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公孫瓚手下都有哪些能人,咋就能毫不猶豫的拋棄趙雲

2020-08-26 歷史講說家

要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誰是最完美的人,答案絕不是諸葛亮,而是趙雲。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被描寫成了一個文武出眾、忠肝義膽,一生無敗績的形象,俘獲粉絲無數。像長坂坡單騎救主、隨劉備赴東吳、漢中擺空城計等等,無不讓人佩服不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全才,竟然被公孫瓚視而不見,毫不猶疑就送給了劉備,拋棄了趙雲。

公孫瓚在三國前期是能夠與袁紹一較長短的英雄,和劉備是同門師兄弟。在劉備沒落時,收留了劉備。在劉備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劉備也將之視為英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名震天下,而且帥氣無比,袁紹、曹操這些亂世梟雄都懼他三分。說了這麼多,也是說公孫瓚並不是庸才,可卻在劉備討要趙雲時毫不猶豫拋棄了趙雲,令許多人奇怪。

其實,如果細細了解公孫瓚的實力,你會發現,公孫瓚手下能人看起來不少,可是真有實力的其實也就那幾個。毫不猶豫的拋棄趙雲,絕對是公孫瓚的一大損失。公孫瓚一直倚仗手下的六大悍將,看起來個個都能力出眾,獨當一面,但其實並並非如此。

公孫家族的能人

首先要說的就是公孫瓚的三位家人,公孫續、公孫範和公孫越。可能公孫家族天生好戰,出了這麼多能打的人。公孫越和公孫範都是公孫瓚的從弟,一直追隨公孫瓚東徵西討。當初袁術和袁紹為了爭奪豫州而大打出手,公孫瓚站在了袁術這邊。公孫越率領一千騎兵援助袁術,公孫越奮勇當先,不幸被亂箭射中而犧牲。

公孫瓚和袁紹結仇大打出手,袁紹打不過公孫瓚,於是決定分化公孫家族。袁紹任公孫範為渤海太守,想和公孫瓚和解,不料公孫範雖然無力不咋地,但卻是一個忠義之人。公孫範起勃海之兵幫助公孫瓚,公孫瓚的實力反倒更強了。

公孫續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瓚和袁紹大戰戰敗後被圍困。公孫續雖然起兵去救援,卻沒來得及。原來是因為公孫瓚寫給公孫續的信件被袁紹截獲而引發大敗。公孫續沒能幫助公孫瓚逃出生天,自己也被屠各所殺。

公孫家族確實有不少人能用,然而能力並不是那麼出眾。要跟趙雲相比,還真是差得老遠。然而別人畢竟是宗室將領,趙雲被棄之不用也能說得過去。

公孫瓚的文臣武將

真要說公孫瓚手下的能人,確實還是有一些,那就是田楷、嚴綱和田豫。在公孫瓚大軍和袁紹部隊對峙時,公孫瓚讓嚴綱擔任冀州刺史,田楷擔任青州刺史。

田楷和劉備一起作戰,打了不少勝仗,立下戰功。在曹操東徵徐州時,又是田楷和劉備並肩作戰,救援徐州。在他倆的努力下,徐州的危機解除。早期的劉備,由於沒有謀士的輔佐,一般敗多勝少。然而和田楷一起,一直打勝仗,可見田楷的實力。然而公孫瓚不敵袁紹,田楷在追隨公孫瓚的過程中陣亡。田楷雖然厲害,卻也缺少能夠隨之一起徵戰沙場的大將。趙雲若還在,和田楷搭檔豈不妙哉!

嚴綱深受公孫瓚信任,是白馬義從的指揮。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王牌軍種,然而在界橋之戰麴義的八百先登死士擊敗,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嚴綱被殺。

要說公孫瓚手下最有頭腦的是誰,那麼田豫當之無愧。田豫本來是劉備的部下,後來追隨公孫瓚。可是在公孫瓚手下卻並不得重用,僅僅做了一個縣令。如果說在帶兵打仗上面,趙雲是被公孫瓚埋沒的人才,那麼出謀劃策、治國理政方面,田豫也被埋沒。

在袁紹大戰公孫瓚時,公孫瓚的部將王門背叛,率領袁紹兵馬攻打東州。田豫竟然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勸退了王門。而這不是他最後一次用自己的謀略立功,在公孫瓚死後,田豫由成功勸說新任太守歸順曹操。在歸順曹操後,田豫一直在曹魏的北疆作戰,立下了不少功勞。最後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總結

公孫瓚為人剛勇,在北方作戰威名遠播,麾下的白馬義從更是令匈奴聞風喪膽。然而,像趙雲這麼文武雙全又忠肝義膽的將才,公孫瓚卻視而不見。在劉備看中趙雲時,公孫瓚更是毫無割捨之情。公孫瓚手下雖然也有宗室人才能用,但大多才幹不足。手下能人不少,卻也未能充分施展。公孫瓚拋棄趙雲,絕對是他本人的一大敗筆。

