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不朽傳奇!「丹麥設計之父」Finn Juhl 的經典回顧

2021-02-08 家點軟裝

1912 年 1 月 30 日出生於Frederiksberg 的 Finn Juhl,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家具設計師之一,Finn Juhl 從小的職志並非建築師或家具設計師,而是當個藝術史學家。


但因父親反對,後來才選擇到丹麥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學院(Royal Danish Academyof Fine Arts)研讀建築。


Finn Juhl 雖然沒有受過任何工業或家具設計的訓練,但他卻自詡是個「家具設計師」而非「建築師」



1934年,Finn Juhl 從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便在丹麥著名的建築師 Vilhelm Lauritzen 身旁擔任實習生,攜手打造了前哥本哈根機場等知名建築作品。


直至 1945 年離開了 Vilhelm Lauritzen 的事務所,並於丹麥的新港(Nyhavn)成立他的個人工作室。



在 Vilhelm Lauritzen 建築事務所工作同時,Finn Juhl 對家具設計並未忘情。1937 年開始,Finn Juhl 與工匠 Niels Vodder一同合作,從此開啟了兩人的合作之旅。


Finn Juhl 初生之犢不畏虎,1937 年時首次參加了由哥本哈根匠師協會所主辦的「哥本哈根匠師展」(Cabinetmakers』 Guild Exhibition)



  01 

《鵜鶘椅》(Pelican Chair)▼



雖然是 20 世紀現代主義藝術的先驅之一,但他試圖突破當時強調「設計必須簡潔並使用純粹的幾何圖形」的格局,提倡「有機形態」:宛如動物柔軟的曲線打造出扶手和座椅主體,溫暖地擁抱著使用者,繽紛多彩的顏色組合,加上有別以前特別採用的柚木椅腳


1940 年,Finn Juhl第一張座椅、也是最經典的作品——《鵜鶘椅》(Pelican Chair),目前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所珍藏。



  02 

《詩人沙發》(The Poet)▼



Pelican Chair 問世的來年,造型典雅卻又帶點可愛俏皮的《詩人沙發》(The Poet)面世。


圓滑的流線外觀是受到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Jean Arp所影響,加上圓弧狀的柚木椅腳與精準傾斜度所構築的支撐力,不論是設計感或實用性,這張雙人沙發絕對如Finn Juhl 曾說的:


「椅子不只是被設計來觀賞的,而是該被舒適地坐著,當然如果它夠好看,肯定可以使你開心。」



1942 年,Finn Juhl 在鄰近歐楚嘉美術館(Ordrupgaard Art Museum)之處蓋了自己的家。在他的認知裡,家具與房子應該依循著一貫的設計理念被創作


走進 Finn Juhl 的家就像看到他本人一樣,充滿了生命力,而他的宅邸更被譽為丹麥最具實用設計的單一家庭式建築。



  03 

《44 號椅》(Bone Chair)▼



1944年完成的《44 號椅》,至今僅出產 12 張。Finn Juhl 曾經在 70 歲生日對外界表示,《44 號椅》是他個人的最愛,實在是因為整張椅子就像一件完美的雕塑。


椅背由 21 × 7 × 4 吋的木頭打造而成,要找到這般大小的木料實屬不易,再加上椅背與扶手間的榫接相當纖細,因此又有「骨椅」(Bone Chair)的美名,不難想像當年要生產出這張椅子的困難度有多高。



  04 

《45 號椅》(easy chair)▼



1945 年對 Finn Juhl 來說是重要的一年,這年他不僅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更打造出對他設計生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張椅子《45 號椅》,而這張椅子之所以意義重大,在於 Finn Juhl 首度嘗次將舒適柔軟的墊裝椅板與外框架分離開來,使這件單椅看來格外輕巧,不僅將休閒椅(easy chair)提升至另一層次,更為 Finn Juhl 的設計締造獨樹一格的風味,也為《45 號椅》贏得「世界上最美麗扶手椅」的美譽。



  05 

(Nyhavn Working Table)▼



有了工作室,又有了氣勢非凡的《45 號椅》,似乎還少了張具有大將之風的桌子襯託,


因此,Finn Juhl 同一年又為自己的工作室量身訂做了《Nyhavn 工作桌》(Nyhavn Working Table)。金屬桌面混搭著核桃木桌腳,可謂是 Finn Juhl 鋼管家具設計的經典作品之一。



  06 

《108 號椅》(Model 108)▼



1946 年又推出單椅座品《108 號椅》(Model 108),這次的編號並不像之前的 2 張椅子是根據出產年份;不同於《鵜鶘椅》、《詩人椅》或是《45 號椅》予人氣勢非凡的感覺,《108 號椅》走的是輕盈優雅路線,極致舒適的皮革與木料,不管是觸摸或是靠坐它,都是種絕佳享受。



  07 

《109 號椅》(Model 109)▼



另外,Finn Juhl 也設計了帶點明朝椅風味的《109 號椅》(Model 109)。這張單椅採用胡桃木作為主要材質,搭配牛皮坐墊,而其美麗之處就在於它的刀刃扶手:側看有如翅膀般展開飛翔,輕量感中又帶點雅致,營造出柔美的視覺。

.


