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羨慕陶淵明筆下怡然自得、如詩如畫的田園生活,其實,你也可以!抽個時間,給自己放個假,到黎裡古鎮來,臨河而居就可以了。
吳江三十裡,地號梨花村。我似捕魚翁,來問桃源津……黎裡,地處吳江東南。千百年來,猶如避世桃源一般,有著難得的寧靜與超脫。
在這個江南小鎮上臨水而居:
觀,小橋流水桃源家;
看,粉牆黛瓦馬頭牆;
感,人文歷史風雲足。
水鄉黎裡的小橋流水人家中,一花一世界,一屋一故事。
黎裡,一個與水難捨難分的地方。水邊的古民居中,明清古建數不勝數!無論是明代的流暢簡潔,還是清代的富饒繁麗,你都可以在古宅幽巷裡找到曾經的模樣。
位於鎮中心的迎恩坊,是紀念南宋狀元魏汝賢而建的。在它後面是黎川苑,這座恢宏優美的建築是黎裡古鎮的展示中心,在這裡我們可以全面了解黎裡的前世今生。
到黎裡,還一定要去柳亞子紀念館,位於老街上岸中心街75號,朝南面河。原為清周元理私邸,宅名「賜福堂」。著名的南社詩人柳亞子,曾在這裡居住辦公,留下了豐富的與柳亞子和南社相關的藏品資料,是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柳亞子與南社文物資料的重要基地。
還有一個昭靈觀,位於黎裡東南,隱在湖中,禪意十足,景色極美。這個臨水建築,幾經蛻變,仍然散發著老莊思想的高深,歷史悠久,充滿著神秘色彩。
江南古鎮的人文歷史風貌
一路古蹟遍布,一街美食鋪陳
黎裡,有著「小橋流水旁,深巷幽弄中」的典型江南古鎮風貌,晴時,看藍天白雲交相輝映;雨時,聽雨聲屋簷石板濺花,宛若一幅寧靜淡遠的畫卷,清幽而寂靜。
市河兩岸的老街有廊棚,有窄巷,深深的巷弄裡透著江南特有的幽然。老宅的軒窗,透著光,把巷弄的石板路照得越發乾淨整潔。走過窄窄的暗巷,看著科學的防盜排水設計和古樸的天窗青磚,突然有種特別真實的穿越感。
那縷暖暖的陽光,穿透雲層,照進了端本園。照在亭軒周圍生長的鬱鬱蔥蔥的樹木上,照在樹根旁顏色各異的小花上,一切是那麼的恬靜而富有詩意。
中國錫器博物館古樸的中式風格中,夾雜著一絲簡約的味道,簡單的裝飾,各式各樣的錫器珍品,讓整個意境顯得格外深邃。空氣中還氤氳著一絲微薄的錫材糅合了原木香氣的味道。
六悅博物館內擺放著各種沉澱著文化和古韻的老物件,比如擺件、花窗和桌椅,給我們呈現了一個舊時江南人家的生活模樣。
黎裡是好吃的。街邊的商鋪安然坦誠,擺滿了原汁原味的小吃。辣腳、套腸、油墩、糕點、飴糖……走近黎裡老街,就能聞到各種美味:香脆糯軟的油墩,甜糯焦香的海棠糕,嫩滑勁道的套腸,滋味鮮美的多肉餛飩……每一種味道都讓人垂涎欲滴。
黎裡是養眼的。無論是古樸的石橋,滄桑的老宅,綿延的廊棚,還是「三祭合一」的周宮傅祠,哪怕只是幽深弄堂裡的那一抹頑強的綠,都讓人不禁駐足。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華燈初上,笙簫聲起,青磚石瓦,曲徑深幽……於黎裡,枕水而眠,盡享詩意生活!