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尚首菩薩,在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菩薩,全稱為「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又作南無觀世音、大慈大悲觀世音、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等,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娘娘。
澳門郵政將於2019年3月25日發行《節日——觀音誕》郵票,一套2枚,小型張1枚。觀音誕,也可以解釋為觀音菩薩得道日,觀音菩薩成道日。中國民間慶祝觀音誕的日子有多個: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的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觀音出家之日,九月十九日是觀音成佛之日。
下面細數一下之前中國四地發行的觀世音的郵票。
1992年9月15日中國郵政發行《敦煌壁畫》(第四組)郵票全套4枚,小型張為「唐·觀音菩薩」,選用了第57窟面壁說法圖的局部,所寄予的是對西方淨土的嚮往。
1995年5月5日澳門郵政發行《傳說與神話(第二組)-觀音》郵票,全套4枚、小型張1枚,分別為:白衣觀音、鰲頭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小型張:千手千眼觀音。
1996年8月15日中國郵政發行《敦煌壁畫》(第六組)郵票全套4枚,小型張為「元·千手觀音」,展現出一幅觀音菩薩以千手千眼普濟眾生的形象。
2002年6月18日中國郵政發行《大足石刻》特種郵票全套4枚,小型張為「寶頂山·千手觀音(宋)」。近千隻手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
2009年10月9日澳門郵政發行《中西文化交匯藝術作品》郵票全套2枚,第一枚郵票以瓷板畫背面的「地藏王菩薩」為圖案,第二枚郵票則以瓷板畫正面的「觀音菩薩」為圖案。
2012年5月22日香港郵政發行《香港節日》郵票,全套四枚,小型張1枚。分別為天后誕、觀音誕、佛誕、端午節和小型張中秋節。
2013年6月16日中國郵政發行《金銅佛造像》特種郵票,全套6枚,小型張1枚。其中第一枚為「五代·銅鎏金觀音菩薩像」。
2014年5月18日中國郵政發行《唐卡》特種郵票全套4枚,小型張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唐卡,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捲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