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注至中塔上遊第25節塔柱模板內,標誌著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溫州甌江北口大橋中塔順利封頂,大橋所有主塔建設完成,工程建設按下 「快進鍵」。
甌江北口大橋中塔縱向為A型,橫向為門型,塔柱高度139m,共分為25節澆築。
市交發集團甌江口大橋公司工作人員說,中塔建設需克服多個難點,一是大橋中塔系國內首次採用A型混凝土剛性塔,內腔界面變化大,結構形式複雜,施工難度大。二是水上施工且作業面小,涉及鋼筋、爬模、勁性骨架、橫撐等眾多工序。機械設備多,吊裝任務多,施工設備時間、空間上存在較多幹擾,綜合組織難度大。三是塔柱與橫梁異步施工,上下交叉作業,且施工處於颱風高發區,安全風險高。
繼2019年9月18日大橋中塔沉井下沉到位後,大橋建設者們利用BIM技術進行施工模擬,提前做好技術準備工作;採用「塔柱與橫梁異步施工」的方案,合理安排塔柱與橫、縱梁施工;調整塔吊資源投入,由兩臺2臺平臂塔吊調整為四臺,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克服強潮、颱風、高溫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塔柱每節施工時間由8至9天縮短至6天,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最終,經過一年多時間,提前實現了封頂這一階段性目標的勝利,也為後續大橋索纜架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截至11月底,溫州甌江北口大橋累計完成總投資額62.53億元,總體形象進度達73.2%。其中,主橋基礎及下部結構完成98.15%;主橋上部結構完成46.32%;引橋完成88.6%。
據了解,甌江北口大橋是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和國道228跨越甌江的控制性工程,跨江主橋系國內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結構新穎、技術複雜、施工難度大。項目起於樂清黃華、終於靈崑島,全長7.9公裡,總投資88.36億元,建設總工期60個月。
該項目於2017年開建,今年2月12日獲批率先復工,計劃2021年底貫通。大橋通車後,樂清市民過江到龍灣國際機場將從過去的1個多小時縮短至15分鐘。
溫都記者 夏忠信
通訊員 尤超常
洪海濤 蔡易閣/攝
審核 黃小玲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