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豪劉禹錫被人擠兌,當即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霸氣沖天實力打臉

2021-01-08 美詩美文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詩仙太白、詩聖杜甫,也有詩鬼李賀、詩魔王維,但歷數所有詩人,劉禹錫算是最豪氣的一個,世稱「詩豪」。

劉禹錫的「豪」體現在他的詩風上。他的詩與李白的豪氣不同,初讀時並不會讓你覺得豪氣沖天,再細讀才能發現其中的雄渾蒼老,沉著痛快,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他的「豪」也體現在他的為人上,一生坎坷數次被貶,卻堅強樂觀,桀驁不馴。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作品《陋室銘》,是劉禹錫最出名的一首駢文。這是一首被擠兌出來的名作,全文短短八十一字,卻將他一生的豪情道盡。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的大意是:山不在於高,有仙人住就有名;水不在深,有蛟龍棲在就靈。這間陋室,因為我的美德也會流芳。苔蘚爬上碧綠,草色映入竹簾。在談天說地的都是博學之人,來往的也沒有不學無術之徒。我們在一起,彈琴,閱讀。沒有音樂打擾,沒有文務勞心。就像諸葛亮的草廬,又像揚子云的茅屋,估計就連孔子見了也會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這是一首被擠兌出來的名作。當時劉禹錫被貶至和州縣當小通判,本應住在縣衙裡的三間三廂的居室。可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人,看他落魄,有意為難他,只給了他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劉禹錫十分生氣,卻什麼都沒說,當即提筆,寫下了這首《陋室銘》。他又叫人把這首詩刻在石碑上,放在門口,不知道知縣看了是什麼感受。

全文語句平淡,無怒髮衝冠之詞,卻在平淡中盡顯霸氣,實力打臉知縣。開篇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無一生僻字,字字在理,霸氣非常,一問世就成千古流傳的經典。第二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更是狂傲不已。後面幾句具體陳述為什麼陋室不陋,因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作者看來,房子是不是簡陋,要看來往居住的人。這樣的意境和格局,不可謂不大。最後一句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詼諧幽默,妙趣橫生。

後世名家評此文:「想像廣闊,平淡的語言下,有咫尺藏萬裡之勢。」其實劉禹錫當日所言確實不虛,他的陋室確實因為他,流芳百世。千年後,和縣人民為他建了一座公園,名為「陋室公園」,他的那間陋室就在公園內,每年都有各地愛詩之人前去遊覽。詩豪劉禹錫的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詩豪」劉禹錫被貶至和州,途中寫下一首絕美七絕,讓人心曠神怡
    公元824年,唐代大詩人,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被貶官至歷陽。於九月路過洞庭湖時,他揮毫寫下了一首歌頌洞庭美景的千古絕唱——《望洞庭》。其豐富的聯想,匠心獨運的比喻,堪稱一時無兩。除了洞庭湖本身的魅力之外,不得不說,劉禹錫這種神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非常難得。另外,劉禹錫這一首七絕雖然比喻精妙,但是用詞十分平易,且不含典故。讓人一望即知其意,根本不必作翻譯。
  • 互相叫勁的詩王和詩豪重逢,白居易寫詩調侃,還是敗給劉禹錫
    但就是這樣的詩王,卻被當世認為詩風缺少豪氣,詠史懷古詩總是比詩豪劉禹錫差了那麼一點。白居易自然是不服氣的,於是經常寫些詩要和劉禹錫一較高下,而劉禹錫也是直率,明知道人家是不服氣,他還經常回詩給白居易。倆人這樣一來一回,互相叫勁,倒是成立了不少經典名作。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比如,一提起李白,都知道他是以浪漫著稱的詩仙,一提起王維,也都知道他是以恬淡聞名的詩佛,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是神來之筆
    而本文要重點解讀的是劉禹錫另一首很曠達的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此詩的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則是神來之筆!劉禹錫仕途上比較坎坷,他曾度過了23年的貶謫生涯。寶曆二年,獲赦返回洛陽途中的劉禹錫,恰好與白居易在揚州相逢。一別經年,白居易見到此時已雙鬢斑白的劉禹錫不免潸然,宴席上白居易贈與劉禹錫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詩文此處不去贅述,想了解的朋友自行查閱),詩的內容主要是對劉禹錫仕途坎坷的慨嘆,而劉禹錫則寫下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作答,詩寫得十分曠達,與詩豪風格極其吻合。
  • 詩豪劉禹錫當真深情,一首唯美的愛情詩,讓人有一種初戀的感覺!