  08 

《Eye Table》▼

1948 年再次推出 2 件張桌子作品《Eye Table》與《Ross Table》。Finn Juhl 自己曾表示「我深深地被當代藝術,尤其是畢卡索的作品所引想與啟發」,因此特別創作了外觀真的宛若眼睛的《Eye Table》,以向畢卡索致敬。



  09 

《Ross Table》▼



同年生產的《Ross Sofa Table》則是另一件不受時空限制的時尚作品,它是 Finn Juhl 特別為北歐人權法律倡導者 Alf Ross 教授所設計的。流線外型、髮絲紋不鏽鋼面板再搭配不鏽鋼花器,整個作品剛硬中卻又增添柔軟氣息,即使物換星移仍煞是好看。



  10 

《酋長椅》(Chieftains Chair)▼



Finn Juhl 另一項重要代表作《酋長椅》(Chieftains Chair)則是在 1949 年時與工匠 Niels Vodder 合力打造的創世巨作。他自己是這麼形容這張單椅的:

「這把椅子的工匠創意和技法如同藝術雕塑,它不只是一件空間中的工業產品,其姿態更自成一格地完整了空間。」它獨特的設計原理:對角線框件所形成的側框三角結構,並援用《45 號椅》將椅座與靠背從椅框分離的造法,加上馬鞍狀扶手、盾牌造型椅背,至今都被認為是丹麥最有創意的設計之一。




Finn Juhl 坐著自己喜愛的《酋長椅》



Finn Juhl 並沒忘記自己的建築本行,偶爾也會接些建築設計的 case「賺點外快」過過乾癮。這張照片是 1951 年時 Finn Juhl 替芝加哥「優良設計展」(Good Design Exhibition)策劃展場留下的翩翩風採。



1951 年至 52年,Finn Juhl 因當時 MOMA 設計部總監 Edgar Kaufmann Jr. 的引介,設計紐約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會議中心(Trusteeship CouncilChamber),該會議中心被讚許為「最友善且最舒適的空間」,也讓 Finn Juhl 因此在室內設計領域享譽全球。



  11 

《Japan Sofa》和《500 號桌子》▼



1953 年與 1958 年時,Finn Juhl 為丹麥家具大廠 France &Daverkosen(後來的France & Søn)設計出《Japan Sofa》和《500 號桌子》系列。《Japan Sofa》看似普通,其實巧思在於它的框架


Finn Juhl 深受日本廣島縣甘日市湖上的鳥居水門造型所感動,因此特別設計出有如縮小版鳥居的椅框,頗富禪意。



  12 

《500 號桌子》▼



《500 號桌子》雖然與 Finn Juhl 的其他作品相較之下,略顯平凡,但空心核桃木打造的咖啡桌几,耐重穩固,依舊感受得出斯堪地納維亞重視實用的設計精神。



  13 

《FJ Lamp》▼



Finn Juhl 為什麼都沒有設計任何燈具呢?事實上,Finn Juhl 創作的燈具的確相當稀有,不過每一件都非常實用且時尚簡潔。好比說 1963 年打造的《FJ Lamp》由丹麥燈具公司「LYFA」生產,這盞燈採雙層燈罩設計,外層彷佛地球儀般可隨心所欲地轉動,讓人在使用上不知覺地有股溫暖幸福的感覺,在當時贏得過眾多大獎。



  14 

《貝克沙發》(Baker Sofa)▼



Finn Juhl 也吸引不少家具大廠爭相與他合作;1951年Finn Juhl 替美國貝克公司(Baker Furniture, Inc.)設計出被譽為「最美麗沙發之一」的《貝克沙發》(Baker Sofa)。


採分割元素打造出輕盈視覺效果的《貝克沙發》,除了流線的時尚造型與輕質的木料椅腳,最厲害的是它能讓使用者的頭部、手臂、背脊完全釋放,肢體也能輕鬆伸展。


而 OneCollection 所生產的《貝克沙發》復刻版也獲得《Wallpaper》雜誌「2010年設計大獎」



Finn Juhl 於 1989 年 5 月 17 日辭世後,他的遺孀 Hanne Wilhelm Hansen 致力於原封不動地保留屋內的陳列與設計;


