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不要再當老好人了,做人要學會拒絕!

2020-12-21 鬼谷道

這個世界上讓友誼破滅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徹底的就是借錢。不借是錯,對方借了不還是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借錢不還成了一種「行為藝術」。你一旦把錢借出去,再想收回來難過登天。

所以咋辦呢?

如果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方法只有一個:不借。

可是朋友一場,不借又難免會傷了關係,因此我們才要合理的拒絕,學會說不。

拒絕也是講方法的,千萬不能直接拒絕,而應該委婉的表達。

同事小D最近就為借錢的事兒犯難。

原來前兩天有個朋友以買車的理由找小D借錢。小D心裡是一萬個不願意,為啥呢?自己每天還是搭地鐵,坐公交呢。年底了,自己也急用錢。

可是小D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畢竟朋友都張嘴借錢了,不借反而不好。可是借了,以他對朋友的了解,要錢之時恐怕遙遙無期。小D考慮再三說:

對不起,我沒錢。

他的朋友聽到後,臉色瞬間就變了,頭也不回的走了。

小D看著朋友的背影知道,友誼基本上結束了。

有時候,直接拒絕雖然效果立竿見影,但是副作用也是極大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老規矩,講個故事陶冶下情操。

我們的主人公叫華歆,三國人物。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曹丕在逼迫漢獻帝退位的時候,華歆就是衝在前面拉漢獻帝下臺的人,為了諂媚曹丕,華歆的醜惡嘴臉都暴露了出來。

一副小人模樣,實際上歷史上的華歆不是這樣,他其實很會做人。

話說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下令讓華歆進宮時,他的親戚朋友一聽說華歆要升官了,於是紛紛拿著禮物前去祝賀,想攀高枝。

華歆知道親戚們的心思,可是他不想收禮,說出去壞了自己的名聲。那麼應該怎麼辦呢?直接拒絕嗎?

「請把你們的禮物拿出去,我不要?」

這樣一來就顯得自己小氣,不識抬舉了。所以華歆怎麼做的呢?在招待親戚的宴會上,華歆說:感謝各位親朋好友的捧場,華某深表謝意。只是各位的大禮,華某是萬不敢收啊。我此次進宮,路途遙遠,帶著那麼多厚禮,怕有不測。所以望大家能夠諒解,華某拜謝。

華歆的一席話說的很明確,這東西我不要,但是說的很委婉,把話說明白了,還不傷人面子。

說白了,就找了個理由拒絕。

決絕,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們萬不能輕易的直接拒絕,很容易傷人面子,而應該懂得迂迴婉轉,比如用沉默拒絕,用拖延拒絕,用客氣拒絕,用謊言拒絕等等。

這麼做看起來很累,但實際上不失為一種方法,畢竟累雖然累,但是不傷人面子。真所謂見面留一線,日後好見面。

這也正如鬼谷子說的: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有時候要想拒絕,就要如圓環一般圓融,不讓人知道我們的真實想法,以迂為直,以退為進。畢竟,人生在世,

