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50%,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呢?

2020-12-15 騰訊網

  轉眼間2018年又要過去了,2019年的房價到底是該下降還是上升呢?已經成為年底最後一波的熱點預測話題!

  如今中國的房價居高不下已經成為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一大毒瘤。黨的報告,政府的報告都已經旗幟鮮明的喊出了: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直接且簡明地點出了房地產的根本屬性。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針對房價太高的意思說出來的。

  那麼房價現在到底是高呢還是高呢還是高呢,也是有不同觀點吧,可能有的人不認為高,還認為挺低的,這也是有一部分人存在的。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自己家裡面有房的呢,巴不得房價現在還在底部了,現在還沒有買房子呢,巴不得它譁啦譁啦腰斬一半,或者下跌90%。

  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房價,就很簡單,從工資與房價比,就說你一個月的工資和房價比例是多少?或者是你1年的家庭收入與一套房子的價格比例是多少?

  從媒體上的報導來看,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每一個80平米的房子,比如在北京總價大概在600萬左右。而家庭的平均收入大體上也就是不到20萬那麼這樣的房價收入比大概是在30倍吧?

  30倍的概念是什麼意思呀?就是說你要全家人不吃不喝的情況下,攢起來的錢一分都不能少,不能用來看病,那麼必須要連續攢30年,你才能買得起一套80平米的房子。明白了吧?

  那麼這個數字應該是多少才是正常的啊?一些通行的,國際上的一些說法大概是10到12年吧,最多也不能超過15年,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比例。這就是指一個家庭和一個人的承受能力和程度。

  所以房價到底是高還是不高?大概應該能明白,你總體上有一個從你自身工資出發認可的數值吧。

  既然房價高那麼下跌就應該是正常的,對吧?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房價下跌50%,是弊大於利嗎?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專家的觀點,是不是能夠站得住腳?

  前些年,只要房價一下跌,媒體上一會出來一個北大的專家,一會兒又出來一個清華的專家,有時候又跑出來一個臉大的人或者社科院的專家在那有理有據,有數據有事實的說,房價一旦下跌造成的危害,那是相當的大的,總體上來看,那是弊大於利的。

  當然啦,今年好像這些專家就少多了,為什麼呢?因為黨和政府的工作報告裡都已經旗幟鮮明的點出來了,個別的不走眼的專家只敢叫兩聲,但一看底氣是明顯的不足呀。

  這些專家的觀點概括起來無非就是以下幾點根本不值得一駁。

  比如說房價下跌,那麼銀行就會受不了了,會增加很多的呆帳壞帳

  銀行一旦出問題,國家經濟又出問題,所以拿房價綁架銀行,再拿銀行來綁架國家經濟房價穩定,這樣的一套邏輯,就這麼形成了一個閉環的套路,來影響咱們國家的決策。

  再比如說,他們會說,房價一旦下跌,那麼買房的人就會出現當中,斷供之後,那麼銀行一方面要受到影響

  專家認為根本受影響的還是買房子的人,好不容易買套房,結果又斷供了,一方面你的信用吧,已經是變成0或者負數,另一個方面連房子都沒了,那以後怎麼生活呢?人家想的是我們小老百姓的生活呢,你說多好的專家,可愛的專家呀。

  再再比如這些專家們認為房地產是整個國家經濟人根本性支柱,如果這個支柱倒了,整個國家經濟也都會受到影響

  與房地產相關的上下遊近百個產業也都是要受到影響的,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說房價一跌就會影響到國家的大的經濟發展,你看這理由難道還不充分嗎?那各種決策就會受到影響。

  當然了,專家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底褲給露出來,就是他們每次去做這樣的鼓吹,鼓吹的時候其實是收錢了的,大家記住了吧,房地產商房地產老闆都在養一批這樣的專家,然後讓他們當顧問,除了每個月每年領一定的月薪年薪之外,每次鼓吹一場在媒體上放大文章

  也都是有數鈔票這個小動作的。

  那麼綜上所述,房價的下跌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那應該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啊,否則的話,國家也不會出臺這麼多的限購的措施和政策,難道不是嗎?

  所以筆者的觀點是堅定的相信,房價的下跌是利大於弊的,這是毫無疑問,無可辯駁活生生的事實。

  那麼到底有哪些理由可以證明這個弊大於這個事實呢?

  首先房價下跌,那麼有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

  避免經濟有實向虛的方向一路狂奔,黨的政策在這個時候出臺控制房價提出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觀點正式切中厲害。深得全國百姓的支持。

  所以我們的最主要的觀點就是只要是房地產價格能夠下跌的話,那麼很多國家的經濟資源,貨幣各個方面的投資都不會再繼續在房地產方面加大力度,這樣的話呢,就是生產各種高科技產品,各種電器產品等等產業方面的資金資源就會加大流入和配置,由此實業的發展才有希望。

  其次房價下跌對國計民生,那是相當的利好

  畢竟咱們大多數的老百姓工資收入並不高,或者說佔80%以上的普通百姓還並沒有達到中產階層的這個收入水準,那麼目前的高房價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不可言說的痛,如果房價能夠下跌,那麼住有所居就更容易得到實現。

  第三個方面當然是為化解金融風險立下了汗馬功勞

  銀行也就不會容易導致由於過高的房價,有可能引起房價斷供等一系列呆帳壞帳的產生,金融風險也就會明顯的降低,金融穩就會經濟穩,經濟穩就會社會穩,社會穩就會國家穩。國家穩定,那就更不會怕外部的不確定性的不穩定性因素的衝擊。

  這是一件多好的事呀,你說專家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咋會說弊大於利這句話呢?

