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計劃8月15日投入使用 濟南市區生活垃圾有...

2020-12-17 閃電新聞

垃圾如何處理也影響著城市門面,人們也好奇,城市居民每天產生的大量垃圾最終都是怎樣的歸宿。8月6日,濟南市城管局舉行「城管開放日」,走進濟南市第二垃圾處理廠。

垃圾填埋場華麗轉身

搖身一變成垃圾公園

8月6日上午,記者隨車來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一廠填埋場址,與人們腦海中的垃圾填埋場形象相比,這裡已經看不到任何處理垃圾的痕跡,看上去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山體公園。但是,當講解員開始介紹山體公園的來龍去脈,還是引得了車內人員的陣陣讚嘆。

據介紹,一廠填埋場由國家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勘測設計,佔地17.1萬平方米,設計使用年限10年,衛生填埋庫容量達444萬立方米。從1998年建成投產,1999年開始改擴建,2011年年底達到飽和,完成了它的使命。

資料圖

在過去,填埋場的處理設備簡陋,主要是由人工作業,工作環境十分艱苦。當年的工作人員克服拾荒人員眾多、填埋場超期服役、雨季防汛抗汙等各種困難,用智慧和汗水確保了全市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如果大家認真找的話,可能會在裡面找到自己扔過的垃圾。」講解員看似普通的一句玩笑,卻也是一廠填埋場的真實寫照。在十餘年的生命周期中,一廠填埋場累計處理生活垃圾630餘萬噸,為濟南市的城市環境衛生可持續發展可謂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後,濟南市按照國家規範標準,對一廠填埋場進行了封場,並於2013年6月基本完成。封場工作主要是完成了填埋庫區的環境整治、堆體整形、綠化景觀建設等。目前的維護工作主要是維護垃圾堆體的穩定,綠化、養護堆體植被,保持優美的環境。據介紹,這裡將作為環保教育園區來使用,兼具景觀及環保宣教功能。

焚燒發電為主

衛生填埋為輔

2009年,一廠填埋場的壽命將至,濟南人也在這一年,迎來了第二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第二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的建成,也開啟了濟南市生活垃圾處理由衛生填埋變成焚燒發電為主、衛生填埋為輔的新時代。

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總佔地474畝,填埋區佔地約352畝,總庫容507萬立方米,採用一次徵地、兩期建設的方式實施。一期工程2009年10月開工建設,2011年11月基本建設完成,2012年4月試運行。

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與之前一廠填埋場相比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記者了解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光大環保能源(濟南)有限公司採取BOT方式建設運營,佔地面積120畝。目前,項目總設計日處理能力2750噸。

當記者走進垃圾焚燒車間,並沒有聞到任何異味。「我原以為垃圾處理廠都是臭氣燻天的,但是進來以後發現沒有任何臭味和異味,很震撼。」市民代表馬紅說道。

每天處理2750噸垃圾,但是在工作車間卻只有兩名工作人員。據介紹,垃圾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垃圾倉內發酵瀝水3到7天後入爐燃燒。垃圾倉的上方有兩個巨型抓斗,操作員通過不斷操作抓斗,將垃圾輸送到焚燒爐中。

一些小學生代表看了車間的處理流程,對其中的抓斗尤其感興趣:「好像娃娃機,要是用來抓娃娃這能裝多少啊。」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個抓斗每次能抓起6-7噸的垃圾。

爐膛焚燒煙氣在850℃以上高溫區停留時間大於2秒,使垃圾燃燒更充分,二噁英徹底分解。焚燒產生的熱量推動汽輪機發電,每天2750噸的垃圾經過焚燒,每年能發電3.2億度。

垃圾焚燒產生的爐渣經加工處理做為路基原料等建材進行綜合利用。煙氣處理過程產生的飛灰通過固化運送至填埋場填埋。垃圾和飛灰、爐渣傾倒到指定位置後,經過推土機、壓實機推平、壓實,然後覆土等一系列工序完成衛生填埋。最後就形成了一座垃圾山。

8月15日後

濟南市區生活垃圾有望實現「零填埋」

記者了解到,當天參觀的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承擔著濟南市區(不含章丘區、原萊蕪地區)生活垃圾和城市糞水處理任務。履行服務和代行監管職能,現在每天處理生活垃圾5000餘噸。目前的主要工作包括:一廠填埋場封場維護;二廠和三廠填埋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城市糞水處理;對光大環保2750噸/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十方餐廚項目、垃圾填埋氣發電的監管及二廠配套項目的維護監管。

參觀完畢後,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與城管局工作人員舉行了「生活廢棄物處理專題圓桌對話」。活動上,市民代表們頻頻提及的兩個詞語是「震撼」和「振奮」。