2008年,Hanne Wilhelm Hansen 將 Finn Juhl 的故居轉賣給 Birgit LyngbyePedersen 女士


後又捐助給當地政府,而鄰近的歐嘉楚美術館之後更開放周末時段,讓所有喜愛藝術與 Finn Juhl 設計的民眾參觀


__END__


相關焦點

  • 丹麥設計之父Finn Juhl 的椅子
  • 跨越百年的丹麥家具設計之父 —芬·居爾(Finn Juhl)
    將手作木工「工藝精湛,造型美觀」的印象刻入人心,使得丹麥成為世界設計界翹楚達三十餘年。他與阿諾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漢斯華格納(Hans Wegner) 以及布吉·莫根森(Borge Mogensen)並列為丹麥四大設計巨匠。作品被稱譽為「優雅的藝術創造」。
  • 「遇見·北歐」之品味丹麥:從「極簡」中蔓延而出的溫情
    Wegner) ,維納·潘頓(Werner Panton),阿諾·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雅各布•延森(Jacob Jensen)這些不朽的名字在北歐設計史上熠熠生輝,奠定了丹麥在現代(現代裝修效果圖)家居設計中無可取代的地位。CeA瀟湘晨報網
  • 丹麥家具設計巨匠Finn Juhl玩轉空間美學:一個「定義了北歐風的...
    很多人到丹麥,都要到哥本哈根郊區的這棟白房子去朝聖。這是Finn Juhl的家,而Finn Juhl 是丹麥四大巨匠家具設計師之一,被稱為「定義了北歐風的男人」。那是上世紀的40年代,在那之前,受法國和英國宮廷風格的影響,北歐國家的設計奢華、綴滿裝飾,與我們現在認知的極簡、自然、精緻、輕快流動的北歐風大不相同。
  • Finn Juhl:北歐最天馬行空大師
    在北歐一年裡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處於寒冬,這讓家具在漫長的室內生活中變得尤為重要。加上當地森林資源豐富,大師們便就地取材將樸實的木材化身為家中最實用的藝術品。我們曾介紹過作品遍布全球的丹麥家具大師Hans Wegner,本期便聊聊同屬丹麥二十世紀五位大師,天馬行空的Finn Juhl(芬·居爾)。
  • 10個來自北歐的極簡家具品牌
    ArtekArtek = art + techology,科學和藝術的有機結合,旨在以新的家居理念裝點人們的生活空間,是「北歐現代主義之父」的阿爾瓦·阿爾託創建的品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丹麥品牌,Gubi完美傳承了丹麥北歐風的精髓。曾有人戲稱,如果丹麥的設計師不做設計可能會去做解刨,足見其對人體構造學的痴迷。GUBI的設計師也不例外,甚至從產品的圖片中你就能感受舒適和柔軟。
  • 酷樂研究所|為什麼年輕人如此喜歡丹麥設計?
    其實,所謂的「北歐風」在北歐五國根本不存在,專業名稱應該是「斯堪地那維亞設計」。1900年,斯堪地那維亞設計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被注意到,其特點是融合了實用主義和傳統手工藝中的人文特色,簡單又不失格調。北歐國家間的設計風格多少有些不同,大家所說的北歐風屬於斯堪地那維亞設計中的一小部分。
  • Design in life 為生活而設計「遇見北歐」尖叫設計芬蘭主題特別呈現
    2020年11月26日,尖叫設計「遇見北歐」家具生活藝術展-「Design in life 為生活而設計」在設計上海開幕。本次展覽由尖叫設計攜手芬蘭駐滬總領事館、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共同打造,從芬蘭生活特色出發,以生活為靈感之源,用設計為人們帶來個性、品質的生活體驗。
  • 這隻丹麥手錶,憑什麼跟梵谷的《星夜》一起擺在紐約博物館?
    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 Vincent Van Gogh每當我在美術館,駐足於一件件作品前時。除了思考和觸動之外,更多佔據我內心的是滿滿的距離感。這份距離,不是由於作品的年代或者地區文化所產生,而是「藝術品」三個字背後,那個與柴米油鹽相關甚微的世界。
  • 10個小眾卻充滿匠心的北歐家居品牌,完爆宜家家居!
