多少讓人廣為流傳的歌曲,比如曾經香港歌壇的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在整個娛樂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聲震華人世界,而他們的發展並不僅僅僅限於歌壇
  • 香港「四大天王」,你不能不知道的故事!
    說起香港四大天王,承載了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回憶,他們的魅力迷倒了無數少男少女,甚至說撐起的華語樂壇的半邊天也不為過,今天我們就來八卦一下香港「四大天王」的一些小故事。香港「四大天王」NO.1 四大天王封號的由來1990年代初,譚詠麟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
  •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86至1996年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的確,在這10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締造了太多的電影佳話,留下了無數光輝璀璨的記憶。同時,在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而身處在那個黃金年代中的四位娛樂寵兒,更是通過各自的歌聲和銀幕形象,與無數觀眾一同走過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巔峰時代。
  • 都說香港四大天王都很出眾,你認為香港四大天王中,誰是最帥呢?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臺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華語樂壇,我想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因張國榮、譚詠麟的相繼退出,在年輕的一批歌手裡,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得到了圈內圈外的眾人認可,並於1992年被Tvb高管方逸華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他們是香港娛樂圈發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超級偶像明星,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四大天王」的稱號,到底是怎麼來的?
    「四大天王」到底是怎麼來的?譚張爭霸,兩敗俱傷,從中得利的是四大天王,特別是張學友。張國榮1977年出道時,譚詠麟已經是當紅歌星。他比譚詠麟做的更徹底,宣布從此退出歌壇。之後一兩年,許冠傑、林子祥、陳百強等巨星由於年齡、身體等原因,也逐漸隱退。一時間,香港娛樂圈相當的寂寞,進入了無巨星的時代。甚至出現了各種活動典禮的獎項,不知道該頒發給誰的荒唐而尷尬的局面。
  • 臺灣四大天王為何沒香港的有名? 但都是天王殺手
    一說起四大天王,你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肯定就是香港的這四位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當然,我也是如此,這是所有80後共同的美好回憶,他們四位見證了香港的黃金年代,他們在影視與音樂方面多面開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 「四大天王」與「譚張爭霸」前,歌壇哪些歌手屬一線當紅明星?
    眾所周知,歌壇「四大天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90年代全面上位,直到至今還是人氣高漲。而在「四大天王」之前,歌壇最有名的就是「譚張爭霸」了,那時候的歌壇,除了男歌手譚詠麟,張國榮和陳百強之外,還有女歌手梅豔芳,徐小鳳,葉倩文,林憶蓮等人,幾乎紅透了亞洲華語歌壇,使得粵語歌真正雄霸一方,風光一時無二。那時候的粵語流行音樂正屬於成熟期,他們那一代當紅明星就是最大功臣,許多代表作非常值得收藏和欣賞,直到至今一樣這麼受歡迎!
  • 被高估的歌壇巨星,曾放言四大天王不行,最後自己卻銷聲匿跡
    八十年代後期的華語歌壇,是屬於港臺男歌手的時代,那時候的香港歌壇有譚詠麟和張國榮,臺灣歌壇除了李宗盛齊秦外,暫時還沒有能和譚張抗衡的同輩歌手。因為在這一年,有三位香港男歌手異軍突起,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他們被香港媒體稱為「三劍客」,1991年的他們,開啟了屬於自己的事業高峰,人氣不斷高漲,對臺灣歌手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也包括了王傑。到了1992年的時候,臺灣歌手們被打壓的局面就更明顯了,因為這一年隨著郭富城的加入,「三劍客」變成了「四大天王」,正式開啟了屬於四大天王的時代。
  • 四大天王與哥哥的關係
    相信喜歡香港明星的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甚至還非常奇怪:要說「哥哥」張國榮,比「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他們唱得可要好多了(只有張學友還好一點),在粵語歌壇僅有黃家駒因為「哥哥」雖然比「四大天王」大不了幾歲,但他天資過人、星路坦蕩,出道比較早(1977年),加上四大天王剛出道的時候張國榮教他們一些表演的技巧等等。為人熱心平易近人,到1989年就主動離開了歌壇,直到幾年後再次復出,但只以拍電影為主。
  • 與香港四大天王相比,誰是你心中的臺灣四大天王呢?
    也就在差不多他們的同時期,有幾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優秀歌手,同樣有著不俗的實力和影響力,他們幾人當中誰才是你心目中的臺灣四大天王呢?1990出道的他,直到97年以一首《心太軟》紅遍大江南北,隨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傷心太平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天涯》、《死不了》等金曲也讓他成為華語歌壇天王級的人物。時光荏苒,連當初的小齊哥現在也已經過了50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