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片黑白,唯獨用愛,才能繪製出青綠山水、畫出山川海洋

2020-12-05 蘇蘇蘇二瑤

初見電視劇《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的時候,其實是被這個文藝的名字和小清新的海報所吸引。

作為一名半路出家的設計,總喜歡研究別人的作品,因此這幅富有古韻的海報,自然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這部戲是以古畫修復為背景,因此海報中,以宣紙為底色,宣紙的破裂處如同河流,如同連綿不絕的山川,露出藏在下面的那幅《靜水長天》,上面的山川和海洋清晰可見。

畫上蓋著《靜水長天》的印記,一枚精緻的印章擺放在左上角。

在這部劇中,僅有一丁點的位置留給男女主,兩個人牽著手,往宣紙的深處走去,只留下了兩個背影。

從整體的結構來看,整張海報的主色調非常清晰,大部分都是非常樸素的,唯獨印章是鮮豔的,《靜水長天》的山川和海洋也是鮮豔的。

可以說,這張海報的風格非常的乾淨,小清新,「古畫修復」和「非遺顏料」是這部電視劇的主旋律,應該是類似於《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風格吧。

萬萬沒有想到,這部劇情一開始就相當沙雕,第一集的前面十分鐘,女主一番操作猛如虎,先是跟閨蜜討論自己抱得夜凜學長歸的概率,然後當眾對學長強勢告白。

緊接著,跟男主夜渺互懟,跟蹤夜凜學長,並再次強勢告白,還被雙方家長和學校領導看到。

在這樣簡短的集數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劇情的沙雕,根本沒有原先想像中的小清新和該有的矜持。

可偏偏就是這樣的劇本,女主和男主的三觀卻非常的正,讓人一邊吐槽,一邊圍觀,根本停不下來。

更神奇的是,將這些沙雕的劇情一點點地剝絲抽繭,發現《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深情。

言伯:一輩子的笨拙,只為換來畫上的青和綠千年不變

桃李鎮的言伯是一個古怪的世外高人,這是夜凜和夜渺兩兄弟的結論。

因為言伯實在是太難說話了,無論是高價還是真心誠意去請求買顏料,都只能空手而歸。

在夜凜經過多次的無功而返之後,藉助夏蕊寧的面子才能說得上話。

但無論他們如何請求,言伯還是不願意鬆口,最終只能要求他們磨顏料之後,才勉強同意。

更過分的是,言伯居然用顏料做交換,想要讓夜渺留下來給他當徒弟。

而這齣格的要求背後,最為關鍵的原因是夜渺擁有絕對的色感。

在我們的眼中,可能只有淺藍和深藍兩種顏色,但夜渺卻可以輕易地分辨出不同顏色的藍。

淺蔥、月白藍、羽扁豆藍、白群、湖水藍、牽牛花藍……

藍色

而言伯如此直白地表露想要收徒的心,最為重要的是,不想要錯過夜渺這樣的人才。

希望非遺顏料可以擁有新的傳承者,可以讓這個手藝一直保留下去。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這樣有趣嗎?

夜渺對於言伯做非遺顏料這樣的執著,非常的不解。

看到夜渺如此的質疑,言伯僅僅是笑著為他解說這非遺顏料的奇特之處,

「這古代人為了磨顏料,這腦洞開得實在是太大,這其中過程那就是樂趣啊。比如說,有一種蟲子,把它屍體砸碎,就能得到胭脂色,這種蟲子就叫做胭脂蟲。再比如,你以為顏料師每天都磨石頭,石頭從哪裡來,那都是走遍大江南北探尋回來的。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越寯之空青,蔚之曾青,武昌之扁青,蜀郡之鉛華,那可是遍布大江南北,如果這樣探尋都叫無聊的話,那麼什麼叫做有聊。」

剛開始聽言伯說武陵水井之丹之類的時候,覺得非常的文縐縐,名字十分的好聽,後來查閱了資料之後,這才發現這句話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錄》之中。