    而Finn Juhl創新的「漂浮結構」概念,也就是椅背和椅框分離,不管在早期的北歐或是21世紀的現代,欣賞起來仍然覺得相當優雅時尚。,以其大氣格調的設計迅速發展,它還熱衷於和其它品牌推出合作款,例如曾和Smart 合作,推出了 Smart 汽車的 BoConcept 限量版,又和日本著名的設計工作室 Nendo 攜手,創造了「Fusion」系列。
  • 北歐風?看丹麥小眾設計大牌
    今天我們就將為你介紹丹麥的北歐家具品牌,他們都代表著北歐設計的最高水平。Muuto蘭語單詞「Muutos」,意為「New Perspective(新視角)」, 雖然非常年輕,卻已是國際知名的北歐風格設計公司。
  • 來自北歐設計:斯堪地那維亞設計
    導讀一般談到北歐設計也就是斯堪地那維亞設計,指的是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和冰島,雖然丹麥和冰島並沒有坐落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但是這些國家互相視彼此屬於斯堪地那維亞,因為他們擁有深遠的文化和歷史淵源,因此在設計方面這五個國家也表現的獨樹一幟,被稱為「斯堪地那維亞風格」。
  • 北歐家具——義烏• 北京保利藝術設計專場拍賣會
    Wegner 漢斯•華格納年代:1946產地:丹麥尺寸:132×58×80 cm材料:150-180 年樹齡梣木起拍價:RMB:86,000北歐風格以簡潔著稱於世,並影響到後來的「極簡主義」、「後現代」等風格。在20世紀風起雲湧的「工業設計」浪潮中,北歐風格的簡潔被推到極致。
  • 致敬品牌成立85周年 周生生特別呈獻文化祝福系列「傳奇」「東方古...
    致敬品牌成立85周年,周生生珠寶特別呈獻文化祝福系列「傳奇」、「東方古祖」兩大新作,同時攜手「文化祝福」系列麾下「六字大明咒」、「格桑花」、「佛有緣」及「八瑞相」子系列,以極富國風韻味與時代氣息的「文化祝福」全系列足金產品,慶賀品牌85周年誕辰。
  • 整個丹麥的設計靈魂,就憑它!| 世界博物館日
    Beoplay的音響、Stelton的經典水壺、各種海報還有大師們的各種經典設計椅等等,讓人眼花繚亂。photo:DMD博物館中丹麥椅的展覽,整整一條長廊中都擺放著各種時期的設計椅。很好很完整地給大家展示了丹麥椅子設計理念的變遷史。看著看著就看到了很多明式家具的影子。
  • Georg Jensen | 嚴重被低估,藝術價值超高的丹麥品牌
    「丹麥國寶級品牌」,名副其實。時代印記110多年,與藝術界扯不盡的關聯例如:1905年完成的「Blossom」咖啡和茶具組合。Images from Georgjensen.comHenning Koppel是「北歐設計」的代表性大師,屢獲米蘭三年展、國際設計大獎、魯寧獎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
  • 除了簡約,你可能對「北歐風」一無所知
    「禾希有物」想要帶著好奇心,探究世界各地好物的來源,挖掘它們背後蘊藏的造物哲學。今天,我們來看看那些經久耐用的簡約物件,是如何誕生在北歐的。風靡現代的北歐風,似乎是對英國詩人羅伯特·白朗寧「Less is more」的最好詮釋:實用、極簡、經典、自然。但北歐設計並不止於「簡約」,它的內涵要豐富得多。
  • 世界經典的沙發設計,沒見過你就out了!
    經典,是由歷史選擇出來「最有價值經典的」,最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經過時間的沉澱,人們愈發認識到經典設計的美妙。 然而有名的設計師很多,但經典的沙發並不多見。小寶為大家搜羅了幾個大師設計的經典沙發款式,現在就是漲姿勢的時候!
  • 丹麥腓特列教堂-北歐最經典的文藝復興宮殿之一
    腓特烈教堂是丹麥最大的銅綠色圓頂教堂,又名「大理石教堂」(Marble Church),它與阿美琳堡王宮隔路相望。教堂始建於1779年,但由於資金的問題,直到1894年才得以竣工和開放,是北歐最經典的文藝復興宮殿之一。它的建造是為了紀念奧爾登堡王朝登上丹麥王位300周年。
  • 大師的椅子,丹麥設計的符號
    丹麥是一個崇尚設計的國度,雖然人口不多,國土面積不大,丹麥的設計與手工藝卻享譽世界,甚至對全球設計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丹麥設計追求品質和舒適,一把椅子也能通過其設計體現對生活的高品質追求。丹麥設計師遵循現代與傳統的結合,力求形式、功能、材料、色彩、質感以及成本的最佳平衡,從而打造人人皆可用之的平民化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