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收藏+關注
一、
他在華語樂壇有著「音樂教父」之稱,他有著一副「公鴨嗓」,他的歌曲在八九十年代紅遍了兩岸三地,他有著傳奇的一生,他就是羅大佑。
1954年,羅大佑出生於臺灣省苗慄縣。他的出生正處於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嬰兒潮」時期,這也註定了他的一生將與時代情感糾集纏聯。
羅大佑的父親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不僅如此他的家人也都從事著和醫藥相關的工作,哥哥是醫生,姐姐是藥劑師,母親則是護士。
按理說在這樣一個醫生世家,他也應該成為一位與醫學相關的工作者,但他並沒有,這一切都要從父親購置的一架鋼琴說起。
在羅大佑童年時期,父親因喜歡音樂購置了一架鋼琴,時常在閒暇時彈上兩三曲,從此父親坐在鋼琴前彈奏的身影就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腦海中,耳濡目染羅大佑也對音樂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
而這時的羅大佑只知道自己對音樂有著無限的熱情,並沒有意識到這會改變他以後幾十年的人生軌跡。
時間飛快,不知不覺中羅大佑來到了高中時期,這時的羅大佑還秉承著父親對他的期望做一名醫生。
之後他考入了中國臺灣省臺中市「中國醫藥學院」,並順利就讀。
進入學校後少了來自家庭的管控,羅大佑對音樂熱情的火苗熊熊燃燒,他與幾位朋友組建了一支名為「洛克斯」的樂隊。
樂隊組建後白天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出,晚上空閒時就到酒吧駐唱賺取外快。
為了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他把掙到的錢全都用來買了CD。
二、
1975年21歲的羅大佑將余光中的詩歌《鄉愁四韻》偷偷譜上了曲,但他並沒有發表,而是將其藏了起來,直到1982年《鄉愁四韻》這首歌才收錄於羅大佑的首張專輯《知乎者也》。
《鄉愁四韻》這首歌曲發表後也得到了作者余光中的認可,並喜歡上了他的歌曲,雖然這首詞沒有經過他本人的授權。
其實喜歡羅大佑歌曲的人並不是只有餘光中老先生,在大學期間「洛克斯」樂隊的隊員王振華也對羅大佑的作品十分中意。
1977年23歲的羅大佑還在讀大學五年級時,昔日樂隊成員王振華已當上了電影《閃亮的日子》的副導演。
一天王振華對羅大佑說:「大佑啊,你來為我們的電影做配樂吧!」於是羅大佑在王振華的鼓勵下創作了兩首歌曲。
其中歌曲《閃亮的日子》經導演看過聽過後被選中,成為了電影的主題曲。
也是在這個時候羅大佑結識了此電影中的女主角張艾嘉。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青春靚麗的張艾嘉鮮眉亮眼,羅大佑很快就為之傾倒。
不久後二人的關係急劇升溫,很快就建立了戀人關係。
兩人在戀愛期間,羅大佑稱呼張艾嘉為「小妹」,並為她創作了《小妹》這首歌曲,雖說兩人在相戀一年後分手,但這段戀情也使得羅大佑的音樂生涯朝向好的方向發展。
三、
1979年25歲的羅大佑進入了醫院實習,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畢業後他鐵定進入醫院工作。
羅大佑原本也以為會進入醫院,就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然而實習期間發生了一件事又改變了他的人生。
一天他騎著自己的摩託車去維修,修理學徒嘟嘟嚷嚷好似很不高興,羅大佑問其原因……
修理學徒講述了自己的過往,羅大佑聽完後若有所思,他的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惆悵,好似在學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經歷。
1980年羅大佑實習期滿,他正式成為了一位醫務工作者。
工作後不久羅大佑依然難捨對音樂的熱愛,他想起了維修摩託車的學徒,毅然決然的辭了職。
之後他以摩託車學徒的經歷,創作了歌曲《鹿港小鎮》,這首歌曲詮釋了青年的苦痛,民眾的迷惘與期願的破碎。