市民記者團成員齊亞珍感慨,參觀一圈下來,她打破了自己對垃圾處理的刻板印象。「辦公環境那麼整潔,可以說是心曠神怡。」齊亞珍認為,作為一座全國文明城市,也一定能早日實現垃圾分類。

「衡量一座城市好不好,除了泉城路要燈火輝煌,我們更要推進垃圾分類。」市民巡訪團成員陳化瑄認為,近些年來,濟南市的衛生環境有了極大改善,文明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與先進國家、先進城市相比,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山東盈德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槐蔭區政協常委任迎春也表示要積極推進垃圾分類,減少末端處理成本。

據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書記楊金平介紹,目前,濟南市區每天大約產生5800餘噸生活垃圾,位於長清區馬山鎮的濟南第三生活垃圾填埋廠配套的焚燒發電廠也將在2020年8月15日投入使用,之後,濟南市區生活垃圾有望實現「零填埋」。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消息,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而濟南正是其中之一。濟南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2020年,濟南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完成垃圾分類試點任務,完善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濟南市市城市管理局局長王道忠曾表示,濟南市垃圾分類立法工作預計於10月份左右能夠完成。

記者:姜富海

編輯:姜富海

相關焦點

  • 雲南瀘水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開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4月15日,雲南瀘水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舉行開工儀式,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宗霖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幹部職工、項目施工方、監理方等單位參加開工儀式。
  • 盤點|近幾年國家AAA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生活垃圾產生量也越積越多。垃圾發電行業迅猛發展,對於眾多垃圾焚燒發電廠而言,如何證明自己的實力至關重要,而被評選為「國家AAA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則是得到國家的認可的有力證據。近幾年來獲此殊榮的都有誰呢?
  • 福建省福安市賽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 舉行垃圾進場儀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近日,倍受市民關注的福建省福安市賽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主體完工。6月30日上午,福安市賽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垃圾進場儀式在賽岐廉首村梅洋山舉行。
  • 慶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投產 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
    慶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市、區著眼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招引實施的一項重大公益管理與服務項目,由慶陽聖元環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規模為600噸/日,二期擴建規模為600噸/日。
  • 基於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備安裝方法的討論
    基於此,本文就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備安裝方法展開分析探討,以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2、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備安裝前的規劃  2.1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備安裝前期準備  在垃圾焚燒發電廠設備的安裝,首先要做好技術準備和材料準備工作,以確保安裝工作,所有的人工,設備和材料都可用。
  • 「三贏」之選——益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探秘
    碧水幽幽,綠影婆娑,白牆黛瓦,亭閣石橋,安靜而恬淡……2018年11月1日下午,記者走進益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廠區,恍若闖入了一個精緻的江南園林。穿行其間,驀然發現,生產區和辦公區就在同一棟樓裡,而生活區與生產區亦相隔不足百米。「我們的垃圾吊操作人員忙起來時,就在垃圾堆旁吃飯,因為沒有一絲異味。」
  • 廣西梧州市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投產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8月28日,梧州市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投產。該項目可滿足梧州市未來較長時期生活垃圾終端處置需求,徹底告別生活垃圾衛生填埋的歷史。據介紹,位於龍圩區新地鎮古令村的梧州市靜脈產業園是自治區推進的重大項目,併入選國家發改委PPP項目典型案例和國家財政部PPP示範項目。
  • 垃圾焚燒PPP項目案例——重慶第三、第四垃圾焚燒發電廠
    北極星固廢網訊:投資企業:重慶三峰環境集團此次籤約項目中,在市政設施領域,主城區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第四垃圾焚燒發電廠均由三峰環境集團採取PPP模式中的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投資建設。三峰環境董事長雷欽平說,這次籤約的第三、第四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之前的準備和洽談已花了近兩年時間。因為涉及發改委、市政、環保、規劃、國土、財政、建委等十幾個市級部門,又是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與公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政府各部門的層層把關都尤其嚴格,所以就不停洽談、匯總、優化,最後的合同達幾百頁厚。
  • 垃圾發電廠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第一次到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時,我以為氣味會很難聞,還特意買了口罩,參觀後發現自己多慮了。」12月1日,家住井岡山經開區的王大爺對記者說。當日,記者走進吉安垃圾焚燒發電廠,見到大型機械手臂不斷將垃圾送入焚燒爐,中央控制室內的電子屏實時顯示著各類汙染物排放指標,幾乎聞不到任何異味。
  • 衢州垃圾發電廠垃圾焚燒飛灰固化設備處理流程圖
