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天王 一直未被超越的傳奇

2020-12-08 騰訊網

香港四大天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儘管他們現在都已變老,但是誰也不可否認他們當年所開創的時代。截止目前,沒有任何的明星超越他們當年創造的神話。即使到了現在,他們仍然是一個傳奇,一個時代的代表,一個被大家尊稱「四大天王」的四個人。那麼四大天王是什麼時候「冊封」的?是怎樣產生的?什麼時候結束的?結束後他們各自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為什麼四大天王之後一直未被超越?星關係小編接下來就為大家揭秘。

1、四大天王的誕生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離不開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四大天王也不例外。當然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個問題我們不去深究,畢竟,有時候這個很難去說清。正如法國大革命時拿破崙使得法國成為了橫跨歐亞非大陸的超級帝國,那麼這是時勢造就了這位英雄,還是英雄開創了那個時代,真的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講的清。小編認為,任何人都不能脫離了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在時代的背景下的基礎上去分析四大天王誕生的原因可以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更加客觀的認識。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60年代——天王出生的年代

四大天王都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他們的出生時剛好是電視起步發展的階段,比如美國的甘迺迪就是美國的第一位「電視總統」。那時候邵逸夫等人在1967年11月19日創辦了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這是當時香港第一家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所以一般也將其稱為香港無線電視臺、三色臺等,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TVB。誰也沒想到正是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電視臺建立,對以後四大天王都或多或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木有感覺歷史有時候總是具有某種巧合性?

70年代——天王開闢道路的年代

到了70年代,許冠傑的演唱《鐵塔凌雲》成為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之作,在他之前粵語歌曲一直被扣上了「低等」的帽子。他的《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等專輯,提高了粵語歌曲的地位,同時也開創了香港文化向全世界輸出的新時代。同樣也是在這個時候,1972年TVB開辦了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可能TVB當時也沒有想到,從這個班裡走出來的多期成員後來有許多人都成為了香港和整個華語世界的大明星,撐起了香港甚至整個華語圈的半壁江山,可謂是香港娛樂圈中的「黃埔軍校」。當然,這些都為四大天王的成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80年代——天王出道的年代

當時間來到80年代時,香港流行樂壇已是群星薈萃,電影和電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TVB也步入了「邵逸夫時代」,這也是TVB發展最好與最快的10年。

1981年

這一年,時年20歲的劉德華順利考進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並在同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和首部電視劇《江湖再見》,在劇中飾演以販賣婦女為生的小混混阿龍,這部電視劇獲美國電視節電視劇特別獎。

1982年

這一年,劉德華以甲級優異成績畢業後任無線電視臺演員。同樣在這一年,劉德華參演了《獵鷹》首度擔任男主角一炮走紅,正式出道。在四大天王中,劉德華出道最早。

1983年

1983年由於TVB力捧,劉德華參演了《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幾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一躍成為香港無線的當紅小生,並與湯鎮業、苗僑偉、梁朝偉、黃日華並稱為「無線五虎」。

這一年,香港樂壇出了個大事件:TVB開始舉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評選年度十大金曲。誰也沒想到這個獎後來成為了影響香港整個樂壇的獎項。

同樣在這一年,張國榮憑藉以《風繼續吹》成名。張國榮的走紅,對後來的香港樂壇和四大天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1984年

1984年TVB十大勁歌金曲的基礎之上再次增設了金曲金獎與年度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至此,香港最受關注的評選誕生,同時這也意味著歌迷有了為偶像角逐的最大戰場。

這一年正當劉德華在電視圈紅火的時候,23歲的航空公司職員張學友懷著對音樂無限嚮往,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最終憑藉《大地恩情》奪得冠軍,並籤約了寶麗金唱片公司,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正式出道。

同樣在這一年,TVB的藝員訓練班改制,分為藝員招募、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半年,當時19歲的郭富城在朋友代為報名下考入TVB舞蹈訓練班,畢業後多次與數位大牌歌星伴舞,其中就有梅豔芳、周慧敏等女歌手,從小舞蹈藝員成為「無線十虎」。

1985年

1985年郭富城因為在健美小姐選舉的歌舞表現突出,受到時任TVB藝人經理馮美基的賞識。同樣這一年劉德華與無線合約到期,事業上遭遇了滑鐵盧,並開始轉戰歌壇。

這一年張學友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

1986年

1986年,邵逸夫主動出面調解,劉德華和TVB雙方冰釋前嫌,握手言和。這一年郭富城出演了《成吉思汗》、《太平天國》等電視劇,正式出道,但當時在劇中多是配角和龍套,並未引起足夠關注。

