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窗邊的小豆豆》來看看,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兒童教育中的魔力

2020-12-03 子維看娛樂

自從有了孩子,身為「老母親」的閨蜜思慮深遠,既希望孩子跟上競爭的腳步,又害怕他不能單純快樂地享受童年,還在幼兒園,就開始操心著讀什麼小學好。

焦慮中的她感慨:「要是有一所巴學園就好了,我一定送孩子去讀。」我深以為然。

「巴學園」,出自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自傳性隨筆《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1981年出版的兒童文學,豆瓣評分8.7分,不但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2003年國內引進後,更是連續幾年登上最暢銷圖書榜。

作為80後的我與閨蜜,初讀此書時已是初中,卻仍對「巴學園」嚮往不已,念念不忘十多年。

書中的「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開除後,來到巴學園,遇到了校長小林宗作先生,也開啟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旅程。

學校是特別的學校,以兩棵大樹為門,以廢棄的電車為教室,每天課表也並不固定,可以自主選擇先學自己喜愛的科目。

校長更是特別的校長,他是整個巴學園的靈魂,以充滿愛意的讚賞與鼓勵,向每一位孩子傳遞著積極的期望——無論是調皮如小豆豆,還是身體缺陷如高橋君,每一位孩子都在這裡完成蛻變,充滿自信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而這,正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兒童教育中的極佳應用。

一、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所以也稱為「羅森塔效應」,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上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暗示和影響。

適用在兒童教育上,可以說:老師對孩子保持積極的期待,並通過鼓勵、稱讚、信任等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被肯定、關愛。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主動努力提高自己,最終實現老師的期待。

皮格馬利翁效應

書中的小豆豆,剛剛升入一年級,天真爛漫卻又淘氣非常。她對學校的一切都有著超強的好奇心,覺得學校桌子有趣,蓋子是往上提的,便在課堂上不停地開開關關;上課的時候,突然就決定站在窗邊,看宣傳藝人表演、和樹上的燕子聊天……

和燕子聊天的小豆豆

老師對她的所有行為,慢慢地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出聲影響其他學生,否則,便讓她在走廊罰站。

此時小豆豆被老師貼上了「壞學生」的標籤,最終還被要求退學。

即便小豆豆並不清楚自己轉校的真相,也隱隱覺出自己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似乎是被排斥被冷眼相待了,心中已經有了自卑的陰影。

而到巴學園的第一天,校長小林宗作便花了四個小時,專注地傾聽並鼓勵小豆豆說話,什麼都可以說。這既讓他了解了小豆豆的個性,也無形中傳遞了他對小豆豆的信任和讚賞,獲得了小豆豆的喜愛。

入學後的小豆豆仍不免淘氣,她掉了錢包在廁所下的水槽裡,便找了長把舀子往外掏,掏出的東西都堆成一座山,滿地狼藉;她看到有趣的東西,比如路上的一張報紙、一座沙山,就會不管不顧地往上跳;她在值日時把電車教室地板上的蓋子掀起來,把垃圾扔進去,可再也蓋不上,讓大家亂作一團……

但校長從不曾因這些事讓家長來校,也不急於對小豆豆批評作負面評價,每次都是認真聽小豆豆解釋,引導著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小豆豆再淘氣,校長仍能看到到她的優點,並且對她抱以積極的期待,每次見到小豆豆時,也不忘鼓勵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這讓小豆豆也有一個「好孩子」的自信和自覺,下次淘氣前,也會想到校長的這句話,慢慢地改變著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好孩子。

校長通過自己的言行向小豆豆暗示,期望她成為一個好孩子;而小豆豆感受到校長的信任,也因而滿懷信心,不斷改變,最終真的實現了校長的期待。

這便正如皮格馬利翁效應:你期待什麼,便會得到什麼。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的魔力,父母更應該懂得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8歲的伊夏是一個不完美的孩子。

他的成績,永遠在班上倒數第一;上課時也無法集中注意力,總是分神;和同學相處不來,免不了淘氣打架;甚至還喜歡撒謊逃課……

這一切讓老師頭疼,讓父母倍感恥辱。校長甚至覺得伊夏的智力有問題,應該去特殊學校學習。老師和父母,都對伊夏喪失了期待,沒有人試著去發掘伊夏的優點,去了解伊夏學習落後的原因。他們一致在心理上放棄了他。

