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准廣東梅縣「撤縣設區」 政府駐地不變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國務院批准廣東梅縣「撤縣設區」 政府駐地不變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新設立的梅縣區行政區為原梅縣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梅縣區管轄行政區域不變

  梅縣撤縣設區後,梅州市區面積由去年的298平方公裡,變為現在的3053平方公裡,擴大9倍多。梅縣區以原梅縣的行政區域為行政區劃,梅縣區政府駐地不變,下轄17個鎮,總面積2502.9平方公裡,總人口59.25萬人。目前,梅州市的行政區劃總數不變,轄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5縣2區,代管1個縣級市(興寧市)。

  梅州市是我省唯一僅有一個市轄區的城市。梅江區是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時,從當時的梅縣市(縣級市)中劃分出來的一個縣級區,從而形成了梅州市、梅江區、梅縣『三府同城』的狀況。而梅縣是梅州市縣域經濟最為發達的縣,GDP、工業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均居梅州市首位,「撤縣設區」可謂水到渠成,民心所向。而在「三府同城」的局面下,梅江區與梅縣新縣城建成區早已連成一片,梅縣與梅江區的群眾歷史文化同源,為梅縣撤縣設區擴大梅州市中心城區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同時,梅縣的行政管理體制導致了市縣同城但不統籌,同城但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不配套不銜接,梅縣廣大幹部群眾對梅縣撤縣設區期盼已久。

  建粵閩贛邊區域中心城市

  梅州市委書記朱澤君表示,梅縣撤縣設區,對梅州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將有效促進梅州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加快建設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輻射帶動能力,統籌一體化城鄉發展,城鄉互動,產城聯動,實施好「城是宜居區,鄉是生態園,塑造『世界客都』」戰略。同時更重要的是讓梅縣由農業經濟向城市經濟轉變,進而帶動市民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根本改變,增強地區發展後勁和綜合競爭力。

  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梅州市提出了打造100萬人口的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至去年底,梅江區面積僅有298平方公裡,實際建成面積只有35平方公裡,是全省地級市中市區面積最小的市之一。城市規模小、承載力低,難以輻射帶動1.59萬平方公裡、517萬人口的地區發展。因此,調整梅州市行政區劃,將全面拓展梅州中心城區發展空間和有效優化城鎮與產業布局,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

