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樣才能寫出一篇漂亮的文章呢?」
「很簡單,你先去買一支自動鉛筆。」
「嗯,好的!然後呢?」
「在半夜兩點的時候……」
「嗯,兩點。」
「用它扎一下你的大腿。」
「……」
這是一位日本的寫作導師給年輕寫手的建議,聽起來好像段子,但對於真正打磨過文章的你,心中是不是被扎了一下。
這位導師叫田中泰延,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他的第一本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是作者在出版商再三催逼懇請下才開始動筆,本著寫自己愛讀的文字目的,以極簡風格成書。全書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以至於作者不得不「注水」來讓這本書的篇幅達到15萬字,勉強能裝訂成一本1釐米厚的書。
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本書,上市兩個半月銷售量就突破了15萬冊,登上日本亞馬遜圖書排行榜第一名。
作者
田中泰延,1969年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1993年進入電通公司,從事廣告策劃和文案長達24年。他業餘時間廣泛閱讀,並在網絡平臺上寫作,涉獵電影,文學,音樂,美術,攝影,就業等多領域。他原本只想抒發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卻不曾想收穫了越來越多的粉絲,很快成為了日本知名的網紅作家。
2016年,47歲的田中毅然從穩定的大企業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自稱「青年失業家」,靠專欄和約稿為生,同時擔當起來寫作研討會講師。
01為什麼你的寫作註定失敗?
因為你走錯了路。
坦白地講,寫作不能讓我們出名,也不能讓我們富有,更不能讓我們成為作家,還有很多本想靠寫作謀生的人,最後都幾乎餓死了,比如曹雪芹,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有巴爾扎克,還有路遙……如此這般偉大的作家們都尚且如此,更別說你我了。
怎樣才能不失敗?不為錢,不為成名,不為討好讀者,更不為了爆款,10萬+;而是單純地給自己寫,讓自己開心,哪怕窮開心,至少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明確了寫作目的:只為「自嗨」——讓自己開心,想讀,哪怕全無收益,哪怕文章沒有人欣賞,哪怕再累再困,我們也要為自己寫作。
好吧,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怎樣讓自己寫的文章入得自己的法眼。作者分別從寫作的4個方面: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02寫作內容:90%的爆款文章屬於「隨筆」
隨筆:在「事象」和「意象」交織之處產生的文章。事象就是我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意象就是我們感受到事物之後產生的念頭。
如果你想寫出不錯的文章,你首先要定位自己的文章屬於哪個「領域」?
你不是記者,也沒有新聞報導的權力,通常也不需要你轉播什麼新聞,所以,你不屬於第一個領域;你來網際網路寫作不是為了寫詩歌,寫小說的,如果是,請移步專區,你可能適合當讀者,因為有很多優秀的小說在那裡等你讀。
所以,你是自媒體寫手,你要搞清楚你所寫的內容的確切含義或者定義,問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接下來,寫出基於定義的準確解讀和答案,因為你自己一定不喜歡概念不清,前後矛盾,一頭霧水的文章。
作者本人必須理解所使用的詞語的本質,才能將意義準確地傳遞給他人。
03寫作受體:你的寫作沒有對象
是的,如果你把寫作限定為某類對象,那麼你就會失去除了你的「對象」之外的其他讀者,更重要的是,你會因為刻意迎合「對象」,而迷失你自己。
田中是做廣告出身的寫手,他用廣告的思維告誡新來的寫手們,如果我們限定了寫作的對象,也就限制了自己獲得更多受眾的機會。
另外,我們不是名人,我們的受眾只關心我們寫的內容,並不關心我們本身,如果你想靠寫作出名,還不如先成名再來寫作。如果同一個對象,別人已經寫了,我們索性作為讀者,因為你自己也喜歡炒現飯。
所以,我們不妨把自己設定為寫作對象,先讓自己開心,至於誰來看我們的文章,那就由讀者自己來決定吧。
04寫作方法:你的文章為什麼無趣?
文章寫出來,自己都覺得沒趣,是不是有一種再也不想寫的感覺。那究竟文章怎麼才能有趣呢?
作者給了我們幾個方法:
1. 不要只顧著描寫自己的內心
無趣的人喜歡描寫自己的內心,但是,你的內心並不吸引人,沒有人對你的內心真正感興趣,所以,如果你不是明星,請不要把自己的內心戲寫成給別人看的文章。
2. 文章的99.56%來自調查
你的文章無趣,是因為你寫文章沒有「料」。想要有料,寫手的第一要務是做調查,從調查中提煉出10%的精華,再從這10%的精華中濃縮出作者的「思考」,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只有1%的內容是作者的觀點,剩下的全是調查。另外,調查要儘可能獲得第一資料,而不是搜索別人的文章,拿來炒冷飯。田中曾因為一篇人物的文章,讀了20本書。
田中所說的隨筆,一點都不隨意。讀者都是精美的閱讀者,我們要為他們提供有信息增量的文章,不做紮實的調查,怎麼辦得到?
05寫作原因:「自嗨」型作者的寫作原動力
作者認為,寫作是很費力卻不一定討好地事,是孤身一人的旅程。我們之所以這麼喜愛寫作,原因只有一個:寫作可以改變我們地生活。
寫作讓我們在這個世界的一個角落裡插上一面屬於自己的旗幟,總有一天會有人經過,因為我們為自己寫作,所以那是一面獨特的旗幟。
寫作讓我們擁有財富:語言或者說文章可以用來交換信息,可以用來珍藏記憶,傳遞價值。從寫作中獲得安寧和幸福,正是寫自己想讀的文章的初衷,也是更多熱愛生活的人的快樂源泉,這樣寫下去,不光自己會獲得快樂,你的讀者也會。
「寫作關乎生活方式。為了自己而寫作,寫下自己想讀的文字就好。」
結語
田中泰延的處女作《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用不能再簡潔的語言,告訴了我們可能困擾大多數人的寫作理念:寫手往往是文章第一個讀者,連自己都不喜歡的文字,寧可不寫,留著時間去看別人的文章。寫些炒冷飯的文章,自己也不會開心。在經過紮實的調查,寫出有深度的文章之前,我們不會獲得讀者的青睞。
我們之所以無法堅持寫下去,大多因為我們自己都不喜歡自己寫的東西;我們之所以沒有讀者,是因為我們的文章沒有趣,趣味從哪裡來:從艱辛的調查中來,我們的讀者正站在海量文章、書籍堆出來的巨人肩上審視著我們的文章,寫手們只能比讀者讀的更多,行的更遠,站得更高,才能讓讀者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