    唐朝很多偉大的詩人,他們都有一個別稱,例如李白和杜甫分別是「詩仙」和「詩聖」,那麼王維是「詩佛」,中唐時期偉大的詩人劉禹錫則是「詩豪」,這也是與他的性格有關,他的很多詩作大部分都豪氣沖天,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而且他從為不會像有的詩人那樣表達一種悲春傷秋之感,更多的還是表達了一種豁達的心態
  • 「詩豪」劉禹錫最著名的一首詩,飽含人生哲理,成為千古名篇
    人雖然只是宇宙間的滄海一粟,但對於人自身來說,想要過號這幾十年的人生,也需要慎重地做好選擇,生活的澤太有千萬種,饒是一再慎重,也難免會有迷惘和迷失方向的時候。說起大詩人白居易的友誼,首先想到的就是元稹,兩人情深意厚,成為了一段佳話,白居易一生重情,他一生中有兩個摯友,除去元稹,就是劉禹錫了。
  • 「詩豪」劉禹錫,如何寫下千古名篇《陋室銘》?
    寫出這樣文章的人絕對不是凡人,有大境界的人才可以寫得出來。《陋室銘》的作者劉禹錫被人們稱作詩豪,絕對不是浪得虛名。《陋室銘》是劉禹錫在什麼情況下寫出來的呢?劉禹錫是一位性格剛毅的人,他的一生充滿憂患,多次遭到貶謫。他在官場中堅持自己的理念和做法,不隨波逐流,劉禹錫是一位錚錚鐵骨的漢子,他不向權臣低頭妥協。
  • 從李白劉禹錫到蘇軾辛棄疾,一人一首硬氣詩,才華才是狂傲的資本
    文壇有4大「狂人」:李白、劉禹錫、蘇軾、辛棄疾,個個都是硬骨頭。李白的狂自然不用多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仙狂得如此理所當然。劉禹錫則狂中帶剛,被貶蜀中20多年,回到京城就拋出一句「前度劉郎今又來」,這就是傳說中響噹噹一粒銅豌豆。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大唐「詩豪」劉禹錫能被冠之以「豪」相稱,足見其詩豪氣幹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 初唐四傑一人一首千古名作,大家來評,「王楊盧駱」排名到底對不對
    唐代詩壇不只有李白、杜甫,也不只有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豪劉禹錫、詩狂賀知章,在初唐還有四個年輕人,他們對唐詩的貢獻,令他們被稱「初唐四傑」。這四個年輕人就是「王楊盧駱」: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 「詩豪」劉禹錫:一路被貶一路歌
    百花齊放的唐朝詩壇湧現了許許多多文學聖手,「詩仙」「詩聖」家喻戶曉,「王孟」詩篇傳唱千古、香山居士人盡皆知…在這遍地開花的詩壇,有這麼一位極具個性的唐代大詩人:他年少得意,卻因一場革新運動被先貶後召,再貶再召,一生起起伏伏,仕途坎坷,二十三年都在流放。在命運的重重打擊之下,卻仍能吟唱出極富豪邁氣質的詩篇。他就是文學成可比肩李白杜甫,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
  • 在逆境中,劉禹錫寫下這首千古名作,句句經典,激勵人心
    人的一生不會總是事事如意,一帆風順,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與挫折。面對困難,我們有兩種不同的選擇,一種是逃避退讓,另一種是迎難而上,選擇不同,結果也會不同。劉禹錫被稱為「詩豪」,既是因為其詩雄壯豪邁,更是因為他灑脫豪邁的個性。 他一生被貶長達二十三年,卻從未妥協,從未退讓,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堅定自己的信念,樂觀向前,瀟灑一生。他用一首首詩作,抒發著內心不屈的意志,展現著豁達的心胸。在逆境中譜寫傳奇人生。
  • 烏衣日又斜,鄧剡活用劉禹錫的詩,寫出一首千古名篇
    另外還有一位詩豪劉禹錫,他的《陋室銘》是廣為人知的名篇,《烏衣巷》更是膾炙人口:劉禹錫像朱雀橋邊野草花這首詩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首。金陵作為六朝古都,當年貴族們居住的烏衣巷,還有秦淮河上的朱雀橋,如今卻一片蕭瑟悽冷,完全不見當年的繁華;晉代宰相王導、謝安門前的燕子,都已經飛進了普通百姓家。詩歌寄物詠懷,寓情於景,表達了詩人對盛衰興敗的無限感嘆,成為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
