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詩仙太白、詩聖杜甫,也有詩鬼李賀、詩魔王維,但歷數所有詩人,劉禹錫算是最豪氣的一個,世稱「詩豪」。
劉禹錫的「豪」體現在他的詩風上。他的詩與李白的豪氣不同,初讀時並不會讓你覺得豪氣沖天,再細讀才能發現其中的雄渾蒼老,沉著痛快,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他的「豪」也體現在他的為人上,一生坎坷數次被貶,卻堅強樂觀,桀驁不馴。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作品《陋室銘》,是劉禹錫最出名的一首駢文。這是一首被擠兌出來的名作,全文短短八十一字,卻將他一生的豪情道盡。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的大意是:山不在於高,有仙人住就有名;水不在深,有蛟龍棲在就靈。這間陋室,因為我的美德也會流芳。苔蘚爬上碧綠,草色映入竹簾。在談天說地的都是博學之人,來往的也沒有不學無術之徒。我們在一起,彈琴,閱讀。沒有音樂打擾,沒有文務勞心。就像諸葛亮的草廬,又像揚子云的茅屋,估計就連孔子見了也會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這是一首被擠兌出來的名作。當時劉禹錫被貶至和州縣當小通判,本應住在縣衙裡的三間三廂的居室。可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人,看他落魄,有意為難他,只給了他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劉禹錫十分生氣,卻什麼都沒說,當即提筆,寫下了這首《陋室銘》。他又叫人把這首詩刻在石碑上,放在門口,不知道知縣看了是什麼感受。
全文語句平淡,無怒髮衝冠之詞,卻在平淡中盡顯霸氣,實力打臉知縣。開篇第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無一生僻字,字字在理,霸氣非常,一問世就成千古流傳的經典。第二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更是狂傲不已。後面幾句具體陳述為什麼陋室不陋,因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作者看來,房子是不是簡陋,要看來往居住的人。這樣的意境和格局,不可謂不大。最後一句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詼諧幽默,妙趣橫生。
後世名家評此文:「想像廣闊,平淡的語言下,有咫尺藏萬裡之勢。」其實劉禹錫當日所言確實不虛,他的陋室確實因為他,流芳百世。千年後,和縣人民為他建了一座公園,名為「陋室公園」,他的那間陋室就在公園內,每年都有各地愛詩之人前去遊覽。詩豪劉禹錫的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