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你想讀的文章》:500萬人氣專欄作家「佛系」反套路寫作方法

2021-01-09 六月水蜜桃

年初的疫情讓自己產生了工作危機感,看到自媒體大V們收入頗豐,自己也想要搭上寫作變現的快車,於是便心血來潮參加了某平臺的寫作訓練營,結果一晃到了年底,自己因為短期內沒有收益便放棄了,這才發現寫作變現可遠沒有想像中容易,自媒體大V們究竟有什麼獨家心得呢?

日本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解決了我的困惑。這是一本非典型性「佛系」「勸退」寫作方法,作者田中泰延並不認為寫作有速成「爆款」文章技巧,唯一的方法就是寫出自己想讀、能夠取悅自己的文章,比起鬼斧神工的技法,更難得的是獨一無二的精神內核。

一、樹立「只要覺得自己寫的文章有趣,那就是幸福」的意識

在參加寫作訓練營的過程中,為了獲得好的閱讀量,自己想要迎合讀者的喜好,研究如何能夠蹭熱點帶來流量,不知不覺中就偏離了初心,時常被低迷的閱讀量打擊寫作熱情,甚至於犧牲玩樂的時間寫作一兩個月沒有看到寫作變現的可能就沒有動力了。

田中泰延並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作家,「佛系」的他直言不諱地告訴讀者寫作是件苦差事,如果只是為了點擊量而寫文章,很可能除了腰酸背疼之外其他一無所獲。

對於這點我簡直不能再贊同,參加寫作訓練營的一個月,天天下班之後把自己固定在電腦前點燈熬油,有時枯坐一整晚也沒有靈感,想到有這時間還不如看兩集電視就更加懊悔。自己在寫作中都沒有感受到樂趣,怎麼能夠期望讀者願意點開文章呢?

作者提出要樹立「只要覺得自己寫的文章有趣,那就是幸福」的意識。

拋開熱點為自己觸發的感受而寫文章,得到的正向反饋更有利於自己在寫作的道路上堅持下去,就象玩遊戲升級闖關一般,在整個過程中自己得到了自我激勵,更有興趣玩下去。

正如我們看了《心靈奇旅》受到觸動,內心有很多話想說,便分享自己的感受在網上,成為「自來水」為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部好電影而自發「安利」,觀影本身是孤獨的,但是通過分享自己被觸發的所思所感,這樣我們就不僅僅是觀賞者,而是一個內容輸出者,與電影產生了互動,與更多的人產生共鳴。

自己將生活中耳聞目睹的有意思的事訴諸筆端,並且能夠在其中找到樂趣,取悅了自己,那麼從讀者角度來說這篇文章是有意義的,才有可能會被更多的讀者看見和喜歡。即便沒有別的讀者看見,至少自己寫完內心是歡喜的,也不枉費自己搭上這許多時間和精力。

二、觸發是爆文的基礎

因為參加寫作訓練營的緣故,分析了一些爆文,發現閱讀量高的文章往往是情感類,而文化類的文章常常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呢?

作者田中泰延在《寫你想讀的文章》中提出一個觀點:網上九成的爆款文章都是隨筆,而他認為隨筆是在事象和意象交織之處產生的文章,事象是我們耳聞目睹及所了解的事情,意象是我們與事象接觸產生的心靈觸動便想把所見所想記錄下來的念頭。

這麼說來,情感類的文章更多的是側重意象,更能觸動讀者的情感共鳴,而文化類文章更偏向事象,難怪人們更喜歡看情感類的文章。

將自己完全沉浸到耳聞目睹的事物中時,觸發的是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必搜腸刮肚,只要真切的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感即可,產生了不吐不快的表達欲,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自己所喜歡的,具有感染力的。

那麼是不是我們觸發的所有內容都有價值記錄下來呢?

《文心》中曾提到:讀書貴有心得,作文貴有新味。

寫文章跟寫論文的原則是一致的,觀點表達要新穎,特別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是別人還沒有寫過的,那麼自己的文章寫出來才有意義。

比起鬼斧神工的技巧,獨一無二的精神內核才是一篇文章能夠立住的根本。「佛系」作家田中泰延認為「如果沒有特別新穎的見解或者尚未解決的疑問,我們只需要當一個讀者」。

三、獲取第一手資料是文章的根基

當我們在事象和意象交織之處產生了想要寫作的念頭時,我們最該做的事是什麼呢?田中泰延告訴我們,寫手的第一要務是調查,儘可能的多收集資料以支撐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但是調查僅僅只是簡單的敲擊搜尋引擎進行檢索嗎?

