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欣賞】 趙孟頫(款)繪《九歌圖卷》

2021-01-09 網易

2020-09-26 16:01:08 來源: 硯田文化

舉報

  本文之《九歌圖卷》,根據落款為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繪製(款)。

  此畫繪製的是屈原楚辭《九歌》中的《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十章內容。據文獻記載最早以《九歌》為創作題材的是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徽宗御府即收錄了李公麟所作《九歌圖》一卷,可惜未能傳世。後世畫家所作《九歌圖》多依李公麟本,紙本白描,以一段書一段畫的形式組合而成,所錄《九歌》歌辭多為楷書、隸書或篆書。

  編者按:此卷系明清間的臆造本。

  一、《九歌圖卷》全卷賞析:

  

  二、《九歌圖卷》題籤放大賞析:

  

  三、卷內款題「大德三年八月吳興趙子昂畫」放大賞析:

  

  你有什麼想法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平臺所載圖文等稿件均出於為公眾傳播公益目的。本平臺使用的非本院原創,圖、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者聯繫,如若內容版權人認為本次轉載行為不當,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

  來源:書法賞析網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硯田書院官方微店」,更多精彩等著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趙孟頫(款)繪《九歌圖卷》(歌辭為隸書)全卷
    本文之《九歌圖卷》,根據落款為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繪製(款)。此畫繪製的是屈原楚辭《九歌》中的《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十章內容。
  • 趙孟頫書畫欣賞《鵲華秋色圖》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元代趙孟頫書畫欣賞《鵲華秋色圖》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己亥年 臘月十九 編輯:
  • 元代|趙孟頫《甕牖圖卷》欣賞-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甕牖圖卷》欣賞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元 趙孟頫 甕牖圖卷 27.1×100.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 趙孟頫 甕牖圖卷 27.1×100.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故宮博物院趙孟頫書畫特展作品欣賞(下)
    其中,引導這種變化的主要人物正是趙孟頫。趙孟頫的繪畫開創了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後來,明代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客觀地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無論是研究中國繪畫史,還是研究中國文人畫史,趙孟頫都是一位繞不開的關鍵人物。 趙孟頫在書法上也是一名全才,擅長篆、隸、真、行、草書,特別是他的楷書和行書著稱於世。
  • 趙孟頫 跋《萬松金闕圖》欣賞
    趙孟頫行書《跋南宋趙伯驌萬松金闕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宋度南後,有宗室伯駒,字千裡。弟伯驌,字希遠,皆能繪事,尤精傅色。高宗作堂,處伯驌禁中,意所願畫者,輒傳旨,宣索,此《萬松金闕圖》斷為希遠所作。清潤雅麗,自成一家,亦近世之奇也。 孟頫跋
  • 賞畫 | 元 趙孟頫 《甕牖圖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甕牖圖卷》(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27.1×100.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詩文清遠,書畫復唐宋古風,為後世所宗。圖繪子貢見原憲於其居所,桑木為門軸,破甕為窗口之陋室,以昭示君子以德樂道之理,故事出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端木賜,字子貢,衛人。少孔子三十一歲,經商相魯致富。原憲,宋人,少孔子二十六歲,樂道隱居而貧。本幅山石無皴,僅鉤勒輪廓,後填以青綠,人物衣紋行筆柔暢有力,有唐人古風。
  • 《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卷》 賞析
    仇英繪 文徵明書十六世紀  明代   手捲紙本  水墨淡彩規格:21.10 x 77.20 cm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收藏鈐印二,停雲、徵明。」 畫後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文徵明書,文徵明之長子文彭題跋和文徵明之長子文嘉識語,仇、文兩家交情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 北宋《九歌圖卷》(篆書款)整卷,附原卷篆書、鈐印放大