同樣是在這一年,十九歲的黎明從英國普林斯頓大學返回香港,路遇星探邀其參演電影,讓他對演藝事業產生了興趣,但這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最後黎明父親表示如果他能進入前三名,他就可以留下來,不必回到英國。結果,黎明參加了華星唱片和香港無線TVB合作舉辦的「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並以一首《絕對空虛》獲得了第三名,恰好不用回英國。在節目結束後,黎明籤約了華星唱片公司,正式出道。

儘管這一年四大天王都已經出道,但相對來說都不是特別紅火,當時最受歡迎的歌手是張國榮與譚詠麟。在這一年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張國榮憑藉《有誰共鳴》拿到金曲金獎,打破了譚詠麟對這一獎項長達2年的壟斷。至此,香港流行音樂歷史上的史詩對決——「譚張爭霸」,就此上演。在頒獎典禮結束後,雙方歌迷爆發了大規模群毆,幾千個譚迷和榮迷在會場外打得頭破血流,場面完全失控,張國榮在停車場裡被困了整整六個小時才脫身。可見,當年的追星已經很瘋狂有木有?

1987年

1987年黎明因在《男兒本色》中出演反派「謝森」,一炮走紅。

這一年,郭富城轉入無線藝員訓練班成為藝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是當時無線銀河十星之一。真是厲害了,我們的舞神!

這一年譚詠麟被媒體的「買獎事件」搞湊,在這一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譚詠麟宣布從此不再參加有任何音樂歌曲比賽的節目。至此,譚詠麟宣布退出歌壇。

1989年

譚詠麟退出歌壇對張國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一年,張國榮宣布徹底封麥,從此不再唱歌。至此,橫跨香港80年代中後期的「譚張爭霸」就這樣宣告結束。這意味著兩位天王級別的歌星在當時十大金曲中可以佔到六七首的時代也同時結束。他們的退出,為四大天王的紅火讓出了道路。

在那個快速發展的年代,歌迷們還是希望有人再次繼承他們的輝煌,於是四大天王終於橫空出世。

2、四大天王的冊封與結束

90年代——天王輝煌與落幕的時代

1990年

1990年是四大天王快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郭富城跑到臺灣發展,因為在此之前他一直在香港是一個跑龍套的角色,雖然出道但並不出名。年初,郭富城在臺灣拍攝了一則光陽機車DJ1-RR的廣告一炮走紅。

走紅後,又出演了愛之味浪情巧克力飲料廣告,其中廣告詞「你是我的巧克力」廣為流傳。

隨後被經理人劉瑋慈相中,邀請郭富城加入福隆傳播公司,並在這一年9月推出了推出首張國語大碟《對你愛不完》,開啟了他的演藝生涯之旅。

在這一年,發行第一張專輯《LEON》,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銀獎。

在這一年,劉德華憑藉電影上的人氣和優勢拿下了無線的最受歡迎男歌手。

張學友成為了寶麗金唱片公司主打的明星。

1991年

1991年張學友因為《情不禁》《一顆不變心》兩張專輯,橫掃各大排行榜前三,從此,香港樂壇步入風聲水起的時代。

同年劉德華推出得《我和我追逐的夢》《來生緣》等歌曲不僅榮登當年各個流行音樂榜榜首,而且成為了流傳久遠的經典歌曲。

黎明在這一年推出了連續推出《是愛是緣》《今夜你會不會來》《我的感覺》《傾城之最》四張專輯,同樣在當年橫掃多項大獎。和劉德華、張學友一起被稱為「三劍客」。

同樣在這一年,郭富城再次「殺回」香港,推出《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等粵語專輯,從而形成搶購熱潮,勇奪四白金(100萬/一白金)銷量後,並憑藉自己良好的舞蹈功底,俘獲了不少人的心。

1992年

1992年在香港頒獎典禮上,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四人的歌曲佔據了香港四大頒獎典禮的七層獎,因而方逸華(邵逸夫第二任太太)將他們稱為「四大天王」。這或許是方逸華當年在頒獎典禮上無意喊他們說出的一句話,但是被歌迷和社會普遍接受,所以接下來媒體和外界不斷的烘託才正式用四大天王來形容這四個人。同年,香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四人,並附上了一首打油詩:

床前劉德華

疑是張學友

舉頭望黎明

低頭郭富城

當然關於四大天王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將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結果收到了市民的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近。

正如沈從文在《箱子巖》中所說的那樣:「誰能知道人的歷史究竟是怎樣書寫而成的呢?」四大天王的由來,是不是有種世事難料的感覺?