  • 劉禹錫被貶20多年,白居易為其鳴不平,卻引出詩豪最經典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譽為詩豪,和他被貶在外20多年其心不改有很大的關聯。古代詩人遭遇被貶還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像唐代詩人劉禹錫這樣被貶20多年的,確實也並不多見。不用說今天的我們,當時就已經有詩人為劉禹錫的命運感到惋惜,還寫下了一首唐詩。
  • 白居易和劉禹錫在揚州相遇,各寫一首詩,高下立見
    在元稹去世後,白居易還曾寫下了感人至深的《夢微之》,一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令人不忍卒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元稹,白居易還有一個知己,兩人也曾多次詩歌唱和。 此人就是中山靖王之後,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
  • 「詩豪」劉禹錫的一首浪漫小詩,寫出了最美的月夜,驚豔千年!
    於是,他們中的文才卓著者便將「貶謫」化成文字,融入詩篇,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文學作品。在唐代文壇,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可能是遭遇貶謫時間最長的詩人,長達23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與他豪放不羈,耿介剛猛的性格有關。面對一次又一次貶謫,他就像一個鬥士,始終不曾絕望,反而越挫越勇。
  • 【走近鄭州歷史名人】詩豪劉禹錫
    詩豪劉禹錫作為詩的盛世,唐代的詩人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破土而出。公元772年,大詩人白居易在新鄭出生不久,另一位詩人劉禹錫在離他不遠的滎陽也誕生了。很多人對劉禹錫的印象,來自中學課本裡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信又開朗;別人寫秋天總有些傷感惆悵,他卻是興致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豪情萬丈,百折不屈,正是「詩豪」劉禹錫的精神寫照。
  • 【走近鄭州歷史名人】詩豪劉禹錫
    詩豪劉禹錫作為詩的盛世,唐代的詩人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破土而出。公元772年,大詩人白居易在新鄭出生不久,另一位詩人劉禹錫在離他不遠的滎陽也誕生了。很多人對劉禹錫的印象,來自中學課本裡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在身經危難時,劉禹錫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百折不回,鼓舞人心
    唐代大「詩豪」劉禹錫曾經歷過二十三年的被貶生涯,接二連三地被貶,但卻百折不回,樂觀積極地面對磨難,在逆境中成長,最終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劉禹錫,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出生於官宦世家,自言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他從小聰慧過人,勤學儒家經典,並在詩詞作賦方面受到了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指點和薰陶。
  • 讀懂詩豪劉禹錫,揚眉吐氣終有時
    白居易一生有兩位至交,分別合稱為元白與劉白,元白中的元指的是元稹,他是白居易年輕時最要好的朋友,而劉白中的劉便是這位詩豪劉禹錫,他是白居易老年最知心的朋友。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白居易先吟贈了一首詩,劉禹錫當然要回贈詩一首,於是一首千古名作便誕生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