  至此,我省從去年12月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有4個縣獲批「撤縣設區」:去年,清遠清新、揭陽揭東「撤縣設區」;今年8月,潮州市潮安縣「撤縣設區」,是粵東西北地級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代表。(記者 柯鴻海)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批准梅縣撤縣設區 梅州市區面積擴大9倍
    國務院批准梅縣撤縣設區  梅州市區面積擴大9倍,至此我省已有4縣獲批「撤縣設區」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柯鴻海)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新設立的梅縣區行政區為原梅縣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正式掛牌
    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正式掛牌   中新社梅州12月8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 翁尚華)獲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的廣東梅州市梅縣區8日正式掛牌,新設立的梅縣區行政區為原梅縣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
  • 國務院同意高陵撤縣設區 西安將變「10區3縣」
    戶縣也正在申請「縣改區」  據華商報2004年的報導,高陵縣早在當年就開始謀劃「撤縣設區」,當年有關高陵撤縣設區的請示,便已報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審批,隨後開始了漫長的批覆過程。  華商報記者查詢得知,撤縣設區有嚴格的程序,必須經省、市政府同意,最後經過民政部和國務院同意,經實地考察後方能批准。
  • 國務院批准!全國唯一!撤鎮設市!
    2019年8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民政部復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以原龍港鎮的行政區域為龍港市的行政區域,市政府駐地為鎮前路195號。龍港市由浙江省直轄,溫州市代管。9月25日,龍港撤鎮設市後正式掛牌。
  • 一批新設市、區相繼掛牌:廣西平果撤縣設市揭牌日期也定了
    去年12月撤縣設市獲批後,廣西平果市將於今年5月18日揭牌。據廣西平果縣政府官網5月8日消息,5月6日,百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平果縣委書記黃志願主持召開平果撤縣設市揭牌工作籌備會,強調要以更細、更實、更好的工作作風,全力以赴抓好撤縣設市揭牌各項籌備工作。
  • 撫州市調整行政區劃 東鄉縣撤縣設區
    原標題:撫州市調整行政區劃 東鄉縣撤縣設區   日前省政府印發通知,按國務院有關批覆精神,同意撤銷東鄉縣,設立撫州市東鄉區。原東鄉縣的行政區域為撫州市東鄉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孝崗鎮子山路188號(現東鄉縣人民政府駐地)。
  • 國務院批准!又一城撤縣設市成功!快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又一城市成功撤縣設市7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邵東縣,設立縣級邵東市!以原邵東縣行政區域為邵東市的行政區域,邵東市人民政府駐大禾塘街道興和大道288號。邵東市由湖南省直轄,邵陽市代管。據悉,邵東是湖南省規劃建設的7個50萬人口縣城之一,是邵陽市東部城鎮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京市政府正式發文:密雲延慶撤縣設區
    新京報快訊 北京市政府官網網站「首都之窗」今天發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密雲縣、延慶縣設立密雲區、延慶區的通知》。《通知》中稱,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密雲縣、延慶縣,設立密雲區、延慶區。以原密雲縣的行政區域為密雲區的行政區域,密雲區人民政府駐鼓樓街道鼓樓西大街3號。
  • 太谷,撤縣設區!
    太谷,撤縣設區!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0年3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以原太谷縣的行政區域為太谷區的行政區域。
  • 國務院同意廣東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新設電白區
    新華網廣州2月17日電(記者孫增兵)近日,廣東省政府將《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轉發至茂名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撤銷茂名市茂港區和電白縣,設立茂名市電白區,以原茂港區和電白縣的行政區域為電白區的行政區域。專家指出,這標誌著茂名向東向南靠海發展、建設組團式城市的濱海發展戰略實現重大突破。
  • 貴陽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行政區劃調整,撤縣設區
    調整後市轄修文區政府駐地不變,行政區劃不變,轄9個鎮1個民族鄉、17個社區居委會、108個建制村,總人口32.1萬人,國土面積1071.5平方公裡。撤銷開陽縣,設立市轄開陽區。調整後市轄開陽區政府駐地不變,行政區劃不變,轄8鎮8鄉2個社區服務中心、111個建制村、2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5.16萬人,國土面積2023.3平方公裡。
  • 已獲官方證實 河南這些縣都有撤縣設市意向
    「按照計劃,設立後的泌陽市仍轄22個鄉鎮街道,原行政區域及隸屬關係不變,市政府駐地為現在的縣政府駐地。」泌陽縣政府一知情人士介紹,目前泌陽縣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已經達到了國家規定標準,撤縣設市的條件已經成熟。據悉,在日前駐馬店市民政局前往該縣調研時,指出根據調研情況綜合來看,泌陽縣各方面指標基本達到撤縣設市標準要求。據悉,日前,泌陽縣已向駐馬店市政府進行了撤縣設市請示,各項基礎工作正有序推進。
  • 太谷區、懷仁市……撤縣設區和撤縣設市有啥區別?
    昨天(2020年4月2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宣布: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2018年經國務院批准,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同縣,設立大同市雲州區;撤銷長治縣,設立長治市上黨區;撤銷屯留縣,設立長治市屯留區;撤銷潞城市,設立長治市潞城區;撤銷懷仁縣,設立縣級懷仁市。
  • 邢臺4縣將撤縣設區(市)
    河南省周口市政府網站今年早些時候也披露:「2019年1月8日下午,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主持召開市委常委工作務虛會……對於2019年工作,大家談思考、暢想美好未來,並積極建言。大家認為,要抓住周口將被批准設立國家級農高區建設機遇和國家大力發展返鄉經濟機遇,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同時,隨著淮陽撤縣設區併入周口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將達到百萬以上人口規模,跨入大城市行列。
  • 湟中縣撤縣設區真的來了!好處竟然這麼多!快來給家鄉點讚!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我省調整西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撤銷湟中縣,設立西寧市湟中區,以原湟中縣的行政區域為湟中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湟中縣撤縣設區後,西寧市行政區劃由原來的四區三縣變為五區兩縣。
  • 廣西平果縣撤縣設市!桂林下一個撤縣設市是全州?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12月26日消息,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印發《關於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撤銷平果縣設立縣級平果市的批覆》,同意撤銷平果縣,設立縣級平果市,平果市由自治區直轄,百色市代管,其管轄行政區域以及人民政府駐地維持不變。
  • 國務院批准邵東撤縣設市!你好,邵東市
    7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邵東縣,設立縣級邵東市,以原邵東縣行政區域為邵東市的行政區域,邵東市人民政府駐大禾塘街道興和大道288號。邵東市由湖南省直轄,邵陽市代管。撤縣設市,有利於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和輻射作用,更好地承接「珠三角」「長株潭」經濟圈產業梯次轉移,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更好地建設中部地區商品物流集散區、湖南輕工業振興先行區;有利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邵東是全省規劃建設的7個50萬人口縣城之一,是邵陽市東部城鎮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撤縣設區 昔日「中國華爾街」山西太谷「蛻變」
    昔日「中國華爾街」太谷「蛻變」,撤縣設區迎新名。位於山西省中部的太谷,歷史文化悠久,經濟商貿發達,是聞名遐邇的晉商故裡。明清、民國時期,太谷富商巨賈雲集,成為中國北方金融、商業中心,素有「旱碼頭」「小北京」「中國的華爾街」之稱。如今,太谷縣境內仍有諸多世家、財閥流傳數百年的大院遺存。
  • 蕪湖擬大規模調整區劃:兩區合併兩縣改區,下一步無為設市
    安徽省已將該調整方案上報,最終結果尚需等待國務院批覆。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份蕪湖市區劃調整方案中,啟動已4年多的無為縣撤縣設市方案並不在其中。無為要實現撤縣設市的目標,最快也需等到蕪湖市完成此輪區劃調整以後。
  • 山西省太谷縣撤縣設區:晉中市告別「單區市」,迎來第二個區
    隨著山西省太谷縣成功撤縣設區,晉中市迎來了第二個區,而山西省著力解決長期制約該省城市發展的「一市一區」問題也取得了重要成績。山西省人民政府網站12月9日發布來自山西省民政廳的消息《國務院批覆同意晉中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稱,「近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我省晉中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