本文選自網絡,侵刪

閱讀 203

相關焦點

  • 公孫瓚手下3員猛將:一歸曹操,一歸劉備,最強的卻倒在袁紹腳下
    前言:黃巾軍的戰亂結束後,漢朝的各路諸侯都起了掌權之心。諸侯四起,天下大亂。天下被分為多分,很多諸侯都自立為營。這也讓三國時期的人才層出不窮,有很多都拜在了明主之下。公孫瓚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的戲份可能並不是很多,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劉備老友」的層面之上。但其實歷史上的公孫瓚確實威名遠揚的,其手下的勇將更是不計其數。
  • 公孫瓚手下能力比趙雲還強的人,劉備錯過,最後成曹操手下王者
    在座的小夥伴們有不少喜歡《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中的趙雲是一直深受各位觀眾們的喜愛,因為他的豐功偉績是所有人都比不上的,再加上他的長相也可以說是在所有將士們中是十分英俊的了。但是關於趙雲,你們又知道多少呢?如果你們不知道,可以先聽小編講。
  • 趙雲堪稱三國完美的武將,可他為何捨棄公孫瓚,投奔到劉備陣營呢
    他智勇雙全,忠義無雙,這個人就是趙雲。與自傲的關羽和謹小慎微的諸葛亮不同,在趙雲的身上,完美幾乎找不到他的缺點。對於他的為人做事,大家都讚不絕口。趙雲在劉備的手下,一直擔任劉備的貼身護衛的職務。他招募的數百人馬,是劉備的私人衛隊,而趙雲就是這支衛隊的首領。趙雲多次救劉備於水火之中,保護劉備度過了各種難關。
  • 看看公孫瓚就知道了
    熟讀《三國志》的人都知道,公孫瓚和劉備都是師從盧植,關係非常親厚。兩人求學結束後,公孫瓚通過多年的廝殺,終於博得了北方一席之地。對於同門師兄弟的到來,公孫瓚非常高興,給予了極大的禮遇。《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瓚表為別部司馬,使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
  • 三國演義》中公孫瓚實際是何樣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實際上,公孫瓚並不是一位能容人之人,劉備和趙雲都曾是他的手下,卻都沒有留住。二、公孫瓚,白手起家的世家子弟公孫瓚也是世家子弟,出身遼西世代擔任郡太守的家族。可是,由於他的母親出身低賤,因此他本人在家族中並沒有地位。當時的世家大族妻妾眾多,因此兒子的身份取決於母親的地位。
  • 《三國演義》中公孫瓚實際是何樣人?他為何沒有留住劉備和趙雲?
    可是,公孫瓚既然是劉備的貴人,劉備為何沒有跟隨公孫瓚,也沒有見劉備對公孫瓚有過什麼回報,這對於義薄雲天的劉備來說,似乎不合乎邏輯。實際上,公孫瓚並不是一位能容人之人,劉備和趙雲都曾是他的手下,卻都沒有留住。
  • 趙雲要走,為何公孫瓚也不挽留?一員猛將就這樣成了劉備家的
    公孫瓚,字伯圭,是漢末割據幽州的軍閥。其麾下不僅有精銳的白馬義從,還有趙雲這樣的猛將。為何公孫瓚會把趙雲這樣的猛將交給劉備而不為自己所用呢? 趙云為劉備效命,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大將,這中間少不了公孫瓚的牽線搭橋。當時,劉備依附於公孫瓚,向公孫瓚借兵。公孫瓚就將趙雲借給了劉備。
  • 虎牢關前呂布耀武揚威,公孫瓚差點被殺,趙云為何只觀戰不出手?
    在正史中,劉備和關羽張飛都沒有參加討董作戰,所謂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蜀漢五虎上將只有一人有機會參加,但肯定不是關羽張飛,因為那時候高唐縣令劉備正被盜賊圍攻而自顧不暇。 至於有可能參加虎牢關之戰的那個人是趙雲還是馬超,咱們把正史和演義結合起來找到答案。
  • 公孫瓚手下3員大將,曹操和劉備各得一個,還有一位被袁紹處死
    雖然公孫瓚最後沒有好下場,但是他的戰術上的謀略和高強的武藝還是不能夠被磨滅的。而在公孫瓚的麾下,曾經有三名大將,他們曾攻克大大小小的城池,也是三位非常有名的人物。而他們其中兩人歸順了曹操和劉備,另一個卻在戰爭中寧死不屈。
  • 《全面戰爭三國》公孫瓚勢力公布 趙雲形象首次曝光
