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鞋子》看伊朗電影 Majid Majidi(馬基德·馬基迪)的幕後魅力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有人說,看伊朗電影,是一種心靈與視覺上的享受。影片中風景如畫的伊朗某地,當地人民的生活寫照,故事在此情此景真實發生。在這樣的影片裡,你會思索出某個道理,又或者你會喜歡上某段詩句,進而愛上伊朗電影,愛上這個謎一樣的國家。

  隨著電影工業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地不同風格影片爭相跳出自己的國家,躍入每個人的視野,伊朗電影便是其中之一。隨著阿斯哈·法哈蒂、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馬基德·馬基迪、賈法爾·帕納西、穆森·馬克馬巴夫和巴赫曼·戈巴迪等伊朗大師導演的作品不斷為世界電影行業造成衝擊,這朵自社會生活和複雜人性中發掘藝術美學的亞洲電影之花開始綻放屬於自己的魅力。

  2018吳天明青年電影高峰會電影大師講堂力邀有「伊朗史匹柏」美譽的電影大師Majid Majidi(馬基德·馬基迪)為青年電影人帶來以「觸碰人性,伊朗電影的魅力」為主題的課程。作為伊朗的大師級導演,Majid Majidi(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電影處女作(《手足情深》)即獲選1992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放映,1998年憑藉《天堂的孩子》成為首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影片,1999年《天堂的顏色》繼續《天堂的孩子》的輝煌,蟬聯蒙特裡爾電影節上最佳電影獎。本次大師講堂,馬基德導演以自己提名奧斯卡的影片《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為例,融合自己在電影領域積累近十年的經驗,從一部影片的完整拍攝過程到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導演,他傾其所有力求和青年電影人進行一次深入有意義的探討。

  驚豔世界的《小鞋子》 窺見一部作品的構成

  199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讓全世界認識了伊朗電影的細膩和人文魅力,馬基德導演從《小鞋子》前期構思到拍攝製作,為到場的青年電影人解構了一部優秀的電影是如何誕生的。每位電影創作者都有獨屬於自己的創作方式,馬基德導演從劇本創作、演員選擇、主創團隊合作等方面為青年電影人揭曉一部影片創作背後的故事。

  一部電影的誕生,馬基德導演講究從真實生活取材,圍繞符合構想的現實裡的人物(如《小鞋子》中的Ali)深入研究調查他所處周圍生態環境,反覆觀察而並不急於進行劇本創作。之後利用3、4個月的時間思考如何更好的突出故事,並以與人交往為例,劇本創作就好像和朋友交往,是一個「日久見人心」的過程。並且,馬基德導演建議劇本創作不要單獨完成,或者尋找思想相近的人一起進行創作,或者尋找一個優秀的作家一同完成,因為對於一部電影而言,「擁有好的劇本就像擁有一座寶藏,拍攝電影,好的劇本就是最好的資本。」

  馬基德導演認為,好的編劇一定也是好的作家。他將用開始、中間、結尾三段進行劇本創作。一部電影是否可以扣人心弦、牽引觀眾思維,前十分鐘的處理非常重要;中間部分的創作則關乎影片能否循序漸進走入高潮,在把握平衡度後讓情節上一個臺階,例如《小鞋子》中反常人思維,為了獲得一雙鞋去追逐第三名而不是成為大家都期待的第一;結局的創作則決定了一部影片能否稱之為

  「優秀」。為了《小鞋子》的結局,導演重新回到最初的素材中,反覆尋找創作這部影片的真正立意,最終以「魚親吻Ali疲憊的腳」作為結局,傳達孩子內心的責任感和被這種責任感打動的萬物。

