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中共山東省委改革辦、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在全省聯合公示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人物(群體)40個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40件。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濰坊模式」、「諸城模式」、「壽光模式」)、諸城市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入選最具影響力事件。
齊魯大地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40年不過是短短一瞬,卻永久性地改變了山東的發展面貌。
一股昂揚向上的精氣神,穿越40年的時空,推動著幾代山東人奮勇向前,創造出山東歷史上千年未有之變局。
這,正是改革開放的偉大之處。
今天,讓我們用《大眾日報》兩個版面帶您一起重溫諸城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瞬間。
諸城領跑農村第二步改革
1987年6月22日
1987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諸城召開了現場會,推廣諸城發展商品經濟的經驗。從此,諸城商品經濟大合唱名揚全省,成為農村改革的一面旗幟。濰坊是農業產業化發祥地,改革開放後創造出「濰坊模式」「壽光模式」「諸城模式」等新經驗,在農業產業化方面闖出一片新天地。
諸城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獲肯定
1996年3月28日
諸城市1993年以來對國有小型企業的改革因企制宜,採取了股份制、外資「嫁接」改造、轉讓產權、破產、租賃、兼併等多種改革形式,使企業活力顯著增強,效益大幅度提高,虧損面減少。朱鎔基肯定並鼓勵諸城市繼續大膽探索,採取多種形式放活、搞好國有小型企業。
來源於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