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把復旦女教授陳果趕下講臺?

2020-11-12 夏陽生活說

哲學之起源,思想之教化,幾百年前,蘇格拉底遊蕩在雅典城邦的各個角落,他宣揚哲學,暢談人生,和無數青少年共同探討關於生命和勇氣的真諦,然而,最後令他致死的罪名是「毒害青少年思想」。

歲月流淌至今,文明昌盛,思想解放,然而仍然有人背負著「毒害青少年」的罪名,承受著不屬於她的流言蜚語。於丹在北大課堂上被轟下講臺,因為大眾認為她過度解讀傳統文化,甚至為了走紅不惜混淆傳統本來的意義;咪蒙曾經作為自媒體中的先頭軍也終於在外界的叫罵聲中黯然退場。


曾經人們奉為圭臬的雞湯文,如今卻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空中樓閣」,甚至,他們已經將所有在思想文化領域風靡一時的人物都看成了思想的敵人。

而陳果,就是這樣一位站在風口浪尖的人,人們初初結識她,源於她在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一堂哲學課,她的學生有感於她為人師表的魅力,將其拍攝成視頻,發布於網上,最終為大眾所知。

而她也因為在課堂上的一些金句迅速走紅網絡,然而,隨著雞湯文開始成為全民公敵,因雞湯走紅的自然而然受到了影響,很多人情不自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們到底該不該將陳果趕下講臺。


意外走紅,被迫「營銷」

人們對陳果的標籤很明確,「復旦女神教授」,「心靈雞湯導師」,「青年才俊」,這一系列充滿褒義的讚美之詞紛至沓來的粘貼在她身上,而這些,也讓很多外界人士對她的印象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現實中的陳果,是上海復旦大學一位年輕的哲學教授,她雖然年輕,卻知識淵博,儘管教授的課程只是作為學校的選修課,但是來報名的學生卻始終絡繹不絕。或許是看慣了大學校園裡戴著眼鏡頭髮花白的教授,陳果的出現,仿佛拉進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而哲學課程作為一門略顯枯燥,並且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選修課,一直不受學生的青睞,然而陳果用她獨特的方式,將復旦大學的這門哲學課變成了學校裡的明星課程,而她為外界所知,正是因為有一位同學上課時偷偷錄下了在課堂上妙語連珠的陳果老師。


網友對這位年紀輕輕就能成為知名學府教授的女老師心生嚮往,於是開始挖掘與她有關的一切,除了自身本就優秀的履歷,陳果在課堂內外說出的話一時之間也被瘋傳。

無論是做自己,還是做一位新時代獨立女性,她的出現,都像是給沉寂已久的網絡世界帶來了一股新的風潮,陳果因此走紅,很多人稱她是一位成功的營銷者,卻從未想過,這是一場被迫的「營銷」。

隨著理想和現實的日漸脫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矛頭對準網絡上那些無病呻吟的毒雞湯,而靠勵志語錄走紅的陳果也理所當然成為了大家口誅筆伐的對象。

大家開始質疑作為一個傳道授業的老師,陳果的言論是否已經對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甚至已經開始「毒害」她的學生,越來越多的人將她和於丹,咪蒙並稱三大毒雞湯始作俑者。

隨著於丹在北大被轟下講臺,咪蒙清空公眾號,再也不出現在網際網路媒體,公眾的怒火似乎全都轉移到了陳果身上,無數人開始叫喊讓陳果走下講臺,稱她不配為人師表,然而這是公眾對師者的痛惜,還是一群鍵盤俠在網絡上無差別無理由的攻擊呢?


陳果該不該走下講臺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陳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清醒自持者始終站在客觀的一面,在他們看來,陳果和於丹咪蒙並不相同。

無論是於丹還是咪蒙,他們的走紅來自於精心的策劃,走紅是他們計劃中的一環,於丹利用的是傳統文化的利刃,而咪蒙利用的是當下社會金錢至上的生活觀念,她們是為了迎合大眾而存在的,所以當大眾開始質疑她們,她們就不再被需要。


但是陳果不一樣,她的走紅是一場意外,她也從未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走紅而從中獲得什麼。

大眾在質疑她的言論是否會對學生有不良影響時,是否考慮過,她能年紀輕輕成為知名學府的教授,不是因為她的勵志語錄,也不是因為她的走紅,而是源於她傲人的履歷,即便她不走紅,在她身處的圈子裡,陳果依然是一個驕傲。

大學校園區別於初中高中的,就在於開放的學風,這裡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被鼓勵暢自己所想,陳果的與眾不同,正是她的標新立異。

緊接著,我們再說關於她的勵志語錄為何會遭到眾人的抵制,是因為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多,有人妄圖用一些毫無用處的看似名言的金句來鼓勵身處迷茫的掙扎民眾。


起初,大家認同並且接受著這樣的鼓勵方式,但是當這些金句越來越過激,開始有人掙扎著醒來。這些最先一批醒來的人們開始反思這樣的「雞湯」,「毒雞湯」到底是不是有用,還是只能將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烏煙瘴氣?