上大學時,專業課老師第一節課就告訴我們,查閱資料不能通過網絡搜尋引擎,只有查閱第一手資料才可靠。還記得大四自己在為畢業論文在各大圖書館查閱書籍時,對於畢業論文的內容框架有了更豐富的認知。

「如果把文章比作大樹,那麼第一手資料就是樹根,作者隨心所欲寫出的自己喜歡的內容則是枝葉。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通過去圖書館查閱或者在網上圖書館查閱第一手資料。追本溯源才能最大化的接近真實,獲取有效可靠信息,寫出來的文章才令人信服。

「調查意味著熱愛,調查的目的是發掘自己內心的情感,找出情感的來源,讓愛意與敬意生根發芽。只有愛意與敬意成為文章的核心,寫作才有意義。」

當我們真正觸發想要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時,我們應當竭盡所能的表達我們所熱愛的內容,就像是追星女孩給自己欣賞的偶像寫「彩虹屁」小作文一樣,只有發自內心的喜歡,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才容易引發別人的共鳴。

田中泰延的《寫你想讀的文章》從寫給誰、寫什麼、如何寫三個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寫作心得,詼諧的語言中娓娓道來寫作的苦與樂。寫作是表達自我最簡單的方式之一,想要寫出優秀的文章,那麼寫你自己想讀的文章就行,寫作變現並非一朝一夕,與其痛苦的追逐目標,不如讓自己快樂一點享受寫作本身的過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相關焦點