    在年末的遊戲市場,很多的新聞都在玩家面前飛過,各種遊戲廠商發布自己新聞,而且有很多新聞非常吸引大家非常關注,《全面戰爭:三國》這款遊戲就是最近非常引人關注的遊戲,遊戲官方也是不停地在最近發布遊戲新角色的消息,很多主角都是那個歷史時代的重要人物,也是引來了很多粉絲的關注。
  • 武神趙子龍公孫瓚臨死時對劉備說了什麼 公孫瓚為什麼說趙雲不可用
    有說法是公孫瓚臨死時對劉備說了一句話而影響了趙雲的一生,那麼到底歷史上公孫瓚臨死時對劉備說了什麼,公孫瓚為什麼對劉備說趙雲不可用呢?   武神趙子龍公孫瓚臨死時對劉備說了什麼 公孫瓚為什麼對劉備說趙雲不可用?   據悉,在裴松之注《三國志趙雲傳》當中曾經對公孫瓚臨死時對劉備說了什麼話有所記載。
  • 趙云為什麼一生不被重用,劉備:都因為子龍太正直!
    在這五個人中卻有一個人一生都沒有得到重用,即使在死後封諡的時候也比其他四人晚了一年,他就是趙雲。那這位對劉備忠心耿耿,並且屢屢立下戰功的大將為什麼仕途如此不順呢?這就要從趙雲和劉備的關係說起了,趙雲最早在公孫瓚手下做事,那時劉備和公孫瓚之間有合作,他和趙雲之間也有往來。
  • 公孫瓚麾下有三大名將,曹操劉備各得一位,剩下一位才是最強的
    無論時間多麼貪婪地吞噬一切,我們都應該在還能呼吸的時候盡最大努力來贏得聲譽,這樣時間的鐮刀就不會傷害我們。公孫瓚麾下的三員大將也堪稱人中俊傑,他們分別是田豫、趙雲、嚴綱,在那個惜才的年代,公孫瓚也算是別樹一幟,將自己愛將悉數贈與別人。
  • 公孫瓚手下三位猛將,曹劉爭搶之後,最厲害的那位卻沒人要
    黃巾之亂之之後,漢室的各個諸侯們都起了異心,天下也由此而進入了紛爭之中。公孫瓚在各路諸侯之中,是最早割據幽州的一股力量之一。身為主公的公孫瓚,立足在亂世之中,自己麾下更是少不了猛將,其中有三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 《三國演義》第七回之公孫瓚大戰袁紹,幸得趙雲,引劉備揮淚而去
    最後,雙方只能通過一場大戰來解決。在這場大戰中,公孫瓚主動發起進攻,有一定的道理。拋開利益,我們能夠看到公孫瓚身上帶著的那種古人的氣質;這也是經常出現在封建社會中的手段——大戰之前首先要先高舉正義的大旗。公孫瓚在此戰中就這樣表現了,先有袁紹不講誠信,而後發兵;這也是古人追崇的先禮後兵。做事情要這樣,戰鬥也如此;一切要以禮或理為先,從道德出發,一旦道理講通則成為了同盟,當禮行不通則以兵來解決。
  • 同是蜀國猛將,關羽戰敗被手下拋棄,趙雲手下卻共同進退,為何?
    說起三國時期,蜀國最厲害的三大武將,必然是關羽,張飛和趙雲。雲光張三人當年可是蜀國的金字招牌,只要有他們在,吳國和魏國就不敢進犯蜀國。
  • 趙雲跟隨劉備後,被劉備留在身邊,原因竟是為了後代
    《三國志·趙雲傳》: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的發展史中有一個時期的,陣容空前強大,沒錯,就是三國時期。劉備作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梟雄之一,不僅有著龐大的野心,還善於運用能人。但唯獨在趙雲的任用方面,表現出了和其他人的極度不一樣。
  • 《三國志14》公孫瓚親密武將有哪些 公孫瓚人物關係圖一覽
    導 讀 公孫瓚是東漢末年群雄中響噹噹的一位,在《三國志14》中自然也有其一席之地。
  • 公孫瓚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為什麼願意讓他跟劉備走?
    公孫瓚對屬下說:「面對這麼多鮮卑士兵,我們只有主動殺出去,才有活命的機會。」說完,帶著十幾名騎兵一陣猛殺,衝出了鮮卑士兵的包圍圈。由於戰功與彪悍,公孫瓚很快升任中郎將。劉備無處安身的時候投奔公孫瓚。公孫瓚看在老同學的關係上,表劉備為別部司馬,讓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一同防守冀州的袁紹,並讓趙雲跟隨劉備,協助劉備對抗曹操。
  • 公孫瓚能單挑呂布和文丑,他的武藝究竟有多高?
    在諸侯林立的三國中,公孫瓚也是一員,而且論武藝,他算是當中的佼佼者之一,很簡單,因為除了後來的馬超,公孫瓚是唯一一個和兩個超一流高手單挑的諸侯,那麼公孫瓚的武藝究竟有多高呢?先來看看打敗他的兩個對手,呂布和文丑的單挑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