    衢州垃圾發電廠垃圾焚燒飛灰固化設備處理流程圖到2020年,我國垃圾焚燒處理率將達到50%。記者在日前召開的第六次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與設備研討會上獲悉。據住房和城鄉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龍介紹,我國設市城市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89.3%,其中70%以填埋為主,25%28%為焚燒。目前的垃圾焚燒處理率為25.6%。十三五期間,焚燒處理能力會進一步增長,建設管理更趨於精細化。1988年,廣東省深圳市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投入運行,當時處理能力是300噸/日。到2014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18.9萬噸/日。
  • 乾貨PPT|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危險源辨識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促進垃圾發電項目的規範運營及安全生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並組織編制了體現垃圾發電特性的首批兩項電力行業標準《垃圾發電廠運行指標評價規範》(DL/T 1842-2018)、《垃圾發電廠危險源辨識及評價規範》(DL/T 1843-2018),日前已由國家能源局批准,於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 漳州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12月19日首次實行公眾開放日
    市環衛中心組織龍文區垃圾分類示範點社區及公共機構的20名代表和2名志願者作為首批參觀人員進行實地參觀了解。漳州市環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講解員通過視頻介紹、PPT講解、模型和生產樣品展示等多種方式介紹了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具體過程以及處理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汙染所採用的各種工藝。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計劃每兩個月組織一次開放日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報名。
  • 黃金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開工
    參加開工儀式的省、市領導為黃金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奠基。黃金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效果圖  本網訊(見習記者 熊鷹 通訊員 彭艾華 張弢)今日上午九時整,鄂東南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湖北省黃石市黃金山工業新區隆重舉行。
  • 垃圾焚燒發電廠落地有多難
    原標題:垃圾焚燒發電廠落地有多難 選擇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來解決垃圾圍城的問題,西安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從1998年開始規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就啟動選址工作,直到目前,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選址仍在糾結中。
  • 禹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點火運行
    12月19日,禹城市舉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暨併網發電儀式,這是禹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上下期盼已久的民生喜事。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蘇蘭蘇在點火儀式上表示,我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省、德州市重點民生項目,更是我市的重要民生工程。項目克服體量大、工期短、標準高等現實困難,特別是戰勝疫情影響,搶抓工期、掛圖作戰,歷時一年時間建成投入使用,創造了同類項目建設的最高效率!
  • 三亞加快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 垃圾變寶不是夢
    三亞加快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 垃圾變寶不是夢北極星環保網訊: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已完成總進度85%,土建完成80%,主設備安裝完成80%。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及廠房封閉工作。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這不是別墅嗎?一點臭味都聞不到。」
  • 江西永豐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選址公示
    北極星固廢網訊:江西永豐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列入了江西省生物質發電「十三五」規劃布局。去年11月份永豐縣委託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編制完成了《永豐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對項目進行了選址論證,完成了測繪等前期工作。同時徵求了縣城管局、城建局、國土局、環保局、水利局、氣象局、林業局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形成初步選址意見如下:
  • 垃圾焚燒發電廠爭議頗多 選址難引發群體性事件
    4月10日凌晨,北京市六裡屯垃圾填埋場駛出灑水車向市政井偷排滲瀝液,被媒體逮個正著,根據新環保法,或將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8年前,六裡屯要建焚燒發電廠,引發周邊居民4年多的反建活動,使得該項目最終被棄。4月23日下午2點,阿蘇衛循環經濟園項目環評審批事項聽證會在昌平區環保局召開,各方代表進行了5個半小時的討論。
  • 項目動態|福建長汀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連日來,長汀縣住建局等相關部門正加快編制環境影響評估等報告,辦理用地預審、林地報批等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相關事宜。據了解,截至4月份,長汀縣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已完成項目選址、地勘等前期工作,一期建設工程計劃於2023年初竣工投產。目前,長汀城市生活垃圾以填埋為主,全縣大部分的生活垃圾均運往南屏山湖坑哩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
  • 深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覽表及垃圾清運費標準
    深圳市衛生費和垃圾清運費的標準(一)我市衛生保潔費分為住戶衛生保潔費、門店衛生保潔費和垃圾清運費三種。其中,住戶衛生保潔費是指清潔服務單位為完成住宅區公共區域的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運輸而向住宅區內住戶收取的費用。門店衛生保潔費是指清潔服務單位為完成門店責任區域的清掃保潔、垃圾收集運輸而向門店收取的費用。垃圾清運費是指清潔服務單位將垃圾從清運點(垃圾收集站、轉運站等)清運至垃圾處理廠(場)而向委託對象收取的費用。(二)調整後的住戶衛生保潔費收費標準為10元/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