詩中有丹砂、天青、石綠、鉛粉、胡粉、雌黃、胭脂等顏色,而且品質嚴格把控,連同產地都標得一清二楚。

顏料也並非是簡單的磨石頭,而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情,不僅需要挑選合適的產地,優質品質的石頭,還需要磨得剛剛好。

太粗了,磨出來的顏料沒法用;太細了,磨出來的顏料會發灰。

可以說,非遺顏料這條路太艱辛了,不僅工序多,要求多,耗時多,還鮮少有回報,只能清貧地生活。

平日裡,言伯家的飯菜中幾乎沒有肉沫,錢都省著花,一點都不能浪費。

為了四十件的演出服,言伯還不得不將將養了許久的鵝給賣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清貧的言伯卻有一屋子的石頭,那些都是寶貝,隨便一個拿到拍賣行都是上百萬的身價。令人不解的是,他卻甘願清貧,不願用石頭換錢。

而這看似愚笨的背後,是言伯心中的天平權衡所致。

現在大多數人買石頭都是為了做首飾,高價出售。

然而隨著礦的枯竭,那麼最後留給古畫修復的就少之又少。

這石頭是畫的命,是那些古畫修復的根本,這才使得他不願意將這些石頭賣出去。

言伯的金錢觀

謝校長:留守兒童漂漂亮亮上電視,讓遠方的父母放心

雖然僅僅是出現了幾分鐘,但是謝校長的形象卻十分的清晰。

雖然桃李村都是靠捐助來維持的,但是謝校長更願意讓孩子們都開開心心的。

因此,導演建議讓孩子穿得破破爛爛上電視,靠哭窮來博得觀眾的注意力。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看似穩賺不賠的建議,立馬就被謝校長給否決了,還直接跟導演犟起來了。

在謝校長的心目中,雖然桃李鎮清貧,但是不能失了原則。

孩子上節目,自然是要開開心心的,這樣才能讓外出打工的父母開心。

夜渺:想要用很長很長的時間,賠你那段難忘的回憶

跟大師級別的相比,夜渺修復的僅僅是一張小小的畫,是夏蕊寧小時候的作品,修復的程序比重新畫還費勁。

然而,夜渺卻覺得,重新繪製的畫沒有原先的意義了,自然也沒有當初他們屬於他們兩人的那段美好時光,因此他想要親自修復。

從理論到實踐,夜渺一點點地學習。

修復畫

原本對修復沒有半點想法的他,在一點點地修復過程中,也慢慢體會到古畫修復存在的意義,原來古畫修復不僅僅是讓畫恢復原貌,更是想要將那段難忘的記憶完好地保留下來。

而這正是這部劇想要傳達給我們的寓意。

無論是古畫修復還是非遺顏料,老一輩的傳承者都在笨拙地守護著。

因為那些千年不變的青和綠,是一代代血脈相承的堅定和守望,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記憶的見證。

《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的劇情雖然沙雕,但卻用細微之處的感動,讓我們明白,你若被愛,你就是對方眼中的山川和海洋,你就是那道最美的風景。

"我的世界一片黑白,唯獨你可以用你的愛,引領著我看到青綠山水、畫出山川海洋"。

愛情的力量,文化的傳承,在這一刻,閃耀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你許我一世熱愛,我還你畢生風景。

