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國寶級電影大師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逝世

2021-02-06 儀寧伊朗通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 「儀寧伊朗通」

✎___ 在這裡,我們分享關於伊朗你感興趣的一切!

2016年7月4日,伊朗國寶級電影大師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因癌症於法國巴黎逝世,享年76歲。


據伊朗通訊社消息,2016年7月4日,伊朗國寶級電影大師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因癌症於法國巴黎逝世,享年76歲。


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於1940年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在他18歲那年,阿巴斯因曾獲得一項美術獎被德黑蘭美術學院錄取,學習繪畫技術。但由於不按學校規定修課而無法按時完成學業,他拖延了13年才從學院畢業。與此同時,他卻發現了自身在短片製作和設計方面的潛力和天賦,並開始為交通警察部門做平面廣告設計,拍攝影視廣告短片。1969年,阿巴斯應邀為卡倫青少年教育學院創建電影系,組織拍攝兒童題材片,這也成為他藝術生涯的轉折點。自此,阿巴斯有機會利用系裡現成的設備和條件拍攝電影,該系後來也成為了伊朗電影復興的基地。


1997年第5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阿巴斯憑藉其代表作《櫻桃的滋味》,贏得了世界電影人的崇高榮譽——金棕櫚獎。影片充滿極簡抽象主義的藝術風格,講述了厭棄生命的巴迪在尋找能夠幫他辦理後事的好心人的過程中逐漸感悟生命意義的故事。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是截至目前為止,獲得該獎項的唯一一名伊朗導演。


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一生中拍攝了包括紀錄片在內的超過40部電影影片,代表作有《櫻桃的滋味》、《何處是我朋友家》、《橄欖樹下的情人》、《生生長流》、《隨風而逝》等。他善於運用紀錄電影手法捕捉生活的原初狀態,反覆挖掘同樣的主題,採用開放式的結構和結尾,同時打破現實與幻象的界限。他獨到的藝術手法豐富了當代電影語言,引起了人們對電影觀念的重新思考。


作為伊朗影壇的掌門人,國際電影界對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同樣推崇備至:義大利導演南尼·莫熱蒂曾經專門製作過關於他的短片;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認為只有他堪當自己的接班人;張藝謀則將他的影片作為範本,教育中國未來的學院派電影導演們……正如法國-瑞士籍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對他的評價——