來自親人和學校的異樣的目光,讓伊夏傷心不已。

被傷害的伊夏

最終父親將伊夏送到了管理嚴格的寄宿學校,以紀律將伊夏馴服,從眾人眼中調皮懶惰的「壞孩子」,變成了內向封閉的「好孩子」。

乍一看,似乎頗有成效,其實不過是以傷害伊夏為代價,來強勢迫使著一顆星星暗淡無光,其中罪魁禍首便是來自最信任、最依賴的父母的指責與放棄。這種來自親人的傷害將伴隨伊夏的一生。

著名作家三毛,就曾因為父親的不斷否定而寫下過:爸爸,你對我,沒有信心。……對我來說,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

如果一直是這樣下去,我們可以想像到伊夏的人生將會怎樣灰暗。但幸運的是,美術老師尼克出現了,他點亮了伊夏的生命之光。

《地球上的星星》

尼克心痛於伊夏的封閉,在多方面的深入了解後,他確認了伊夏患有閱讀障礙,他不是偷懶不想學,而是沒辦法用常人的方式學習。同時他也發現伊夏具有獨特的想像力,在繪畫上大有可為。

尼克力排眾議,堅信伊夏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同時也不遺餘力地關心伊夏:用最能被接受的方式,輔導伊夏學習;發揮伊夏的特長,引導他繼續繪畫;不斷鼓勵伊夏,提高他的自信。

尼克的心血沒有白費。因為他的這份期待和信任,伊夏感受到從未有過的信任和溫暖,也開始有了自己可以成功的自信,主動地學習提高自己,最終實現了完美的蛻變——從一個被父母放棄的壞孩子,變成了繪畫出彩成績優秀的小天才。

伊夏的成功是幸運,他遇到了尼克。但更多的不完美的孩子,他們未必能在最需要的時候遇上尼克,最終能依賴的,只有父母。

是堅持著多給一份期待,多傾注一份耐心?還是偷懶放手,傷人傷己?

暑期上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中,父親馬皓文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示範。他拋開所有人的質疑,堅定地相信著自己的「笨兒子」,告訴他: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蠢貨,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

《銀河補習班》

他這份堅定的信任、積極的期盼,成為了孩子自信的來源,為孩子插上了一雙翅膀,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飛向了宇宙!

三、如何讓期待成真?

皮格馬利翁效應自有其魔力,但真正落實到教育上來,僅僅公式化地表明期待,顯然遠遠不夠。我們更需要以愛為底色,在平時的生活中關注細節,找對方法,才能真正事半功倍:

1. 深入了解,確定對孩子的期待目標

陶行知曾在闡述「因材施教」時說到,培養教育人和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

我們確定期待目標時,也應當如此。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優劣勢也各不相同。應當深入了解,找出孩子的優點,分析他劣勢形成的原因,再來確定目標。

可以優先發展長處,以一方面的優秀提高孩子整體的自信,以點帶面,最終實現孩子的整體進步;也可以確定期待的總目標,再將它細化成一個一個孩子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促使孩子可持續性進步。

2. 關注改變過程,不吝嗇稱讚

卡耐基: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麼,請稱讚他們最微小的進步,並稱讚每一個進步。

改變的路,並不容易。哪怕成年人,做一件困難的事情都很可能會選擇放棄,孩子更是如此。正如校長時時鼓勵小豆豆、尼克永遠關注伊夏一樣,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教育者們也應當時刻關注。

孩子取得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值得父母(老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帶著這份關注和愛,孩子的改變之路才能走得更順更穩。

3. 創造機會,抹平孩子的自卑

在《窗邊的小豆豆》中,高橋君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天生身材異常矮小,極易受到他人的負面評價而自卑。

為此,校長先生頗費苦心,在校運動會上,特意設計了很多項目,非常適合矮小的高橋君,讓他在校運會上連奪第一,大放異彩。這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也非常正面的贏得了同學的尊重。

並且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高橋君也從未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取得很好的工作成就。

有的缺陷,無法取得徹底的改變,也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家長(老師)無需刻意忽視它,而應當創造機會,讓孩子戰勝它,最終贏得自尊與自信。

最後,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朵花在盛開之前,也必將經歷風霜雨露,才能最終擁抱陽光。所以,作為教育者,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以愛與尊重為前提,保持積極的期待,給孩子以信任和鼓勵,為他的前進之路添加一份動力,然後,靜待花開!