  有了好的劇本,演員的選擇與合作也至關重要。馬基德導演及團隊為了尋找《小鞋子》中的兄妹,分成三組尋遍德黑蘭的小學,最終找到了Ali和他的妹妹。過程也充滿了妙趣,包括出演Ali的小男孩和導演頑皮的周旋和充滿善意的謊言、出演妹妹的小姑娘需要母親全程陪伴才肯出演,但影片完成後,兩位非專業小演員帶來的驚喜為影片增色不少。對於電影拍攝最難以把控的「兒童演員」,導演有他自己的處理方式。鏡頭並非只在正式拍攝時才啟動,而是時刻準備捕捉小演員的喜怒哀樂狀態,「甚至會為了捕捉影片中適合的情緒而製造一些激發演員情緒的小事故,並及時捕捉當下演員的真情實感」。

  馬基德導演認為演員在面對鏡頭時都無法摒棄緊張感,於是他在正式拍攝前期準備練習時間,對於影片中需要的情緒片段,他不止在正式拍攝中,也會在拍攝練習裡進行捕捉,最終尋找演員更加真實自然的狀態。他認為:「演員也是一部電影最大的資本,如果跟演員相處關係不好的話,會影響他在角色裡面的情緒,所以導演要融洽和演員的關係,讓演員最大程度的將該表達的情緒充分表達。」

  當然,電影的拍攝不止劇本、演員,整個主創團隊的合作也不容忽視。站在創作者角度的導演和站在把控者角度的製片人、詳細到分工的攝影、燈光、攝像,馬基德導演認為團隊的合作也至關重要,甚至俏皮的調侃和剪輯師相處就像「一場戰爭」,但為了呈現一部好的作品,聽取多方意見至關重要。

  完成一部電影不易,成就一部好的影片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用心,來自大師的經驗讓在座的青年電影人受益匪淺。

  與大師零距離交流 用執著和熱情造就電影魂

  有拍攝技巧解讀,也少不了直擊精神和靈魂的探討,馬基德·馬基迪導演為在場的青年電影人分享拍攝經驗之餘,也道出了對於成為一個真正的導演、電影的藝術性等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電影拍攝從膠片演進到數碼有利有弊,膠片拍攝雖然有限制但是也有其魅力所在,可以讓創作者(導演)更加專注和利用人本身的思維和創意;而數碼拍攝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之餘卻使得創作者無法充分發散想像力和思維。現代電影,或許更依賴現代技術,創作者被無形控制而失去了屬於人本身的思維靈動,所以創作者應該駕馭和正確利用現代技術,使其為電影藝術發揮更好的作用。

  關於「導演」,以及他製作影片目的,馬基德導演覺得,作為一個導演,想的東西、看的東西都要比別人更多,必須關注其他人不關注的東西,關注社會,更廣泛的涉及信息,尤其是貧窮的這些人。做一個真正的導演,是責任和擔當,擔當的對象是人類、人民、民族、國家和社會。而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人,之後才能向人類傳達什麼叫人的信息。而真正的導演,在塑造社會和別人的同時,先塑造自己,塑造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人性的人。

  提及當下,他坦言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事不關己,而這種做法最終損害的是我們自己。同樣是人類,為什麼不關注弱勢群體?事不關己就談不上人性,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所以,一個導演一定要有強大的心理,心胸要寬闊,對所有的人都要有關注、關愛、關懷的態度。

  另外,他建議青年電影人深入生活,觀察生活,不斷擴大知識面,即便是科班出身的電影創作者,也應該在學習理論之餘,更多的到生活中去,從現實出發進行電影創作。

  面對電影大師孜孜不倦的分享,現場的青年電影人也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以「男性導演如何呈現一部如此細膩的影片,《手足情深》等影片的拍攝靈感來源,兒童演員的合作選擇,伊朗的電影政策」等方面嚮導演發問,而馬基德導演也一一給出細心解答。

  電影夢想之路何其長,能與大師執手前行哪怕短途,也能為塗寫夢想畫卷添加至關重要的一筆。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願成更多大師和青年電影人之好,為電影行業未來增色。

