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國內冰點期又遇海外停產,福耀、博世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日子...

2020-12-13 界面新聞

記者 | 莊鍵 徐寧1

對於已連續兩年負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而言,剛過去的2月,算得上是全行業的又一個冰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汽車消費停滯,2月國內汽車銷量僅為31萬輛,同比下滑近八成。

由於整車生產企業復工進度慢以及零部件供應出現問題,2月國內汽車產量也滑落至28.5萬輛,同樣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八成。

和整車生產企業類似,國內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遭遇到挑戰。萬向錢潮(000559.SZ)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詢問時稱,疫情對公司復工復產等工作產生了較大影響。

萬向錢潮隸屬於萬向集團,是國內主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包括底盤、制動和傳動等汽車系統的零部件及總成。2018年,該公司營收超過113億元。

除湖北省以外,萬向錢潮旗下的企業均已在2月10日復工。工廠復工後,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工人暫時無法全部返崗,導致人手短缺。因此,萬向錢潮將技術部和市場部員工安排進了生產裝配一線,緩解車間人員不足的問題。

面臨同樣挑戰的還有福耀玻璃(600660.SH)。這家國內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商通過迅速啟動招聘,以解決用工緊缺問題。福耀玻璃佔據著國內汽車玻璃市場約65%的份額。

通過定製網上招聘展位、鼓勵內部推薦等方式,福耀玻璃位於福建省福清市的工廠近期緊急招聘了超過50名本地居住人員,成為公司生產一線的員工。

2月17日起,福耀玻璃除湖北省外的42家生產基地、研究機構等單位,均已復工復產。2月底,公司復工率達到九成,汽車玻璃的產能和設備利用率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的70%。

福耀玻璃有超過20家供應商位於湖北,由於疫情無法正常供貨。該公司隨即通過調用內部庫存,開發新供應商等方式,以求按期生產,交付海內外的汽車玻璃訂單。

博世集團在國內的大部分企業也在2月10日開工,這家德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去年,博世集團在中國的銷售額約為1097億元。

3月17日,博世集團對界面新聞回復稱,其全國工廠除武漢地區的需再等通知外,其他都已復工。

進入3月中旬,隨著本輪新冠疫情流行高峰在中國結束,國內汽車生產商們有望在本月迎來復甦,也將帶動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們恢復活力。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本周表示,從市場活力看,企業復工復產步伐正在加快,消費需求也在加速釋放。

他引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稱,消費者購車活動正在加速恢復,2月第一周乘用車日均零售僅811輛,第二周為4101輛,第三周為5411輛,第四周則上升至1.65萬輛。

但隨之而來的壞消息,是海外疫情所呈現出的爆發態勢。對於依賴國際市場以及擁有海外工廠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而言,這可能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3月17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該公司位於德國的工廠從下周一起停工。此前,這家汽車製造商位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工廠已經暫停生產。同一天,雷諾汽車也決定暫時關閉其在法國的12家工廠。

在大洋彼岸,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暫未公布關閉本土工廠的計劃,但三家公司均表示,將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態勢,並隨時對現有防疫措施作出必要調整。