進一步是聰明,退一步才是智慧。

相關焦點

  • 做人不要太善良,為何你總是會被人欺負?因為你一直做「老好人」
    做人不要太善良!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如果你一直被欺負,那你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被欺負的原因了,比如你一直做「老好人」,這樣只會吃力不討好,並不會提升你的個人價值。老好人不懂得拒絕他人,容易被人欺負社會上的老好人都有一種通病,他們總認為真心付出就會有回報,可他們越努力越任勞任怨,別人就會覺得好欺負,漸漸地這些老好人身上的擔子就會越來越重,他幫這個扛幫那個扛,時間一長,所有的付出不僅會被人當作是理所當然,還會讓自己受傷。
  • 做人,要學會拒絕,守住底線
    不要這樣的「名譽」,來點實際的——升職加薪,才是正道理。曾經認識一個企業中層領導,做事很認真,常常加班加點,後來,他患了重病,單位很多人來看望他,但最後呢?他因為生病了,無法去上班了,苦的還是自己,那些加班加點,值不值得?我看不值得,「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就失去了一切」,還有那些「虛偽的問候」,有啥用!該如何拒絕別人?
  • 做人是一門學問:我們既要學會吃虧,也要懂得拒絕
    吃虧與拒絕並不矛盾,我們既要要學會吃虧,也要懂得拒絕。01吃虧真的是福嗎?有的人,他不懂得拒絕,被稱為「老好人」,這個詞在我看來,卻有點鄙視的意味,似乎是那些接受幫助的人,反過來卻把他人的幫助當作理所當然。吃虧並不意味著事事順從,我們應該學會選擇性地吃虧,小事面前放寬心胸,大事面前做好選擇。
  • 鬼谷子勸世名言:不要做老好人,牢記這三句教誨,能夠少吃很多虧
    鬼谷子勸世名言:不要做老好人,牢記這三句教誨,能夠少吃很多虧說到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鬼谷子,很多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聰明機智、狡猾奸詐。鬼谷不要做老好人。子雖然自己沒有出山捲入各國戰爭中,但是他教出來的弟子沒有一個碌碌無為。
  • 鬼谷子處世哲學:做老好人輸一輩子,做個精於算計的老實人
    有的朋友本意是做個好人,沒想到生活中套路太多,很容易被人帶到溝裡,不知不覺間做了老好人。老好人經常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委屈自己,取悅別人,一切圍繞著別人的需求,看別人臉色行事,不敢表達意見,長此以往,變成了「討好型」人格,生活的特別痛苦。老好人的典型特點就是:性格溫順、脾氣好、好說話。做人沒有原則,或者底線很低。
  • 跟鬼谷子學做事,跟老子學做人,前途無量!
    所以做人要學老子,做事要學鬼谷子。老子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寶也正是做人的標準,簡單來說,做人要有一顆慈愛的心,包容的心,當我們學會了包容,能容天下人的時候,天下人便會喜歡你,願意與你相處,做人不需要處處去恭維、和討好誰,只要有一顆慈愛包容的心,自然會感染身邊的人,大家都願意與你相處。
  • 鬼谷子處世智慧:做人要學會圓滑,一個人太耿直很容易得罪人!
    你有沒有因為做人不夠圓滑所以得罪人?有沒有因為無意中的話得罪過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鬼谷子的「糟粕」智慧。相信大家都知道做人要圓滑,而一個人是否夠圓滑,往往從他們的語言中就可以看出。如果您不喜歡圓滑這個詞也沒關係,還有另一個近義詞叫方圓。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鬼谷子是如何用方圓之道來說話的。一我們先來講個論語裡的段子。
  • 鬼谷子10句話,做人當如水,善化萬物,要學會變通,做個精明人
    結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人也有缺點,再有本事的人也有短板,同樣,再愚鈍的人也有優點,再軟弱無能的人也有自身所擅長的方面。因此,做人首先要認清自己,承認自身的不足,了解自身的短板,就算不可以馬上改之,也當理性避之;然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善於利用別人的長處,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 鬼谷子勸世良言:做人別太耿直,要懂點處世的套路,學會拐彎
    這句話究竟有何含義? 首先我們來看這句話:「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在處事過程中,一定要懂得學會收斂、學會伸張有度、低調做事、周到做人,很多人總是用心直口快來為自己的「不當語言」做藉口,心直並不是口快的原因,俗話說:禍從口出。
  • 鬼谷子勸世良言:做人不能太老實,要學會方正做人,圓滑做事!
    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這場遊戲才剛剛開始。」李東陽想不想走呢?想的。但是朱厚照出奇了喜歡他,史料記載:東陽與健、遷即日辭位。中旨去健、遷,而東陽獨留。恥之,再疏懇請,不許。朱老闆多次挽留他,為什麼呢?他走了,誰來幹活?還真指望那個死太監?更重要的是李東陽是個識時務的人,所以李東陽就是朱厚照安插在劉瑾身邊的一根釘子。