  第四個方面就是房價下跌,對整個社會的基礎穩定也是大有好處的

  大家也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了解到現在的各種信訪問題,老百姓之間的糾紛以及鄰裡糾紛包括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的糾紛,在城市裡面在待拆遷地區,那麼房地產的分割方面的糾紛,那麼大體上佔到整個糾紛的近50%了,而且是不可調和,難以調和的,必須要上升到訴訟這個非常複雜和艱難的環節,最終會非常嚴重的影響百姓的一種非常好的親友關係。

  所以綜上分析,對於房價下跌這個難以言說的梗,你是性專家的呢?還是信專家的呢?還是信自己的呢!

  總之,從目前的房價來看,下跌50%,其實也並不是一個下降多麼高的幅度!

  2018的年底,有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對目前的房價調控蠢蠢欲動,值得大家細細睜開眼睛,盯住了看。

  所以,關於房價2019,我們一起來關注。

  如果喜歡敬請關注點讚和評論收藏與轉發。

相關焦點

  • 頂樓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那麼頂樓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那麼,下面我們就從頂樓的利和弊來分析,頂樓到底好不好!頂樓的利對於頂樓來說,其實有很多好的地方。頂層在一棟樓當中就是最高的那一層。因為是最高的一層所以採光一定是最好的。
  • 網絡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成都小學生這樣回答
    「網絡帶給我們的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19日上午,一場輕鬆活躍的網絡安全主題活動在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開講,來自學校六年級四班的40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苟利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精彩的辯論,同學們則在辯論中各自闡述著各自對於網絡安全的理解。
  • 朋友圈僅展示最近三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朋友圈僅展示最近三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為什麼要設置僅三天可見呢?有的人不喜歡被人關注的太多,不想讓別人對她的過去了解很多,我們應該只看現在,所以微信會推出這個功能,因為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你過去的生活,看到全部都是你現在生活。雖然你是保護了自己的隱私,不讓被人看到你的過去,但是同樣你也拒絕了那些想要真正了解你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想要去了解你,又何必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看你的過去呢?
  • 延遲開學後,網絡教學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其實還是那些在學校學習還不錯,並且有自制力的孩子最有利。自制力強的孩子,認真對待老師的每次教學,不會的問題自己也會積極地弄懂。有些自制力差的,根本沒有按時進行網課,何談會不會?還有的同學進行了網課,全程睡覺,這種課上了不上有何區別?還有些同學上課了,但是也不聽不懂。網課很有可能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好孩子越來越優秀,讓稍差的學生跟別人差距越來越大。
  • 假如A股市場實行T+0交易制度,對散戶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一旦A股市場實行T+0交易制度的話,對於散戶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下面進行相信分析分析。T+0的利弊有哪些?股票T+0的意思就是只當天買入之後,當天可以賣出,只要股民願意的話,買入達成交易之後,可以馬上又可以賣出操作,操作自由,沒有任何約束。
  • 農村彩禮要得高,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答案來了,你怎麼看
    農村彩禮要得高,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答案來了,你怎麼看。彩禮,是農村社會的一個高頻話題,畢竟家家戶戶都有孩子,一旦到了適婚年紀,也就要開始談婚論嫁。最近幾年來,因為農村社會女孩大量流入城市,而且男性還比女性高出3000多萬,導致男女比例失衡了;另一方面,農村的彩禮有攀比的味道。
  • 歐盟對歐洲各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英國脫歐有哪些好處?
    歐盟內部窮國、小國在經濟上可以得到扶持,利大於弊那麼,歐盟的存在對歐洲各國而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當歐盟成立時,無數的歐洲國家做夢都想加入歐盟,因為一旦加入歐盟後,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將得到歐盟組織大量的資金補貼。
  • 輿論關注司法案件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輿論之於法治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利大於弊    司法判決關乎社會運行規則,民眾關心監督法治公開公正。 每一場司法審判都是對社會運行規則的界定、重申、維護或變革,社會規則在一次次審判中向著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同時,民眾的日常生活都受限於法制規則,因此民眾對司法審判的關注其實是對個人權利、切身利益的關注。
