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隨著近幾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百姓安居樂業,人們對文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
很多人本來喜歡流行音樂的,漸漸變成了喜歡帶有些中國風的歌曲,比如說黃霑的《滄海一聲笑》,羅大佑的《戀曲1990》、《海上花》,黃瞮的《男兒當自強》、《我的中國心》,王力宏的《龍的傳人》,周杰倫的《東風破》、《菊花臺》、《青花瓷》、《千裡之外》,林俊傑的《江南》,許嵩的《半城煙沙》,霍尊的《卷珠簾》,毛不易的《不染》,張碧晨的《涼涼》,劉惜君的《菩提偈》,薩頂頂的《左手指月》等等,其實還是有很多原創中國風歌曲,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會喜歡中國風歌曲呢?其實一方面主要是影視劇的推動,特別是好的電視劇會連著歌曲一起大火,還有就是歌詞寫得非常好,而且有些歌會加入一些傳統元素,比如說京劇的唱腔、古箏、二胡、琵琶、簫等等,讓歌曲很飽滿,簡直可以用餘音繞梁來形容。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經濟發展,人們壓力大,越來越喜歡能讓自己心情愉悅,放鬆的音樂,而中國風歌曲就應運而生了!
其實中國風顧名思義就是中國古代的一些典故作為創作背景,而此類歌曲就是推陳出新,用現代的音樂唱出古典的味道,這也算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看一首歌有沒有體現「中國風」,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比如說王力宏、周杰倫、王菲、張碧晨的歌,很多都體現了中國風,不再是單純的傷感歌曲,而傳統文化與之相結合,就越能使歌曲廣為傳唱,所以小編覺得有些歌手,真的應該多研究傳統文化,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大眾造福,畢竟自己不用的話,別國就應該用我們的文化了,人家一直在研究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是不是得好好反思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