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協和新百年|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近日啟用

2020-12-21 澎湃新聞

邁向協和新百年|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近日啟用

2020-12-10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設日間病房是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眼科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穩定性高等特點,成為日間病房試點科室。2020年11月25日,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啟動儀式順利舉辦,醫務處、護理部、醫學工程處、麻醉科手術室及眼科全體員工出席了啟動儀式。

醫務處、護理部、醫學工程處、麻醉科手術室及眼科全體員工共同見證眼科日間病房的啟動。

日間病房是指病人在一天24小時內完成住院、手術治療、出院的一種治療模式,遵循「標準化、高效化」的原則,提高社會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這是世界醫學發展的新趨勢。自2020年5月起,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醫務處的統籌安排下,經過多次碰頭會議,眼科日間病房籌備工作有序開展。

眼科核心組首先根據日間病房特點制定出病種準入、患者準入、醫師準入等相應醫療安全制度,始終把保證患者安全、醫療質量放在第一位。與此同時,眼科聯合手術室完成專用手術間的設置、氣體圍帶的改造、專用手術床以及手術器械的配備等工作;聯合病案科、信息處對病歷進行簡化、修改,首次實現勾選式「表格病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聯合住院處實現「床旁直結」,使患者能在病床旁完成費用結算,優化患者就診體驗。此外,眼科還聯合運營辦、護理部完成病房改造、人員配備等工作,打造溫馨、舒適、安全的病房環境。

經過半年時間的努力,11月25日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啟動儀式順利舉辦,並於12月正式啟動,為百年協和作出眼科人的貢獻。在啟動儀式上,眼科主任陳有信對籌備過程中給予了鼎力支持的各兄弟科室表達了誠摯的謝意。與會領導對眼科在前期工作中付出的巨大努力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

目前,眼科日間病房已投入使用。

日間病房以「白內障手術、玻璃體腔注藥術」為切入點,逐步開展眼斜視、眼整形、簡單玻切等手術。這些病種的特點是可以實現病種標準化、患者標準化,手術穩定性高、安全性高,術後僅需簡短觀察即可出院休息。不僅流程快捷、患者體驗舒適,而且能降低患者的住院費用,極大提高了醫院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解決患者住院難的問題,把病床用於收治真正需要住院治療的疑難重症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在上世紀初就擁有「東方維也納眼科中心」的盛譽,在2019年度的「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中躍至第六名。隨著眼科日間病房的啟動,將進一步提高診療效率、醫療質量以及患者滿意度,為百年協和助力!

