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中國的第三個朝代,他的起源非常古老。
相傳,遠古時代的華夏共主的軒轅黃帝的第十六世孫叫做姬亶又稱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是上古周部落的領袖,他原本領導族人們在幽生活,後來大約在商朝武丁時期,一夥戎狄來犯,姬亶就率眾遷移到岐山下的周原。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這是出自《詩經》中的詩《綿》 ,它記錄了周族人在他們的部族首領古公亶父的帶領下遷居周原的故事。

古公亶父很有遠見和才略,他到周原以後和當時的中原統治王朝建立穩定的同盟關係。
當時我國的中原的通知王朝是商王朝,統治者是商王武乙。據說,商王武乙生性殘暴,貪於享受,所以,古公亶父就很看不慣他。但是商王武乙領導的商王朝還非常強大,周部落比較弱小。於是,古公亶父接受了商王朝的文化系統。

在商王朝的文化中有一個觀念,是天命。在商朝,天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說,周朝的起源「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在歷史流傳中,周朝所有比較厲害的人都是天命之人。同時這個天命概念給古公亶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響。在後世周朝建立之後,這套天命觀念經過了周公旦的整理,成為立國政治的法理基礎,進而影響了數代王朝。
古公亶父有三個孩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如果家裡的孩子多的話,中國的父母一般都會偏愛小孩子多一點。古公亶父也不例外,他也最喜歡小兒子季歷並且把王位傳給了小兒子。現在周室已經是頗具規模,古公亶父就想著削弱商王室的勢力,望有朝一日取而代之。他令季歷的兩個哥哥,去另一個地方建造城郭,建立國家。

古公亶父死後,季歷繼位。此時周王室和商王室聯繫密切,不僅季歷的妻子是出自商王室,商王室也封季歷為「牧師」。但是周王室作為商王室統治下的附屬國,強大成這樣很造忌憚,於是,季歷就被商王殺掉了。他的兒子姬昌繼位,姬昌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他多次出現在現代影視劇並且形象都是較為賢明。實際上他也被後世為眾多儒家經師和封建帝王推崇的周文王。
到了周文王的這裡,周族蒸蒸日上,綜合實力突飛猛進,周族日漸強大,但仍堅持韜光養晦以取得宗主國的信任,商王紂封周文王為西伯,使之成為商西的一方之主,並委以徵伐大權,這正合文王之意,於是周文王大手一揮,劍鋒所指,商的若干附庸國湮滅。到了後來周文王的兒子姬昌滅紂王,商朝覆滅,中國也進入周代。
小編認為,周朝起源非常古老的,可以追溯到軒轅皇帝時期並且能和夏朝平行。商朝滅掉了夏朝,周朝滅掉了商朝,這些歷史事跡無疑是華夏民族分離再融合的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