至此,四大天王的時代正式開啟,壟斷了香港乃至華語樂壇,成為樂壇的一個縮影,影響力迅速波及整個大中華地區和亞洲,風靡至今。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我國誕生了第57個民族——追星族。

1993年——1999年(高潮與謝幕)

在1993年張學友推出第二張國語唱片《吻別》,在全球唱片銷量達到400多萬,打破多個地方的唱片歷史最高銷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張學友得到「歌神」的封號,他的歌唱事業亦達到最高峰;劉德華的白金唱片(銷量超過5萬) 達到了60張;郭富城的舞技得到了亞洲各國的承認,獲封「亞洲舞王」;黎明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男歌星。當年春晚上的小品《追星族》,就真實記錄了當時小青年們的追星熱潮。

在這一年,香港演藝界「減災扶貧之星」抵京,四大天王也受邀參加,這也是他們四人在冊封「四大天王」稱號後第一次同臺演出,並同時在人民大會堂演唱了《青春舞曲》。

1995年張學友連續在世界各地進行了100場次的巡迴演唱會,並於同年推出了一張銷量驚人的唱片《真愛新曲+精選》,銷量超過1000萬張,為歷史銷量最高華人唱片;這一年劉德華在春晚上演唱了《忘情水》。黎明在這一時期出演了《墮落天使》《玻璃之城》《半生緣》等多部經典文藝片,由他主演的電影《甜蜜蜜》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1997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二名。郭富城也在這一階段出演了《浪漫風暴》、《風雲》等作品。其中《風雲》更是以4150萬的票房成績登頂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郭富城也迎來了自己第一個電影事業的高峰。

1999年,隨著黎明宣布退出歌壇,四大天王的時代結束了。

3、各自為戰

2000年後,四大天王步入了各自為戰。

劉德華

劉德華在螢屏上不斷出現,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優秀作品,比如《天下無賊》、《新少林寺》等,今年劉德華監製的《東方華爾街》已經準備上映,在播出之前就贏得了口碑的飄紅。不僅如此,劉德華截止到2010年新歌專輯有50多張,一直處於華語歌壇的顛峰狀態。其實劉德華獲得的音樂獎項至今已超過400個,早在2000年就已經以累計收穫292個音樂獎項成為粵語歌手之冠而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中。

在家庭方面,劉德華在2008年已經和朱麗倩結婚,2012年5月9日,劉德華的妻子朱麗倩生下一個女兒。2016年3月,劉德華的妻子朱麗倩懷上第2胎。華仔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張學友

張學友在新千年後,飾演過動作片、喜劇、文藝片、正反派等角色,且片酬不高,所以又被許多香港電影界人士稱為「最具價值性」和「最物美價廉」的實力派演員。2002年憑藉文藝片《男人四十》獲得印度新德裡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07年在香港星光大道留下手印。2010年主演文藝片《月滿軒尼詩》。2015年主演《澳門風雲3》。在家庭方面,他是四大天王中最早結婚的,1996年就與羅美薇在英國倫敦註冊結婚,2000年,張學友的大女兒張瑤華出生,2005年張學友的次女張瑤萱出生。如今他的兩個女兒都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其實,張學友在2007年3月-2008年1月之間,舉辦105場「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經由金氏世界紀錄認可,打破歌手舉辦系列演唱會的場次紀錄。現在,張學友好像已經成為了「逃犯的剋星」,在他的演唱會上已經有多名逃犯被抓。對於逃犯剋星的稱號,張學友也幽默地進行了回應:感謝你們來。

郭富城

郭富城在進入千禧之年也出演了多部影視劇,比如《寒戰》就是舞神帶給我們比較優秀的作品。也正是這部電影,郭富城再次迎來自己電影事業的高峰。在家庭方面,郭富城與名模方媛結婚了,並育有一個孩子。可謂也是愛情事業雙豐收。最近,香港媒體拍到郭富城全副武裝,現身街頭,在跑馬地買盒飯。廣大網友猜測是為妻子方媛帶飯,簡直是開啟寵妻狂魔模式。

黎明

黎明曾經多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2年憑《三更之回家》奪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該片亦打破了港產片在泰國的票房紀錄。如今的黎明,依然活躍於各大螢屏之中,並且獲獎無數。2008年,黎明與樂基兒結婚,但這場婚姻僅維持了4年,2012年,兩人離婚。2018年,黎明在社交網站上宣布自己當爸,但具體妻子是誰一直是迷。據傳是32歲的女助手阿Wing,但雙方均未正面回應。

