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認可日本,都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1978,真捨不得你走
有點亂!中國姑娘在法國喝咖啡,竟被這樣潛規則...
25歲女孩裸照驚豔全世界,男人無不瘋狂,女人無不驚嘆!
王海容首次披露晚年毛澤東的往事
一個日本人,來中國50次"偷拍"下的照片
「音樂教父」羅大佑開創了很多第一次。有人說,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他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他在寫一個大格局。許多年後,當我們再次哼著《光陰的故事》《童年》《戀曲1990》等那些看似淺顯的歌曲,再次品味他要講述的故事,方能讀懂故事裡的乾坤。
1.《鹿港小鎮》
羅大佑的歌裡總是能找到政治的影子,《鹿港小鎮》是他第一首政治歌曲。歌詞描繪了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直指臺灣當局鼓勵移民、開發山區政策造成的城市糜爛和對鄉村破壞,敢這樣直截了當地批判政府,作為藝人,恐怕空前未有。
2.《童年》
孟庭葦翻唱羅大佑經典歌曲《童年》美的不像話。雖然是寫童年的回憶,但羅大佑的歌曲所傳達出來的情感通常不是單一的,詩化的歌詞表達了無限的童趣的同時,又有對童趣失落的懷念,所以有人理解說那是對農業文明的祭奠。
3.《光陰的故事》
這首寫「光陰」的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每次聽到,腦海就會浮現出許多遙遠的畫面,黑板上永遠解不完的數學題,校園裡的林蔭道,放學經過的小書攤……回過頭來,流水它帶走了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所有人,事實難道不是如此嗎?句句寫實,字字讓人淚湧。
4.《戀曲1990》
這首歌寫愛,卻全篇不提一個「愛」字。一方面寫對音樂的懷戀,對愛人的思念;另一方面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臺灣社會後工業文化正在努力建設,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和精神的麻木讓羅大佑痛心疾首,於是他用這首歌更多地探討了有關愛和生命的本質的東西,被人們稱為「右手批判現實,左手歌唱愛情」。
5.《滾滾紅塵》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電影《滾滾紅塵》所作,電影講述了作家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戲外,羅大佑站在俯瞰芸芸眾生的角度,以悲天憫人的旋律來唱盡世間情懷。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這首歌都能穿透了滾滾紅塵,滯留在我們的耳畔心間。尤其那些經歷過滄桑的人,當聽到這熟悉的旋律和歌詞時,一股難言的感動會從心底深處升起……
6.《臺北紅玫瑰》
這首歌曲風妖嬈迷離,字裡行間散發著一股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氣息,在羅大佑的眾多歌曲裡尤顯另類。有人說它太風塵,有人卻說它夠脫俗,觀點各異,難有定論,唯有再次聆聽。
7.《你的樣子》
這首歌曲是為電影《阿郎的故事》所作。《阿郎的故事》是一部悲情英雄片,《你的樣子》即「阿郎」的樣子。歌詞以「你的樣子」為題,卻並未實寫關於「你」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而是通過夢境般的虛幻描寫,結合類似於電影蒙太奇般跳轉的手法,將對阿郎這一平民英雄的懷念和對生死離別的痛苦展現得淋漓盡致。
8.《海上花》
這首歌是羅大佑為電影《海上花》譜寫的主題曲。《海上花》原是清末韓邦慶用吳語(蘇州話)所著的一部講述十裡洋場妓院裡,各色人等穿梭其中,勾心鬥角的故事,後經張愛玲翻譯成《海上花列傳》。也正是這首歌,讓我們看到了羅大佑柔情的一面,他標誌性的長句頗有古典韻味,結合影片人物命運 ,顯得雋永而意味深長。
9.《亞細亞的孤兒》
這首歌創作靈感來源於在上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替換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中日、中美建交後,臺灣在國際社會受到了冷落,一時間孤立無援,此時的臺灣,被許多臺灣青年稱為「亞細亞的孤兒」。《亞細亞的孤兒》道出了當下臺灣的迷惘和困惑,歌詞被收錄在前衛出版社出版的年度詩選中,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首歌曲——改變了許多人的思考方式,對大時代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影響。
10.《皇后大道東》
這首歌由林夕作詞,羅大佑譜曲,歌裡反映港人對九七香港回歸展望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