你是我眼中的山川和海洋,你是我眼中的美好時光,你是我的一切。

相關焦點

  • 青綠山水中的寫意人生
    青綠山水展現大唐盛世的恢弘氣度,一度佔據了山水畫壇的重要位置,後來其與水墨並存。宋代青綠山水再次興盛,走向鼎盛。水墨山水在元代畫壇中佔據主流,青綠山水再度衰落。清代以後,青綠山水逐漸偏離中國繪畫藝術的主流位置,遺憾地淪為傳統山水畫歷史上較早沉寂落寞的古典藝術樣式。
  • 宋代青綠山水小品畫
    此時的山水畫技法與人物畫大體相似,所運用的都是勾線填彩法,即以線描勾勒出山石樹木的輪廓,再用顏色渲染出其形體。從現存的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大致風貌。青綠山水畫發展到唐代,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畫家們已不滿足於只用人物畫的勾線填色法來表現自然山水,新的畫法競相出現。
  • 色彩明豔:脫離儒家崇尚的黑白正色,隋代《遊春圖》中的青綠山水
    觸物留情,各該妙絕,尤喜臺閣,人馬山川,咫尺千裡。《遊春圖》以較為成熟的繪畫語言、完備的繪畫樣式、富麗的裝飾風格,標誌著「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青綠山水體系逐步確立以及「金碧青綠」樣式的開端。青綠山水畫對畫家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 色彩明豔:脫離儒家崇尚的黑白正色,隋代《遊春圖》中的青綠山水
    引言中國山水畫發展到隋唐時期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而「金碧輝映」的青綠風格成為這一時期山水畫的主流樣式。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標誌著中國山水畫的開端,以及山水畫青綠樣式的形成,是傳統青綠山水畫的基石。
  • 青綠山水的變與不變
    在信息化、圖像化時代,繽紛的當代社會生活所展現的絢麗無比的視覺性,是單純的水墨畫難以表現的。當代文化語境下,青綠山水畫對「以色貌色」「隨類賦彩」進行再闡釋,既應和了當代生活豐富多樣的視覺需求,也應和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及審美趣味。作為一種源於中國畫傳統又立足於當代社會現實環境的語言與審美樣式,當代人應該怎麼看「青綠」,與水墨相比,它是衰落了嗎?它與「重彩」又是一種什麼關係?
  • 問道古今繪山川——穆瑞彪的青綠山水畫
    他早年師承北宗山水畫大家孫文勃、盧志學,後受教於代表著當代南派山水風格的著名畫家張復興、善畫密體小青綠山水的著名畫家滿維起。當他繼承了傳統中的筆墨和符號法式時,對符號法式進行改變與重構。他學王蒙和沈周等古人、大家,山石用粗闊的線條勾皴,分出山石的結構,再加粗點皴和類似長點的短線皴,加強了骨力和雄健感,線條精闊雄渾。
  • 問道古今繪山川——穆瑞彪的青綠山水畫
    他早年師承北宗山水畫大家孫文勃、盧志學,後受教於代表著當代南派山水風格的著名畫家張復興、善畫密體小青綠山水的著名畫家滿維起。當他繼承了傳統中的筆墨和符號法式時,對符號法式進行改變與重構。他學王蒙和沈周等古人、大家,山石用粗闊的線條勾皴,分出山石的結構,再加粗點皴和類似長點的短線皴,加強了骨力和雄健感,線條精闊雄渾。
  • 苗重安:重鑄青綠山水的輝煌!
    他不會因為強調色彩的表現力而忽視筆精墨妙的追求,也不會因為注重筆墨的價值而輕視色彩的妙用,他的卓犖之處就在於重視水墨和色彩的互動,尤其在青綠山水中融入水墨寫意的旨趣,使他的作品或「工而有意」或「意從工出」,擺脫了傳統青綠山水的程式與規範,也避免了流於匠氣拘於形式的風險。
  • 他的畫,比青綠山水還費錢!
    青綠山水因為原料昂貴,在古代一般人是畫不起的,這也是青綠山水畫多出自宮廷的原因之一,但還有一種比青綠山水成本更高的畫,那就是金碧山水。▲《江帆樓閣圖》受隋代展子虔的影響,李思訓擅畫青綠山水,後來他又在工整富麗的青綠重彩中,用金粉對細節進行勾染,使畫面看上去金碧輝煌
  • 中國美術史:十八歲,傳承千古青綠山水的巔峰——王希孟
    因此青綠山水在傳統的中國畫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青綠山水主要採用礦物質顏料,即用孔雀石或綠松石研磨成粉所繪製的山水畫。因此它的作畫成本較水墨畫高出不少。在青綠山水之中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細筆勾勒,少有皴擦,著色濃重,有很強的裝飾性。而後者是在水墨淺絳的基礎上罩染青綠設色。