  • 佛系作家告訴你:寫你想讀的文章才是寫作的真正意義
    那麼當有一個人告訴你:「你只需要寫你想讀的文章就好」「寫文章,千篇一律也無妨」「寫作關乎一種生活方式」你會相信他並聽他的嗎?是的,就是有這樣的一個「佛系」寫作指導者,他就是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以上哪些觀點都是他在新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中的內容。
  • 《寫你想讀的文章》:500萬人氣自媒體作家「自嗨」式寫作秘籍
    他業餘時間廣泛閱讀,並在網絡平臺上寫作,涉獵電影,文學,音樂,美術,攝影,就業等多領域。他原本只想抒發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卻不曾想收穫了越來越多的粉絲,很快成為了日本知名的網紅作家。2016年,47歲的田中毅然從穩定的大企業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自稱「青年失業家」,靠專欄和約稿為生,同時擔當起來寫作研討會講師。
  • 書評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跟著行家學寫作
    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我們心中的所想所悅呢,寫作真的能實現我們被看見的欲望嗎,日本著名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暢銷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分別從寫作的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等四個方面來讓我們了解寫作的真實意義和基本功。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跟著名家學寫作
    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我們心中的所想所悅呢,寫作真的能實現我們被看見的欲望嗎,日本著名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暢銷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分別從寫作的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等四個方面來讓我們了解寫作的真實意義和基本功。從寫作的內容上來說,大多數自己想寫、別人又愛看的文章都是隨筆體裁。隨筆不是隨心所欲地描述,而是產生於事象和意象的交匯。
  • 專欄閱讀量500萬,日本網紅作家寫作心法:你要關注的只有你自己
    執導過《致命魔術》、《盜夢空間》的著名大導演諾蘭在其第一部長片習作《追隨》中曾戲謔道:「一個二十幾歲,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多半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名作家。」這也反映了一部分人對作家的想像,門檻甚低,社會地位頗高,似乎敲敲鍵盤就能月入過萬。但是現實生活中,寫作其實是一件苦差事。
  • 《寫你想讀的文章》,一本薄書,教你如何下筆寫自己想讀的文章
    作為一個喜歡看書、碼字的人,人生的願望之一大概就是寫一本自己的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看過很多如何寫作、如何尋找素材、如何把身邊事變為身邊故事的書籍,雖然理論看了很多,但是下筆還是一片空白。前兩天,某平臺有一個線上課程——教會小白創作故事的套路。我記得那位老師告訴我們,寫故事,文筆不重要,是不是有經驗不重要,只要你學會套路,啥都不是問題。
  • 寫作小白怎樣寫出爆款文章,用簡潔寫作法——寫出你想讀的文章
    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很多人或多或少的在網上寫一點文章,但是文章閱讀量低,點讚、評論、轉發的就更少了。比如我一個自媒體小白,看了很多本關於寫作的書籍,但是寫完文章依然石沉大海。 今天又讀了一本關於寫作的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絕對區別於其他寫作方法書,另類且佛系。
  • 短評反套路小說:寫好反套路網文是一件深思熟慮的事
    這些導致套路網文被人以「缺乏創新」,「跟風寫作」,「文化垃圾」的標籤所詬病。由於網文本身是一種商業文學,它最大的特點是迎合讀者,迎合市場。當一種新創的套路受讀者追捧時,其餘作家在眼紅的同時,跟著它的套路開始新的創作本身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
  • 寫作誤區,你中招了嗎?
    文:ICE蟈蟈為什麼別人的文章閱讀量高?為什麼別人的文章轉發率高?為什麼別人的文章能引起讀者共鳴?報了寫作班,閱讀了大量寫作方面的書,怎麼就寫不出一篇爆款呢?田中泰延在《寫你想讀的文章》中為你揭曉這些疑惑。
  • 書評《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
    看完這些還想繼續深耕寫作的,先讚嘆你勇氣可嘉,然後再送上一本寫作寶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介寫作法》(下面簡稱《寫你想讀的文章》)的作者田中泰延是個有著24年廣告策劃和文案經驗的書蟲,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了長文領域。
  • 知乎專欄怎麼寫文章 知乎專欄寫文章方法【步驟詳解】
    知乎專欄怎麼寫文章?知乎專欄寫文章方法。近日,知乎全新上線了新功能---「知乎專欄,隨心所寫,自由表達,開始寫文章」。眾多混跡知乎的朋友都知道,知乎是個專業精英人士聚集之地,現在知乎新上線的寫文章功能,這意味著我們不但可以在知乎上互動討論、發布問題,還可以寫自己的專題和稿子了。那麼知乎專欄怎麼寫文章?讓小編告訴大家知乎專欄寫文章方法吧。
  • 《寫你想讀的文章》暢銷的秘訣,教你寫傳情達意的文章
    《寫你想讀的文章》,作者田中秦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從事策劃和方案工作24年,迄今為止閱讀了6000多本書,2016年辭職,自稱「青年失業家者」他憑藉涉獵電影、文學、音樂、美術、攝影、就業等題材的文章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強烈支持。也是「明天的寫作」學習研討會講師。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寫你所愛,愛你所寫
    自己的文章的第一個讀者當然是自己,如果自己讀起來都覺得沒意思,那麼這篇文章本身就是白費力氣。這段話來源于田中泰延的《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以下簡稱《寫你想讀的文章》)。在作者看來,我們自己才是文章的第一讀者,所以只有我們自己讀起來有意思,能讓自己開心,才是真正站在了讀者的角度。所以作者全書都在強調:寫自己想讀的文章即可。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助你寫作路上的成功
    日本作家田中泰延寫了一本書籍,叫《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告訴別人"勸退式寫作",他提及,寫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想通過文字去成就一生,必須得忍受其中的痛苦。《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由馬奈翻譯,書中講述了作者認為好用的內容、方法,以及原因,用簡短的文字讓大家清晰的認識到寫文章的的意義。
  • 從打工仔到月入十萬,改變他人生的,不過是寫自己想讀的文章罷了
    而在日本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看來,寫作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它可以排遣人生的孤寂,與讀者建立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孤獨的人生中,沒有什麼事比與他人的邂逅更幸福了!針對很多人想學習寫作,但苦於不得其法的狀況,田中泰延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文章,第一個要取悅的人應該是你自己。
  • 認識寫作——讀《成為作家》
    寫作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習慣,或者技能,寫作應該還有更加合理的定義,這是筆者讀《成為作家》這本書的原因。《成為作家》一書寫於1934年,算是不折不扣的老書了,但是暢銷多年,經久不衰。作者多蘿西婭·布蘭德做過編輯,當過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從書名來看,就知道這本書和作家相關。
  • 寫作,你被套路了嗎?
    記得在句子迷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佳句:武林套路多,盟主輪流做。不由的想起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大師。金庸大師除了熟套路,明俠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善書寫會表達,能夠將武林門派的套路通過武俠小說加以表達,收穫了大批武俠鐵粉。 很多金庸迷表示,好羨慕大師的作品,自己別說寫小說,能夠將自己的俠道簡單陳述都欣喜不已。換以前,我肯定也是這麼想的,寫作套路深,並非人人適合。
  • 寫作風格一成不變的網絡作家,他們比天蠶土豆還要套路!
    網文界有不少大神,其中我比較欣賞的一位仙俠作家,那就是耳根了。因一部《仙逆》喜歡上這位作家,當初看這部小說的時候,被其中的感悟所打動,尤其是「化神先化凡」的橋段,更是讓人不由得拍案叫絕!其後,耳根又寫了《求魔》、《我欲封天》兩部人氣作品,《求魔》的壓抑更不必多說,讓人讀著都顯得有些沉重。而真正讓人感到耳根文風變化的,要數《一念永恆》了,這部書完全沒有以前一絲一毫的風格,輕鬆、幽默、裝逼、搞怪。雖然我個人還是比較欣賞《仙逆》與《求魔》,但卻不得不說,耳根的文風卻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資深作家:讀了上百本寫作書後,我推薦這本對寫作啟發最大的書
    作家教你寫作文,掌握法則下筆如有神。我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發表文章,到如今已公開發表了超過500萬字的作品,這兩年開始研究學生的寫作,特別是到大學院校擔任寫作導師之後,特別注意寫作問題的研究,發現同學們寫作方面普遍存在幾個問題:一是寫作像流水帳,沒有重點。二是不知道從哪裡找寫作素材,面對老師的寫作要求,無話可說,無從著手。
  • 別傻了,每天寫2000字你也成不了作家
    在頭條上刷到一個問題「每天寫1000字,真的能成為作家嗎?」看到這個問題,我的腦海中反射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別傻了,別說每天寫1000字,就是每天寫2000字,你也不一定成得了作家。可能有一些正意氣風發、志得滿滿的人會問,你是上天派來給我洩氣的嗎?還真不是,而是這個回答是我寫作近三年的真實經歷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