目前,福耀玻璃海外收入已佔到總收入的約一半,該公司此前在美國設立了汽車玻璃生產基地。

今年上半年,萬向錢潮有約13%的銷售收入來自於海外市場。

博世集團對界面新聞稱,其中國區99%業務已本土生產、本土銷售,服務國內市場,疫情對進出口量幾乎沒有影響,並未提及國外業務的影響。

根據財報,博世集團約五成的收入,來自於歐洲本土市場。

相關焦點

  • 大眾汽車要停產?官方回應來了
    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該消息究竟是否屬實呢?央視記者在第一時間向大眾汽車進行了核實。 知情人士稱,疫情影響下部分海外晶片組裝工廠停產,導致全球晶片供應短缺。晶片短缺的問題在全球蔓延,也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無法生產。上述兩大模塊國內主要的供應商是大陸集團和博世兩家零部件供應商,目前庫存量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 第六屆全國百佳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榜單
    日前,由中國汽車報社、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信息聯盟主辦的第6屆全國百佳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評選活動揭曉。全國百家優秀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名單:競爭領先型企業組萬向集團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輪轂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西峽汽車水泵股份有限公司荊州恒隆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
  • 南北大眾停產?汽車行業缺「芯」情況到底怎樣?
    相關汽車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有沒有停產?晶片「斷供」、「漲價」是否是真?「晶片危機」對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影響如何?國產化替代是否有戲?為解開這些疑團,《中國汽車報》記者作了調查了解。  上汽大眾方面公開表示,汽車晶片的供應能力不足是目前全球行業性的問題,對全球汽車廠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事實上,晶片並不是直接進入整車企業,而是對接一級零部件供應商,此次出現供應緊張問題的汽車晶片,直接受到影響最大的是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通常是由一級供應商提供給整車企業。在國內市場尤其是合資車企中,博世與大陸均為主要的系統供應商。
  • 博世、採埃孚等多家跨國零部件企業在華已逐步復工
    今日,第一財經記者先後從博世、採埃孚、佛吉亞、大陸集團等跨國零部件企業方面了解到,目前除了位於湖北省內的少部分工廠,在其他地區的大多數工廠已復工,而位於湖北省內的工廠也正逐步進入正軌。博世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在其2019年全球銷售額中,中國地區銷售額的比重超過1/4,且有上升的趨勢。
  • 福耀玻璃:已成上海特斯拉汽車玻璃供應商,回應《美國工廠》
    9月2日,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60.SH;03606.HK,下稱「福耀玻璃」)在上證E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有為小鵬、蔚來、威馬等新能源汽車提供汽車玻璃產品,亦為上海特斯拉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中國廠商競相購買國外汽車零部件業務為哪般
    得益於近些年國內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高端製造領域,汽車零部件產業開展的海外併購成為了這兩年中資海外併購的熱點之一。汽車零部件併購、出售成熱點5月2日,鄭煤機(601717.SH)發布公告稱以5.45億歐元收購德國博世旗下SG子公司不少於86.16%的股權,後者主要從事起動機和發動機的生產。博世在美國《汽車新聞》公布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排名中連續6年排名第一。SG子公司有近7000名員工,年銷售額在10億歐元左右。
  • 2018年度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出爐 若華域能否扭轉乾坤?
    《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也發布了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 - 根據配套供應商2018年銷售額排名(Top 100 Global OEM Parts Suppliers - Ranked by sales of original equipment parts in 2018)(以下稱「美版百強榜」)。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大眾負責海外採購的董事會成員穆拉特 · 阿克塞爾(Murat Aksel)表示,「我們現在明顯感受到了全球半導體供應減少的影響。」對此,大眾汽車集團回應稱,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目前已與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相關車輛的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 目標美日德:2018汽車零部件產業國產化概況
    當然,華域汽車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公司裡面,已經算是非常出色了,2017年該公司發展有三個亮點,一個是智能駕駛主動感應系統24GHZ後向毫米波雷達產品成功問世,成為國內首家自主研發實現量產的毫米波雷達供應商,這個是一個新領域的開拓,也是技術上的突破,雷達產品是很大的一塊市場。
  • 除博世之外,德國又一汽車零部件巨頭,年營收3517億
    對此,國內相關人士表示問題確實存在,但並沒那麼嚴重。比亞迪更是表示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對內可實現充分自給,對外有餘量供應。 而德國的大眾、博世及大陸集團均發出晶片不足的警告。其中,大陸集團表示晶片不足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到明年。
  • 德國大陸集團: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到明年
    12 月 7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晶片生產受阻、供應短缺。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表示,晶片短缺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到 2021 年。
  • 短缺、被漲價、停產,汽車晶片被「卡脖子」之痛
    12月4日,中國汽車協會發布消息:11月國內汽車預估銷量將完成273.3萬輛,並表示11月後乘用車市場進入旺銷期,增長動力將進一步增大。 就在這種形勢下,大眾汽車國內合資車企卻被曝出因汽車晶片短缺將停產的消息。
  • 汽車缺芯停產真相:產能限制供需錯配失衡,渠道商伺機「炒貨」漲價...
    文| 唐煜 吳傲寒編輯| 張碩汽車缺芯停產?汽車工業也被卡了脖子,「幕後黑手」還是晶片。近日,有消息稱,因汽車晶片短缺,從12月開始,國內大部分中高端汽車廠家均面臨停產風險,其中,南北大眾(指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更是已經於12月初相繼進入停產階段。
  • 大眾汽車要停產?到底發生了什麼?官方緊急回應來了
    大眾汽車要停產?到底發生了什麼?官方緊急回應來了 摘要 【深夜突發!大眾汽車要停產?到底發生了什麼?官方緊急回應來了】這兩天,汽車圈流傳著一個大消息,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該消息究竟是否屬實呢?
  • 2019年淨利潤下跌,福耀玻璃能否「守成保業」?丨億歐讀財報
    2018年,福耀玻璃出售北京子公司北京福通股權,獲得6.6億元投資收益,2019年並未有類似收入;受德國FYSAM汽車飾件項目整合期高達0.4億歐元虧損的影響,福耀玻璃遭受3億元損失;此外,匯兌收益下降、關稅加徵成本等因素也導致福耀玻璃多項非經常性損失。在扣除上述不可比因素後,福耀玻璃2019年稅前淨利潤同比下跌幅度控制在7.5%。汽車行業的不景氣波及福耀玻璃。
  • 汽車缺「芯」大考:除了停產傳聞,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隨著「南北大眾」陷入停產傳聞,「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我國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等話題被推至輿論焦點。汽車缺「芯」大考來臨,現狀如何?停產會成為常態嗎?「卡脖子」階段何時休?此外,汽車晶片關係到車輛操作問題,必須要具備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適應性等特點,甚至要求實現零缺陷,還要控制成本,保持高性價比。「高門檻」的汽車晶片並非直接就能裝車使用,而是先對接層層零部件供應商,再提供給整車企業。目前短缺的汽車晶片最主要的是功能晶片MCU(微控制單元),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無法生產。
  • 大眾汽車將停產?官方回應!
    大眾: 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風險 近日有自媒體爆出,「南北大眾」均因晶片供應短缺而暫時停止了旗下新車生產。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
  • 觀察|華為、博世、地平線:決定未來汽車市場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
    華為、博世、地平線三家企業成為了車展中不多的零部件參展商,雖然都是零部件供應商,但他們的身份和體量各不相同,華為作為半導體科技巨頭在看到智能汽車的崛起趨勢強勢殺入,博世則是傳統零部件巨頭正開啟智能化的全面轉型,而地平線則代表了中國本土初創企業初生牛犢不懼虎的挑戰者形象。而在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為新技術、新概念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土壤,他們將站在同一起跑線。
  • 陝西4企業上榜「全國百家優秀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日前,第17屆「全國百家優秀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榜單正式發布,我省有四家企業上榜。在第17屆「全國百家優秀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榜單中,有深耕傳統零部件產品的優秀企業,也有智能網聯和新能源領域的前沿技術企業;既有全國質量標杆企業,又有衝破外資技術壟斷的優秀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