  • 青綠山水 水墨韻致 | 當代青綠山水國畫作品欣賞
    青綠山水畫是中國藝術家的創新之筆,綠色如同河流流淌到紙面,增添一份養眼養心的陶醉。從技法上看,青綠山水作為中國畫技法的一種,以礦物顏料石青和石綠為主,用筆精細而不瑣碎,用色瑰麗而不火燥,畫中滲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也有文人畫的「氣韻」,工整而無匠氣,緊密而不纖弱,雄偉而又典雅。
  • 《絲路山水地圖》長卷青綠山水畫收藏價值分析
    這幅《絲路山水地圖》長卷畫原名《蒙古山水地圖》,繪於絹本之上,幅寬0.59米、全長30.12米,是一幅繪製於明代中後期的,應為內府使用的青綠山水手卷,由許榮茂先生出資2000萬美金(約合1.3億人民幣)購得並無償捐贈故宮博物院。此前,許榮茂先生還捐資8000萬人民幣,用於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的修繕。
  • 青綠的一種今世——讀蘇淼青綠山水
    青綠山水是山水畫裡的個案,它有古法,有經典,有著難以超越的繪畫之外神的想像。王希孟將這個想像畫上完美的句號,然後,就自顧自的離開了。張大千本就是胸懷世界,他獨闢蹊徑,來了一個漂亮的潑彩,看得人驚世駭俗——倒是看到了青綠的今世。山水畫道的是天地之心,有著千山沉雄的靜好;也有著淡泊蕭散的寂寥;有水墨的登峰造極;也有青綠的奇絕高古。
  • 畫中「貴」族——青綠山水
    民國 陳佩秋 青綠山水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近代畫壇大家在制定潤格時,往往將青綠山水定得很高,以著名畫家陳佩秋的畫為例,在當時,山水、花鳥、人物及仿明清各家名跡每平尺50元,雙鉤花鳥、青綠山水及仿宋元各家名跡加倍,另加墨費二成。
  • 畫家王寧筆下的青綠山水畫展現山水魅力
    在多姿多彩的山水畫表現形式中,青綠山水畫在視覺上給人柔和,明亮的感覺、畫面絢麗而又不張揚,體現出畫家對色彩的情感聯想,具有很高的觀賞性。畫家王寧筆下的青綠山水畫描繪山川自然間清新、唯美的山水景色,將山水景色躍然於方寸之間,讓人感受山川自然間的美妙絕倫。
  • 青綠山水為何受到藏家青睞?
    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這種畫以青綠顏色為主,用筆工整,細筆重彩,色彩濃烈,富有生氣。在勾線內用石青石綠著色。色彩濃烈的叫大青綠山水,彩色淺淡些的叫小青綠山水。若加泥金勾勒山稜樹廓,叫「金碧山水」(實際多泥金一色)。這類作品高貴華麗,視覺效果好,且延年耐久,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 青綠山水,真美
    青綠山水始創於唐代,經幾代畫家發展傳承,形成一種程式化的表現方法,但要畫好難度很大,清「四王」之一王石谷說:「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餘於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換言之,畫青綠沒有水墨畫功底是不行的。
  • 畫好《千裡江山圖》只需四步,你也能成為青綠山水高手!
    主講名師:王亞男今年夏季,友人囑我為其畫一冊頁,體裁便是青綠山水,此冊頁包裝精緻,當謹慎對之。畫何題裁,如何構圖,才能撐滿這45cm*7500cm的一本冊頁?偶然一次觀看央視《國家寶藏》節目,開篇的第一件國寶便是這件《千裡江山圖》。
  • 青綠山水:傳統山水畫的輝煌
    青綠山水是國畫山水用色的一種手法,隨著佛畫傳入中國,中原繪畫受敦煌佛畫的影響。青綠山水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國畫科目,它以佛畫用色,創新水墨山水,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繪製山水畫,使國畫「丹青」一詞有了新的色彩領域。青綠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兩種。
  • 青綠山水:傳統山水畫的輝煌
    青綠山水是國畫山水用色的一種手法,隨著佛畫傳入中國,中原繪畫受敦煌佛畫的影響。青綠山水逐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國畫科目,它以佛畫用色,創新水墨山水,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繪製山水畫,使國畫「丹青」一詞有了新的色彩領域。青綠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