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大使:中歐合作將為「後疫情時代」世界和平發展注入信心動力

2020-12-18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國際頻道】;

人民網布魯塞爾9月12日電(記者鄭彬)當地時間9月11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就即將舉行的中德歐領導人會晤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強調,中歐之間加強合作將對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張明大使表示,今年是中歐建交45周年,也是中歐關係的大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但並沒有阻斷中歐雙方的溝通交流。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等中方領導人以通話、致信等方式,同歐方領導人保持密切聯繫。六月,中歐舉行了第二十二次領導人會晤。之後,劉鶴副總理與東布羅夫斯基斯執行副主席共同主持了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韓正副總理同蒂默曼斯副主席就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領域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就在9月10日,中歐還舉行了首次數字高層對話。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歐推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決心。

在談到即將舉行的中德歐領導人會晤時張明大使表示,9月14日,習近平主席將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中德歐領導人會晤,就中歐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交流。這種會晤形式在歷史上還是首次。我們期待通過此次會晤增進中歐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進一步發出中歐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攜手促進世界疫後復甦的積極信號,為「後疫情時代」中歐關係和世界和平發展注入信心動力。

對於歐洲各界普遍關心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問題,張明大使介紹說,中歐投資協定是雙方高度重視的一項雙邊議程,已談了好幾年,近兩年來談判進程加速。特別是在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深刻影響的背景下,中歐努力推進談判,致力於如期在年內完成,這本身就具有特殊意義。它釋放出共克時艱的積極信號,有利於增強雙方企業經營的信心,將助力疫後全球經濟復甦,共同維護開放的貿易投資環境。今年初以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進行了六輪。「公平競爭」項下議題取得了重大進展,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對此予以了確認。此外,雙方在可持續發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這兩個議題下加緊談判,不斷縮小分歧,尋找潛在著陸區。9月下旬,中歐雙方團隊將舉行新一輪談判。我們期待談判繼續取得新的重大進展,最終如期完成這項工作。當然,我們的雄心不應止於投資協定。希望中歐雙方在達成一項全面、平衡、高水平的投資協定後,著眼長遠、繼續努力,儘快開展自貿協定可行性研究,啟動自貿進程。

對於歐盟以「制度性對手」定義歐中關係的做法,張明大使表示,無論從中歐關係發展的歷史還是現狀來看,中方都認為雙方擁有強大的夥伴關係,充分體現在諸多領域及國際事務層面的密切合作中。歐盟去年出臺的政策文件,將中國定位為三個角色: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彼此互為夥伴,這是中歐雙方長期來的共識。對於競爭者的定位,我也認同,任何合作夥伴間都存在競爭。中歐之間是良性的競爭,可以稱之為「合作式競爭」。對於制度性對手,我認為這不符合事實。中歐擁有廣泛共識,包括維護多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中歐也擁有巨大共同利益,雙方已互為第一或第二大貿易夥伴,雙向投資發展迅速。這不僅惠及雙方人民,也有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發展。在國際地區熱點問題上,中歐合作十分密切,比如伊朗核問題上,這對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非常重要。中歐之間沒有地緣戰略衝突。當然任何一對夥伴間都會出現分歧和摩擦,但若是由於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就將對方視為對手,那麼就可能處處皆對手,世界就不太平了。希望歐方慎重考慮制度性對手的定位。同時,無論歐方如何定位,中方依然會堅定地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我們堅信,只有合作與夥伴才是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相互對抗、互為對手無法讓世界更美好,也不會有助於解決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張明大使表示,中國是擁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但中國從來沒有帝國主義的基因,歷史上從未做過徵服、殖民、掠奪等具有帝國主義特徵的事情。我們的目標很偉大,也很簡單,就是讓14億老百姓過上體面、幸福的生活。為此,我們一心一意謀發展,這就需要持久和平的國際環境和開放的國際合作。這也是中國長期堅持改革開放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實現共同和平與繁榮。

最後,張明大使表示,中歐要做夥伴而非對手,應真誠相待,堅持通過對話和溝通增進了解,加強互信,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和解決彼此分歧矛盾。