相關焦點

  • 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以兒童視角詮釋電影藝術真諦
    伊朗著名電影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在三亞市海棠灣與青年導演及影迷見面交流。特殊時期的這場分享,更顯得難能可貴。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出席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活動199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讓許多影迷領略了伊朗電影的細膩和人文魅力。
  • 《小鞋子》伊朗名導馬基德透露,明年開拍一部中國電影,很可能就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文 通訊員 尹炳炎/攝12月4日,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電影文化沙龍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舉行,該活動由中國美院及天鵬傳媒有限公司主辦。他也是繼著名國際電影大師比利·奧古斯特導演之後,又一名與天鵬傳媒結緣「聯姻」的國際電影大師。馬基德·馬基迪的加入,也是天鵬傳媒拓寬國際化發展前景,完善國際化團隊建設的重要一步。亦是伊朗電影人與浙江故事的續寫,也是兩國文化深入交流互動的新開始。現場還舉行了美院客座教授聘任儀式,聘請馬基德·馬基迪為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美院高世名院長為其頒發了聘任證書。
  • 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來杭 希望能在中國創作出大家喜歡的故事
    12月4日,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來到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在這裡舉行了一場電影文化沙龍。以「唯愛無須高歌:從《小鞋子》到《太陽之子》,兒童視角下被詩意化的生活哲學」為主題,本次沙龍回顧了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電影之路,並就馬基德的電影理念和創作方法等進行了交流探討。馬基德·馬基迪,是伊朗著名的導演、編劇和製作人。
  • 伊朗電影NO.1,質樸家庭情《小鞋子》
    隨著全球影視行業的高速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們看過超大投資的《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看過劃時代美輪美奐的3D電影《阿凡達》,看過史詩級巨著《指環王》三部曲,還看過商業巨製「漫威宇宙」電影,不客氣的說一句:現在能拍的類型和大場面,在過去二十多年裡,全都出現過了。
  • 苦難教育經典《小鞋子》,太催淚了
    《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是1997年伊朗拍的一部家庭戲劇電影,導演是伊朗的馬基德·馬基迪,他執導的了天堂三部曲其中有《小鞋子》 《天堂的顏色》 《巴倫》,被稱為 「伊朗人的民族英雄
  • 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新片《太陽之子》海南展映 下部電影...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1日消息(記者 譚琦)12月11日,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新片《太陽之子》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展映,馬基德·馬基迪現身影院與影迷共同觀影,並參加了媒體見面會。
  • 《雲端之上》印度電影展示底層社會陰暗面 劇情解讀
    由《小鞋子》的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電影《雲端之上》今日正式公映,該片是這位奧斯卡提名導演首部登陸內地院線的電影。今日片方發布一款全新的導演特輯,並曝光三大看點。視頻中導演用中文向觀眾問候,詳解了關於電影的真摯主題以及拍攝動機,誠意為自己的新片打Call,並與觀眾一同見證這部高口碑電影的到來。
  • 豆瓣評分9.2《小鞋子》:以愛之名奔跑
    《小鞋子》由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執導於1997年的影片。《小鞋子》不僅在伊朗本土深受喜愛、橫掃票房,在國際上亦是聲譽不菲,獲得蒙特婁國際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大獎,更是伊朗影史上唯一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影片。
  • 伊朗國寶級導演馬基德受聘國美影院客座教授 助力學校戲劇與影視...