相關焦點

  •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是喚醒一個靈魂
    實際上「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學校,也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小林宗佐創辦了巴學校,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在巴小學時,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創作了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出版,就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中文簡體版的銷售量超過了1100萬。
  • 《窗邊的小豆豆》逆襲 中國家長開始重視兒童個性
    參考消息網7月5日報導 日媒稱,紀念《窗邊的小豆豆》在中國發行量突破1000萬冊的活動6月21日在北京舉行。這是日本女演員黑柳徹子的自傳體作品,在日本的累積發行量也已超過800萬冊。《窗邊的小豆豆》大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呢?  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4日報導,兒童文學作家和教育專家等約300人齊聚會場。
  • 《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給讀者寫來一封關於兒童的信
    2009年6月,《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簡體版突破200萬冊的發行紀錄,並連續70個月高居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創下了目前國內圖書市場少兒圖書單本銷量和連續上榜時間的奇蹟。該書作者、日本著名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女士接受本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並給讀者寫來一封信。
  • 37幅《窗邊的小豆豆》兒童插畫作品亮相杭州圖書館
    今天下午,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知弘美術館、杭州圖書館主辦的中日文化交流項目暨「千弘和小豆豆」畫展,在杭圖的兒童借閱中心拉開帷幕。幕後故事:先有插畫 後有文字《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演員、知弘美術館館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自傳體小說。
  • 《窗邊的小豆豆》:教育,就是要蹲下,看看孩子們所看的高度
    《窗邊的小豆豆》 原著作者:【日】黑柳徹子正文《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終於有一天,老師把豆豆媽媽叫了來:「您家的小姑娘在這裡上學的話,整個班級的同學都會受到幹擾,請您把她送到別的學校好嗎」小豆豆被退學了。
  • 《窗邊的小豆豆》:累計發行超750萬,書中教育理念,現代仍適用
    簡介:黑柳徹子的自傳體小說《窗邊的小豆豆》,發表於1981年,講述二戰前一年級小學生徹子因調皮被退學,轉學到巴學園小學的故事。在巴學園所接受的教育,奠定了徹子輝煌一生的基礎。該書累計發行量超過750萬本,書中的教育理念誕生於近百年前,仍適用於現代教育。
  • 《窗邊的小豆豆》在線閱讀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小林校長卻常常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 《窗邊的小豆豆》:愛,是學生最好的教科書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主持人黑徹柳子的作品,這是一本自傳性的童年讀物。本書講述了作者童年時的一段真實的經歷。這本書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是因為它適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閱讀,相信每一位老師和家長們讀後,從中都會有所啟發。新華社評價說:「《窗邊的小豆豆》能夠引起無數人共鳴,在兒童教育的方式上,給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啟示。」小豆豆,可以說一個頑劣兒童,喜歡搞惡作劇。
  • 真正的教育是走進孩子的內心——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01《窗邊的小豆豆》是一部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的作品,作者黑徹柳子講述了二戰期間,她在日本一所私立小學——巴學園中的學習和生活。凡是讀過此書的人,無不被校長小林宗作真誠博大的愛心所感動,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國界,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所有的家長深思。
  • 《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問世十五年發行逾千萬冊
    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學校、教育體制不一樣嗎?或者說是媽媽不一樣?」日前,慶祝《窗邊的小豆豆》簡體中文版發行總量突破1000萬冊答謝會在京舉行,該書作者、日本作家黑柳徹子雖未到場,但通過視頻表達了欣慰之情。     2003年,《窗邊的小豆豆》中譯本由新經典文化公司引進推出,起印兩萬冊。
  • 考研複試教育小說推薦《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記述的主要是黑柳徹子在巴學園讀小學的一段經歷,很多教育家、老師紛紛研讀此書,希望能對他們的教育研究和實踐有所啟發。與此同時,筆者覺得此書除了有對學校教育的深刻反思和啟發,其中所流露出的有關家庭教育的啟示也是非常深刻的,以至於黑柳徹子的後記中,一位女高中生從少年管教所給她寫信說:「如果我有一位像小豆豆的媽媽那樣的母親,或者遇到像小林校長那樣的老師,也許我就不會到這個地方來了。」