相關焦點

  • 張明大使:2020年是實至名歸的中歐關係大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的情況下,中歐彼此支持幫助,就抗擊疫情及全球衛生合作保持溝通,就宏觀經濟政策展開協調,展現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時代意義和全球影響。 一年來,習近平主席與歐盟機構領導人三次舉行會晤,這為中歐關係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戰略指引。
  • 張明大使在2020中歐企業家年終對話上的主旨演講(全文)
    我想,這首先源於中歐合作的互利共贏本質。今年以來,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第二十二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等重大議程順利推進,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機制相繼成立,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注入了新的政治動力。《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籤署,不僅將使西峽香菇、英德紅茶、巴伐利亞啤酒、帕爾馬火腿等特色農產品在對方市場得到更好保護和推介,更意味著中歐貿易在向更高水平邁進。
  •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中歐投資協定對雙方民眾而言都是互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鄭治):2020年12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德國、法國以及歐盟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近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在布魯塞爾就有關該協定的相關問題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記者:張明大使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首先想請問您如何評價這份協定的重要意義?
  • 中歐合作為多邊主義注入正能量(國際論道)
    年初以來,中歐班列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穩定全球供應鏈等方面持續發揮作用,成為後疫情時代中歐經貿往來日益密切的縮影。圖為四月十四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在卸貨。在世界各國抗擊疫情、復甦經濟的關鍵時期,中德歐領導人在會晤中一致同意加強溝通協調合作,深化互信,實現互利共贏,堅持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等,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輿論普遍認為,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加強合作將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維護正義注入更多正能量。
  • 張明大使出席中歐企業家年終對話答問實錄
    疫情發生以來,中歐彼此支持,相互幫助,就抗擊疫情及全球衛生合作保持緊密聯繫,就宏觀經濟政策展開有效協調,展現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時代意義和全球影響。中歐共同應對疫情和經濟危機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重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領導人高頻度互動引領中歐攜手應對危機。
  • 張明大使:中國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據是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
    2020年5月29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接受《南華早報》記者Keegan Elmer採訪,就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回答了記者提問,有關內容如下:△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接受《南華早報》記者Keegan Elmer
  • 政黨對話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力
    與會東南亞政黨領導人高度評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並表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不僅為中國未來發展描繪了更加清晰的路徑和更為光明的前景,也將為世界各國特別是本地區國家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 中國駐德國大使:中方願努力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
    5日出版的德國《青年世界報》整版刊發了吳懇大使署名文章《同舟共濟,共創機遇》,並在該報網絡版和推特帳號同步刊發。  吳懇在文中指出,儘管全球疫情肆虐,世界百年變局加速,但中國堅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不可能逆轉。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歐盟駐華大使:歐盟應與中國合作 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全球發展
    歐盟駐華大使鬱白鬱白在接受採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隋豔霞):歐盟駐華大使鬱白22日表示,不久前剛剛舉辦的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推動了中歐合作進程。歐盟應與中國合作,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全球發展。鬱白當天在北京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歐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前不久的視頻會晤中,中德歐領導人確認將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重申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鬱白說:「經歷了七年的討論,雙方都希望儘快完成談判。雙方領導人在9月14日的會晤中都表示了達成協定的意願。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所說,該協定應該對中歐雙方都是有利的。」
  • 中歐班列一路前行,向世界傳遞「中國力量」
    在全球疫情肆意蔓延的勢態下,多數國家的經濟發展和防疫物資運輸都受到了嚴重打擊,全球海運、空運紛紛受阻,即便如此,這列滿載著防疫物資的「生命列車」挺身而出,在疫情籠罩著的陰霾下加速奔跑,為全球戰疫築造了堅實的堡壘。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輸網絡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共計6萬多噸。
  • 中新時評:特殊「峰會季」 中國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注入動力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 題:特殊「峰會季」 中國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注入動力中新社記者 張量2020年的11月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峰會季」,上合組織、巴黎和平論壇、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等重要多邊峰會以線上方式輪番舉行。
  • 熱解讀丨習近平用這兩組對比詞促中歐合作共贏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用兩組「是」與「不是」的強對比,表明中方立場,為「後疫情時代」中歐關係發展注入新動能。——中國是機遇不是威脅,願讓繁榮的篝火溫暖世界經濟的寒冬。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任後首次訪問歐洲便到訪了歐盟總部。這是中歐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對歐盟總部進行訪問。此訪中,習近平主席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了重要演講。
  • 王毅:將疫情政治化、標籤化,嚴重侵蝕國際社會團結合作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8月3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發表題為《團結合作,開放包容,共同維護人類和平發展的進步潮流》的演講。王毅說,過去半年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球。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射出複雜的世界圖景,既有像中歐這樣同舟共濟、攜手合作的暖流,也有甩鍋推責、單邊霸凌的逆流。
  • 張明大使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日前在布魯塞爾接受環球資訊廣播記者專訪時表示,這項經貿領域的重要成果具有很強的示範意義和帶動效應,不僅證明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也會給中歐雙方投資者以及中國普通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 為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指明方向(和音)
    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的大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多邊舞臺上發出時代強音,提出中國方案。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系列講話及中方提出的各項倡議,為全球擺脫當前危機提供了思路,為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指明了方向。團結合作抗擊疫情,依然是全球面對的緊迫任務。習近平主席全面系統闡述中國對國際抗疫合作的理念和主張。
  • 張明大使就涉臺問題向歐洲議會議員覆信闡明中方嚴正立場
    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人民網布魯塞爾8月28日電(記者牛瑞飛)近日,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和斯皮拉奇致信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就中方反對捷克參議院主席計劃訪問臺灣事表達「關切」。收到來信後,張明大使即向兩位議員覆信,指出對方錯誤並闡明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
  • 張明大使就涉臺問題向歐洲議會議員覆信闡明中方嚴正立場
    人民網布魯塞爾8月28日電(記者牛瑞飛)近日,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和斯皮拉奇致信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就中方反對捷克參議院主席計劃訪問臺灣事表達「關切」。收到來信後,張明大使即向兩位議員覆信,指出對方錯誤並闡明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
  • 把穩中法關係方向盤 推動中歐關係邁上新臺階——中法、中歐關係...
    今年是中法關係克服疫情挑戰、實現逆勢發展的一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兩國人民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為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注入新內涵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展示並豐富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法國前總理、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單邊主義與完善全球治理背道而馳,只有通過多邊合作才能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法中兩國應為推動適應21世紀世界發展的多邊主義作出貢獻。巴黎和平論壇主席帕斯卡爾·拉米——法中兩國在全球治理方面存在共識,「我們認為解決面臨的困難,應該通過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
  • 中歐送給世界一份新年賀禮
    一些西方人很喜歡探究一個協議的達成究竟誰讓步更多,以及己方要求是否得到了滿足,而且經常將這些問號上綱上線。其實任何協議只要是通過平等談判達成的,就不可能是單方面的勝利,雙贏和共贏是全球化時代的基本邏輯,中歐投資協定決不可能背離這個邏輯而開闢一條有影響的岔路。
  • 「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歐達成這樣一個平等平衡的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了汩汩暖流。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展現了中歐領導人和工作團隊的務實作風、深謀遠慮。在完成談判之後,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籤署。此後,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