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並不是亙古不變的,有的地名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改。今天就來簡單盤點一下,重慶近現代改過名字的區縣(稱謂由縣變區,如武隆縣——武隆區,此類不計入)。
和其他區縣重名,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而改名,這樣的區縣有梁平、巫溪、渝北等。

梁平縣(今梁平區)原名梁山縣,因境內的高粱山得名。而在山東省也有一個梁山縣,1952年底,為了避免重名,梁山縣就更名為了梁平縣,因境內有大面積平壩而得名。

巫溪縣原名大寧縣, 1914年,因縣名與山西省大寧縣同名,改名巫溪縣,因巫溪水而得名。

渝北區原為江北縣,和鄰近的江北區共享「江北」二字。1995年撤縣設區的時候,就改名為了渝北區。
因地名中有較為生僻的字,在以前識字率較低的年代,為了生產生活更方便,故而改名,這樣的縣有豐都、石柱。

豐都縣原名酆都縣,「酆」這個字既不好認,而且還太難寫。1958年,酆都改名豐都,有豐收之意。

石柱縣原名石砫縣,於1959年改名石柱縣。1984年,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還有一種類型是「單字縣」撤縣設區,由於「單字區」的叫法比較彆扭(雖然有城區、郊區、礦區等單字區),所以就改名,如巴南、萬州和開州。

巴南區的前身是巴縣,曾是重慶府的附郭縣,民國時重慶設市,把巴縣縣城附近地區劃為市轄區,其餘地區仍為巴縣。1995年撤縣設區,因地處重慶城南部,稱巴南區。

萬州的前身是萬縣。萬州在古代也曾叫萬州,明代降州為縣,始稱萬縣。萬縣這個單字縣命名比較有趣,不管是設市,還是專區、地區,都叫萬縣,歷代才有萬縣市、萬縣專區、萬縣地區的稱謂。就連設區的時候,也曾短暫叫過「萬縣區」,1998年更名為萬州區。

開州和萬州相似,原來也是單字縣——開縣。開縣古稱開州,因而在2016年撤縣設區的時候,開縣改稱開州區。

忠縣古稱忠州,1913年廢忠州為忠縣。假設未來忠縣撤縣設區,叫「忠州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你還知道重慶近現代改名的區縣嗎?歡迎補充。
圖源網絡丨文中數據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