於是,有人清醒,有人人云亦云,信奉「雞湯」的時候,所有人都喝的不亦樂乎,但是當有人質疑的時候,所有的「雞湯」就被一棍子打死,然而,這不算是另一種過激嗎?


存在即合理

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其原因,「雞湯文」的產生是源於大眾精神世界的匱乏,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不平衡導致人們急於求成。因此,「雞湯文」應運而生。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在這些雞湯文中,有一部分確實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只是後來,由於市場紊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妄圖藉此走紅,才造成了後來所謂「毒雞湯」的存在。

但是我們需要明白,陳果走紅的那些金句,歸根結底與這些「雞湯」「毒雞湯」的本質並不相同,她所說的話是以自身經歷為依據,以教師這個身份為紐帶,傳遞給學生。

而大眾對其的了解只是通過被網絡媒體斷章取義之後剩下的一兩句話,這不能成為大眾攻擊一位老師的原因的。


陳果該不該被趕下講臺,不該,因為我們沒有資格,一位老師,對不對得起她的職業,夠不夠資格站上講臺,不是由我們這群隔著電腦屏幕的人決定的,學校不能決定,大眾不能決定,真正能決定的是學生。

大學生,是一群已經擁有了自我意識的年輕人,他們不需要外界來評判他們是否受到了思想毒害,他們未曾對自己的老師質疑,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呢?存在即合理,我們這個世界越來越嘈雜,而我們只能靜下心來,慢慢聽,才能聽到世界本來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咱們該不該把復旦女傳授陳果趕下講臺?
    她的課獲人們大力追捧,他的學生都說「陳果教授的課比雙十一還難搶」她的課每一堂都是滿座的。她被奉為靈魂導師。原因無它,在自媒體時代,陳果那些片段式的內容產出被情感類公號奉為圭臬,成了吸引流量百試不爽的招牌。但是,時代的情緒變化莫測,樓起樓塌轉瞬之間。
  •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曾經爆紅網絡,如今被學生「炮轟」趕下講臺
    復旦大學女教授火遍全網,抖音快手等各大視頻平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通過自己獨特的授課方式在社交網絡上上傳自己的講演視頻。引起了網友熱議,許多暴力網友稱她根本就不配被稱為老師,她是在營銷自己,要把她趕下講臺。
  • 陳果會不會像於丹一樣被趕下講臺?
    文/念空大叔前有於丹後有陳果,網紅教授最後好像都是面臨被趕下講臺的命運,究竟是誰對誰錯?其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後來,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演講中,由於她的不恰當言論,她被北京大學的學生趕下臺,跌下神壇,自此風光不再,淪為一個普通人。而且,此前她的耍大牌、撒潑也給她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倫敦撒潑和怒斥助理,真的有失一個學者在講臺上滔滔不絕,滿口仁義道德的形象。小編想起一句話,一個人有文化但是並不代表有教養,即便像於丹這種滿腹經綸的文化人。
  • 復旦女教授陳果:朋友是無用的
    當然,這裡所說的朋友涵蓋的範圍很大,有些是真朋友,有些卻只是空有的頭銜,復旦女教授陳果,就曾對朋友做出過這樣的解讀:真正的朋友是在這嘈雜世界中的一方淨土,於你而言,應當是無用的。
  • 復旦大學的陳果被北大學生趕下講臺,怎麼會呢?
    但是,這部分「反對的聲音」有沒有為陳果老師帶來被「轟下講臺」和被「停課」的嚴重後果呢?近日,針對陳果老師「被停課」的傳言,復旦大學已經正式出面澄清:純屬謠言,陳果老師下一年度的課程早已排好,根本沒有停課之說。「被北大學生轟下講臺」禁不起推敲那麼,陳果老師被北大學生轟下講臺的傳言是不是謠言呢?
  • 復旦陳果上課視頻被追捧 照片與簡歷曝光(圖)
    [提要]陳果照片,陳果簡歷,陳果語錄選摘,復旦陳果,復旦陳果上課視頻」、「陳果語錄」、「陳果———精彩的一課。陳果「孤獨和寂寞,模特姐姐      復旦女教師陳果視頻網上躥紅 網友稱如一碗「心靈雞湯」  昨天,當記者在百度上鍵入「復旦陳果」時,跳出的搜索結果有55800篇之多。
  • 我們能理解魯迅的文章有錯別字,為何偏容不下教師陳果念一次錯字
    隨後林教授也公開致歉,多數人表示諒解,此事就算過去了。無獨有偶,復旦大學的網紅教師陳果也因讀錯了字,被不少網友質疑,甚至有人稱要將她趕下講臺。陳果這兩年有多紅大家都知道,被人稱為「小於丹」。這次她讀錯的是「耄耋(mao die)之年」中的「耄耋」二字,她的讀法是「毛至」的音。
  • 同是網紅教授,為何於丹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陳果卻獲復旦堅決維護?