  • 發展農村養豬業,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如果能夠走生態循環之路,以小規模方式來發展農村養豬業,我認為是利大於弊。鄉村要振興,農村產業發展是基礎和支撐。沒有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農民收入增長就是一句空話,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農村都能夠以這種養豬方式,來發展小規模養豬業,那就是利遠遠大於弊。或者誇張一點說,有百利而無一害。養豬還可以與種牧草、養昆蟲再養土雞、養肉食性魚類進行生態循環養殖。前提是必須使用微生物菌劑,以生態方式來養殖。這樣既可以保證農村生態環境不受影響,又能夠降低養豬成本、增加其他附加收入,還能養出生態健康安全的豬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 玉米使用「控旺防倒劑」,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1,噴施時間把握好大多數的玉米控旺劑都是要求在玉米地7–10期噴施,也有要求在6–8葉期,株高大約50–60釐米。就拿我手裡的這種玉米控旺劑來說,它就要求是在玉米拔節期6-7片葉子還沒有完全展開時噴施。對於玉米何時噴藥最佳,你可以根據自己所選擇的藥物使用說明而定。在這裡特別解釋一下,有的人不明白玉米葉片如何數,有人把下部的兩片子葉也當成了葉片數進去,其實是不對的。
  • 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02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其實,女性朋友是否選擇生育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生育並不是只有好處,也有一定的弊處。生娃有利也有弊,生育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自我犧牲,女性在生育前夫妻雙方要認真討論一下生育的問題,不管是否生娃,做出選擇後都值得被尊重,且要做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準備。
  • 首屆新世俱杯 對中國究竟「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那麼,世俱杯對於中國而言,究竟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呢?目前,網絡上普遍存在著幾種聲音:勞民傷財、人傻錢多;沒有中國球隊什麼事;這筆錢不如投資到建設球場,亦或者發展青少年足球云云。總而言之,依舊是那些杞人憂天的舊論調,滿滿的悲觀負能量。對於此類言論,筆者不禁,為了輿論導向,覺得還是應該簡單評述一二。
  • 支付寶花唄借唄的推出,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我個人覺得花唄借唄的推出利大於弊,反正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很方便我自己,像平時資金緊張,需要個幾千萬把塊錢的,我都不需要去向朋友開口借錢,向朋友開口借錢,暫且不說朋友借不借給你,借給你還欠下一個人情,錢債易還,但是人情債就難還了。
  • 鬥羅大陸:雙生武魂的利與弊,唐三: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弊大於利
    所以今天小編就雙生武魂的利與弊,來和他家討論一下,其實小編覺得對於普通人來說,弊大於利,因為很容易被嫉妒。為什麼小編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道來。首先我們說利,雙生武魂對於單個的武魂來說絕對是有優勢的,在開始的修煉中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武魂,又或者說選擇兩個武魂中比較強的。
  • 佛系標籤對於青年的成長弊大於利
    謝謝評委謝謝主席,今日我方觀點為【「佛系」標籤對青少年的成長弊大於利】開宗明義,定義先行。正如對方辯友所言,佛系是一種特殊的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所以我方只需證明,「佛系」標籤對於青年人的影響弊大於利即可。1.首先,佛系本沒有錯,但一旦它被標籤化以後,大多數青年人就會把佛系當做一種自我逃避自我麻痺的藉口。對於青年人來說,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快速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競爭都讓人倍感壓力,產生的迷茫、焦慮以及自我懷疑的情緒,這會讓他們將一切逃避現實的藉口都稱為「佛系」。
  • 魯迅文章移出教科書被反對,其實利大於弊,青少年不需要「偏激」
    那麼魯迅的文章被移出到底好不好呢?將魯迅的文章一出教科書其實是利大於弊的筆者認為,將魯迅的文章移出教科書是利大於弊。首先,魯迅的文章太過於晦澀難懂。魯迅的文章有這樣的一個特點,那就是讀的懂的人會覺得特別有意思,但讀不懂的人則會覺得魯迅的文章堪比天書。
  • 谷歌回應:重新設計搜尋引擎將弊大於利
    打開APP 谷歌回應:重新設計搜尋引擎將弊大於利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20-12-18 14:37:05 然而,谷歌此次的論點的核心是,對其搜尋引擎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設計對網際網路弊大於利,並反過來不利於無數依賴推廣的中小企業。 谷歌表示:「以這種方式重新設計谷歌搜索會損害搜索結果的質量。「同時會損害零售商、餐館、修理店、航空公司和酒店等企業的利益,這些企業在谷歌上的列表有助於推廣並與客戶直接聯繫。」
  • 徐老師您好,請問一下「海禁」政策對中國的影響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
    X 徐老師您好,請問一下「海禁」政策對中國的影響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 高考英語降分利大於弊
    針對當下教育領域內的問題,今天我方評判利大還是弊大的標準是能否很好的通過解決當前教育問題,來逐步實現教育的最根本價值,即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發掘,完善,引導,促使個人自我價值的形成。首先,我國當今對於人才的需求變更,需要通過高考英語降分的帶動進行新的教育資源的優化分配。
  • 社會學家張思寧:「超女」利大於弊(圖)
    張老師告訴記者:「我感覺『超女』比賽的利大於弊,因為女生們都明白用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只有自我奮鬥,才會夢想成真。『超女』比賽也是一種民主的表現,全民評選,誰都有機會投票,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權利,這也許就是『超女』之所以受關注的地方,因為每個人都感覺是這個舞臺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