    12月4日,伊朗著名國寶級導演馬基德·馬基迪(Majid·Majidi)正式受聘成為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助力學校戲劇與影視學科發展。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頒發聘任證書。好萊塢電影製造了影像夢境的酷炫與華麗,伊朗電影則是讓我們朝向生活,發現現實中的真理與感動,那種微小的戲劇性、平靜的感動、單純的力量以及沉默的詩意。這種詩意可以發顯人性,這種力量可以承載人道。高世名指出,馬基德導演的作品是伊朗電影的傑出代表,無論《小鞋子》還是《太陽之子》,都呈現出當代生活的詩性和現實的深度,令我們感同身受,卻又一言難盡。
  • 重磅推薦,這部伊朗最經典的兒童電影,感動無數人!
    《小鞋子》原文名: Bacheha-Ye aseman(1997)英文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國別: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劇情:三年級學生阿里在鞋匠那裡補好妹妹的鞋子後,粗心的他卻在買菜時把鞋子亂放
  • 豆瓣評分9.2的《小鞋子》告訴你,苦難是生活真諦,愛是解藥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鏡頭一開始就是一個修鞋匠,在修補一雙破舊的鞋子,鞋子到處都是修補的痕跡,即便是這樣鞋的主人也沒捨得丟棄。從這雙鞋子中,可以看出破敗之氣,低矮的棚屋更是反映了,人們的生活是窘迫的。這部電影是1997年發行的伊朗經典電影《小鞋子》。
  • 《小鞋子》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正如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也是有關一雙鞋的故事。《小鞋子》劇照 小阿里和妹妹《小鞋子》是由馬基德·馬基迪於1997年執導的伊朗劇情電影,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
  • 《小鞋子》:物慾橫流下的世界裡,還記得當初那雙小鞋子嗎?
    ▼ 本文共2388字,閱讀大約需7.5分鐘《小鞋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伊朗劇情電影,於1997年上映,講述了伊朗鄉下一對兄妹遺失了一雙小鞋子,並圍繞小鞋子而展開的故事。該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2分,口碑爆棚。
  • 兒童節推薦7部孩子為主角的電影,回憶你我的兒時光陰
    下面小編為大家精挑細選的這7部由兒童主演的電影,它們的立意、情調、氣氛,都各不相同,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一邊可以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一邊可以以成人的視角反思這個世界,下面就跟著小編看一看吧。《小鞋子》提到兒童片,《小鞋子》這部電影絕對不能錯過。
  • 60餘部電影佳作、5個放映主題匯聚2019亞洲電影展
    作為亞洲影視周的電影板塊,2019亞洲電影展以「文明之光,銀幕綻放」為主題,從已有近百年歷史的無聲電影《盤絲洞》到去年剛角逐過金棕櫚獎的《野梨樹》,從越劇版《紅樓夢》到歌舞伎電影《連獅子》,從水墨動畫短片《小蝌蚪找媽媽》到日本動畫《穿越時空的少女》,影展呈現了珍貴、豐富、不朽的經典影像。
  • 斬獲奧斯卡,手捧金棕櫚,戰亂中的伊朗怎能塑造這麼多經典
    有一個國家戰火紛飛,卻誕生出不少感人至深的經典影片,在國際影壇上摘得無數榮譽,那就是伊朗。戰爭給伊朗的影視藝術提供了天然素材,都說藝術源於生活,而越真實、殘酷的生活離藝術也就越近。今天為大家推薦16部好評如潮的伊朗影片,當電影摘下面具後,你能從中發現它真正的魅力。
  • 豆瓣9.2《小鞋子》: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主題呈現3個角度解讀
    《小鞋子》是馬吉德·馬吉迪1998年的一部作品,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影片。雖是孩童演繹,卻是獻給成人的童話,以孩童的視角來喚醒人們對於自己童年時的記憶,讓觀眾認識到貧困生活並不能改變純真善良、快樂幸福的心理狀態。
  • 陪你一起去電影的島嶼——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走筆
    >涵蓋多元的地域與年代展映新片來自柏林、坎城、威尼斯、鹿特丹、聖丹斯等國際知名電影節2020新片首映率高達92.5%其中,中國首映的影片高達97部創歷年新高以《小鞋子》技驚四座的伊朗知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來到了海南與中國電影人和觀眾進行一場穿透銀幕的電影對話以《奇蹟》奪得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的義大利導演、編劇愛麗絲·洛爾瓦徹
  • 與夏天有關的那些電影
    與夏天有關的那些電影 夏天,日頭驕陽似火,大部分時間室外乾燥悶熱,不如開著空調,窩在家裡看幾部與夏天有關的電影,品味慢節奏的夏。首推,《菊次郎的夏天》(1999年,北野武工作室)。那年夏天,正男的暑假開始了。他決定開啟一個不同尋常的暑假,踏上了尋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