    2006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在《百家講壇》上連續7天解讀國學經典《論語》,憑藉通俗易懂的講述以及新穎獨到的見解,於丹「一炮而紅」,迅速成為現象級網紅教授,被無數人追捧喜愛。
  • 復旦女教授陳果: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下面三段視頻,陳果談優雅、談幸福、談自信,「有魂、有根、有趣」,內容非常精彩,極具穿透力,聽完豁然開朗。在不幹擾別人的情況下,在不給別人帶來麻煩的情況下,我們真的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幾年前有人問她,別人喜歡自己和自己喜歡自己哪個更加重要?她當年的回答是兩個都重要。
  • 復旦大學網紅教授陳果,如何從「女神」到「萬人炮轟」?
    當今的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的普及推動了源自網際網路的網絡文化。就像近年來流行的``喪文化''和``佛系少年''一樣,這些價值觀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它們為年輕人帶來了精神上的解脫和釋放,並找到了自己的情緒。好發洩。結果,越來越多的基於簡單粗略原理和文化知識的內容產品被廣泛傳播。
  • 繼於丹、陳果、蒙曼之後,誰將下一個跌落神壇?
    筆者在該文末的評論如下:「文章寫得很好(不論對錯,首先尊重作者原創文章),就是讓人感覺有點怪怪的。作為女性,能上央視的老師原本就不多,為啥老喜歡拿女性老師被趕下講臺來說事兒呢?(包括於丹、陳果等)是不是人紅是非多?亦或是,男性見不得女性好、女性也嫉妒女性好呢?」
  • 「夜讀」復旦女教授陳果: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在不幹擾別人的情況下,在不給別人帶來麻煩的情況下,我們真的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幾年前有人問她,別人喜歡自己和自己喜歡自己哪個更加重要?她當年的回答是兩個都重要。因為我們要了解一個真相,不管你有多優秀,多完美總有人不喜歡你,總有人討厭你。同樣,不管你多麼不好,多麼不堪,多麼糟糕,還是有人喜歡我們。所謂自信,你得活出真實的自我,得自己喜歡現在的你自己,自己認可你自己,自己愛現在的自己。你就能做到自信。
  • 復旦女神教授陳果,被「炮轟」,到底做錯了什麼?
    有這麼一位老師,一個從穿衣打扮到言談舉止都與眾不同的老師站上了講臺,不再單一的向學生們灌輸知識,而更像朋友一樣和學生們暢聊詩詞歌賦,人生理想,教導學生們要與黑暗和解,與自己和解,為原本死板的課堂帶來一抹亮色。
  • 先有於丹,後有陳果,紛紛被北大學生「炮轟」課堂,究竟誰的錯?
    她們便是於丹和陳果。她們曾經被學生崇拜推上神壇,現在又被炮轟趕下講臺。在《百家講壇》中因為對論語的獨到解釋和言論,讓她一度成為了一個網絡紅人,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因為她的不恰當言論,所以被北大學生趕下臺,徹底從網紅神壇跌落下來,回歸往日普通人的身份!
  • 當初因為念錯兩個字,被學生恥笑的復旦教授陳果,後來怎樣?
    我們今天要來講的這位主人公就是與漢字有關,因為她是復旦大學這樣一個高校的教師。但是她因為當年讀錯了兩個漢字,所以被人們嘲笑。因為在大家的眼裡,復旦大學是中國知名的高校是985院校。當中的老師更是佼佼者,不應該在課堂當中出現這樣的失誤。
  • 繼於丹之後,又一位國學大師被趕下講臺,網友:她不配大師的稱號
    2006年,於丹關於《論語》的講座在《百家講臺2012年,於丹出席北大的文學講座,遭到北大學子牴觸,從那之後,這位國學大師被趕下講臺,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無獨有偶,在於丹之後,又有一位出身《百家講壇》的國學大師引發眾人熱議,質疑她是否有能力擔起國學大師這個稱號,這位國學大師,名叫蒙曼。
  • 「陳果事件」當事人被停課?看到復旦大學的做法,值得大家的點讚
    「陳果事件」當事人被停課?看到復旦大學的做法,值得大家的點讚 現在的網絡非常的發達,除了出現非常多帶貨的網紅之外,有非常多的老師,憑藉自己非常獨特的教學風格,也快速的風靡網絡。甚至會被大家稱為網紅老師,其實這多多少少也是帶有些歧義的。
  • 從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人生哲理。
    當我第一次了解到她,是在手機視頻上,乍一看平平無奇的一個老師,但是一說話就可以感受到她的文化內涵,她說的話雖然不起眼,但是仔細想一想卻有著許多哲理,她就是陳果,她於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是中共黨員。
  • 網傳復旦大學網紅教授陳果授課被叫停?復旦大學正面回應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幾年前在央視《開講啦》做主講人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了,所以自那時起她就被冠以「網紅教授」的美稱。後來隨著網絡的逐漸發達,她的授課視頻被上傳到網絡上,陳果更是圈無數,贏得了眾多網友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