原標題:《邁向協和新百年|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近日啟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邁向協和新百年 | 協和醫院領導班子繼續大力推進西單院區特色醫學...
    邁向協和新百年 | 協和醫院領導班子繼續大力推進西單院區特色醫學中心發展 2020-11-19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重組及籌建五大委員會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重組及籌建五大委員會 2020-07-28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協和新百年|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劉士豪論文選集》近日發布
    邁向協和新百年|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劉士豪論文選集》近日發布 2020-12-23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協和新百年 | 協和雪中情,百年時光靜
    邁向協和新百年 | 協和雪中情,百年時光靜 2020-12-14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與11位執行總護士長進行任前...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與11位執行總護士長進行任前集體談話 2020-07-28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協和眼科舉辦紀念張承芬教授學術活動,《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病例精解...
    日前,「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紀念張承芬教授暨眼底內科論壇」在學術會堂召開,線上平臺同步直播。在紀念張承芬教授逝世兩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協和眼科人懷著對前輩「嚴謹治學、授業重教;學術為先,造福患者」精神的無限敬仰,發布了凝結張承芬學術思想的新書《北京協和醫院眼科病例精解》,圍繞眼底內科最新臨床和基礎醫學研究成果、未來研究方向等問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
  •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董方田
    董方田,男,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眼底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尤其專長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黃斑變性、複雜視網膜脫離和視網膜移植的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董方田教授於1987-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眼科學習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並在我國較早開展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眼底病。1992年於美國哈佛大學Schepen視網膜研究所考察學習,1995-1996年於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眼科中心從事視網膜移植研究工作。承擔國家及北京市多項課題研究近 600 萬元 ,曾獲國家、省部級及醫科院等科研醫療成果獎10餘項。
  • 生死線上「特種兵」——北京協和醫院湖北一線重症病房抗疫記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當下,這家醫學教育的「百年老店」派出一支精銳之師,186名醫護人員披上白色戰袍,奔赴武漢一線,最硬的「龍鱗」承擔了最重的任務——救治危重患者,整建制接管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ICU)。這186個名字,也許不如前輩那樣名揚海內外,但醫者的情懷卻在他們身上賡續綿延。
  • 標杆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是怎樣煉成的
    一座輻射近14億人口、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醫院,如何成為中國醫學大師的搖籃?一座不斷在醫療領域開疆拓土的醫院,是怎樣代表中國醫學的最高水平,成為中國患者最後的「守門人」?步入新時代,一家擁有深厚積澱的醫院該怎樣傳承醫道,持久屹立於中國醫院最巔峰,體現出中流擊水的巨匠精神?所有的問題的答案匯聚到一處,很多人一定會脫口而出:「北京協和醫院」。
  • 北京協和醫院母乳庫:儲存一份特別的愛
    李正紅是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副主任,也是北京市首家公立醫院母乳庫——北京協和醫院母乳庫的創始人。2017年5月20日,在她的推動下,協和醫院母乳庫正式啟用,開始「科研型」運轉。到了去年,條件成熟的母乳庫悄然投入使用。一年間,69位早產「小精靈」得到了珍貴的捐贈母乳哺育。媽媽之間最私密又最無私的情意,通過母乳庫無聲傳遞。
  • 做合格的協和人 | 北京協和醫院舉辦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
    ▲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現場。▲北京協和醫院教育處羅林枝處長主持開學典禮。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吳晨院長高度肯定了協和醫院的濃厚學術氛圍。近百年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都經歷了巨大變化,而協和始終堅持精益求精的協和品質,成為全國老百姓心中醫院排行榜首位。吳院長提到,新冠疫情期間,四萬餘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武漢,協和醫療隊率先建章立制,用醫療、科研、教學力量帶動了整個武漢抗疫防控體系的建立,以仁心仁術獲得全國人民的讚譽。當前協和正處於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新生們既要融入繼承這一百年的協和精神,更要引領下一個百年的協和精神。
  • 趙玉沛卸任,北京協和醫院迎來新任院長
    連續十年蟬聯中國醫院排行榜榜首的北京協和醫院於近日調整領導班子。 據「北京協和醫院」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1月4日下午,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
  • 邁向新百年 | 協和第二批科室幹部屆中調整名單公布,院領導與新任...
    原創 北京協和醫院 協和醫生說為進一步加強北京協和醫院學科建設,按照醫院幹部屆中調整工作安排,在民主推薦和考察談話的基礎上,醫院重新組建變態(過敏)反應科領導團隊,對外科學系、帥府外科、臨床博士後項目辦的領導團隊進行調整。
  • 護眼有道——訪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陳有信
    2019年6月6日,在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北京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陳有信,探討我國眼科疾病的診治現狀及發展趨勢。陳有信認為,全國近14億人口中,眼科醫生可能只有三四萬。現有的專業眼科醫生數量,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眼科疾病診治需求。
  • 北京協和醫院與華為戰略合作籤約
    12月2日,北京協和醫院與華為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雙方將面向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產業布局,共同推動協和轉化醫學研究平臺建設,促進新技術項目落地。共建醫學人才交流平臺,發布新時代醫學人才培養典範和標準,培養更懂ICT技術的高素質複合型醫學人才,為協和百年發展儲備人才資源。共同聚焦醫院數位化轉型頂層設計框架,開展創新示範和試點,進一步提升協和精細化運營水平和醫患服務體驗,探索醫院數位化轉型新模式。
  • 北京協和醫院開展「網際網路+」學術交流,700餘名眼科專家在線閱片
    雷鋒網消息,在全國人民居家隔離、各大醫院普通門診停診/半停診、傳統的線下看病模式暫時受阻、諸多學術交流被延期甚至取消的情況下,2月21日,針對全國各兄弟醫院的眼底病疑難病例,北京協和眼科遠程閱片中心舉行了一場遠程閱片會。閱片會由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陳有信教授發起,匯集了中國眼科真實世界研究研究聯盟專家成員以及全國眼科醫生,共計700餘位眼科專家共同參與。
  • 協和醫院門急診今日全面恢復
    4月7日,協和醫院門急診全面恢復48個專科及100個診室,線上問診及發熱門診繼續開診。為滿足武漢重啟後的患者需求,該院加大醫療資源的整合和投放,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對非新冠患「應收盡收」。7日下午,記者在協和醫院門診大廳看到,患者需要在入口處接受體溫篩查,在三樓婦產科分診處,護士熊靜為患者進行第二次體溫測量,並完成流行病學詢問登記,患者籤下「疫情告知承諾書」後才可進入診室。
  • 【院長說】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協和經驗」——專訪北京協和醫院...
    2月7日,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抒揚帶領該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142名隊員奔赴武漢。當時正值疫情蔓延速度最快、醫院床位最吃緊的階段,北京協和醫院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病房:在48小時內,將病房改造完畢;組建全新科室,定崗定責,逐步實現從無序到有序;按規律辦事,圍繞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展開救治……用張抒揚的話說,病人是在闖關,醫護人員也在闖關,在過去的60多天裡,醫療隊實現著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 北京協和醫院部分門診由西單院區搬至東院
    本報訊(記者 張小妹)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官方微信獲悉,為配合北京協和醫院西單院區各項建設,今年年底前,西單院區部分專科門診分兩批暫遷至東院,東院部分病房遷至西單院區。搬遷分兩批次,第一批次是今年9月底前,西單院區風溼免疫科、普通內科痛風門診、血管外科門診和神經科部分普通門診遷至東院;西單院區普通內科和婦產科特需門診遷至東院。
  • 「院長說」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協和經驗」——專訪北京協和醫院...
    2月7日,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抒揚帶領該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142名隊員奔赴武漢。當時正值疫情蔓延速度最快、醫院床位最吃緊的階段,北京協和醫院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病房:在48小時內,將病房改造完畢;組建全新科室,定崗定責,逐步實現從無序到有序;按規律辦事,圍繞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展開救治……用張抒揚的話說,病人是在闖關,醫護人員也在闖關,在過去的60多天裡,醫療隊實現著一個又一個「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