同年他還以自己兒時美好回憶創作了堪稱國民經典的歌曲《童年》和《光陰的故事》等多首經典歌曲。
1982年羅大佑錄製完成了他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這張專輯中收錄了羅大佑偷偷藏起來的那首《鄉愁四韻》以及剛創作的《童年》、《光陰的故事》等十首歌曲。他還為專輯寫了一句話——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
隨著專輯《之乎者也》的發行,臺灣隨處能聽見他那破鑼般的「公鴨」嗓音。
雖說他的嗓音少了些精緻之氣,但是每當人們聽到他用嘶啞的聲音唱著稍微走調的歌聲時,總是不自覺的鼻頭一酸,眼淚似從心中流出,從此羅大佑也在音樂界嶄露頭角。
1983年羅大佑又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專輯《未來的主人翁》。
這張專輯中犀利的歌詞陳述了現代社會的弊病,也讓很多年輕人改變了思考方式。
專輯發行後大獲成功,但是也引起了民眾很大的爭議。
兩張專輯下來,羅大佑也被扣上了「抗議歌手」的名號,但是他並沒有挫敗。
他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戰士。
之後他協同張艾嘉、李壽全等創作完《明天會更好》後離臺赴港發展,在港期間他發表了歌曲《東方之珠》等歌曲。
四、
1988年34歲的羅大佑攜帶著創作的歌曲《愛人同志》重回樂壇,而這一次選題比以往更加宏大,羅大佑將目光從「社會」放到了「時代」二字上,這支作品也成為了羅大佑迄今為止最為暢銷的作品。
之後他又參與創作了多首經典歌曲如《戀曲1990》、《滾滾紅塵》等。
在創作的同時,他還為電影電視配樂,其中和黃沾合作共同為電影《笑傲江湖》創作的歌曲《滄海一聲笑》更是傳唱至今。
1998年羅大佑在電話中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這一消息使羅大佑大受打擊,看似不羈的羅大佑則十分渴望家庭的溫暖,一年後他與相戀11年的女友李烈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然而這段婚姻也只是維持了一年半時間。
在結束這段婚姻之後,羅大佑甚至發誓「我這輩子將永遠不結婚」。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時隔8年後他與小自己13歲的圈外女友Elaine再次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並在兩年後迎來了掌上明珠,而這一年羅大佑已經58歲。
事後羅大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早年的發誓,他自嘲道「男人的話不可信的」。
五、
2018年某網上有一個這樣的問題,「人為什麼需要唱歌?」短短的八個字卻引起了50多萬網友的熱議。
而羅大佑也在問題下寫了一篇自己的答案,其中一段文字寫到「鳥兒唱歌,還真的不是為什麼聽眾而唱的」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讚與認同。
如今羅大佑已經66歲,他也早已從「抗議歌手」轉變成了「音樂教父」,而如今的他似乎更喜歡「慈父」這個稱號。
時代的腳步從不停歇,羅大佑也深知沒有人能一直紅下去,一直佔領每個時代的榮耀光芒。
曾經有記者問他,「你是否害怕被人遺忘?」
羅大佑則淡淡的說:「不怕,你不記得我沒有關係,只要我死以後我的作品還能流傳就好」。
而我們今天再看,他似乎早已經做到,在很多人還在處在「見自己」的時段徘徊時,他早已開始「見眾生」了。
即便如今的羅大佑已不在年輕,但是他卻早已用歌曲中的嬉笑怒罵喚醒了幾代年輕人,所以本人覺得他被稱為「音樂教父」也當之無愧。
不過也許樂壇本就沒有什麼這樣那樣的「教父」,只要每個人都能承擔起人類思考的重任,那麼每個人也都有可能成為「教父」……。
關注@文刀娛樂獲取娛樂圈更多名人「八卦」消息
——END——
碼字不易請勿抄襲
圖片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速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