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家族為什麼能夠長盛不衰,看看曾國潘的這四條遺囑就知道了!

2020-12-14 人生處世智慧

俗話說:「盛不過三代。」這仿佛成了大多數富貴官宦人家難以逾越的魔咒。但是曾氏家族代代英才層出不窮,探索曾氏家族長盛不衰的奧秘,發現曾國藩留給後代的「四條遺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哪四條遺囑呢?

一.慎獨則心裡平靜

慎獨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修養,在沒有任何人監督的情況下,能夠嚴格的按照道德情操來做事,不做任何有違做人原則的事,這其實是培養道德的重要方法。能夠慎獨的人就可以做到問心無愧,面對天地和鬼神的質問也不會有退縮的時候。做人如果沒有愧疚的事,那麼就能做到心境坦然,心情愉悅,這也是養心最好的方法了。

二.主敬則身體強健

如果對人對事做到誠敬,那麼內心就會專一純淨,內心的汙染越來越少,身體就會越來越強健。「心誠則靈。」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誠敬,誠敬能夠開發一個人的智慧,有一分誠敬就能獲得一分利益,有十分誠敬就能獲得十分利益,內心虛偽的人到最後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生活中,如果你對自己的師長不恭敬,那麼你肯定學不到什麼技能的,所以主敬也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基石。

三.追求仁愛則人高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當一個在才能和智慧尚未顯現出來的時候,就應該克己復禮地修持好自己,當智慧和才能都顯達了,自己覺悟了,就應該去幫助別人去除困苦,這就是仁愛的體現,這種自強而慈悲的發心有誰會不高興呢?讀書學習從淺近來說就是為了求得一個能夠養家餬口的技能,但是一個人的眼光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做人應該把提高自己的品行和思想上的境界作為根本,只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感召到吉祥的事物,而它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

四.參加勞動則鬼神敬重

一個人每天所付出的勞動力和他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飲食對等的話,那麼別人看到了就認為他是個自食其力的人,大家都會贊同他,鬼神也會敬重他。農夫農婦終年忙忙碌碌,辛勤勞作換取數擔糧食數尺布,這是非常吉祥的事。而有些富家子弟憑著祖上的所積累的財產,每天安逸享樂,每餐都是美味佳餚,身穿錦衣繡袍,高枕無憂,一呼百應,卻不做一件事情,這其實是最悲哀的事情,鬼神也不會贊同的,這樣註定不會長久的。

曾國藩的遺囑不僅對其後代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對現代人的修身養性也有極大地借鑑作用,曾家後裔遵守先祖遺言,遠離鈎心鬥角的政界,潔身自好。所以能夠實現 「長盛不衰」的遺願。