相關焦點

  • 香港四大天王,曾偷走了多少人的青春歲月
    香港四大天王的傳奇,只要深入了解過娛樂圈前三十年前的發展狀況的人都會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能擁有如此高的頭銜,可想見這四個人的影響力有多爆,但說起這 個偶像團體的起源,卻是缺少點儀式感。而唯一實力派的張學友也保持非常強勁的勢頭,合稱香港他們三人被稱為樂壇「三劍客」。1992年,郭富城以亞洲舞王的頭銜迅速走紅,奠定了香港樂壇TOP4的地位,靠著媒體的關注與炒作,四大天王便誕生了。
  • 香港四大天王的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想必是許多人的青春了,他們分別是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香港四大天王的稱號確定於1992年,當時由於「譚張爭霸」的結束,張國榮和譚詠麟兩位實力唱將宣布不再參與任何音樂獎項,而四大天王憑藉這一機會迅速走紅,成為當時香港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
  • 四大天王之後的香港歌壇,為何再無天王巨星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四大天王之後,香港歌壇從此再無天王,當年香港歌壇出一個紅一個,大陸歌壇許多歌手也是經過香港歌壇這一關而紅遍天下,成為天王天后,最成功的典型就是王菲與黎明,一位天后,一位天王。其實,當年中國內地的許多歌手也在嘗試,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是李谷一,春晚一人獻唱9首歌曲,其中的《鄉戀》就與香港歌壇的唱法類似,也是一首愛情歌,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改寫,以後也似乎不可能被改寫。正是香港歌壇的流行唱法和愛情歌曲給內地歌壇帶來了新鮮感,讓當年的香港歌壇的歌手紅遍大陸內地,從而紅遍整個華語歌壇,出來一個紅一個,四大天王就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華語樂壇,我想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因張國榮、譚詠麟的相繼退出,在年輕的一批歌手裡,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得到了圈內圈外的眾人認可,並於1992年被Tvb高管方逸華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他們是香港娛樂圈發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超級偶像明星,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香港歌壇四大天王的由來!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香港流行文化的其中一個現象,代表人物為九十年代香港最受歡迎的四名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由大至小順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後),四人於八十年代先後加入娛樂圈成為歌手及演員,在九十年代初期各自冒起,並於1992年同時被傳媒稱為「
  • 極品視聽-紅到現在的香港四大天王巨星
    80到90年代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在這十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鑄造了太多的電影傳奇,留下許多讓人難忘又美好的記憶。當然,在這十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榜樣就是捧紅了以"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因此進入了一個尤其活躍的黃金時期。
  •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86至1996年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的確,在這10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締造了太多的電影佳話,留下了無數光輝璀璨的記憶。同時,在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而身處在那個黃金年代中的四位娛樂寵兒,更是通過各自的歌聲和銀幕形象,與無數觀眾一同走過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巔峰時代。
  • 香港四大天王,可是還有另一位天王,你知道嗎?
    香港大佬四大天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在當年的香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不得不感慨歲月不饒人,如今四大天王都已經老了,劉德華和郭富城還在娛樂圈活躍,張學友和黎明也是有點活躍,當年還有第五位天王,只不過最終被踢出來了,
  • 時間飛快,歲月無情,香港歌壇四大天王真的老了?
    上個世紀80到90年代是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時期。歌壇新老交替,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脫穎而出,迅速走紅,迅速成為香港娛樂圈的中堅力量。後來被冠以香港「四大天王」的頭銜,在當時娛樂圈地位無人能撼動。
  • 李宗盛「撿」回來的3個樂壇傳奇,梁靜茹成天后,他超越四大天王