「電影始于格裡菲斯,止於阿巴斯。」


本文系儀寧伊朗通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胃腸癌逝世 一個時代的落幕
    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胃腸癌逝世 一個時代的落幕 時間:2016.07.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那位終結了電影的伊朗大師 今天凌晨去世了
    今天凌晨,伊朗著名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因癌症在巴黎突然去世,享年76歲。自今年三月份被診斷出腸胃癌後,阿巴斯頻繁來到法國接受治療,然而一系列手術並沒有挽回他的生命。阿巴斯是當今影壇鮮有的大師級人物,曾憑《櫻桃的滋味》獲得1997年的坎城金棕櫚。
  • 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新片《太陽之子》海南展映 下部電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1日消息(記者 譚琦)12月11日,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新片《太陽之子》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映,馬基德·馬基迪現身影院與影迷共同觀影,並參加了媒體見面會。
  • 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受聘國美影院客座教授 助力學校戲劇與影視...
    12月4日,伊朗著名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Majid·Majidi)正式受聘成為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助力學校戲劇與影視學科發展。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頒發聘任證書。學院匯聚了國內外著名電影人MARY(雪美蓮)、劉健、杜海濱、張獻民等名家。馬基德導演的加入為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的學科專家團隊注入新力量。高世名表示,馬基德電影藝術的三個關鍵詞——生活、哲學和詩,幾乎就是藝術教育的全部內涵。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曾言「電影是黃昏和拂曉之間的事物」。在黃昏、薄暮與破曉之間的時刻,是世界與存在的黑夜,而電影就是這黑夜中的一點微光。
  • 國寶級人物被殺,戰爭卻不是復仇手段,伊朗究竟在怕什麼?
    10個多月後的今天,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死亡,類似國寶級的人物同樣被無人機刺殺,雖然還沒有確定背後指使是誰,但也能猜出個十之八九,而伊朗同樣只能隱忍,戰爭根本就不是選項。首先,伊朗內部矛盾積壓到極點,根本經不起一場戰爭的折磨,如果在此時來一場戰爭,伊朗現政府很有可能在民意的推波助瀾之下倒臺,這可能也是以色列和美國最希望看到的,因此保持和平不給美國和以色列進一步強硬的機會,是伊朗唯一的選擇。伊朗內部有什麼問題呢?
  • 香港一代電影音效大師曾景祥逝世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 香港一代電影音效大師曾景祥,因癌症於9月7日下午在港逝世,享年68歲。      曾景祥早年間曾在TVB音效與後期部門工作,於1989年建立了Media Business Services Limited,潛心在電影音效領域為港片提供音效後期製作等服務,曾參與過《少林足球》、《掃毒》、《新宿事件》、《智取威虎山》等影片的幕後工作。
  • 國寶級烹飪大師、遼菜泰鬥劉國棟辭世
    中國國寶級烹飪文化藝術大師、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國棟於2016年5月10日凌晨2時30分在瀋陽家中去世,享年94歲。一代遼菜泰鬥就這樣悄然遠行。  他的心臟安裝著起搏器  劉國棟1923年出生於天津,是遼寧瀋陽人。
  • 這裡推薦幾部比較小眾的唯美電影,大家可以試著看看!
    《苔絲》是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根據自託馬斯·哈代的小說《苔絲》創作改編而成的一部愛情電影。《苔絲》獲獎無數,其中比較著名的則有:第五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影片;第五十三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第三十八屆金球獎最佳外國電影、最佳新星(女);第三十五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攝影。《隨風而逝》,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執導電影,於1999年上映。一群工程人員來到伊朗庫德斯坦省的一個小村落。村民不知道他們為何而來,猜疑紛紛,甚至懷疑他們是來尋寶的。
  • 出賣自己國家利益,護士害死了國寶級專家
    在電影情節裡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橋段,各種訓練有素的特工組織假扮成不同的身份去執行秘密任務。然而這樣的橋段,不僅只是存在於電影中,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發生過的。
  • 從《小鞋子》看伊朗電影 Majid Majidi(馬基德·馬基迪)的幕後魅力