相關焦點

  • 曾氏家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的秘密
    曾國藩家書保留了哪些教育秘密,使曾氏家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呢? 鹹豐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國藩寫給兒子曾紀鴻的信中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 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2條秘訣,你若讀懂一個,家業可興!
    所以說,道德傳家,最為長盛不衰,最能興旺發達。而且,晚清名臣曾國藩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自曾國藩開始,兩百多年來,八代人中無一「敗家子」,子孫後代中出了有名望的人才共240餘人,有近200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眾多留學歐美或日本等國,其中取得博士、碩士和獲得院士、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職稱的多達百餘人,曾氏家族顯然構成了一個名聲遠播的華夏望族。
  • 簡簡單單四個字,道出了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時至今日,他子孫已經傳至第八代了,但人們發現曾國藩家族代代人才輩出,僅博士、教授這種級別的高級人才就多達200多人,而且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人們不禁要問:什麼是曾國藩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呢?其實,曾國藩在晚年著作《挺經》中就給出了答案,而且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
  • 曾公亮、曾鞏、曾國……曾氏家族人才輩出就因為做到了這一點
    說起曾氏家族你可能不熟悉,但這幾個曾氏名人你一定聽說過。思想家曾子。在孔子三千弟子中「獨得其宗」,被後世尊為「宗聖」。南豐曾氏77年間,出了19位進士。三朝為相的曾公亮,由布衣至公相,歷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編纂《武經總要》,功勳卓著。在宋朝,曾氏更是出現了「一門四相」「九位元輔大臣」「十一人被封為國公」的罕見景象。
  • 漫話家族財富傳承之一:遺囑
    這樣多種形式的財富所有權如何轉移給繼承人,如何按照自己的意願並且低成本地轉移給繼承人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相應的家族財富傳承也有多種方式,常見的形式有四種:遺囑,保險,家族信託和家族基金會。我想分成四篇分別說說這四種財富的傳承方式。先來說說最常見、最常用的傳承方式——遺囑。什麼是遺囑?
  • 除了孔家,中國歷史上哪個家族最厲害?能夠長盛不衰?
    文/小野妹子學歷史除了孔家,中國歷史上哪個家族最厲害?能夠長盛不衰?1958年3月,主席遊覽山西武侯祠,看到唐代一代名相裴度的一塊碑文,就問身邊隨行人員:「你知道裴度是誰嗎?知道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家族是哪個嗎?」沒等隨行人員回答,主席笑道:「告訴你吧,就是聞喜縣的裴氏家族。」裴氏家族位於山西省聞喜縣裴柏村,大概地點靠近黃河以東,古代稱為河東,是不是想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而裴氏家族也被稱為了河東裴氏,可以說,河東裴氏舉世聞名,是古代最著名的家族之一。
  • 探秘家族傳承:承繼有術——家族信託、保險、遺囑三利器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全球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真正可以順利完成二代傳承的家族企業僅佔30%,能夠傳至第三代的家族企業數量還不足13%,只有5%的家族企業在第三代以後還能夠繼續創造價值。可以看到,家族傳承的需求正日趨年輕化,因而也更見迫切性。
  • 韓國財閥樂天家族,遺囑再引發兄弟內鬥,家族醜聞堪比韓劇……
    當時不少人都認為,這肯定又將引發新一輪腥風血雨的家族內鬥風雲。果然近日隨著一份辛格浩在20年前籤下的遺囑曝光,樂天家族兩兄弟又開展開一場遺產爭奪戰。這對於一直與弟弟辛東彬爭奪樂天集團的辛東主來說,這份遺囑無疑是直接讓他把樂天集團拱手相讓給弟弟,他當然是不幹,於是便主張這份遺囑沒有法律效力。
  • 軍事門外漢曾國潘,如何把一群烏合之眾,打造成戰無不勝的湘軍?
    其次面臨的一大困難是軍餉問題,曾國潘的「湘軍」其實是以「團練」的名義而建的,朝廷不會撥軍餉,養著這麼多人,銀子從哪裡來呢?別無他法,只能勸大戶捐款。但這實在太難了,曾國潘帶領人勸捐了一年半,費盡口舌,一共才弄到一萬九千兩銀子,這點錢夠做什麼呢?
  • 曾國藩240個子孫無一敗家子,家族興旺的秘密就藏在這5句話裡
    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其240個子孫後代中,無一個敗家子,靠的就是其獨創的家教理論和自成一派的曾氏家風。曾國藩知道了之後,非常不高興,並發誓此生決不住新屋。曾國藩所持「勤儉」二字,終身不渝,由此,他一生官運亨通,曾氏家族也奇蹟般避開了「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 走近湘潭名人世家丨曾氏家族:修身律己成就名門望族
    【走近湘潭名人世家】曾氏家族:修身律己成就名門望族曾國藩故居富厚堂。(記者 方陽 攝) (湘潭市圖書館館藏的一套曾國藩全集,包括家書、日記、書札等供市民閱讀。在他的影響下,曾氏家族強調持家教子、修身立志,構成了一種特有的家族文化,並催生了曾氏一族從普通農耕世家到延綿兩百多年的華夏望族的傳奇。 曾國藩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型代表,吸引了諸多專家學者研究,就在去年11月28日,還舉行了紀念曾國藩誕辰206周年暨曾國藩讀書節開幕典禮。在他和家族成功的背後,究竟深藏著哪些閃光的精神力量?
  • 這才是一個家族興盛的根本原因
    我們都羨慕人才輩出的家族,都崇敬門庭顯耀的世家。那麼,為什麼有些家族能夠長盛不衰,甚至成為名門望族呢?我們都知道,企業有企業文化,校園有校園文化,那麼,一個團隊的文化究竟有多重要呢?有一位知名企業家說,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精氣神」。
  • 曾國藩:家庭能否繁榮興旺,關鍵在於這3點,你家佔了幾點
    為人父母,如果只知道給孩子創造卓越的經濟條件,卻不知道教育後代,那麼留下萬貫家財給自己的後代,必然也是坐吃山空,一代不如一代!但曾國藩家族人才濟濟,打破了「富不過三代」魔咒。提起曾國藩的大名,了解歷史的都會知道他,左右清朝的命運。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但是,這個家族能夠長期延續,自然有一種家族傳統在維繫,曾國藩的祖父星岡公有一副對聯就是答案——奉祖宗一炷清香必誠必敬,教子孫兩條正路宜耕宜讀。這兩句話看似簡單,卻是一個家族能長久下去的真理所在。到曾國藩的晚年,為了勉勵兩個兒子及諸侄輩,在《誡子書》中寫下了日課四條,作為遺囑,那就是「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簡單概括就是八個字:「慎獨、主敬、求仁、習勞。」為什麼要寫這四條呢?
  • 民正遺囑庫:《民法典》為什麼要刪除公證遺囑優先的效力
    民法典頒布的意義何在,會給老年人和繼承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什麼說「她」具有法治中國裡程碑意義,為什麼說「她」是一部有溫度尊重私權利的體系化的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正式生效實施,現有的《婚姻法》《繼承法》同時廢止,下面由民正遺囑庫發起人王林從一個遺囑和繼承服務工作者的視角來解讀這部和人民生活利益息息相關的大法典。
  • 曾國藩家族190年間教育出240位英才的家庭教育秘密
    什麼能夠傳之久遠,有形的不一定久遠,它有生有滅,有盛有衰,唯有精神財富可以長久地傳承。民間也常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人類的大智慧。曾國藩一生對子弟諄諄教誨,子孫後代能人輩出,他的教子和治家經驗有哪些呢?
  • 廣東最大的曾氏宗祠—深圳曾氏大宗祠
    深圳曾氏大宗祠位於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古村,是深圳建築面積最大、建築規格最高的祠堂,也是深圳市惟一一座附有牌樓亭閣的五開間宗祠建築。 在廣東各地的曾氏祠堂中,新橋古村的曾氏大宗祠建築面積最大,且保存相對完好,先後被列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天命難違,曾國潘眼中的封建迷信
    理學宗師曾國潘曾國潘天資愚笨, 考七次中秀才,考進士落榜兩次!但是他從不放棄,靠自身努力改寫了命運,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他被稱:「千古完人」,「理學宗師」。可是他為何又相信風水?曾國潘說過:「我生平不信鬼神怪異之說,尤其不相信風水」,但是更多文字記載,他是相當「迷信」之人,他一生進行過大量的「迷信活動」。曾國潘的長子夭折後,妻子歐陽夫人做了一個夢:夢中的老太太自稱是曾家老祖母,訴說自己的墳墓多年無人打掃。曾國潘因此認為自己長子夭折跟這有關,於是將老祖母遷出另葬。祖母下葬後,曾家喜事連連: 祖父的病好了, 自己的病也好了,而且很快生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