    李宗盛「撿」回來的3個樂壇傳奇,梁靜茹成天后,他超越四大天王都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歌和周星馳的電影非常相似,每經過一段歲月,就會品出不一樣的味道。而李宗盛除了自己唱歌非常出色之外,他創作的詞曲更是很多人心目中無法超越的傳奇,可是要說到李宗盛最為人稱道的一點,還是它音樂教父這個稱號,因為被李宗盛發掘捧紅的歌手數不勝數,我們熟悉的就有梁靜茹、辛曉琪、周華健、張信哲和光良等一眾歌壇傳奇,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被李宗盛「撿」回來的三個樂壇傳奇。
  • 記憶香港,80後永遠的四大天王
    20世紀的90年代,在大陸,老方對香港的印象大都是通過娛樂雜誌和電影錄像得來的,對我而言,黎明、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排名不分先後)這四大天王就幾乎代表了香港的娛樂圈。四大天王從日記本封面插圖,各種音樂盒貼紙,到自習課前的歌曲,錄像廳的警匪片,四大天王絕對是80後的第一偶像。
  • 他們從內地到香港,四大天王地位差點不保,可惜只是曇花一現
    他們從內地到香港,四大天王地位差點不保,可惜只是曇花一現一直以來,我們國內音樂界湧現出了不少的人才,有很多人在以前的時候都是比較火的,他們一些作品傳唱度也非常的高,名聲也是非常大。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香港四大天王一直都有著很高的地位,而且在音樂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高的,他們不論是唱片的銷量還是演唱會的票房都是遙遙領先。而且根據相關的統計稱當時他們的影響力也已經達到了20年之久,直到現在他們在大家的心目當中地位仍然是非常高的。
  • 與香港四大天王相比,誰是你心中的臺灣四大天王呢?
    我們都知道上世紀90年代,四大天王橫空出世之後,幾乎壟斷了音樂界的所有獎項,人氣和自身實力在那個時代幾乎沒有可以與之媲美的,直到1999的時候,他們相繼宣布不再參與音樂獎項的評比之後,他們的時代才可以說是結束了,這樣也給了後來的新人更多的機會。
  • 香港的「四大天王」,李克勤為什麼沒有成為「四大天王」呢?
    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崖西,中國香港歌手,演員,主持人。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 1986年,推出首張同名EP《李克勤》。
  • 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最有錢,你們肯定不知道!
    在上個世紀,香港最有名的莫過於這四大天王,每個人要顏值有顏值,要實力有實力。雖然時間過那麼久了,但是他們依然留在人們心中,他們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一個經典,如今的他們依然風風火火!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一直都是娛樂圈的熱點,當年四人可謂是風靡全國,四大天王的稱號也一直沿用至今,到如此依然沒有人能夠撼動他們的地位。最活躍的當屬劉德華了吧。說實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劉德華,長得帥是一方面,但也不全是吧。因為他努力,敬業,對拍戲,拍電影的專業和對人對事的誠心。
  • 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 四大天王同臺獻唱
    圖/CFP 版權作品,請勿轉載四大天王同臺獻歌慶回歸表演項目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和黎明同臺合唱香港特區成立十周年紀念主題曲《始終有你》。四大天王同臺演出,正好重演10年前回歸的盛會,也造就了四大天王難能可貴的聚首,因為以前四大天王合作的傳聞一直甚囂塵上,不乏以慈善之名舉行演唱會等,甚至年初還傳出黎明為善事主動邀請另外三大天王合作,但除了2003年於「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合唱張國榮的名曲《當年情》以作悼念和緬懷外,所有傳聞均屬流言,沒有一項成事,四人一直各忙各的事情。
  • 香港四大天王的勁歌金曲,你知多少?
    四大天王合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香港,有這樣四位最受歡迎的歌手,他們的歌紅遍了整個香港,甚至到其後來,影響力迅速蔓延到大中華地區和亞洲。當然,現在依舊也很受大家的歡迎。為什麼稱他們為四大天王?因為他們每個人的演技在那個年代,甚至說是在現在,都是無可挑剔的。而在歌壇的地位,更是難以撼動。所以今天,一起來看看,四大天王的勁歌金曲都有哪些吧!劉德華
  • 都說香港四大天王都很出眾,你認為香港四大天王中,誰是最帥呢?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臺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
  •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票房超越《神都龍王》是大概率事件?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定檔7月27日上映,淘票票上的想看指數僅次於開心麻花的《西紅柿首富》,前兩部贏得的不錯的口碑培養了這個系列的鐵桿粉絲。至於這即將上映的第三部,能不能超越前兩部的票房與打分,小編鬥膽預估一些《四大天王》的基本走勢。
  • 香港四大天王稱號的歷史由來,以及他們的成名史?
    香港四大天王,那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記憶。歌王劉德華,歌神張學友,歌聖郭富城,歌仙黎明。這四個人絕對是香港歷史上最紅的明星。可是大家知道「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歷史由來嗎?於是就靈機一動把他們四個人和歷史上佛教有名的四大天王聯繫起來,稱他們為「四大天王」。當時也就是隨便一想,沒想到這個名稱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於是「香港四大天王」就此廣泛傳開。下面我們來聊一聊四大天王各自的成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