    在這樣的影片裡,你會思索出某個道理,又或者你會喜歡上某段詩句,進而愛上伊朗電影,愛上這個謎一樣的國家。  隨著電影工業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地不同風格影片爭相跳出自己的國家,躍入每個人的視野,伊朗電影便是其中之一。
  • 波蘭國寶級作曲家潘德列斯基去世
    波蘭國寶級作曲家、指揮大師克里斯多福·潘德列斯基因長期疾病在波蘭克拉科夫逝世,享年86歲。被譽為「20世紀最後的作曲大師」「當代貝多芬」的潘德列斯基,是廣州樂迷的「老朋友」,他是造訪星海音樂廳最多的音樂家之一,其作品《第六交響曲》,就是於2017年在星海音樂廳世界首演。  潘德列斯基生於1933年,他在27歲時就以《廣島受難者輓歌》奠定了他在當代傑出作曲家的地位。
  • 國寶級烹飪大師-崔玉芬
    國寶級烹飪大師崔玉芬崔玉芬 女,漢族,1943年9月生,祖籍河北青縣人,現居北京,中共黨員,享有中華料理鐵人稱號,國寶級烹飪大師,國家高級烹飪技師,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國家技能競賽裁判員,中國藥膳大師,中國烹飪大師,北京特級烹飪大師,中國餐飲文化大師,國家事務管理局烹調協會理事,北京名廚聯誼會會員,北京烹飪協會理事,亞洲旅遊餐飲行業協會專家顧問,原北京國際飯店行政總廚,現擔任多家企業高級管理職務。
  • 吳天明青年高峰會 伊朗音樂家裴曼解讀電影配樂
    在電影節期間,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2017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同期舉行。本次高峰會由項目創投、論壇和電影配樂訓練營等環節組成,其中令青年電影人耳目一新的電影配樂訓練營環節吸引了一眾青年導演、製片人和音樂愛好者的參與。
  • 《小鞋子》伊朗名導馬基德透露,明年開拍一部中國電影,很可能就在...
    他也是繼著名國際電影大師比利·奧古斯特導演之後,又一名與天鵬傳媒結緣「聯姻」的國際電影大師。馬基德·馬基迪的加入,也是天鵬傳媒拓寬國際化發展前景,完善國際化團隊建設的重要一步。亦是伊朗電影人與浙江故事的續寫,也是兩國文化深入交流互動的新開始。現場還舉行了美院客座教授聘任儀式,聘請馬基德·馬基迪為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美院高世名院長為其頒發了聘任證書。
  • 琵琶大師劉德海逝世 曾改編《十面埋伏》
    記者日前從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官方網站獲悉,4月11日14時25分,我國琵琶藝術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劉德海於北京逝世,享年83歲。劉德海被譽為國寶級的琵琶演奏大師,他博採眾長,兼容並蓄地吸納了多個琵琶演奏流派的技藝精粹,提升並豐富了現代琵琶演奏技巧,探索出了鮮明的個人風格。1975年,劉德海首次公開演奏了他改編的《十面埋伏》,技驚四座。從此,劉德海的名字與《十面埋伏》總是如影相隨。
  •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施蟄存在滬逝世 享年99歲(圖)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施蟄存在滬逝世
  • 日本國寶級大師中村雀右衛門病逝 享年91歲
    日本國寶級大師中村雀右衛門肺炎去世   據共同社報導 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中村雀右衛門23日下午3點55分因肺炎在東京的醫院去世,享年中村雀右衛門7歲首次登臺演出,成年後一度以「佐佐木小次郎」的藝名出演過電影。1955年回歸歌舞伎舞臺,繼承第六代傳人的名字中村雀右衛門。他擅長演繹豔麗動人的女性角色,代表作有被譽為歌舞伎旦角集大成之作《京鹿子娘道成寺》中的「白拍子花子」等角色。
  • 捷克國寶級大師慕夏最大規模回顧展亮相申城
    捷克國寶級藝術家阿爾豐斯·慕夏,是流行於1890~1910年間的新藝術運動的代表畫家,為紀念慕夏逝世80周年,作為中國與捷克建交70周年重點文化交流活動,昨天,明珠美術館攜手布拉格慕夏基金會舉辦了慕夏經典作品回顧展,以空前規模首次在國內集中展出慕夏家族收藏。
  • 日本電影大師橋本忍逝世:昭和已經遠去,劍戟片不會再有
    作者:判官橋本忍逝世了,享年100歲。,在這些導演當中,劍戟片大師又佔了多數。整個60年代,日本幾乎每年都有一兩部座頭市電影問世,直到80年代末才逐漸衰退。期間「座頭市」題材的電影一共被拍攝了26部,成為了日本僅次於《寅次郎的故事》和《丹下左膳》的長壽電影劇集。(觀眾對對劍戟片的強烈的需求)東映國寶級導演五社英雄在60年代也與橋本忍合作過,拍攝過《人斬》。
  • 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以兒童視角詮釋電影藝術真諦
    12月11日14時,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第三場大師班活動如約而至。伊朗著名電影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在三亞市海棠灣與青年導演及影迷見面交流。特殊時期的這場分享,更顯得難能可貴。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出席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199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讓許多影迷領略了伊朗電影的細膩和人文魅力。此次參加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馬基德·馬基迪帶來了新作品《太陽之子》,並現身影院與影迷一起觀影,分享電影製作臺前幕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