  • 鬼谷子:做人不能太老實,3個口訣教你看人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所以這些處世哲學我們還是要學習一下的。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也給後世留下了識人術,教你如何看破他人:做人不要太老實,牢記這3個口訣,看透天下人。老實人一般來說是誇讚一個人憨厚善良,沒有太多的陰謀詭計。他們相信「吃虧是福」,即使別人傷害了自己也是可以容忍的。但老實人通常也會被別人利用,這就會導致他們經常會受到傷害。
  • 從老好人的由來典故說起,揭開老好人的本質面目
    一般來說,老好人就是『』好好先生『』的通俗說法。老好人是指性格溫和,處事圓滑,不講原則,不得罪人,喜歡和稀泥的人。表面上看,老好人寬厚誠實,與人為善,是個"好好先生『』。實際上,老好人就是風吹牆頭草,損原則保面子,損公益保私利,是個虛偽且善於營私的人。
  • 鬼谷子:心軟之人是無福之人,牢記這4句話,福氣自然來
    鬼谷子曾經對學生說:做人不要太心軟,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很容易吃虧,受人迫害。這裡不是教大家自私自利,做損人不利的事情,而是告訴大家要學會明哲保身,保護別人也要保護好自己,才是真正智慧的人。鬼谷子提出來三句令人警醒的話,只要我們熟記,福氣就會越積越多。
  • 職場中的老好人,你不累嗎?學會拒絕,否則你只會毀了自己的前途
    所有人都知道,小琳是個老好人,很樂意幫忙,從來不會拒絕。所以,他們使喚小琳這個「打雜的」非常心安理得!01、你為什麼要迎合別人?職場中,你迎合別人,無非是想交到朋友,獲得尊重,日後好辦事。說得再難聽點,你就是一個墊腳石,等人家踩完了,你就沒有價值了。而當你有事需要幫忙的時候,對方大多數時間是拒絕的,因為他們不像你,他們不會迎合你!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要迎合別人?02、你為什麼不會拒絕別人?
  • 鬼谷子:做人不要太老實,學會這兩條鐵律絕地反擊,不再被人欺負
    還有一點是現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老實人不爭不搶,本分順從,就很容易受人欺負,雖說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學會與人和平相處,即使有爭執也要坐下好好說話,但是有時候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幾個為人處世的定律,老實人要學會幾招,為自己找到一個定位標準,別被社會捨棄掉。
  • 學會拒絕是感情交往的藝術
    如果你沒有學會拒絕別人,那麼你一定會被別人當成老好人欺負你。學會拒絕別人也是交往的藝術,學會拒絕,別人才會尊重你。不要別人一找你做任何事情你就馬上答應別人,到頭來困惑的還是你自己。因為你的答應太隨便了,並不是大事小事你都隨意的答應,有了一次就會有無數次,要做到你的答應是有價值的。人的弱性是只欺負比她能力弱的人,正因為有了這種想法所以總是去要求別人去幫她做事,所以這樣一來顯得你的答應變得毫無價值可言。因為有了拒絕,答應才會變得更有價值。懂得拒絕別人也是一門學問。
  • 鬼谷子:做人不要畏首畏尾,學會六條金律,試著改變自己
    所以我們不要再自我設限了,在要做一件事情之前,你要告訴自己一定能成功,而不是只想到失敗,只有自己有了自信,才有成功的那一天。第二條:做事不要拖延。你要知道,拖延只會讓我們更加懶散和消極,時間長了,會讓自己產生強烈的負罪感和自我否定,失去自信,並且產生焦慮,對未來失去期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結束拖延,想到什麼立馬去做,不要再給自己找藉口。
  • 鬼谷子:自助者天助,人生低谷時,做好三件事,福氣找上門!
    自助者天助,在人生低谷時,學會這三件事,福氣會自己找上門!一、做人,要學會捨得嗜欲深者天機淺,一昧的索取,會讓所有的人遠離你。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不懂得加以克制,遲早會被欲望反噬,自取滅亡。鬼谷子說:「欲取,反與。」如果想取得,必須先懂得捨棄。每個人所能擁有的東西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要。
  • 鬼谷子大智慧:做人不要太老實,教你一招攻心術,做個明白人!
    鬼谷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精通百家學問,被後人稱為「縱橫家的鼻祖」,先秦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大人物,例如蘇秦、張儀、商鞅和呂不韋等人,都曾受過他的智慧教育。縱橫家們是靠說話吃飯的,他們認為說話是一門藝術,鬼谷子就曾說過: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的交流中必須要掌握兩個法則:一、隱度。首先要學會揣摩人心,張口說話前要先分析和推測一下對方的真實心理,這樣我們說的話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投其所好。
  • 鬼谷子告訴你,做人不能過於老實,記住這3句話教你看破人心
    鬼谷子也叫王詡,他是春秋戰國最傑出的道家代表人物,他的師尊則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鬼谷子"這一稱呼似乎又給王詡帶來了一絲神秘感,傳言中的鬼谷子具有神鬼莫測之術。尤其是小說中被塑造的鬼谷子,更是無人能及,猶如神仙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