  • 窗邊的小豆豆
    昨晚給小號講了《窗邊的小豆豆》,他一下子就愛上了,因為小豆豆和他一樣,有相同的經歷。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讓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寫了自己童年時期的種種往事很少有人像《窗邊的小豆豆》書裡的小林校長那樣讓孩子『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聽』。」嗯,《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我看了,感覺要想懂得孩子在想什麼做什麼,為什麼這麼想這麼做,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我特別感動的是校長先生在4個小時的時間裡,專注耐心地聽一個剛剛入讀小學的孩子講述自己做過的大事小情。
  • 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推出繪本版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女士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兒童文學經典。該書講述了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新學校「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裡行為「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 愛在自由裡,經典育兒書:《窗邊的小豆豆》|教育改變命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經典書籍《窗邊的小豆豆》。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她是亞洲第一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美國《紐約時報》讚譽她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而且這本書的豆瓣評分是9.1分。我在很早的時候就聽說過這本書,但是認為是一本兒童書,所以一直沒有看,今年的時候,女兒要看這本書,於是就和她一起看,現在又重溫一遍,確實值得多讀幾遍。這本書是在講一個故事,又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故事,是一本兒童書,又不僅僅是一本兒童書。這是一本適合親子閱讀的故事書,也適合大人閱讀的育兒書。
  •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天元小學1701班 潘瑾萱 證號:200402594110 指導老師:林曠《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書中講述的是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東京的真實故事。小說的主人公名字叫小豆豆,她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小朋友,但是也非常調皮和不守規矩。有一次,小豆豆在上課的時候見到一群宣傳藝人,就站在窗邊請求他們表演歌舞,或是大聲地和窗外的燕子說話……於是,她被退學了。小豆豆來到的新學校名叫「巴學園」,這個學校的教室,居然是電車改造的。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就以自己童年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孩子需要的教育不止停留在分數和課堂紀律方面,孩子需要的教育應該是從孩子心理建設、人格塑造和興趣培養出發。作者黑柳徹子,也就是書名中的小豆豆。(因為小的時候身邊的人都叫黑柳徹子「小徹子」,而她因為年紀小發音不準確就把「小徹子」說成「小豆豆」,所以小的時候她就以為自己叫小豆豆。)黑柳徹子從一個被老師約談家長、被學校責令退學的孩子成長為現在的主持人、隨筆家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和平運動家。這也離不開她童年裡那段教育時光。她把這段時光記錄在了《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
  • 日本漫畫家繪本《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首發
    原標題:繪本《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首發 10日,繪本《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在北京首發。該書在保留「小豆豆」精彩內容的同時,每一頁都配有日本著名畫家巖崎千弘充滿童趣的繪畫,使經典的「小豆豆」內容躍然紙上。
  • 「窗邊的小豆豆」首次登上日本螢屏
    《小豆豆》除了將《窗邊的小豆豆》的經歷搬上螢屏,還將著重描寫黑柳徹子在電視圈的經歷。如果說前作《安寧之鄉》是昭和電視人的輓歌,《小豆豆》中或許將呈現出日本電視黃金時期的模樣。曾經拒絕影視改編本劇的主人公黑柳徹子出生於1933年,童年時被親切地叫做「小豆豆」。小學時因為淘氣被退學,來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巴學園」。
  • 《窗邊的小豆豆》:帶你揭開著名作家逆襲到學霸的秘密
    後來,在母親的努力下,小豆豆有幸加入「巴學園」,並認識了一位熱愛教育、熱愛兒童、了解兒童的教育工作者。最後,在母親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壞孩子」小豆豆逆風從成功逆襲變成了學霸。這本書《窗邊的小豆豆》記錄了小豆豆到達新學校後的真實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