    屈原的《九歌圖卷》有楷書、隸書、及篆書這幾個書體版本,本文之《九歌圖卷》乃其中之一的篆書款。《九歌圖卷》,宋代,張敦禮繪製(傳)。九歌圖,卷,絹本,設色,24.7x608.5cm,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張敦禮,北宋畫家,善寫人物 ,熙寧元年娶尚英宗女祁國長公主,授左衛將軍、駙馬都尉。《九歌》由屈原所作,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性質,祭祀的是楚國當時的九類自然神氏,共十一篇歌辭。此畫卷少第二首《雲中君》與第三首《湘君》。
  • 元 趙孟頫《趙氏三世人馬圖》整卷及卷內諸名家題跋放大
    元《趙氏三世人馬圖》趙孟頫、趙雍、趙麟繪製。卷內有胡誠、沈大年、陳安、鄒誨、善住、劉嶽、李君恭、袁衡、陳洪綬等諸家題跋。趙雍,元代書畫家。字仲穆,湖州人。父趙孟頫(次子),母管氏,贈魏國夫人。以父蔭入仕,官至集賢待制、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書畫繼承家學,趙孟頫嘗為幻住庵寫金剛經未半,雍足成之,其聯續處人莫能辨。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馬,亦作界畫。書善正、行、草,亦長篆書。精鑑賞。
  • 【書畫欣賞】 趙孟頫題跋33幅,珍品!
    趙孟頫一生題跋甚多,以行書為主,多為書法珍品!今天一起欣賞,大飽眼福吧!行書《跋定武蘭亭》跋蘭亭序跋懷素《論書帖》跋歐陽詢《仲尼夢奠帖》跋錢選《來禽梔子圖卷》跋宋人書畫孝經局部跋蘇軾《治平帖》跋王羲之《時雪快晴帖》趙孟頫楷書《題周文矩子建採神圖》趙孟頫楷書跋《孝女曹娥碑》墨跡本你有什麼想法
  • 故宮展出趙孟頫傳世書畫《秋郊飲馬圖卷》等
    原標題:故宮展出趙孟頫傳世書畫   本報訊(記者 劉冕)9月,京城數十項展覽扎堆兒舉行。故宮博物院將一口氣兒推出7個大展,其中包括茜茜公主展和趙孟頫書畫個展。   故宮武英殿舉行趙孟頫書畫特展,這位元代藝壇領袖的107件代表作從故宮、上海博物館和遼寧省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庫房聚齊在武英殿,《行書歸去來辭卷》《秋郊飲馬圖卷》等書畫史上的巨作將亮相。下周起,《千裡江山圖》、茜茜公主的家底兒、宮藏瑞鹿文物等將陸續在故宮開展。故宮表示,所有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門票可以免費參觀。
  • 趙孟頫《秋郊飲馬圖》卷
    《秋郊飲馬圖》卷 元 趙孟頫作 絹本 設色 縱23.6釐米,橫59釐米本幅右上方自書「秋郊飲馬圖」五字,左上方署款「皇慶元年十一月,子昂」。
  • 故宮放招:趙孟頫書畫特展開啟(海量圖片)
    5趙孟頫洞庭東山圖軸6趙孟頫秀石疏林圖卷7趙孟頫竹石圖軸8李衎墨竹新篁圖軸9高克恭墨竹坡石圖軸第三單元:松雪遺韻——趙孟頫的藝術影響1趙孟頫、管道昇、趙雍趙氏一門墨竹圖卷2趙麟行書衡唐帖冊頁3趙孟頫、黃公望、徐賁快雪時晴書畫合璧卷4黃公望丹崖玉樹圖軸5吳鎮漁父圖軸6倪瓚古木幽篁圖軸7王蒙夏日山居圖軸8王蒙行書愛厚帖冊頁9顧安風雨竹圖卷10文徵明臨趙孟頫蘭石圖卷11董其昌仿趙孟頫水村圖筆意冊頁12董其昌仿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筆意冊頁
  • 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30件精品亮相上博,多數從未展出
    據了解,此次展覽沿襲書畫常設展將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於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設展的思路,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精品。這30件作品中有近20件未曾展出過,包括元李昭《雁蕩圖卷》、明姚綬《古木清風圖軸》、清戴本孝《雨賞圖卷》、清高其佩《指畫秋柳圖軸》、清禹之鼎《仕女三兔圖軸》、清汪士慎《貓石桃花圖軸》等。而另10件屬於長期未展,或用於特展。
  • 趙孟頫 行書《跋李衎墨竹圖卷》欣賞
    趙孟頫 行書《跋李衎墨竹圖卷》全卷欣賞
  • 北宋篆書款《九歌圖卷》原卷完整長卷賞析,附原卷篆書、鈐印放大
    屈原的《九歌圖卷》有楷書、隸書、及篆書這幾個書體版本,本文之《九歌圖卷》乃其中之一的篆書款。《九歌圖卷》,宋代,張敦禮繪製(傳)。九歌圖,卷,絹本,設色,24.7x608.5cm,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張敦禮,北宋畫家,善寫人物 ,熙寧元年娶尚英宗女祁國長公主,授左衛將軍、駙馬都尉。
  • 趙孟頫、管道升夫婦領銜的八人合卷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卷元代八位畫家作品各一捲軸,取名為《元人集錦卷》,每圖之上,乾隆御題詩,每卷之間,隔水有乾隆朝文臣奉題詩,均不錄。若有相關則於雜記中引用。本卷中最早者趙孟頫,最晚到洪武時期。趙孟頫 《竹石圖》款:「子昂為成之作」
  • 明 郭宗昌跋《屈原九歌圖卷》,附原卷
    郭宗昌跋《屈原九歌圖卷》,元代,佚名繪製。本卷共有1處題籤,1處題端,3位名人題跋或題籤,全卷22枚印。引首為明代金石大家郭宗昌所題:」眷顧楚國「四個字,畫尾有《九歌》的歌辭,及郭宗昌的另一段隸書跋文。卷首還有清末文學家張景祁書的題籤「宋人撫李龍眠九歌圖卷」,卷末有清朝大學士燕山桂良的跋文。
  • 書畫同源|趙孟頫
    「書畫同源」又再一次被賦予新的結合意義。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趙孟頫具體說出:畫奇石用了書法上的「飛白」皴擦,畫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筆觸,畫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寫字的「永字八法」。書畫不分家的情況下,趙孟頫究竟應該歸屬於繪畫來討論,還是歸屬於書法,變成有趣的課題。
  • 趙孟頫款行書臨定武蘭亭序卷
    趙孟頫(款)行書臨定武蘭亭序卷,紙本,縱24.8釐米,橫75釐米款署稱此為「至治辛酉(至治元年,1321)四月六日」書,將其與同年二月十五日趙書所書《光福寺塔銘》(上海博物館藏)比照,此幅結體扁寬,用筆拘束,全無《光福寺塔銘》中體現出的趙氏晚年書法蒼潤瀟灑的風神,故為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